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海底地震仪数据分析台风对海底环境噪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海底布设的海底地震仪(OBS)能比较清晰地记录到海底的环境噪音,而台风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在海底传播的弹性波,从而影响海底的环境噪音,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OBS的数据记录。本文通过分析台风对工作区的整个影响过程中OBS记录数据的振幅变化,再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首次发现台风产生的风浪及涌浪在短周期海底地震仪的记录数据上有良好的表现特征,指出了台风对海底环境噪音的另一种可能的影响方式,并由此得出:1)台风产生的风浪和涌浪对海底环境噪音的影响模式不同;2)风浪和涌浪所加强的海底环境噪音的范围和程度不同;3)短周期OBS可以比较清晰的记录涌浪信息,其周期主要是6—8 s,且能量稳定(简称“8秒现象”)。这三点结论为后期的海洋地震研究和海洋学其他研究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常规广义S变换采用固定的高斯窗参数,在时频分析时不能够兼顾高低频端的信号,同时标准S逆变换在时频域滤波时会产生滤波噪音。本文提出了基于变频率高斯窗的广义S变换,同时改进了S逆变换公式。该方法不仅提升了信号时频谱的聚焦度,而且还消除了滤波噪音。通过计算包含随机噪声干扰信号的瞬时信噪比阈值,然后根据不同阈值有针对性的选择压制随机噪音的处理策略。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随机噪音,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  相似文献   

3.
王婷  茹小尚  张立斌 《海洋科学》2022,46(7):95-104
海上风电具有就近消纳方便、发电效率高和不消耗化石能源等特点,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已成为全球各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但海上风电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和磁场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分析了海上风电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综合影响,从生理、行为和分子三个层面重点分析了海上风电所产生的噪音和磁场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以期为科学利用海上风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们证实,对南北美洲气候产生影响的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出现,而且其影响越来越强烈。 航天局下设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说,加利福尼亚州前不久发生的暴雨和洪灾以  相似文献   

5.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10):2-3
南极科学家解开南极洲怪声之谜 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极洲,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极小须鲸在水下发出的叫声。这种奇怪的声音最早是在50多年前由潜水艇探测到的。那些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对这种鸭子一样的声音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6.
非局部均值滤波是根据图像中各像素点间的相似性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压制图像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共偏移距道集(按炮点坐标排序的等炮检距道集)中同时刻的地震信号具有相似性高且分布范围集中的特征,因此可根据非局部均值滤波的权函数判断信号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基于地震波相似性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异常噪音压制方法,以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音与异常振幅噪音。该方法是在共偏移距道集中根据非局部均值滤波权函数来判断信号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并采用局部振幅统计估算对异常振幅噪音进行压制,从而达到去除地震信号中随机噪音和异常振幅噪音的目的。理论与实际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笔者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音和异常振幅噪音,可以让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F-K滤波在噪音减去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叠前地震数据处理中,为了克服常规滤波方法如F—K、τ—ρ滤波等多道处理的混波、假频等缺陷,我们采用F—K域滤波方法提取记录噪音初始模型,根据原始记录与噪音模型的差值结果对原始噪音模型进行加权处理,使合成噪音更加接近记录中的真实噪音,最终采用减法,从记录中减去合成的噪音以达到滤波目的。通过对叠前线性噪音的实际压制应用与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上勘探地震采集的数据中低频率成分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噪音的严重干扰。如何有效地剔除噪音 ,拾取更多的地震数据中低频成分。本文从分析地震仪器低频响应入手 ,得出了地震系统与电缆噪音的一些内在联系 ,就如何有效地压制外围环境噪音等问题 ,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为野外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季,气温像断了线的气球。一个劲地往上窜,滚滚热浪漫过北美和欧洲,直扑亚洲,引起一连串的自然灾害。老百姓猜想是彗星和木星相撞产生的热量波及到地球,一些科学家解释为3年前菲律宾火山爆发尘埃散尽,太阳光线无阻挡地给地球加温;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高,温室效应加剧的结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台东北部,是一个由多期、多类型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平均水深约为50m。工区内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干扰波类型较多,主要有涌浪、电缆和水鸟等产生的随机噪声,线性噪声和船干扰等相干噪声。通过系统分析噪声在振幅、频率方面的特征,以及噪声产生的机制,分别在不同域采用多种压制方法,主要采用分频分时振幅衰减技术去除异常振幅噪声,f-x域相干噪音方法压制低速线性噪声干扰,外部噪音模型法压制高速线性噪声,τ-p域切除法去除直达波干扰,以及采用fxy域预测误差方法压制船干扰噪声等。通过以上叠前多域去噪技术方法,在尽量不损害有效信号的情况下,对南黄海地震数据的各种噪声进行很好的压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海浪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海浪数学模型构造算法,利用基本噪音函数构建Perlin噪音函数,并利用Perlin噪音函数生成的高度场为海浪中的水质点提供高度采样源。同时针对海浪仿真中计算量大的问题,以及依赖CPU完成图形运算的不足,提出用图形处理器(GPU)中的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实现海浪的仿真,以平衡CPU和GPU的负载,确保仿真实时和逼真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月球要比之前预想的更加湿润,但月球上的水资源是如何产生的,是一个未解谜团。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示,43 4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月球,将水资源送递至这颗卫星。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之后残骸体形成的星球,在碰撞之后早期月球比现今更加炽热,表面存在着岩浆海洋。那时月球频繁遭受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月球要比之前预想的更加湿润,但是月球上的水资源是如何产生的,是一个未解谜团。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示,45-43亿年前小行星碰撞月球时,将水资源送递至这颗卫星。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之后残骸体形成的星球,在碰撞之后早期月球比现今更加炽热,表面存在着岩浆海洋。那时月  相似文献   

