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苕溪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是区域内的一、二类饮用水源重要保护地,余杭区及杭州部分城区数百万居民的饮用水以及西溪湿地的水源都来自苕溪。阐明了苕溪水质污染原因,分析了利用湿地滩涂净化苕溪水质的可行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水质污染综合评价主水质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水质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污染,根据污染源调查和湖泊水质长期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南四海湖水区水质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泊水质作了分区。南四湖水域可以分为三类水质区,污染最重的水质区水质已达不到V类水质标准,分布于主要排污河流入湖口附近;最好的水质区水质尚可达到Ⅲ类水质的要求,约占湖泊水域面积的77%;介于上述两水质之间的一般污染区水质可勉强达到V类水质,面积约占13%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光谱特征与定量遥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该文在分析内陆水体及其主要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有所感数据和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技术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此领域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质风险评价的灰色-随机风险率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国华  夏军  赵沛伦 《地理科学》2002,22(2):249-252
提出了量化影响河流水质的随机不确定性与灰色不确定性的水质超标灰色-随机风险率概念,建立了水质超标灰色-随机风险率评价模型。在水质单项参数评价模型中,将河流污染物浓度变量的分布处理成灰色概率分布,将污染物浓度超过水质类别标准值的风险率处理成灰色概率,即水质超标灰色-随机风险率。在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中,河流水环境系统被考虑为担任某一使用可能的可靠性系统,而任意一种水质参数超标意味着河流水体使用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也即表明水体综合评价超标,最后借鉴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计算水质综合超标率。该方法应用于黄河花园口断面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5.
水质恢复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水体水质恢复途径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恢复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黄河干流1998年的纳污情况及河水中三类主要污染物 (BOD、氨氮和挥发酚) 的浓度对黄河干流的水质恢复能力进行了评价,发现对于单位河长,除潼关-三门峡河段水质恢复能力属中等以外,其余河段水质恢复能力均较弱。物理稀释作用对水相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贡献相对较小;各河段的水质恢复能力与泥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黄河干流这种较差的水质恢复能力表明黄河干流的环境功能较弱,且现有的污染物排放已经超过了其水质恢复的能力,从而致使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水质污染综合评价及水质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四湖水质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污染。根据污染源调查和湖泊水质长期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南四湖湖区水质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泊水质作了分区。南四湖水域可以分为三类水质区,污染最重的水质区水质已达不到V类水质标准(GB3838—88标准),分布于主要排污河流入湖口附近;最好的水质区水质尚可达到Ⅲ类水质的要求,约占湖泊水域面积的77%;介于上述两水质之间的一般污染区水质可勉强达到V(1)类水质,面积约占13%。  相似文献   

7.
河流一维水质时空扩散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有效模拟、可视化河流一维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趋势的方法:首先将研究区河流分段,根据流域水环境、水动力及排污状况,利用WASP7.4水质模拟模型模拟各河段水质动态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输出为水质变化时间序列表,在ArcGIS的追踪分析扩展模块中与空间数据联结,实现了水质等级时空变化状况的动态显示,可为河流水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黄河小浪底水库水质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浪底水库的水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下游河段的水环境质量。鉴于小浪底水库的水质将主要取决于三门峡水库下泄水水质的情况,文章选择三门峡水库坝下1994~199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小浪底水库水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3—N、NO2—N、As及Cu的污染变化趋势不明显,Pb和Zn污染呈高度显著下降趋势,而CODMn则呈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壁庄水库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石家庄市黄壁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ASD 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辐射计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了水质参数(SS、COD、TN、TP)与光谱反射率的关系,为今后利用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对黄壁庄水库乃至我国北方内陆水体水质参数进行大面积反演提供理论基础。在分析水库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微分光谱技术和统计相关方法直接分析、诊断各水质参数的敏感波段,并建立线性估算模型,确定研究区SS、COD、TN、TP的敏感波段分别为715 nm7、04 nm、595 nm8、73 nm。  相似文献   

10.
水库水质污染是水库利用过程中比较普遍发生的现象,水库利用过程体现为水库功能及其演变,研究水库功能及其演变与水库水质变化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合理利用水库.信阳市是河南省内大型水库众多的地区之一,南湾水库是该市最大的水库,目前功能最多,在区域社会发展中作用重大.以该水库为例,运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该水库自1997年以来的水质波动状况与其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发现:旅游经济、养殖业经济发展与水库总氮、总磷、石油类等水质指标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该水库发展旅游功能、养殖功能存在着环境制约性,对大型水库开发利用必须注意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关分析是一种将水库水质污染指标与水库污染源实现连接的简捷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矢量数据在多尺度栅格化中的精度损失模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杨存建  张增祥 《地理研究》2001,20(4):416-422
在进行空间分析时,由于栅格数据便于空间分析,因而通常将矢量数据转化成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在转化过程中,采用不同尺度的栅格大小会造成怎样的精度损失?精度损失、栅格大小和平均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模型来表达?本文正是针对这样的问题,以重庆市1∶10万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为例,探讨了在不同尺度栅格大小(从30m×30m到1000m×1000m)的情况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转化过程中的精度损失情况,对精度损失与栅格大小和平均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精度损失与地类的平均斑块大小和栅格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模型来表达。该模型为:Y=5.366-0.179X-0.978ln(S)+0.0348Xln(S)。模型中Y为精度损失,S为地类的平均斑块大小,X表示栅格的大小。该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3。  相似文献   

