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为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将是未来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太阳能和风能的能量密度偏小,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将改变大面积的地表属性,有可能通过陆气相互作用过程,改变局地和区域气候,甚至有可能通过遥相关过程,产生更大的气候影响。本文利用RegCM4.5区域数值模式,模拟了在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建设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的气候效应,分析表明:(1)在西北地区大规模建立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将导致局地地面净短波辐射增加,地表感热通量升高,近地面气温升高,增加新疆西部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和我国黄淮等地的降水量,而华北部分地区降水减少。(2)地表反照率对气候的影响大于地表粗糙度对气候的影响,因此太阳能利用导致的气候效应大于风能利用的影响。(3)反照率改变导致低层形成气旋性环流,我国中部地区出现南风异常,西北地区产生异常东风;在高层形成反气旋环流,可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4)当只在西北地区20%的面积上建立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时,局地近地面气温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河西走廊地区的降水稍有增加,环流的改变较弱,基本不会有显著的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明朝阳地区太阳能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旨在对朝阳市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在能源布局的宏观决策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1—2020年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辐射资料和日照资料、朝阳市辖区其他气象站的日照资料,通过气候学方程估算、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朝阳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按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37526—2019),分析朝阳地区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计算并评估太阳能资源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朝阳地区太阳能资源储备很丰富,稳定度一般,可开发利用日数较多,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市场前景广阔,其中北部山地气候区最适宜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适合大规模光电开发,助力节能减排和朝阳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风能实质上是太阳能在地球大气中的一种转换形式。它是具有取之不尽、分布广泛而又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的可再生能源。但是风能的能量密度低且不稳定,它不仅要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风有阵性,时大时小,也给风能的利用带来困难,使风能的利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
在再生资源中,风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利用风能发电的国家约50多个,我国风力资源居世界第一,但风能发电发展相对落后,如何合理利用风能这一再生能源,在煤炭、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根据泰来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就泰来县风能资源做了进一步调查,调查报告如下。泰来县地处嫩江平原西南部与大兴安岭东麓相接,受东亚西风带影响区,使这一地区出现风速大,气温高,干燥的气候特点,是同一纬度区域中风能资源丰富区,有利于风能的开发。1泰来县风速的分布状况据统计泰来县近30a(1975 ̄2005年)风速,结果表明:泰来…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丽佳  林巧美 《气象科技》2008,36(4):491-494
利用1971~2000年广东省汕头站日射观测资料,计算了粤东地区太阳总辐射,从太阳总辐射、气温、天空状况等方面分析了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指出粤东地区具有太阳总辐射量大、气候环境温度高,天空状况良好等自然气候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热状况优越,太阳能利用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奥博 《气象知识》2013,(5):38-39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和环渤海岸线具备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和需求出发,分析青海省太阳能、风能资源独特优势和开发潜力和青海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做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管理工作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也是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重要能源.文在第三次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对包头地区近40a(1971-2010)风及风能资源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是在原风能太阳能资源研究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于2006年2月,挂靠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立足于解决我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评价能力及水平,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WEST在新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加拿大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WEST进行新疆风能资源的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5km、低空垂直分辨率10m的新疆风能分布图谱,并将模拟结果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了WEST对于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模拟能力较好,但对新疆南部盆地高原边缘地区的模拟能力还需提高。应从其大尺度气候背景场分类和中尺度模型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参数化方面进行本地化改进,使之能更好的应用于中国风能资源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宝泉岭中心气象台2008-2012年太阳总辐射及日照资料,鹤岗气象站紫外线辐射及日照资料对鹤岗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鹤岗太阳能资源分布在全国属于资源丰富地区,而且近几年来总辐射值无明显变化。鹤岗市的太阳能可作为资源利用,以缓解当今能源短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潍坊市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利用统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潍坊市太阳能资源的季节、区域特征,提出潍坊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建议,为潍坊市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CMIP5计划的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预估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2020—2030年全球陆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对全球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不同气候情景(RCPs)下,未来2020—2030年间全球陆地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相对于1986—2005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美洲、非洲和澳洲的风资源有所增加,而欧洲风资源丰富区则有所减小;亚洲(如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的风资源在RCP2. 6情景下呈增加趋势,而在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则呈现减小趋势。全球陆地太阳能资源在未来不同RCPs情景下均呈增加趋势,尤其在欧洲光能资源丰富区。全球陆地上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季节变率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不同丰富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在不同RCPs情景下有一定差异,表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未来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风能简介     
风能是当今世界上正在进一步广泛开发的能源。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它具有广布丰富、遍地可取、无需运输、廉价洁净等优点。 风能目前多是指用风来推动风车带动机械作功而具有的能量。据国外文献,全世界的风能约为目前全球能量总消耗量的一千倍,而地球表面可以利用的风能约为10~(12)瓦。在距地面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12日,由内蒙古气象科研所承担的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技术进步项目“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细化数据库”通过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16.
风能和太阳能是欧洲的主要能源消费方式,因此关于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转化和并网等问题一直受到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2000年春季,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倡议并组织召开了第1届海上风电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南澳站30年气候资料对南澳岛风能资源进行评估,为南澳风能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风能作为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较准确地掌握瓦房店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利用1971--2007年瓦房店地区及周边共9个测风点的测风资料对风能资源评估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瓦房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自西部沿海地区向东部内陆地区呈由多到少降阶梯形的分布趋势。瓦房店地区月平均风速在春季和秋末冬初形成2个波峰,离海岸越近的站点秋末冬初的波峰越明显,而离海岸越远的站点秋末冬初的波峰越弱。瓦房店地区从西部沿海经中部到东部内陆优势风向呈近似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东部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站1971-2004年逐日4次定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2005-2006年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的演变和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环境风速的气候变化比较稳定,但探测环境变化较大的站点风速下降十分明显;风能分布具有山区最大、沿河西走廊峡管和荒漠地带次之、中部武威绿洲盆地最小的地域分布特点;南部山区年平均风速均大于等于3.5m·s^-1、全年各月平均风速均大于等于3.0m·s^-1,且全年风向、风速跃变小,习平均有效风能时数大于等于13.9h,年平均有效风能时数大于等于5000h,因此具有较大的风能开发利用价值;北部荒漠和沙漠地区年平均风速为2.7m·s^-1,一年中3~7月风速较大,日平均有效风能时数为8.7h,年平均有效风能时数为2913h,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82.7W·m^-2,具有季节性风能开发利用价值;位于绿洲盆地的凉州区由于各项风能参数均较小,不适宜进行风力发电。根据河西走廊东部地域和气候特点,分析了风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孙蕾  张金柱  张远新 《气象科技》2011,39(6):741-744
利用阿拉山口地区1957—2007年各月及年平均风向、风速资料和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地面自动气象站24 h 10 min风速观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阿拉山口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时数为4575 h,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66 W/m^2,该地区在春、夏、秋3季有效风能较大,冬季有效风能较小,属风能较丰富区,也是季节利用区,其风能储量大有潜力可挖。阿拉山口口岸是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对能源的需求在日益加大,在此开发利用风能对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