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北京宣武门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地质工作的深入发展,考古地震地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它对研究全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考古地震地质工作中,对古地震遗迹,如地震断层、喷水冒砂、地震缝等的研究尤其重要。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古地震的踪迹,补充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对研究该地区强震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北京平原全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工作中,重点对平原内全新统的岩相变化、古地貌特征等进行了野外调查,同时也注意了地层中古地震遗迹的探索。通过对十几处开挖土坑的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2.
华北不同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西牛河梁、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和甘肃秦安大地湾是中国北方的3个重要新石器文化遗址.本文利用孢粉、黏土矿物等古气候指标对3个遗址所在地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形条件等特征,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与古文化发展的关系,阐明了不同地点的环境及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海诸岛全新世珊瑚礁演化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括了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分布,礁体地形、地貌和地质的一般特征,论述了老灰沙岛、新灰沙岛和礁坪等几类典型的全新世珊瑚礁礁体演化的基本过程,讨论了全新世珊瑚礁演化与季风、气候和海平面的关系。礁坪是随着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在晚更新世侵蚀面上堆积的,全新世中期高海面出现前后分别形成老灰沙岛和新灰沙岛。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崇明、长兴、横沙等岛屿是由全新世长江的河口沙坝孕育而成。晚更新世末长江门曾遭受了强烈的侵蚀,古河谷切割甚深。嗣后,在此地质背景上发育了河口沙坝,其全新世沉积相当完整。它们是研究长江河口三角洲形成史和沉积过程的有力证据。笔者着重探讨全新统的沉积环境变迁,旨在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发育及其经济区的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新世时期是一个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地质时期。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全新世沉积物及其沉积过程,对上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地下水资源、港口发展及长江河口演变过程的探讨,理论上、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大量钻孔资料和实验数据(包括孢子花粉、微体古生物、C~(14)测年、沉积物结构和物质组成等),对长江三角洲前缘全新世沉积过程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序列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演变模式:即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代表的西风型和以青海湖及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季风型模式。其成因同区域性特征及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并划分出我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即距今12ka或10ka、9ka、3ka和0.5ka。众多地质记录间良好的对比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昆叔 《第四纪研究》1965,4(1):118-142
若干现代的地形、水文网的变化和动植物的分布都与最近地质历史时代—全新世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目的,来研究和認識这一地质时代,是有着很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陕西关中蓝田县城附近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孢粉图式分析了该区植被的演替,进而分析了该区10 000 aB.P.的古气候演化特征。从陕西蓝田东城水库剖面17个样品分析发现孢粉和藻类十分丰富,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3个组合带,分别代表全新世早、中、晚3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蒿属优势带;Ⅱ带乔木花粉激增,早期发育温带阔叶落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晚期是以温带阔叶树或与松混合的疏林草原或森林草原;Ⅲ带是以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发育以蒿为主的大片草原;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发育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晚全新世渐变为干冷,发育以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考古、文献以及实地调查等资料,论述了全新世中期及其以前,野生水牛、四不像鹿和中国鼍都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起源和栖息地。这些动物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当时气候温和多雨、河湖密布的景象;到了全新世晚期特别是西汉以来,随着它们的绝迹,表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到现在这里已是水贵如油、风沙肆虐。探讨这些变化特别是干旱的由来,对于保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收集和整理上海地区各类古海面标志的地质意义及~(14)C测年资料,建立了上海地区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并结合上海地区地层建造、微古化石、孢粉及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资料,探讨了上海地区全新世的环境演化,及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 其范围自徐六径经昆山至嘉善一线以东, 北接苏北平原, 东濒东海。区内全新世沉积广泛发育。