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阐述了一种智能道路检测系统,该系统以中型客车为载体,集成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实现自动检测路面破损、车辙、平整度等各项道路指标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将3G通信技术、GPS技术、落锤式弯沉仪路面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路面弯沉的快速检测和定位,同时对路面检测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与分析研究,构成路画智能弯沉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可为将来建立集路面弯沉、车辙和平整度等多种路面数据于一体的路面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打下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多数掘源的智能路面检测系统,为道路科学养护提供智能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李清泉教授主持完成的"道路路面动态检测关键技术及装备"获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围绕路基路面性能影响理论、高速无损快速检测原理和技术,开展了道路路面动态检测方法研究和系列重大装备研制,攻克了道路弯沉快速检测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突破了数据自动处理行业瓶颈,实现了道路全指标  相似文献   

4.
路面平整度关系到车辆行车的安全性、舒适度以及道路的使用寿命,是评定道路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传统的分析方法大多数都是利用道路纵断面上离散点的高程信息来分析评价道路平整度,不过却存在着人力、物力消耗大,分析结果精度达不到标准的缺点。车载移动测量设备外业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包含了丰富的路面高程信息,完全符合路面平整度分析对于数据的要求。本文从激光点云数据中提取出道路纵断面上最大深度信息,进行路面平整度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林耿斌 《北京测绘》2018,32(2):175-17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真实的反映各种地物信息,其空间分辨率一般可达到米级对促进道路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融入多尺度技术,利用边缘特征检测的方法进行道路提取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路面噪声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激光道路检测车采集的激光扫描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滤波技术、模板卷积等进行路面检测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同时讨论GPS PPK技术。  相似文献   

7.
胡啸  黄明  周海霞 《测绘科学》2019,44(3):101-106,158
针对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存在数据量大、点云散乱、目标复杂以及地物相互遮挡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高速道路自动提取方法。①对激光点云进行基于扫描线的自适应滤波,剔除路面点。②对于滤波后激光点云数据,使用平滑度约束下的欧式聚类算法进行聚类。③对道路边界进行优化追踪,提取出完整的道路边界和道路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高速公路道路边界和路面点云,提取结果的准确率、完整率和检测质量分别为97.52%、94.23%和92.69%。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RTK等测量方法联测得到数据。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干扰正常交通秩序等问题,采用车载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可快速获得路面点坐标信息及道路两侧情况。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通过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改扩建测绘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流程,生成具有三维地理空间坐标的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并通过道路线和路面点提取,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道路信息和路面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  相似文献   