14.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最干燥、最寒冷和风力最大的大陆。在那里的一切生活与工作,都是围绕科学考察进行的。由于环境条件艰苦,各国科学家历来不在乎政治上的争端,在各方面尽量合作。然而,近年来,南极洲成了新的冲突的舞台:科学家与环境保护主义者产生了矛盾。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南极洲应保持原样,因为那里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人类破坏的地方。负责美国在南极洲考察活动的美国全国科学基地(NSF)的科学家则认为,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7,(9):5-5
科学家们发现,在美国纽约和葡萄牙之间低于海平面1.6千米的地方,海水从海岭问急速流过,并产生了500万瓦特的巨大能量,此现象以前只存在于海底。自此,科学家第一次记录到大西洋中脊的紊流现象,也首次证明了海岭中形成的旋涡能使大西洋暖流和冷流混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5):8-11
太空Space微型黑洞撞地球的威力有多大?近日,科学家通过各种不同的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太空中尚未被发现的微型黑洞撞向地球,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沙拉万·哈纳索吉等人模拟了一个10亿吨重的微型黑洞撞向地球后可能产生的情况。虽  相似文献   

17.
鱼类种群行为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渔业的重要生物特征是鱼类种群的变动.经典的鱼类种群动态模型是以稳定的种群行为为基础的.作者阐述了鱼类种群的行为,并划分为三种类型: (1)稳定型:种群在较稳定产量上维持较长时间(反应系数0.02).(2) 周期型:种群表现出周期性的高产量和低产量(反应系数0.22).(3) 不稳定型:种群产生高产量后无可挽回地崩溃了(反应系数0.3).在环境变化较大时,白色噪音水平(变动系数)增加至35%,稳定型种群变为不稳定型.在白色噪音水平(变动系数)增加至20%时,周期型种群变为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18.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10,(3):11-11
动物和人类的差距究竟有多远?最近有科学家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认为海豚其实就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让人觉得有些异想天开的观点,主要是因为海豚所表现出的种种接近人类儿童智商的高级行为。科学家已经确认海豚拥有与人类进行沟通的天分,而且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远远超出原先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童思友  廖仪  陈亮  吴志强 《海洋科学》2016,40(2):145-150
为研究海洋环境信号在OBS(Ocean Bottom Seismograph)原始数据中的规律及应用,根据OBS原始数据的波形及频谱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时间段,依次为旧涌浪阶段、风浪渐强阶段、风浪全盛阶段、风浪消退阶段和新涌浪阶段。结合海洋天气预报,认为上述现象是由偏南风风浪对海流的影响造成的。参考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班报,得到各阶段的时长和距离,计算风浪渐强、全盛和消退阶段OBS附近海流的平均速度。结果表明:OBS原始资料中浅海海洋环境噪音增强的主要因素是风浪,且风浪引起的噪音信号的波形变化特征是渐进式的;OBS可用于接收某种特殊阶段(如台风、海啸等)的噪音信号,并根据噪音信号的波形特征、频谱变化规律和持续时间估算该阶段的海流速度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超声波多普勒信号的噪音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了在背景噪音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采集多普勒信号的方法,并经实践验证了多普勒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