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图     
《地球》2011,(3):108-111
  相似文献   

2.
锐图     
《地球》2010,(6):108-110
  相似文献   

3.
4.
锐图     
《地球》2011,(2):108-111
  相似文献   

5.
说图     
《地球》2011,(1):109-111
  相似文献   

6.
地震应急专题图能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及时必要的技术支撑,为缩短地震应急专题图的制图时间,降低地震专题图的制图技术难度,提高地震应急工作的效能,研究选取海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地震应急专题图离线自动出图的研究与应用。本次研究将传统思路中利用GIS专业软件进行制图的过程提前处理,建立一系列预存储的地图切片数据,在使用时脱离GIS软件环境和应急基础数据库,在研发的软件中利用这些预存储的切片数据再拼接出需要的应急专题图地理底图,已达到快速批量出图的实现和应用,为海南省的地震应急业务工作做出可靠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成图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统计分析软件在聚类分析谱系图的自动成图上,受算法和成图方式局限,成图质量较低,有时出现偏差,程序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硬件资源占用率偏高.虽前人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链式算法,但缺少成图的实施方法.本文运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在链式算法的基础上,以循环迭代方式,改善了样品纵向排序方式,并用顺序归并标记的方法提取了谱系图中各线段的顶点数据,大幅简化了谱系图的绘制.解决了用字符代替线段、并类线头无法置中等问题.使得成图在质量、速度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硬件资源的占用率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比例尺地图在社会应用和领导工作中应用广泛,专业的制图更新就显得尤为主要。更新地图主要是数据修改,补充,完善,并在色彩和表现上有新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中比例尺地图和专题图的设计方法、更新编辑和主要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Python语言编写了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产出的脚本程序,当地震发生后,由地震应急值班人员启动该脚本程序,该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地震灾情评估系统产出的地震三要素、地震影响场、震中距等,并调用预制的地震应急指挥专题图模板,能够在震后5分钟内实现地震专题地图的快速产出,有效地解决了地震制图难、效率慢、质量不高的问题,能够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副刊·锐图     
《地球》2011,(5):110-112
  相似文献   

11.
《报春图》     
陈学同 《地球》2020,(1):77-77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活动度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性的方法,通过S值空间扫描计算,绘制的我国地震活动度等值线图。为定量表达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地震研究快报》的"观点"栏目中刊载了Seth Stein、Robert Geller和Mian Liu的一篇文章(Seism.Res.Lett.,2011,82(5):623-626),题为:"是假设有误还是运气不佳:地震危险性图为什么需要客观检验"(见本期第23页译文——编者注).文中指出,就预报近期的毁灭性地震而言,概率地震危险性(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PSH)模型可谓表现不足,并提出有必要对这些模型进行客观检验.本文作为对那篇文章的回复,表达了一位地震危险性图(中国通常称"地震区划图"——译者注)编制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地震区划图随着建筑抗震设计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一张图发展成现今抗震设计图和地震危险性图两图共生的形式。地震危险性图主要反映依据地震科学认识与基础观测资料评估得到的国土地震危险性分布,抗震设计图则继承了传统地震区划图的主要功能,反映国土范围内建筑抗震设计所需地震动设计参数的分布,服务于建筑设计。依据抗震设计需求,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地震系数分区区划、设计地震地震动区划和最大考虑地震地震动区划3个阶段,各阶段均始于地震危险性图的改进,并以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的更新换代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抗震设计图的编制为标志。本文总结了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历程,对地震危险性图与抗震设计图发生变革的技术原因、主要特征、应用意义及其影响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地质调查局于今年4月份公布了最新版本的美国地震危险图.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展示这一最新成果,它能使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所有可能发生的地震.  相似文献   

16.
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理论地震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理论地震图的计算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目前已能对不同的介质模型和震源计算各种体波、面波、地球自由震荡和静态位移场.它们在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地球内部结构、近场强地面运动、核爆作监测以及地震勘探等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积分变换法、离散数值方法和射线方法几大类.本文对这些方法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评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1:5万瑞金市幅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填图采用了数字填图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填图的前期准备工作、野外PRB过程、PRB数据室内资料整理操作过程、成果表达等内容。我们的实践表明,数字填图技术实现了矿产地质调查填图野外观察图、文、像的数字化,改变和优化了传统的矿产地质填图的精度和资料整合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矿产调查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找矿填图周期。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交流中大量发布的电离图往往是图片格式的,因此对图片式电离图的参数判读可以更多地收集不同地区的电离层信息.本文主要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图像投影方法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NeQuick2模型对图片式电离图的F2层参数的自动判读算法进行研究.利用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的电离层探测系统记录的电离图以及子午工程在武汉左岭的DPS-4垂测仪记录的电离图对该自动判读方法进行检验,并将自动判读结果与人工判读的参数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自动判读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乾陵地震台部分地磁记录图纸的数字化识别,将Z和H分量的识别结果、原始量图值、识别前的人工量图值三者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数字化识别结果与人工量图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0.6mm,据此认为,数字化识别结果基本可满足地磁历史数据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ArcGIS Server 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基于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的地震人口热力图快速出图程序。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口位置大数据和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的符号渲染、图形绘制、查询分析、自动打印等功能,实现Web 端震中周边不同范围人口的秒级热力渲染、统计展示和自动出图,在河北永清4.3 级等地震事件中通过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及时产出,取得较好的应急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