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了金城金矿床蚀变岩石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蚀变矿物的金含量和化学组成,并首次对铁碳酸盐化及煌斑岩杏仁体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不同类型金矿化的成矿流体组成有差异,但总体以富Fe、Si、K、Au、Ag、Bi、Co、Cu等为特征;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石英为金的洁净矿物;铁碳酸盐与黄铁矿、黄铜矿的沉淀关系密切;煌斑岩岩浆晚期残余气液与成矿流体组成相近、沉淀次序相同,表明它们可能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
山西繁峙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义兴寨金矿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物以单颗粒的银金矿为主,有少量的自然金。粒度多集中在10~50μm;形态多为浑圆粒状、麦粒状、不规则粒状、角砾状、细脉状等。主要以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存在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等颗粒中。利用数量和面积两种统计方法分别对金矿物进行形态、粒度、存在状态的特征统计,显示不同类型金矿物在出现率和面积配分特征上有较大差别。化学成分中普遍含有Fe、S、Cu、Zn、Pb元素,分析得出Fe、S与Au呈不同程度的反相关关系,Pb元素含量相对稳定,Cu、Zn元素变化较大;结合Au、Ag含量与温度关系,显示金矿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色为510.7~887.9,平均653.6,显示浅成成矿环境。纵向上,从1350 m标高到1070 m标高,金矿物的成色平均值由778.4逐渐降低为651.7,显示逆向分带特征,指示深部1070 m标高以下仍有稳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3.
皖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福元  李音平 《江苏地质》1991,15(3):137-143
通过对皖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物共生组合、载金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区金矿载金矿物特征及成矿热液组成性质,并探讨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指出本类型金矿成因上属于地下热卤水浸染型,初步总结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舒斌  陈柏林  吴淦国 《新疆地质》2006,24(1):30-32,T0002
金窝子金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8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黄铁矿、石英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黄铜矿中未见金矿物.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中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作用与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阳山金矿田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阳山金矿田属于类卡林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千枚岩、蚀变斜长花岗斑岩、蚀变砂岩、蚀变灰岩四种。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银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粘土矿物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毒砂、黄铁矿、辉锑矿较其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微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岩浆岩和地幔,成矿作用与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陈柏林  董法先 《地质论评》1999,45(2):186-192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深层次韧性剪切变形是金元素活化迁移过程之一,导致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形成,中浅层次的韧脆性剪变形区是金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人断层岩类型制约着金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成矿滞后,空间规模差异,物源指示差异,韧性变形强度与金元素含量呈反相关等特征,长期演化的韧性剪切带是剪切带金矿床形成并导致多种金矿化类型叠加,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有利条件,也是  相似文献   

7.
裘有守 《地质与资源》1992,1(4):252-262
我国内生金矿成因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型、岩浆热液(交代-重熔岩浆)型、火山热液型和渗滤热液型四种.我国内生金矿的成矿作用特点:①对老变质岩系有明显的依存性.金矿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②具有交代-重熔岩浆成矿作用的独特性;③具有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和不同形式金矿化(充填石英脉和细脉浸染型)的垂直分带性;④具有钾长石化交代蚀变作用的广泛性;⑤具有矿源层-重熔花岗岩浆作用,韧脆性断裂构造三位一体联合控矿特点.今后应当在矿源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金的赋存状态方面;在解决古老矿源层与新成矿时代的时间差的成矿机理研究方面;在花岗状岩石成岩作用特点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方面;在郯庐断裂带成生特征对我国东部地区金矿分布格局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不断建立和发展我国金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绿源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对绿源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绿源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毒砂及黄铜矿,金主要以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含砷黄铁矿中金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形式存在,极少量以固溶体或离子金形式存在。据绿源金矿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中Co,Ni含量及Co/Ni比值,推测黄铁矿为热液矿床成因或火山成因。据绿源金矿典型叶片状方解石及胶状石英等地质特征,认为绿源金矿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包古图地区金矿床矿化类型和与围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波  朱永峰  安芳 《矿床地质》2014,33(3):558-574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是新疆北部重要的金铜产地,已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金矿点20余处,大型斑岩铜(金、钼)矿床1处。金矿床按矿化类型可分为石英脉-蚀变岩型、蚀变岩型、辉锑矿-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型以及产于斑岩型铜矿中的伴生金。石英脉-蚀变岩型是最主要的矿石类型,构成包古图地区最主要的经济矿体。蚀变岩型是包古图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化类型,矿体由就位于NW向断裂中的蚀变凝灰质细砂岩和蚀变凝灰岩组成。辉锑矿-石英脉型矿石中含自然砷、自然锑、Paakkonenite、方锑金矿和硫锑金银矿等罕见矿物,这些矿物都与金矿化直接相关。富硫化物型矿石中,自然铋和辉铋矿与金矿化紧密相关。这些金矿化在空间上与中酸性岩体和岩体附近的岩脉关系紧密,成因上金矿化与岩体密切相关,而与岩脉关系不大。成矿元素在岩体中含量最高,其次为岩体附近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同一区域内岩脉的成矿元素含量最低,离岩体越远,成矿元素含量越低。Au与As、Sb、Bi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As、Sb、Bi异常是该区找金的重要化探标志。中酸性岩体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岩体附近的断裂系统是金矿最有利的就位空间。  相似文献   

10.
