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各类探测设备及计算模拟的发展,科学研究进入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发现",海洋领域亦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类海洋大数据应用技术也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关注焦点。本文从海洋大数据的产生到海洋大数据应用整个链条进行探讨。首先对海洋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讨论;其次从技术方面,从多源感知与探测、存储与管理、分析挖掘、可视化角度对海洋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实践方面,对相关技术研究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说明,为海洋科学及技术研究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平湖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作者对东平湖重要水生生物资源-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选用“污染指示种”,“指示群落”和“马加利夫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对东平湖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浮游植物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东平湖属寡污-β中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关键调蓄湖,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调水水质安全。考虑到冬季是调水的主要季节,课题组特于2011年12月份采集了东平湖33个点的水样,测定了营养盐的浓度以及主要水化学指标,以了解东平湖水体营养盐的污染特征和水质状况。研究表明,东平湖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0~3.7mg/L、0.009~0.269mg/L,无机氮的含量大小依次为NO_3~--NNH_4~+-NNO_2~--N;东平湖湖泊的矿化度等水化学指标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离子是Mg~(2+)-Ca~(2+)-Na~+-SO_4~(2+)-Cl~--HCO_3~-,水型为硫酸盐类-镁组-II型水;根据单因子法水质评价结果,东平湖水质情况已不容乐观,33处样点中有10个水质属于劣V类,7个样点的水质属于V类,主要是因为TN、TP含量超标,因此为了确保调水水质安全,需进一步加大区域及东平湖水质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地区最大的蓄洪湖泊,大汶河是其唯一入湖河流。对东平湖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探讨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受物质来源和流域降雨量变化影响,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各组分及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粉砂为主,平均含量达79.71%;黏土次之,占16.76%;砂含量最少,仅占3.51%。平均粒径、砂、黏土分别呈舌状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粒度分异作用明显。东平湖现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大汶河搬运与一定比重的湖岸侵蚀崩塌产物,表层沉积物来源的确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结合物源示踪分析来准确判定。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东平湖地区水动力条件及物质输入状况、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数据应用成为国际关注热点,甚至成为很多强国的国家战略。全球各大城市都瞄准大数据带来的技术红利,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应用。笔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能接触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也听闻一些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但更多的感受是技术归技术、管理归管理,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6.
丁健  杨潇  孙苗 《海洋信息》2023,(1):28-33
面向公众的海洋数据信息开放平台能够为海洋管理者与社会提供准确的海洋数据与便捷的数据处理渠道,以满足海岸带管理者的各类需求。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数字海岸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着重从平台概况、数据来源、分析工具、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介绍,梳理了数字海岸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信息获取、决策支持与开展相关合作等方面的运行模式。总结了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共享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测深数据的数据库管理模式,采用面向对象和GIS技术来开发测深数据管理软件,测深项目的所有数据如测线、水深点、潮位、声速剖面以及相关的图片和文档均保存到单一的Access数据库中,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工具通过可视化的组件或者以类的方法来提供。软件以MapX和C Builder进行开发,并在实际的测深项目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远洋渔业已经走过30个年头,通过渔业生产、海区调查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远洋渔业数据。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学技术(如RS、GIS等技术)在远洋渔业方面的应用,远洋渔业数据必将具有海量特征。如何高效管理这些海量的远洋渔业数据是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远洋渔业中3种经济鱼(金枪鱼、竹荚鱼、鱿鱼)的生产、调查、地理等相关方面数据的分析,基于SQL Server 2000设计了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基于Geodatebase设计了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了远洋渔业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同时,针对所建立的远洋渔业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建立了G树索引,为高效查询相关空间数据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东平湖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不同渔业利用方式的影响,分别于2015年5、6、7、8和9月对东平湖4处典型渔业水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采样,研究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并分析了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平湖水体总体为轻度富营养化,除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总磷(TP)含量超标9.58%和0.10%外,基本符合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环节动物寡毛类5种、节肢动物昆虫类3种和甲壳类1种,粗腹摇蚊、中华圆田螺、中华颤蚓、羽摇蚊、管水蚓属一种和苏氏尾鳃蚓是现阶段的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5.47 ind/m~2和12.20 g/m~2,且密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底栖动物多样性特征与水体氨氮、总氮、叶绿素a等因素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东平湖渔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分布,建议科学地调整渔业生产方式,并采取措施以减弱或修复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海洋数据具有多来源、多尺度、多频度等复杂特性,传统事务型数据库无法满足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在存储管理、关联查询、复杂分析等方面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HDFS+MapReduce+HBase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架构,利用数据编码压缩存储技术,实现了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处理,并提出了一种多级索引存储管理技术以实现数据快速关联查询;开发了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查询接口、海洋环境数据信息共享接口、决策支持数据服务接口、智能分析数据服务接口等应用接口。实验表明,对比传统技术架构,该平台在非结构化海洋数据的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海塘滩涂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双全 《海洋测绘》2004,24(4):48-51
海塘、滩涂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是防汛抗台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根据上海市海塘滩涂行业的管理特点,研究了适应行业管理特色的统一数据格式、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并应用于8个海塘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构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数据来源、内容、结构和功能,讨论了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关键技术,并展望了系统需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海洋权益维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洋权益维护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组成和主要功能。已开发的基础功能模块和子系统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海域划界、海洋调查项目管理和辅助决策等。  相似文献   

13.
