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前言台风是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天气(据1949~1990年统计,90%的登陆台风是登陆在华南沿海,每年都有台风登陆华南地区,最多年份达9个,而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台风登陆时常带来狂风暴雨,给当地人民的生命造成极大损害。为了防范台风,减少损失,必须努力提高台风的预报准确率。台风的移动有规律,但无定式,所在海域不同,移动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分海域统计过去生成台风的移动方向,可以了解台风的移动规律,对台风移向的预报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当台风处于某个划定海域时,其移动经常是多变的,有时停留很久,有时突然转…  相似文献   

2.
我国沿海台风百年遇重大灾害的Poisson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元琴 《气象》2001,27(10):8-12
使用114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资料,50年台风灾害和灾害指数诊断资料与美国70年灾害指数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我国沿海地区代表站的百年遇重大台风灾害的Poisson分布特征和灾害指数与台风强度的分布关系。采用Poisson分布对中国沿海热带气旋致灾机理和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中国北起渤海湾,南到广西的广大海岸线上,台风登陆致灾度(灾害分类、致灾频率,N年遇度等)分析,指出Poisson应用价值。台风灾害指数与台风强度的分析为我国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登陆灾害及损失的客观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登陆我国台风气候特征及灾害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表明台风登陆我国时间集中于每年的7—9月,年均登陆数量广东最多,而最强登陆台风出现在台湾。台风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人员死亡数明显下降。但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台风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且造成的灾情占比很大。台风灾害影响主要是其伴随的大风、暴雨及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等次生灾害共同造成的,重大灾害往往由突发性、极端性风雨引起。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台风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可依靠基于风险区划的防灾能力建设降低风险,依据准确的风险预评估避让风险,依赖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巨灾保险的开展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 它产生的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 给沿岸地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严重的台风灾害, 往往是台风登陆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登陆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 总结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特点, 结果表明: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具有登陆季节短、登陆地点分布异常、台风比例异常偏高、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特点。同时, 还讨论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异常的气候原因, 并指出未来几年登陆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年频数处在上升趋势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热带气旋登陆十分频繁,我国平均每年登陆台风7~8个.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多、灾害最重的国家之一。登陆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还带来严重的风灾和暴潮灾害。20世纪90年代有1个著名台风对我国造成重灾。它们  相似文献   

6.
2013年国外重大台风灾害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区域登陆强度最强的台风,造成菲律宾至少8 085人死亡或失踪;特强气旋风暴"费林"是1999年以来登陆印度的最强热带气旋,仅造成奥里萨邦38人死亡。分析两个登陆的强台风灾害和造成的损失,探讨当事国应急处置的差距所在,发现"海燕"台风强度超强、菲律宾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不力、公众防御超级台风灾害意识不强、防御极端灾害能力不足是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费林"风暴气象预报准确、印度政府措施有力、灾害管理体系有效是此次台风灾害造成伤亡较轻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台风灾害频发的国家,须继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灾害管理体系,适当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程标准,同时加强公众防御极端台风灾害的能力,必要时政府仍需采取强制撤离措施,防止重大台风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浮市2009—2018年致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000万元以上)的台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云浮市致灾严重的台风其生成源地多为西北太平洋。移动路径为西北太平洋西北行或者西行的台风、南海的北行台风。登陆地点在珠江口以西,特别是在江门地区附近。登陆时强度达到台风级别。登陆月份在8和9月。台风影响云浮市时的最大风力点多出现在新兴县和罗定市。台风影响云浮市24和48 h最大雨量点均出现在新兴县和罗定市。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维云信息扩散和三维信息扩散提出了一个台风灾害风险估计模型,构建二维云信息扩散模型,估计不同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下的台风灾害概率分布;利用三维信息扩散模型估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基于条件概率分布将其合成风险,估计不同水平致灾因子作用下的台风灾害损失风险;并以2000—2017年华南台风为例,对登陆时最大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分布进行估计,得到了不同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下的台风灾害损失风险,估计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我县毗邻广东省,南濒北部湾,每年夏秋季都有可能受台风影响或袭击。因此,作好台风预报,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现状与设想作好台风预报的关键是作好台风登陆地段的预报。目前,气象台站大都是用指标卡模式或者数理统计等方法作台风登陆地段预报。这些方法把台风分为两类或三类,即影响和不影响类,或偏东转向类,正面影响类和西行行类。毫无疑义,这些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较之过去有了进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便之处。例如,当预报工具反映台风属偏东转向类.但台风究竟是在阳江附近登陆,还是在珠江口或粤东闽南一带登  相似文献   

10.
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下同)是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在登陆我国的台风中,90%是在华南沿海地区登陆的。每年都有台风登陆华南地区,最多年份达9个。台风登陆常带来狂风暴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做好每年登陆台风个数的预报,有助于做好防台风工作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统计预报是气候预测的重要手段,时间序列是70年代初活跃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数据参数化分析方法。它的主要手段是对各类数据用相应的数学模式去近似描述,进一步达到预测的目的。到90年代,AR、ARM…  相似文献   