9.
施工期平整度测量对地坪施工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靠尺或水准仪的传统地坪平整度测量方法存在测点稀疏、效率低等不足,难以适应超大地坪施工期平整度快速、精细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全站仪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融合的平整度快速测量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融合全站仪和INS数据,解算小车运动轨迹,根据轨迹点的高程计算平整度指标,发明研制相应的测量设备,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面混凝土基底施工期平整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精度与水准仪相当,而测量效率显著提高,不仅能对地坪施工期整体平整度质量进行评估,而且可以对平整度异常进行检测和定位,为地坪的磨平工作提供指导,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路横纵断面获取主要是先利用全站仪或实时差分定位技术RTK放样得到中桩,再测出每个横断面的高程,费时费力。针对传统方法获取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精度车载LiDAR数据进行道路横纵断面获取的方法。首先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点云滤波、路面点云精确提取,最后通过对路面点云数据构建地表数模的方式制作道路横纵断面图。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高精度自动提取道路横纵断面,提高了道路勘测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道路网络通达性是区域交通体系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GIS为技术手段,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和密度模型计算得出经济联系指数和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并构建综合通达性指数来分析湖北省县域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分布。结果表明:(1)湖北省103个县经济联系指数以武汉市主城区最高;(2)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最高;(3)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最高的5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硚口区、汉阳区、江岸区、江汉区、东西湖区。本文填补了目前国内省级交通网络通达性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湖北省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网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网的评价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城市道路网评价体系,对于不同规划方案需要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徐州为例,通过道路网技术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徐州市道路网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徐州市道路网处于好的水平,但在道路网规模等方面应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周秀华  李乃强 《测绘通报》2021,(8):102-105,157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基础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的扩展,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和更新频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不同精度、不同来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实体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尤其是铁路、高速、国省道、城市主干道。本文重点围绕道路实体研究数据间的差异性,建立了自动匹配评价指标;并基于FME平台搭建同名匹配、变化检测和增量更新模型,实现了道路实体自动更新和融合,缩短了道路实体更新周期。“十三五”第2轮基础测绘更新项目利用该技术完成了重要道路实体的融合,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导航数据库中空间索引建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航数据库中传统空间索引建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交错式网格划分的空间索引建立方法。详细分析了该算法的实现原理,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网络路段信息的提取与存储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空间数据索引表的数据量,提高检索效率,增强空间数据提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形态学原理的面状地物层次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态取决于城市规模、地形、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道路网结构等因素,其基础骨架是交通轴线和水系轴线。本文基于城市形态学基本原理,依据道路、水系等自然要素将地图空间划分为Enclave、Block、Superblock和Neighbourhood四个层次,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GIS空间层次索引方法,并扩展了现有空间索引分类框架。不难发现,基于自然网格的空间划分方式不仅符合人的认知,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地物跨网格分布的情况,通过实验证明索引记录的冗余对查询速度具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遥感影像中城市道路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城市遥感影像中道路提取的特点,以及当今道路特征提取的一些研究成果。根据城市道路的特点,设计了根据植被指数先提取道路两旁的植被方法,通过面积阈值和形状指数阈值剔除图斑,以及应用数学形态学,对图像进行细化,可以提取道路目标。实验结果证明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公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通车里程的增加而日益显著。在公路选线的过程中,全面分析拟建公路走廊带内景观破碎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可有效减少公路修建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利用遥感分类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湖南长湘公路走廊带某段土地斑块和景观分类为基础,借助斑块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和相似邻近比指数,在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公路走廊带内自然林地景观、农业景观和城乡建设景观破碎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湘公路走廊带内景观破碎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型斑块边缘、平原地区以及公路沿线;自然林地景观和农业景观的破碎度较低,城乡建设景观的破碎度较高;城乡建设景观的破碎度与公路相关性最强,表现出顺应公路走向的条带状蔓延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公路选线方案的制订和完善提供环境影响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数量适度的情况下,合理布设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使观测数据准确反映路网运行特征是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文中运用GIS空间网络分析技术,结合"两阶段"宏观布设法和OD反推布设法,开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布设软件。当缺少历史流量数据时,用"两阶段"宏观布设法以路段累计重要度代替路段流量,并进行累计重要度计算。最后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软件可基本实现科学、高效的高速公路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  相似文献   

19.
Transect-based three-dimensional road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road elements and the existing three-dimensional road data mode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ansect-based road modeling, resolves the modeling of the simplest road with two road transects, and fulfils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road. OpenGL is applied as the tool of visualization. The map texture technology, LOD algorithm and dynamic multi-differentiating texture technology are of benefi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3D road GIS, and improve the speed of roaming and effective visualization. This paper also disusses the combination of 2D digitall road map and 3D road scene,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between them.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ect-based road model,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three-dimen-sional roa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alled virtual road ( VRoad ), which not only supplies road designers with a set of tool which can turn the designed 2D road data into 3D road and the high road assistant function area in computer, but also supplies the road management with a set of tool which can realize the road real time and interactive roaming, high-efficienc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树木的遮挡,城市道路的提取精度依然有限。本文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建筑物的基础上,利用OSM面状道路数据及城市边界数据,结合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借助空间图层叠加,使得城市建筑物、道路、植被和水体提取总体精度优于90%,为国产高分影像辅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