12.
1998-2012年青藏高原TRMM 3B43降水数据的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玉立  宋蕾 《干旱区地理》2015,38(5):900-911
运用1998-2012年青藏高原的TRMM 3B43降水数据以及气象台站实测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TRMM 3B43降水数据偏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 TRMM 3B43降水数据在青藏高原地区存在明显误差,特别是降水量大的地区和月份,偏差量较大。(2)青藏高原地区TRMM 3B43降水数据偏差分布与海拔、经纬度、降水量存在密切的关系。用偏差分布规律,加法修正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对青藏高原地区TRMM 3B43降水数据进行了校准。经过校准之后,数据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增加了数据的可用性,多年月平均数据决定系数R2最大可达到0.9(3、10月),最小也接近于0.5(12月),效率系数E均为正值,最大可达到90(3、10月);多年季平均和多年平均降水数据中除了第一季度结果稍差外(决定系数R2为0.58),其余数据校准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孙才志  陈丽  刘玉玉 《地理研究》2011,30(4):612-621
尝试从农业生产安全系统、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安全系统人手,共选取18个指标,构建我国国内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投影寻踪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吉林、黑龙江、湖南、上海、北京等地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程度最高,而宁夏、西藏的适宜性程度最低.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爱平  钟林生  徐勇  周彬 《地理科学》2015,35(3):283-292
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 个子系统共31 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发展速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东部 > 中部 > 西部,31 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 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② 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③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展质量可划分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协调发展型、勉强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发展型4 种类型,多数省区为中度协调发展型与勉强协调发展型;④ 基于局部加权回归(LOESS)的曲线拟合发现,随着协调发展度的提升,旅游发展速度总体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回落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流域可持续评价的最大熵原理——投影寻踪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金菊良  张礼兵 《地理科学》2007,27(2):177-181
在传统投影寻踪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影向量优化中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多准则投影寻踪方法,利用加速遗传算法对多准则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根据投影值与标准等级值的散点图趋势关系,建立了三次趋势曲线评价模型。淮河流域可持续性评价的实例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在求解评价问题中的有效性。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其它领域的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咸)水入侵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建 《地理科学》1999,19(6):525-531
利用山东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监测剖面的水化学监测数据,从水化学指标与Cl^-含量的关系入手,采用不同侵染程度组段钭所选定的水化学指标对Cl^-含量作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水入侵过程中浅层一上水水化学特征变化作了研究。研究表明,多数水化学指标及几项灌溉水质指标与侵染程度有较明显的宏观相关性,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两个剖面分析数据的对比揭示出莱州湾东部与南部沿岸海水入侵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艾比湖水质现状及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艾比湖天然水体化学成分的分析,确定了水化学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湖水属高矿化度,pH偏碱,溶解氧含量低。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盐钠组Ⅱ型,水体矿化度达202.2 g/L。还采用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综合营养指数法对湖水质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艾比湖以劣五类水体为主,中度富营养化的评价结论,为艾比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刘耀彬  宋学锋 《地理科学》2005,25(4):408-41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演绎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类型组合和平面几何分析建立了辩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判据体系,作为定量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的依据。最后,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加权合成方法分析了它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情况,其结果发现近10年间徐州市不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而且二者耦合类型多样,并且以协调和基本协调为主。实例研究证实,该评价方法和判据体系对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的判别简单可行、便于应用,对于评价与协调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东岸地区海水入侵三维溶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珠江口东岸地区海水入侵三维溶质模型,并利用研究区水位和水质的动态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运用模型进行情景模拟,预测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的水质演化趋势。预测2010年,第四系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115.98km2,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89.36km2,2020年,第四系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106.83km2,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82.76km2。预测结果表明:在现状开采条件下,第四系和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程度有所缓解,海水入侵面积逐渐减少,Cl-高浓度区域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建模的海水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识别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丽娜  张一民  韩旭  王辉  王权明  王利 《地理科学》2017,37(8):1251-1258
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构建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海洋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方法,然后结合GIS栅格数据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以栅格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叠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建模等计算,建立基于多源栅格数据的海水环境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莱州湾2004~2010年海水环境空间分布图。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海洋环境领域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