11.
1.日本高温从日本至南朝鲜南部气温显著偏高,这些地区月降水量普遍比历年同期偏少。上旬由于11号台风登陆,终于给持续少雨的日本关东地区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东亚除堪察加半岛以外气温普遍偏高,西伯利亚中部也是如此。 2.中国南部、中南半岛高温从中国南部至中南半岛高温少雨。另一方面,8月份出现的6个台风中的12号台风、15号台风先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岛登陆并造成了灾害。下旬16号台风登陆越南中部地区,受灾较严重。受上述台风影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1龙卷风的天气形势1.1概况1994年6月9日07时,强大的龙卷风自南向北袭击了南海市盐步镇、里水镇、和顺镇和广州市石井镇;在南海市境内为12~15分钟,移动距离约18公里,影响宽度约助~100米,风力估计在12级以上。1.2天气形势这次龙卷风天气是在9403号热带风暴外围雨带中产生的。如囹1所示,6月9日02时副高1007.5等压线伸展到珠江口东侧,而珠江口西侧、粤西及广西地区则在热带风暴外围环流和台风糟的控制之下,副高脊端的东南风和台风槽前的西南风在珠江口附近汇合,加上珠江口倒“V”状的地形,更有利于流场的福合。副高和热带风暴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台风年鉴资料、雨量站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 1 °×1 °分析资料等,对1980—2015年在广东珠江口以西(徐闻-珠海)登陆且继续偏西(北)行但引发距离登陆点较远的粤东地区出现暴雨(“西登东雨”)的一类严重不对称热带气旋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中有近一半会给粤东地区带来暴雨;其登陆点位置远近与粤东暴雨发生与否没有直接联系,即登陆点越靠近(珠江口)并不一定使粤东更易出现暴雨;其登陆强度越强也不一定使粤东出现暴雨可能性越大,但使粤东出现特别弱降水(< 10 mm)的热带气旋多集中在(强)热带风暴级别。进一步分析引发粤东暴雨的天气形势及要素特征表明,热带气旋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偏东急流和偏南急流以及边界层的辐合线(台风槽)是引发粤东出现暴雨的重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南侧和“方头”副高西侧是粤东暴雨的有利形势;相似的低层风场和中层形势场背景下,700~500 hPa的湿度条件会明显影响到粤东出现暴雨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登陆台风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热带气旋研究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台风登陆从传统的台风路径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国际台风研究的重点,例如WMO的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美国的天气研究计划(USWRP)和澳大利亚的某些研究项目都把台风登陆作为重点课题投入研究。陈联寿在全国第11届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台风登陆的PDP计划,指出台风登陆阶段是研究台风、海洋、地形(岛屿、海岸、浅海区大陆架)3者相互作用的唯一手段。也是考察预报警报、社会响应和风暴灾害3者相互影响的良机。登陆台风引起的暴雨、台风大风、风暴潮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把登陆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对登陆台风研究也有不少成果,笔者从登陆台风的气候特征、陆地路径、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台风暴雨等方面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49-1988年登陆珠江口的热带气旋资料,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一个典型模型-“反向传播”模型,建立了该地区35-49小时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模型,并应用于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即珠江口的热带气旋登陆地点预报,其拟合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7%。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容错能力强、预报速度快的特点,可望成为望带气旋预报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0—2014年肇庆地区的降水和大风资料,以及登陆粤闽琼3地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对肇庆有影响的热带气旋,结果表明:1影响的台风共52个,年平均3.5个,最多7个,最少1个,大部年份3~5个,总体上呈微弱的上升趋势。2影响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最早出现在6月23日,最晚为10月7日。3登陆时强度主要为强热带风暴级和台风级,共36个,占69.2%。4对肇庆有影响的热带气旋有3种情况:热带气旋在福建或粤东沿海附近登陆后向西北或偏西、偏西南方向移动,且强度在10级以上;热带气旋在珠江口附近或电白到珠江口之间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在海南文昌或湛江登陆后向西北到偏北方向移动,且登陆时强度在8级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一、杭州的台风灾害与天气形势每当台风进入25°N以北,125°E以西,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杭州市。太平洋上每年发生台风(包括热带风暴)30—40个。近40年中台风在浙江登陆24次,不同程度影响杭州的有8次,即在浙江登陆的每3次台风中,就有一次影响杭州市,最近10年中有9次在浙江登陆,其  相似文献   

19.
台风“飞燕”登陆前后的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春忠  姚林塔  武锦霖 《气象》2002,28(7):38-41
通过对2001年台风“飞燕”登陆前的雷达回波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兴化湾地形作用使微型小台风近海突然加速折向兴化湾移动,微型小台风在临近登陆时风速将出现跳跃突变,其隐蔽性的灾害特征突出。指出制作微型小台风登陆前风速的定时定量预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1995年第四季度我省天气的特点是前涝后旱。前期受热带气旋影响,我省出现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立冬后降水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影响我省的冷空气比较频繁。但强度较弱。气温则前期偏高后期正常,年尾转为暗冷天气。1、前期秋台肆虐暴雨成灾19月3~13日,短短10天内先后有两个热带气旋分别在广东和广西沿海地区登陆,我省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10月3日9515号台风登陆阳西至电白沿海地区,我省西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其中5日深圳出现了265毫米的特大暴雨。9515号台风登陆才过10天,9516号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