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北极极球面投影海图的分幅设计方法。根据北冰洋地理特点将图幅分为极点在图幅中央和极点不在图幅上两类,推导了这两类图幅的比例尺计算公式、经纬度范围关系和经纬差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同比例尺成套系列极球面投影海图的自动分幅设计算法:制图区域先按纬度范围分层,然后对各层按经度范围分幅,纬度叠幅以图上长度给出、经度叠幅以图幅经差比例系数给出,通过叠幅确定图幅数量及各图幅地理范围,最后举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海图图幅设计存在的主观性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分析海图图幅类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面向海图图幅设计涉及的相关参数,采用大地坐标转换、投影计算等基础数学方法,提出了海图图幅的自动设计算法,实现了给定图幅参数条件下比例尺、图幅规格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3.
数字海洋地图无缝拼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数字海洋地图的现状出发,针对数字海洋地图由分幅存储方式带来的叠幅(图幅间存在重叠区域)和缝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拼接的算法。算法可去除图幅之间的重叠区域,并且可以有效去除由分幅导致的缝隙,将多个图幅的图层要素拼接为物理无缝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从工作中遇到的地形图分幅编号问题着手,简要阐述了我国现有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区域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有关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并针对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中分幅编号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实现全球地形图统一分幅编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宋杨 《四川测绘》2010,33(3):116-119
在地图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地图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分幅处理,如何对已有的地图分幅数据按照新的分幅标准进行拼接、分幅的自动化处理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广州市1:2000分幅数据为例,介绍了如何采用ERDAS IMAGE软件的影像自动分幅功能快速处理成为1:10000分幅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矩形分幅,用X轴与Y轴的公里格网数进行区分,这种分幅方式的局限造成了分幅的重复与难于区分。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关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国统一分幅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新旧图幅分幅编号系统的比较分析 ,获得了新旧图幅编号相互转换的方法 ,提出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8.
以1︰10 000梯形图幅接合表和1︰2 000矩形图幅接合表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Arc Map 10.1中Create Fishnet(渔网)工具的图幅接合表快速生成及相应图幅号生成、标注的方法,该方法能大幅提高图幅接合表生成的效率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娟 《北京测绘》2010,(2):78-80,60
以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结合表制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应用ArcGIS Create Fishnet工具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通过对图幅多边形要素属性表的操作,完成图幅号的计算、标注以及图幅级的分析操作,方便广大测绘工作者对测绘项目或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移动端缺少快速、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系统,本文依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标准,提出了基于Andriod平台的地形图图幅信息检索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该系统实现的功能有:点所在图幅编号检索、图幅范围检索、地形图新旧编号的转换及区域范围内图幅编号集检索。此系统可应用于Andrio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和系统执行效率能够基本满足移动用户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跨图幅要素物理无缝拼接关键技术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劳动实现跨图幅要素物理无缝拼接的自动化为目标。通过分析图幅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图幅编号与要素的相关属性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图幅要素的自动搜索,最终做到将跨图幅的要素自动拼接在一起。开发的软件,实现了跨图幅要素拼接的自动化目标,并用于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的研究和软件的实现能够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数据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多个城市地图集图幅设计主要规律,研究城市地图集分幅索引设计技巧。以《武汉城市地图集》图幅设计为例,针对武汉城市特色提供3种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城市发展与图幅设计的关系以及每种设计方式的利弊,为城市地图集分幅设计提供思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0,(1)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主持,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和乌鲁木齐幅(K—45)、西宁幅(J—47)、太原幅(J—49)、西安幅(J—49)、南京幅(I—50)、长沙幅(H—49)、呼和浩特幅(K—49)、海南岛幅(E—49)等八幅1:100万土地类型图已由测绘出版社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4.
在DCS中,对绘图数据不仅需要有矩形截幅功能,而且还常常碰到需要进行任意多边形截幅的情况。本文引入了广义多边形截幅窗口的概念,提出了一种以方位角判别点与多边形关系的方法;为了提高截幅运算的速度,给出了适用于DCS的自动生成截幅窗口的原理和方法,最后还讨论了对圆形符号进行截幅处理的问题。使用本文提出的任意多边形截幅方法不仅使DCS的图形处理功能更加完善,而且可改进采样方法,避免了地籍图上跨越界址线的地物符号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中多图幅接边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江洪 《测绘科学》2004,29(1):45-46
图幅接边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前端数据入库及出图前的重要环节。由于图幅接边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如何用计算机来方便、简单、智能地实现地图图幅接边一直是图幅接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相关的地图接边理论,提出了一套多幅地图同时接边、实时编辑和智能误差匹配的理论与实现的方案,以试图最大可能地实现图幅接边的简单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天津90图幅号算法入手,建立了一个基于ObjectArx2004的二次开发程序。通过加载ARX文件到Auto-CAD环境,能够实时、准确地计算出给定范围的图幅号。为此,对实际作业中的点、线、面和图幅号对象进行抽象,设计了新的基于面的图幅号算法,实现了AutoCAD环境下方便获取天津90图幅号。  相似文献   

17.
利用ArcGIS构建地形图分幅空间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宝莹  杨农 《测绘科学》2008,33(3):207-209
本文利用ArcGIS绑定的脚本语言Python和AML及其空间分析功能,设计了简单可行的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构建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空间数据库。首先生成图幅分幅格网,以及对应的网格标识点、图幅编号文件,将标识点与图幅编号文件关联后再与图幅网格叠加即可。该方法充分利用了GIS的空间叠加功能,仅用了极少量的程序代码,没有编程经验的人员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对于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工作者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GIS主要数据源,地图数字化是GIS数据输入的主要手段.分幅数字化常导致数据在接边处不匹配,地图接边是实现数字匹配的重要手段.文中详细阐述了MAPGIS地图数字化输入方法,通过MAPGIS图形变换功能,总结了9幅分幅数字化地图拼接过程,通过MAPGIS图幅接边功能介绍了交互式、全自动、半自动图幅接边操作及如何实现数字接边.  相似文献   

19.
读初级中学地理课本时,对其中的地图插图进行了如下的统计:《中国地图》上册,计有23幅地图插图,其中有17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73.9%;《中国地理》下册,计有49幅地图插图,其中有32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65.3%;《世界地理》上册,计有40幅地图插图,其中有22幅未绘经、纬  相似文献   

20.
提出将坐标、经纬度、图幅号作为查询基础地形图库的基本元素,把图幅号与经纬度的互算作为实现图幅号关联查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