WebGIS是指利用World Wide Web向各种类型的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是Internet与GIS结合的产物,通过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直观易懂的图形用户界面,来动态地客户化地表现数据。在海洋地质领域中WebGIS主要应用于海洋地质图件的管理、发布以及海洋地质调查船的实时动态监控。随着全国海洋地质资源信息化的发展,WebGIS在海洋地质领域将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连云港市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多源海量数据的特点,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以Embarcadero RAD Studio XE2为开发环境,采用Delphi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提供的接口和方法进行程序设计,开发海量空间数据综合信息平台“连云港市海洋功能区划信息系统”,实现对连云港市海洋功能区划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给用户提供高效直观的信息,更好地利用连云港市的海洋功能区划数据,提高海洋开发的合理性和海洋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区划数据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9年竣工的南四湖清障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观测资料,从湖区水面比降、洪水落平时间等要素的变化,进行了湖区行洪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工程的实施,降低了卡口段的水位,减小了工程位置以下的湖区水面比降,缩短了湖区行洪时间,加快了洪水宣泄,使入湖河道洪水尽快下泄,提高了湖区行洪能力,分析成果对南四湖防洪调度以及进一步做好湖内清障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桑渤  赵炅  孟永军 《海洋测绘》2010,30(5):38-41
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利用ArcGIS中的水文分析模块处理唐家山所处的涪江流域的DEM数据,提取河网并划分子流域,然后根据堰塞湖在河网中的位置提取并计算集雨面积,再由改进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实现对堰塞湖的灾害预测。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中,提出综合DEM划分的子流域以及雨量站的分布,计算流域面雨量的方法,以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在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关系型数据库处理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监测数据时难以同时管理数据的空间属性和一般属性,且不具有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的能力。文中以A rcG IS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管理平台,克服了一般数据库的上述缺陷。文章以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为实例,应用A rcG IS地理信息系统自身的功能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特性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及水体营养状况的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太湖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绿素-α是湖泊浮游植物现存量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能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的丰度和变化规律。研究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以有效防止、监控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营养水平进行分区,使得不同区域内叶绿素的浓度不同,而同一区域内浓度大体一致,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每个区域内未采样点的叶绿素浓度进行插值,取区域内所有栅格的平均值作为其最终浓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太湖1998-2004年每月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动态模拟,建立各湖区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营养区I符合MA(1)模型,轻富营养区Ⅱ和中富营养区Ⅲ符合AR(1)模型,富营养区Ⅳ符合MA(5)模型,重富营养区V符合AR(6)模型。由此预测出2005年各湖区总叶绿素的含量,经前10个月实测数据的验证说明,所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太湖各区域叶绿素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治理的中心任务是降低洪水位,在尽快续建两项主要工程—扩大韩庄运河和扩大湖腰—的前提下,湖内清障是保证洪水畅泄、降低水位、缩短滞洪时间,减少洪灾损失的重要措施。本文着重对以往湖内清苇实施困难、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今后治湖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开展清障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基于MapObject的规则格网DEM的显示以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将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DEM模型数据转换为Shape格式的空间数据的方法,并且用VB.NET语言结合MapObject可视化组件实现了对佛山地形的数字地形分析。该方法不需要大型的专业地理信息软件作支持,直接从底层开发,灵活性高,成本低,比较适合面向特定用户小型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