辽宁红石砬子金银矿床中金银矿物标型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万臣 《地质与资源》2006,15(3):187-190
从金银矿物形态、金矿物成色、微量元素等方面对红石砬子金银矿床金银矿物标型进行了研究,对其成因标志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赋存状态为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金矿物成色为334~813,平均为664.微量元素以含Bi、Cu、Sb相对高为特征,反映出该金银矿床成因类型是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甘孜嘎拉金矿位于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该矿床具一定规模。笔者对该矿床自然金的产出状态,以及超显微金在黄铁矿、毒砂、辉锑矿主要载金矿物和各类矿石中的分布特征初步研究后,认为该矿床的金只有少量呈显微自然金形式赋存,大部分都是以超显微金的自然元素金混入各类载金体中,金的赋存状态指示该区金物源广,具良好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岩金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的某些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金(包括银金矿)是我国岩金矿床中最主要的金矿物。研究金的粒度分布对于推断矿床形成条件,指导矿石选冶都有重要意义。金的粒度分布是评价矿床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国内123个主要岩金矿自然金粒度测试数锯,对金的粒度分布类型、变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获得了某些新的认识。1.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类型及变化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的普遍特征是粒度范围很大,但主要粒级相对集中。同一个矿区中金的粒度至少横跨2—3个数量级,有的达4至6个数量级。例如团结沟金矿既发现次显微金(d=0.05μm),又出现粒度大于1mm 的明金,两者相差2×10~4倍。另一方面每一个矿床都存在一个主要粒度范围,这一范围具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地层单元和岩石类型两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滹沱群下部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包括元素的均值、众数值、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元素之间的聚类组合特征。滹沱群内的金矿化明显受岩性和地层控制 ,即金矿化不超过下部层位的三个组并主要赋存于四集庄组地层中 ,陆源粗碎屑岩组合是主要的金释放岩石。滹沱群下部具有明显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潜力 ,在合适的条件下 (围岩、构造、变质变形、岩浆作用等 )会产生与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或次火山热液叠加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4.
在陕西秦岭驾鹿金矿区发现了16个类型40种含氧金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Au、Pb、Fe、Te和O.虽与前苏联发现的别斯麦特矿、毕利宾矿、博格丹诺夫矿以及我国东坪金矿床发现的金的碲酸盐矿物有类似之处,但因其普遍含不等的Mn,Ca或Al,As,Co,Ni等而又有所不同,因此很可能存在新的矿物种或新(亚)种金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大部分的晶体结构可能是由Au,Ag,Cu,Fe或Pb等金属互化物组成的假立方晶格与一个由β-TeO2(可能包括PbO或CaO)组成的斜方晶格的混晶,但不排除它们是含金氧化物的可能性;还有些可能是玻璃质或纳米级矿物,少部分则呈现准晶态物质的特征.这40种含氧金矿物主体与黄铁矿,碲金矿和石英共生,显然属于内生热液成因.依据金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区内含氧金矿物富含Te(10%~20%)和含不等量Mn的成分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元素(Au)主要是在碲酸及硫酸溶液中并有氧化剂MnO2存在的条件下迁移,富集成矿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三种不同类型的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和毫石银矿)的铅、锶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这反映了三个矿床的不同来源和成因。璜山金矿床具低初始锶比值和低μ值或低放射成因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源区;治岭头金-银矿床具高初始锶比值和高μ值或高放射成因铅,以上地壳来源为主;毫石银矿床的铅、锶同位素比值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作为寻找不同类型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金厂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慕涛  刘桂阁 《黄金地质》2000,6(3):57-64
金厂金矿金矿化分为构造蚀变岩裂隙充填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石分角砾岩型、蚀变岩型、硫化物-石英脉型3类。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化、黄铁矿化。成矿作用分为早、中、晚期。找金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s-Bi-Mo-Co-Ni。不同类型矿体H-O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总体属岩浆水范围。综合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金厂金矿属于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浅成中高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主要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好寿  徐步台 《地球学报》1997,18(Z1):179-181
应用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浙江不同类型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毫石银矿及拔茅、大岭口含银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不同类型矿床的Sr、Pb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表明其成矿物质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特征的Pb同位素组成还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掖县召开的全国金矿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于最近出版发行(内部)。论文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金矿物分类、自然金形态学、矿物标型特征、同位素地质、金矿床类型、伴生金矿、矿物成因组合及金矿床成因研究等。全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金矿带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叙述了该矿带主要围岩蚀变类型和特征,以蚀变分带、蚀变种类、强度,以及围岩岩性和控矿构造关系、蚀变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探讨了矿带围岩蚀变的产出规律。指出黄铁矿化是区内直接找金标志,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为区内间接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20.
藏南查拉普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矿和毒砂是卡林型和造山型金矿床重要的载金矿物。文章通过电子探针(EPMA)分析研究了藏南查拉普金矿床不同类型黄铁矿和毒砂中Au、As、S、Fe等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分布规律,发现不同阶段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元素组成特点。沉积成岩期黄铁矿(Py1)主要呈草莓状、胶状,常构成环带状黄铁矿的核心,其中金的含量最高,显示了金在沉积成岩期的大量富集。热液期早阶段黄铁矿(Py2)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的立方体,与Py1元素(S、Fe、As)组成相近,显示了一定的继承演化关系。热液期主阶段黄铁矿(Py3)与毒砂共生,多呈自形-半自形的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常包裹早期的黄铁矿形成环带结构。Py3中As的含量明显升高,其增加量近似等于S的减少量,说明As主要进入黄铁矿晶格替代了S的位置。各个阶段的黄铁矿和毒砂中Au的分布在EPMA微束的分辨率下均显示是不均匀的,Au在Py1和大部分Py2中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Au0)的形式存在;而在Py3中主要以(Au+)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以纳米级自然金(Au0)形式存在。Py1的结构及元素组成与典型卡林型金矿和造山型金矿沉积成岩期黄铁矿的特点相似,而Py3的大量发育则符合卡林型金矿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