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包括青河一带片麻岩在内的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南缘冲乎尔-阿勒泰-青河一带、富蕴库卫-乌洽沟一带、富蕴县城一带的中深变质岩石划归为古-中元古代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青河县城西南玛因鄂博断裂带中片麻岩的时代问题争议颇多。笔者对该片麻岩采样进行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虽然未能获得一致的谐和年龄。但不同时段的年龄数据均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大量的前寒武纪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肯定了阿尔泰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存在的可能.并确定了该片麻岩应形成于晚古生代之前。  相似文献   

2.
有关阿尔泰造山带中变质岩形成时代问题,目前仍有争议。特别是中国-哈萨克斯坦联合地质科学考察队将其绝大部份均划为古元古-中元古代变质岩系后,更引起诸多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研究的青河片麻岩出露在青河县西南地区,在构造上处于额尔齐斯剪切带。青河片麻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原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应用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该变质岩系中英安质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为281±3(2σ)Ma,代表其片麻岩的形成年龄。研究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古老锆石或相关的年龄信息,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该区变质岩为“前寒武纪”的观点。结合片麻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说明该地区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时间范围在293±6Ma~271±5Ma期间。因此,该项研究结果确定了阿尔泰造山带发生在二叠纪早期一次重要地质热事件的可靠时限。额尔齐斯构造剪切带中青河片麻宕的锆石U-Pb年龄,以及各种变质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记录了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构造、变质作用、快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为研究晚古生代古亚洲洋的闭合或大陆的回返时限提供了初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泰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生宙增生造山带(Seng?r et al.,1993),阿尔泰变质岩系主要出露在阿尔泰山南坡,从喀纳斯湖以南地区相东南延伸到蒙古阿尔泰山南坡,组成哈龙-巴利尔斯、青河、达罕第尔-苏普特、富蕴背斜以及切尔切克断块,统称为冲乎尔-青河构造-建造带。该套变质岩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厚度巨大,岩相多变。西部变质程度较浅,东部变质程度较深,混合岩化强烈,构造变动复杂(阎永奎等,1989),变质岩系的下部主要为混合岩、片麻岩、变粒  相似文献   

4.
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阿尔泰山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变质、岩浆岩时代、动力热事件和构造区类型归属等几个地学基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反演了阿尔泰地槽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递进历程。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地区发育一套片岩、片麻岩,从境内铁列克以东的塔乌乃萨孜一带向东南延伸到蒙古阿尔泰山南坡,统称冲乎尔-青河构造建造带。该带以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复杂的变形变质特征,成为研究阿尔泰造山带发展、演化的重要热点之一。通过对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地区变质岩(前寒武纪地层)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方面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区域地层对比等,按构造-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认为该套地层经受过中深层次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达角闪岩相,是阿尔泰地区前寒武系基底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古元古代克木齐岩群和中元古代苏普特岩群变形具有多期次和多层次的特征,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均保留了丰富的构造变形形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边缘,阿尔泰褶皱系与斋桑-北准噶尔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分为霍尔宗-丘伊-哈纳斯、冲乎尔-青河、别洛乌巴-南阿尔泰、矿区阿尔泰和东卡尔巴-富蕴、二台6个构造建造带,14个构造建造亚带。区内地壳演化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陆壳形成阶段、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壳壳增生阶段、晚古生代陆壳拉张破坏和挤压重建(增生)阶段及中-新生代相对稳定的大陆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接触地带,1∶5万区调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和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具“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反映了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交接地带,通过1∶5万地质填图已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和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具“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较好地反映了加里东造山作用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在内的新疆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造山带中大部分中深变质岩划分为古-中元古界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的时代问题争议颇多。笔者对该片麻岩采样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表明该处片麻岩以正变质岩为主,成分与闪长质、石英闪长质岩石相当,为后碰撞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U-Pb 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其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为350~295 Ma,其中10个点构成的谐和年龄为(326±6)Ma,为石炭纪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片麻岩中没有前寒武纪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基本上可以否定该片麻岩形成于前寒武纪的观点,应为晚古生代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阿尔泰造山带中深变质岩可能为不同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师文耀 《云南地质》1993,12(1):34-36,29
我课题组开展滇中台坳大红山群出露区外围的中-深变质岩系的对比研究,在红河深断裂北东侧及绿汁江断裂西侧的楚雄西舍路、易门西安厂、元江希拉河等地,发现以构造窗或基底隆起而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系,其层位归属为大红山群,显示铜矿化。 (一)楚雄西舍路变质岩系的层位归属和矿化变质岩系出露于楚雄西舍路乡北2.5km的礼社江河谷,为沿红河深断裂东侧次级断裂带相对上升的菱形断块。变质岩系的各岩组间或与三叠系云南驿组均呈断裂接触。这一变质岩  相似文献   

