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讨论了海域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误差来源,分析了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精度,并给出了实例分析;根据实例分析,建议提高《海籍调查规范》中对离岸的界址点精度要求,建议大范围面积测量的面积计算在椭球面上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椭球情形下等角和等面积圆柱投影间的直接变换,借助具有强大符号运算功能的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推导出了等量纬度和等面积纬度函数间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并将公式系数统一表示为椭球第一偏心率e的幂级数形式,且统一展开至e~(1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角和等面积正圆柱投影间的直接变换模型,可解决不同参考椭球下的投影变换问题。精度比对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直接变换模型相比于传统间接变换模型精度提高3~5个数量级,完全可以满足地图海图制图精密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球曲率等的影响,采用解析法计算大区域、小比例尺海域面积,会引起海域测量面积变形,影响用海面积的计算精度.通过分析解析法引起面积变形的特点,定量分析了纬度差、投影方式与中央经线选择、坐标转换等海域面积计算精度影响因子,提出可采取选择合理的界址点间距、恰当的中央经线、基于椭球面计算等方法来提高海域面积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等距离投影和等面积投影间的直接变换,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推导出了子午线弧长和等面积纬度函数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将式中系数统一表示为椭球偏心率的幂级数形式,可解决不同参考椭球下的变换问题。算例分析表明导出公式的精度分别高于10-3km2和10-4m,可供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模拟积分法的图斑椭球面积误差模型构造复杂及绝对精度无法自动匹配问题,以梯形图幅面积理论计算公式为关联纽带,采用纬线等分割补的手段构建了梯形图块面积的通用计算公式.在分析梯形图块面积替代误差数值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纬度积分步长变量的引入建立了严密的面积替代误差数列模型;阐明了纬度积分步长变量调控下面积替代误差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实现等面积方位投影与椭球等角圆柱或圆锥投影之间的变换,借助具有强大符号运算功能的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推导出了等面积纬度和等量纬度之间变换的直接表达式,进一步将表达式改进为适合电算的形式,并将其系数统一表示为关于椭球偏心率e和椭球第三扁率n的幂级数形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基于第三扁率n的幂级数表达式具有更紧凑的形式和更好的收敛性,且导出公式的计算误差分别小于10~(-8)和10~(-8)″,可以满足大地测量和地图制图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水道污水输移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沿深平均二维数值模型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海域的潮流场和物质扩散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了大潮情况下海域5 m、7 m和10 m 3种水深(理论基准面下)排放位置处达标污水输移扩散的范围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污水排入海后,会很快被稀释,各排放位置200和500稀释度等值线包络面积均较小,且包络面积随水深增加有明显变小的规律。拟合了不同污水排放量对应的200和500稀释倍数包络面积,发现两者呈良好的幂级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茎柔鱼体型生长变化及其与栖息环境因子的效应关系, 2017年2—4月和6—8月,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逐月随机采集了3 62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体质量、胴长的月间变化分析和胴长与海表温、叶绿素a浓度的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63—468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23—3034g;雄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71—475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45—2 681 g。不同月份之间,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个体胴长、体质量均以2月份的最大, 6—8月份的较小。然而,每个月份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分布均为单峰值区间分布。体质量-胴长幂函数关系显示,2—4月份雌雄性个体多倾向于匀速生长、体征较差,6—8月份个体则以负异速生长为主、体征较为良好。雌性、雄性个体胴长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呈显著的正效应关系,采样海域叶绿素a浓度对雌性胴长产生正效应影响。研究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体型的月间差异性显著,体型变化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关系密切,并且雌性体型与海域叶绿素a浓度呈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海域使用面积的认定存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某项海洋开发活动实际占用的面积应为海域使用面积;也有的认为,海域使用面积不仅包括海洋开发活动实际直接占用的海域,而且还应包括间接占用海域,即由于对周边影响从而使其他人无法使用的海域。比如,《韩国公有水面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许可公有水面的占用或使用时,其许可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为该占用或使用目的直接提供的公有水面面积和在其周边公有水面中由于该占用或使用事实上他人已不可能占用或使用的公有水面面积之和。”海域使用最突出的特点是排他性。海域使用面积的核…  相似文献   

