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本文以任丘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设计与应用。平台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促进了当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高效服务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其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本文以任丘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设计与应用.平台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促进了当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高效服务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其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城市历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和中心。当前一个以数字城市为旗帜的城市信息化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是以信息(特别是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5.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社会都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发展改革部门将之提升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亦将“地理空间数据库”确定为是与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并列的重点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成立,肩负着全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重庆”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在服务方式上,以往都是以提供纸质或电子地形图为主,这种单一、传统的方式满足了广大工程项目的开展,然而在市各级部门和更多非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应用上,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还相当匮乏。“数字重庆”建设内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环境。浙江省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王玲燕 《测绘通报》2018,(8):136-141
数字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抚州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集成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等信息,实现区域信息资源整合,为政府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和决策分析,为单位企业及普通大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总体架构,然后详细阐述了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最后基于平台建设成果,开展了多个领域的应用项目,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军  邵振峰 《测绘科学》2012,37(3):160-162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本文设计和研究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的总体模型。空间信息目录服务为分布式地理资源共享集成提供索引,数据在线维护更新和网络空间分析服务实现了多源多专题空间数据的分布式互操作机制。实验采用开放松耦合接口跨部门共建应用模式,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实践验证本文关键技术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新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仕虎  袁超 《测绘科学》2010,35(1):189-191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在政府各行业应用的开展,地理基础底图不统一,重复建设明显,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方式等问题逐步暴露。建立统一的支撑各部门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中心,提供脱离专业GIS软件平台的服务模式,实现GIS应用的"非专业化"成为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新的需求。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了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共享交换平台的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地理区域,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三峡库区城镇迁移、迁建、复建等工作,规划一个合理有序的城镇空间,对于落实三峡库区国家战略职能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研究在地理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对长寿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对城镇规划的限制性和适合性,指出了三峡库区各城镇的空间拓展方向和城镇空间发展引导对策,得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铁岭地理空间框架"一库两平台"建设项目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成了政务版和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开发了一系列应用示范系统,目前已为多家政府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本文是对数字铁岭地理空间框架"一库两平台"建设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运用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DEM 、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 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生态环境、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开发完成了“长江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系统”。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数字汕头"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共享方式及其应用模式;得出了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的数据共享方式最适于解决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多部门异构数据共享与互操作问题的结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4种应用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应根据各部门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应用模式,以充分发挥"数字汕头"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应用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构成和应用服务,探讨了针对不同用户类型、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平台数据共享应用服务模式,实现横纵向部门间数据服务的互联互通,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哈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总结研究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和建设方案。通过信息提取、扩充、重组等整合处理建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公共数据集,开发具备信息集成、浏览查询、统计分析、互联互通以及二次开发等功能的分布式服务系统,配置完善的软件、硬件和网络支撑环境,建成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服务和推进政府及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多源空间数据汇交服务是以兼容性的空间数据存储模型为基础,采用自动化的网络传输方式完成异地空间数据源的交互,是空间数据共享理论的一种具体实现。汇交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务系统内部空间数据传输共享的执行效率,缩短地方政府地理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周期。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数据汇交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运行模式,然后通过多项测试验证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并验证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政务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需求,以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例,介绍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数据体系建设、平台系统建设,重点对政务应用中关注的平台在线服务系统和共享交换系统进行了阐述,指出测绘部门应加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服务,为政府各部门综合业务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保障体系建设是平台长效运行的核心。结合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情况,从平台运行的保障体系各方面提出了保障体系长效运行的一套策略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信息时代政府管理、行业应用、公众生活、知识传播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提高,提出了地理信息服务在数字化、多样化、系统性、开放性、集成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包括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体系、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科学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完善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和高效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