但由于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发育, 因此, 研究全新世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 对本区深人掌握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市政建设、交通航运和阐述长江河口的演变过程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影像结合构造地貌的盆山关系宏观上对断裂的展布进行了解,以野外地质观察和断裂的地质剖面为依据,详细阐述了桌子山西缘断裂的空间展布和构造特征,并应用区域构造地貌、地震地质、第四纪地质方法对桌子山西缘断裂现代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断裂自全新世以来,具有活动性,属于晚第四纪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以现代数据建立的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地表降水量-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关系式以及古年温度值和古年降水量值,估算了位于长江下游流域的镇江、太湖、上海地区的晚更新世寒冷期以来不同地质时代的古年地表径流量值。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流域年地表径流量在晚更新世寒冷期较现代少约95—60%;在全新世早期由较现代少约34%至多约55%,而在全新世中期则很可能约为现代的1.2—3.3倍。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以现代数据建立的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地表降水量-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关系式以及古年温度值和古年降水量值,估算了位于长江下游流域的镇江、太湖、上海地区的晚更新世寒冷期以来不同地质时代的古年地表径流量值。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流域年地表径流量在晚更新世寒冷期较现代少约95—60%;在全新世早期由较现代少约34%至多约55%,而在全新世中期则很可能约为现代的1.2—3.3倍。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尺度气候快速变化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立亚  陈发虎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54-1065
千百年尺度全球气候快速变化是古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发现,末次冰期和全新世都存在着千年、百年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其变化幅度可以达到典型的地质变化或天文因子所造成的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振荡幅度,同时这些古气候事件具有全球性。对冰期和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揭示了气候系统对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以及海洋、植被、冰盖、温室气体等反馈因子的重要性,其中大洋温盐环流对北大西洋淡水注入的敏感性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密切相联。利用中等复杂程度的气候模式(EMIC)CLIMBER 2模拟了末次冰期典型时段(60~20 ka BP)D/O和Heinrich事件以及东亚气候的响应过程。模拟研究揭示了全新世青藏高原冰雪环境对亚洲—非洲季风气候的显著影响。今后的古气候模拟研究将在改进模式分辨率、结合古气候代用资料确定更加符合历史时期边界条件以进一步改善气候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气候突变机制的研究以及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的长期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天津滨海新区54个典型地质钻孔和860余个工程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通过钻孔联合剖面和砂体厚度统计,研究了滨海新区全新世古河道分布和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时期发育3期古河道,陆相古河道为曲流河河道带,海相古河道为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及分支河口砂坝。其中,全新世中期又分为3个亚期,与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时期海进和海退作用过程密切相关;埋深25 m内的浅埋古河道分为蓟运河、海河和古黄河三个系统,古河道的形成明显受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以泥炭为信息载体的全新世气候变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作为一种地质信息载体,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东北地区地处全球变化的敏感区,泥炭地研究的意义更为显著。笔者针对近年来东北地区泥炭地研究的多种成果,对该区全新世以来泥炭沉积和区域气候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①东北地区泥炭有三次沉积高峰,分别始于早全新世、中全新世与晚全新世初期;②该区10000a以来大体上经历了冷湿-温暖适宜-凉湿-温暖偏干-冷干-寒冷略湿-变暖这样一个气候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列举了近年来全新世火山地质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新确定的全新世火山、精细喷发序列与喷发频率、高分辨率火山机构多维框架研究、火山碎屑物粒度分布、形貌特征与成因、火山碎屑流、涌流和火山泥石流堆积、降落堆积成因亚类、火山活动与新构造和火山地质遗迹资源、环境及火山灾害。  相似文献   

19.
粘土矿物在黄河源区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利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探讨了黄河源区全新世的古气候变迁。通过X衍射方法分析了一个全新世地层剖面的粘土矿物类型和含量的变化,这些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少量的高岭石、绿泥石组成。对粘土矿物含量变化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黄河源区在全新世的气候寒冷干燥,即使在大暖期也显得温凉。全新世的气候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全新世的干冷期、中全新世的温凉期(大暖期)和晚全新世的干冷期。在大暖期,在7 0kaB P 和5 0kaB P 前后发生了两次较强的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20.
黄土-古土壤剖面保存的炭屑记录了全新世古火与环境演变信息.文章以洛阳盆地五岔沟(WCG)剖面(厚度20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剖面的炭屑记录,并结合磁化率、有机碳等古环境指标,试图恢复和重建洛阳盆地中部全新世野火的演变历程,进而探讨洛阳盆地中部全新世以来野火与气候、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马兰黄土堆积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