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经过近7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成为继京津唐地震预报实验场之后我国的第二个地震预报实验场.1980年以来,我国地震学界已有1万多人次来这里进行地震监测研究.据实验场负责人介绍,建立实验场是地震预报由经验型过渡到实用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建立这个实验场的目标是,综合运用测震、形变、水化、地磁等观测手段,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室联合组织的《地震实验场与地震预报译文集》将于1987年年底前出版。该专集由《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编辑,组织选译了美、苏、日、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地震  相似文献   

4.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实验场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并已在本国的地震学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苏联对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工作可归纳为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测震学和地震前兆的观测作为重要内容。从第二阶段探索工作起,苏联便采取了实验场的方式,在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加尔姆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场,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观测。特别是近年来固体物理(首先是断裂物理和力学)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技术在地球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苏联地震活动区域分布和地震预报的历史,苏联地震预报体系与实验场,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实验场情况,以及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以及预报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地震实验场,是世界各国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验场所,同时也是研究地壳形变的良好基地。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地震实验场中地壳形变研究的意义、基本思路、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对今后进一步搞好地震试验场的地壳形变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8—1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在北海联合召开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①印度洋8.7级地震对我国的影响及地震海啸的科学问题;②“十一·五”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研讨;③地震预测新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地震预报方法而建立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建场7年来取得一批有价值的观测资料和科研成果,成为开放型的地震预报研究场所.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实验场基  相似文献   

8.
由联合国救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苏联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4日在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举行。近百名苏联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以及来自其它31个国家的42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涉及了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灾害控制,地震预报的科学基础,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的杜会、经济及组织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地震预报的实例以及地震预报实验场诸问题。与会专家共宣读了43篇论文、报告,研讨了地震预报和减轻震害工作的现状,对于正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的国际或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会议举办了小型书展,安排了与会者参观塔吉克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杜尚别地震台和努列克水电站大坝抗震工程。  相似文献   

9.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 000)》。  相似文献   

10.
陈颙  徐逸鹤  蔡辉腾  李稳 《中国地震》2018,34(2):165-171
由中国地震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地质调查局合作建立的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为中国早期地震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多数预想目标未能达成,发展受到了阻碍。最近几年,实验场重新受到重视,并更名为"地震科学实验场"。结合目前地震学发展的前沿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增加"地下云图"作为实验场的新方向。利用高重复性、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的气枪震源,持续激发地震信号,实现对地下介质速度变化的连续监测;结合背景噪声成像获得的高分辨率3维地壳结构,构建4维(三维空间+一维时间)地下结构成像。"地下云图"可以反映地下速度和应力变化,为全国范围的地震监测预测提供新的业务手段,推动地震预测从经验预测到物理预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李彤起 《地震工程学报》1994,16(1):83-86,89
中强震前地下水中汞(Hg)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1引言1990年1月-1992年12月,作者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和甘肃河西地震重点监视区分别选择了一些观测井孔、泉点,观测水中汞含量的变化,探索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对于在观测期间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黄立人  肖木 《地震研究》1994,17(3):264-272
本文根据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部分大地测量资料应用反演方法研究了区内活动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段,结合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地震危险区作了进一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土耳其的地震研究与观测情况,其包括:人工地震波观测、水化观测和地震预报实验场等。  相似文献   

15.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经过近7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成为继京津唐地震预报实验场之后我国的第二个地震预报实验场.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场区面积有8万平方公里.场区有16个人工值守地震台和15个无线遥测地震台,装有50多套测震、形变、水化等观测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省大理市团山滇西地震实验场基地召开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和所属的各研究所、队和部分省地震局业务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和科技骨干共103人。会议内容:一、讨论、制定了实验场1984年至1990年科技发展规划;二、初步落实1984年实验场工作计划;三、讨论了实验场工作条例以及台站、资料、科研成果等问题的管理规定;四、成立了以林庭煌为主任,陈鑫联、姜葵为付主任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由八人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部分大地测量资料应用反演方法研究了区内活动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段。结合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地震危险区作了进一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最近作出了一项地震预报:1986年至1993年期间,在美国加州的帕克菲尔德将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这次预报对于提高关于地震的认识和增进预报的能力,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为了充分记录这一高概率事件的前后过程,需要在帕克菲尔德设立地震预报实验场。1985年6月,上述意见和要求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和美国全国科学院(NAS)引起了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注意。目前由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拨款,资助在帕克菲尔德地区设置仪器的工作,其目的在于试图在数天或数小时之前预报这次地震。实验场的具体计划正在完善和落实中。这是美国1985年地震学方面的一次重要事件,本文述及以下五个方面:1.美国地震预报工作背景;2.建立实验场的基本思路;3.实验场地点的确定;4.实验场的做法;5.组织和国际合作。主要是从美国地震预报工作的背景出发,较详细地介绍1985年以来美国在地震预报实验场方面的工作,特别着重于他们的新观点和新做法。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在开始执行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时提出要搞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其原因是:日本已取得执行第一、第二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观测和研究方面的条件;国内不断发生破坏性地震,科学界和社会各方面更加迫切要求作出地震预报;为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则必须先进行预报实验;在国际上主要多震国家的地震预报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这也有力地激发日本地震学界搞地震预报的积极性。于是,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于1975年7月在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修改意见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20.
滇西实验场水汞同步性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992年以来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24°40’~27°20’N,99°~101°30’E)水汞同步性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水汞同步性异常出现后,滇西实验场区发生M≥5.0地震或滇西实验场邻区(24°~28°N,97°~103°E)发生肘≥6.5强震的概率为75%,平均应震间隔时间为2.7个月,对应效果较好;而且滇西实验场区肘≥5.0地震发生前和滇西实验场邻区M≥6.5强震发生前,滇西实验场水汞同步性异常有很好的反映,概率为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