11.
彭琛  李原 《青海地质》2002,11(1):31-37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对出露于中祁连北缘中段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研究,将在具有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中、深构造变形,时代为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组合划归为托赖岩群。它是中祁连山地块由中地壳下部-下地壳上部物质组成的残留体,在其长期的构造就位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构造层次变质变形改造,具有不同的地质面貌。  相似文献   

12.
阿尔泰造山带变质岩系时代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针对目前阿尔泰地区变质岩系时代划分中年龄数据应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认识:富蕴县城西的石榴石片麻岩中锆石UPb上交点年龄2349±226Ma(2σ),初步确证了该区古元古代大陆地壳岩石的存在;克木齐群和富蕴群变质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代表其母岩形成时代。变质岩系和显生宙花岗岩类的Nd模式年龄,以及各种类型岩石中长石Pb二阶段模式t1年龄仅指出存在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可能性,没有真正的年龄意义,不能作为划分地层时代的依据。阿尔泰造山带是否存在1400Ma和700~900Ma的变质岩系岩石,至今仍缺乏可靠年龄数据的佐证  相似文献   

13.
赣中变质基底的组成演化及其基本结构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赣中变质基底具双层结构特点,深层次基底包括中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和由其重熔而成的混合岩及花岗岩,其中深变质岩系原岩的形成年龄为1113±49Ma,黑云斜长花岗岩具岩浆成因特征,结晶年龄为403.1~477Ma。赣中变质基底形成之后,经历了自晋宁期以来的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于加里东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或穹隆构造,奠定了赣中隆起区的基本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桐柏—大别山地区主要出露一套经历多期、代表不同构造环境而形成的复杂变质岩系。由于长期以来对这套变质岩系的地层及其所经历的主要构造热事件的时代都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导致对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产生不同的认识。本项研究是在基本解决了信阳群的时代,对区内各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并建立了与秦岭造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区内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对其中的花岗片麻岩类的铅同位素研究,获得全岩-长石铅-铅等时线年龄为598±84Ma,(207Pb/204Pb)0=14.523±0.235,γ=0.97898,MSWD=14.这一年龄值代表了花岗片麻岩遭受混合岩化作用的年龄,相当于晚震旦世晚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于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6.
从变质作用演化、构造变形作用演化方面探讨了处于冀东与密云之间的兴隆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系的变形变质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地区发育一套片岩、片麻岩,从境内铁列克以东的塔乌乃萨孜一带向东南延伸到蒙古阿尔泰山南坡,统称冲乎尔-青河构造建造带。该带以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复杂的变形变质特征,成为研究阿尔泰造山带发展、演化的重要热点之一。通过对新疆西北部富蕴县苏普特地区前寒武纪克木齐岩群的物质组成、变质、变形方面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认为该套地层经受过中深层次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达角闪岩相,是阿尔泰地区前寒武系基底的组成部分,其变形具有多期次和多层次的特征,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均保留下丰富的构造变形形迹。通过原岩恢复,认为克木齐岩群总体为一套碎屑(夹火山)-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之一 ,区内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对其中的花岗片麻岩类的铅同位素研究 ,获得全岩 长石铅 铅等时线年龄为 598±84Ma,( 2 0 7Pb/ 2 0 4 Pb) 0 =1 4 .52 3± 0 .2 3 5,γ =0 .97898,MSWD =1 4。这一年龄值代表了花岗片麻岩遭受混合岩化作用的年龄 ,相当于晚震旦世晚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该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于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中分布的中高级变质岩一直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但并未获得可靠的年代学证据,对其岩石成因及构造属性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严重制约了对拉萨地块早期构造演化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拉萨地块北部永珠地区念青唐古拉岩群中的正变质岩系及深熔作用成因的长英质脉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永珠地区念青唐古拉岩群中正变质岩系的原岩为一套E-MORB型蛇绿岩、剪切型大洋斜长花岗岩和岛弧岩浆岩组合,深熔脉体则具有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暗示高压条件下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的成因;LA-ICP-MS定年结果进一步表明,洋壳的形成时代为758Ma,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期相一致,可能是在这一期全球性裂解事件中新生的新元古代洋盆记录;在洋壳的运移和进一步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730Ma的剪切型大洋斜长花岗岩和742Ma的岛弧岩浆岩;变质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大洋可能最终在666Ma的碰撞造山作用中闭合,并在造山带垮塌初期或高压变质岩系折返过程中,由于减压熔融,形成一期660Ma深熔脉体.本文的研究证明了拉萨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存在,首次获得了精确的新元古代变质及深熔作用年龄,填补了拉萨地块早期构造演化的空白,为进一步探讨拉萨地块起源,恢复其在超大陆的汇聚及裂解事件中古地理位置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浅析江西宜黄地区中深变质岩系与浅变质岩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接触地带1:5万区调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的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是“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反映了加里东斯造山作用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