10.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已经是填海海域从海域转为陆地,向国土部门申请换发土地证前的一个规定程序,是落实海域法的重要保证,在国家海域和土地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海洋局颁发一系列配套法规文件及多部技术规范文件,建立起较为齐全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和技术体系,但仍存在管理办法不完善、技术规范缺乏、验收标准模糊等问题,文章就验收测量工作中的施测手段、界线判定方法以及面积量算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海域海气热通量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美国宇航局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四维资料同化系统计算和分析了太平洋海域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西北部海域热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余海域这种现象不明显.在太平洋海域总是存在潜热通量最高值区域,而感热通量除冬季20°N以北海域数值稍高外,其余海域数值都很小,没有出现最高值区域.纬度不同热通量随经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经度不同,热通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也不同,同时各断面热通量随纬度的分布趋势随季节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空间插值处理,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类污染海域进行等级划分,得出各类污染海域面积的方法。通过对污染面积要素进行空间分析:栅格叠加统计分析、栅格转换矢量面、边界平滑处理、微小面积融合处理、要素面无缝处理以及同等级污染面融合处理,生成矢量污染面积图,计算各等级污染面积值,通过海洋专网,利用Arc GIS Server,发布Geopocessing服务。当用户导入插值数据,插值范围,设定条件,就可以获得区域的污染面积,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研发了污染面积计算工具,有助于环保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时效性和直观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复变函数表示的高斯投影非迭代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复数理论讨论了高斯投影的复变函数表示。引入了等量纬度反解的直接展开式,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推导出了子午线弧长与等量纬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将其拓展至复数域,导出了形式紧凑、结构简单的高斯投影正反解非迭代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合计算机计算的表达式及其相关系数在不同参考椭球下的数值形式。算例结果表明本文公式计算精度在10^-6s以上,可供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建立涠洲岛附近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计算涠洲岛附近海域的潮流和潮位变化情况,采用大海域计算得出的调和常数值作为开边界的输入值,从潮位验证、潮流验证和流场的变化规律等多方面情况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符合良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模拟计算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涠洲岛附近海域的潮位变化和潮流运动状况.在潮流模拟验证正确的情况下,建立溢油预测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追踪方法,进行油膜中心轨迹的预测,并预测了油膜漂移的扩展面积、扫海面积和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值.  相似文献   

15.
辅助纬度反解公式的Lagrange级数法推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瑞  李厚朴 《海洋测绘》2008,28(3):18-23
对地图投影理论中经常遇到的等距离纬度、等量纬度和等面积纬度的反解公式进行了新的研究。利用Lagrange级数公式,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强大的数学分析功能,全面给出了这些纬度用椭球偏心率幂级数形式表示的反解公式。与以往数值形式表示的反解展开式不同,这些反解公式是以符号形式给出。研究表明计算机代数系统的应用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公式推演的效率和准确度,而且反解系数从此可以表示为更简单和更便于记忆的符号形式。  相似文献   

16.
海底资源的分布格局通常依托于海底地形表面,在计算其面积时,一般计算其投影面积,然而这种计算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海底地形特征,针对于此问题,本文围绕海底TIN数据模型构建方法,从技术流程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终生成TIN数据模型,计算其表面积,并以棉花岛海域为例,比较其在投影面积和表面积情形下底栖生物的分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二者在底栖生物分布数量和经济补偿金额上存在明显差异。采用表面积方法更能真实反映海底地形分布特征,这对准确评估所覆被生物资源量、生态系统储量及定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测高卫星升、降弧段海面高交叉点约束方法,用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计算了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的海平面变化;分析了三个海区海平面变化的相关性;在频域内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干性;分析了海水面积随纬度带的变化对不同纬度分布的海区海平面变化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下磁性目标产生的磁场成为重要的水下目标非声探测信号源,因此对水下磁性目标的静磁场建模原理开展了研究。实现了均匀磁化的旋转椭球体模型和磁偶极子模型,并对 2 种模型在目标磁异常信号仿真上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磁偶极子模型,旋转椭球体模型在传感器与目标距离较近时也能表现很好的适应性。由此,利用旋转椭球体模型,首先通过仿真计算构建了目标在不同运动速度状态下的近距离磁异常信号数据集,然后开展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水下磁性目标运动速度识别方法研究,最后识别效果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分别取得了 0.17 m/s 和 0.74 m/s 良好的误差精度,为后续目标的航向等状态识别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CGCS 2000和PZ-90.02坐标系的椭球基本常数,推导和比较了CGCS 2000椭球和PZ-90.02椭球的主要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分析了同一点在两个椭球下的大地坐标、正常重力以及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同一点在CGCS 2000椭球与PZ-90.02椭球下的大地坐标差值随着经纬度变化而变化,经度、纬度和高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分别约为0.147 743 00″、0.011 603 10″和0.772 345m;CGCS 2000椭球与PZ-90.02椭球上的正常重力值和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分别约为3.067 18×10~(-6)m/s~2和1.461 73×10~(-3)E。  相似文献   

20.
一、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沿海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的海域管理工作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针,以配套法规和技术支撑两大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养殖用海和围填海管理为重点,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国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6037本,确权海域面积24.46万hm2,其中江苏、山东、辽宁三省确权海域面积都超过4万hm2.全国共征收海域使用金29.59亿元,其中广东、山东、辽宁、江苏、福建、浙江等六省海域使用金都超过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