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霍各乞铜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床成因的几种认识内蒙狼山霍各乞是一有一定规模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内蒙511队和研究所曾进行了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对于该矿床的成因,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一曰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包括矽卡岩型和中温热液矿床);二曰同生沉积变质矿床(包括复生沉积变质和火山沉积变质矿床);三曰岩浆热液叠加层控变质矿床。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对霍各乞矿床的研究,认为该矿床虽表现有某些沉积特征,但不是同生沉积受变质矿床,它虽具热  相似文献   

2.
论海南石碌铁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的重要铁矿基地,它以规模大、储量集中、矿石质量优良而著称.解放以来,许多地质工作者在该区进行过大量地质工作,解决了许多地质问题,但对矿床成因却有较大的争论,最初大部分同志认为是夕卡岩型铁矿床;70年代初,沉积变质铁矿的看法开始占优势,但有不少同志则认为是火山沉积铁矿,少部分同志认为是沉积变质热液加富,个别同志则认为是热液矿床或热液倒贯矿床.自1976年海南富铁矿会战开始,三年多来经过多方面的工作,虽有少部分同志仍认为是火山成因的矿床,但大部分同志都认为是沉积变质铁矿.不过对  相似文献   

3.
厂坝一李家沟矿床为规模大、品位富、分布集中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沉积—成岩阶段,矿带受裂谷海槽内次级同生断裂及伴生的沉积盆地控制。矿带内一组走向北东的同生断裂带及次级洼陷和隆起,控制着岩相带的发育和矿床规模。矿带内主要矿体赋存于碎屑岩向碳酸盐过渡的岩相带内,并受到后期变质热液、层间断裂的改造富集。 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床的同生断裂,是喷气沉积成矿阶段含矿热卤水的通道;属海底喷气一沉积受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广东尖山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闽粤地区马坑式铁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是沉积-热液再造矿床或火山沉积变质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条件和火山作用控制;另一认为是接触交代成因,受地层岩性、构造和花岗岩体三个因素控制。尖山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在粤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1976年以来,我们在对粤东  相似文献   

5.
桃花拉山是一规模大、品位高、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稀有,稀土矿床。本文重点论述了矿区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铌、稀土和磷的赋存状态、变质作用与矿化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笔者认为,桃花拉山稀有、稀土矿床,其成因主要是先经同生沉积成岩作用,又经后期变质、交代作用两个阶段所形成,故应属于同生沉积后期变质(或)改造的层控稀有,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6.
河南铁山河铁矿是1958年发现的一个本矿区品位最高的铁矿床,矿区内全铁品位最高69.05%,最低20.6%,平均42.28%,但矿床成因至今仍有很多分歧。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和矿区实地调研后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银鱼沟群白岩山组,与地层同步褶皱,具有明显的沉积变质作用成矿特征,同时矿床受后期斜长角闪岩侵入体的叠加改造,认为铁山河铁矿应为沉积变质+叠加改造成因。这一认识为铁山铁矿及外围勘查找矿,特别是为找富矿体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述平 《地质论评》1959,19(9):418-418
关于大栗子式铁矿的成因问题,过去有人认为是沉积变质矿床。程裕淇先生等曾把它和东川式铁矿合并为同一种工业类型。但通过我们去年的工作,证明它实际上是一种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矿体富集在老岭  相似文献   

8.
辽宁红透山铜-锌块状硫化物产在太古宙绿岩带中,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变质,变质程度达高级角闪岩相。野外和显微镜研究表明,矿石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机械再活化和重结晶,但各种进变质结构大部分已被变质峰期的全面重结晶所清除,目前保存着的结构主要是变质峰期和退变质过程的产物。退变质过程以黄铁矿变斑晶生长、矿石糜棱岩的形成、二次退火和化学再活化为特征。矿床中高度富集铜和金的矿石是韧性剪切形成的矿石糜棱岩受退变质流体叠加而成。磁黄铁矿主要是同生沉积后重结晶的产物,另有一部分由退变质热液形成,而黄铁矿变斑晶则有沉积一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热液叠加多种成因。世界各地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各有三种成因类型。磁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同生沉积黄铁矿变质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红透山矿区的退变质流体具有从早到晚氧逸度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褶皱构造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控制的矿床.在成因上属复生类矿床.沉积矿床或矿源层由于古地下热水溶液的改造而成层控矿床(沉积-再造型);也可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而成沉积-变质型;或是在沉积成矿的基础上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所致(沉积或沉积变质-叠加型).  相似文献   

10.
鹅头厂式铁矿床分布于中元古界昆阳群中,矿区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的铁矿,一种为火山沉积—变质矿床,另一类为热液型脉状矿床。诸多资料显示,矿区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鄂博矿区的铁矿和铌稀土分属两个成矿期和两种不同的成因。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搏大陆坡的南缘。铁矿是中元古界蓟县系哈拉霍疙特组内的层控受变质铁矿,赋存在宽沟南侧的层状白云岩中,该白云岩是铁矿层是在两条同生断裂所控槽状泻湖中沉积的。除白云岩外,宽沟南北两侧地层均可对比,同属白云鄂博群。  相似文献   

12.
从磁铁矿的标型特征论天湖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群子 《西北地质》1991,12(1):19-25
本文通过对天湖铁矿磁铁矿的标型特征(化学成分、晶格常数、反射率、氧同位素)研究后认为天湖铁矿为沉积变质成因,该矿床的磁铁矿在每个矿体及各个矿层内的特征基本一致,反映成因类似,而且其磁铁矿的标型特征既不同于岩浆矿床也不同于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而与火山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相近。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赞坎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矿体形态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铁质沉积和变质改造两个阶段,属于沉积变质型条带状硅铁建造矿床(BIFs)。通过磁测,发现矿区内磁异常主要为磁铁矿(化)体引起。圈定出多个隐伏异常体,为下一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原平市孙家庄铁矿床是一个隐伏的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通过对铁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分析,认为铁建造受地层层位、构造控制,含矿岩石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地磁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运用磁异常找矿可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热水沟东铁矿矿体主要受早奥陶世阴沟群地层控制,其成因为火山一沉积变质矿床,找矿标志为早奥陶世阴沟群及矿区内磁异常。  相似文献   

16.
陕西铜厂铁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铜厂铁矿床是陕南铁矿石重要产地之一,与国内外一些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有很多独特之处。关于它的成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矿体靠近侵入体,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有的认为铁矿受一定的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也有人认为属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为了弄清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并扩大找矿远景。近年来,我们对该矿床作了同位素年龄和硫、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元古界会理群是铁矿床的重要产出部位。四川会理县麻栗坪铁矿床产于会理群通安组四段地层中,为富磁铁矿的小型矿床,具有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特征。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上沉积(变质)型、热液型铁矿床对比,从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矿石结构构造、共伴生组分等特征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认识,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与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体有成因联系、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广东海南岛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富铁矿,开采历史悠久。解放后,先后对该矿床开展了大量地质研究工作。但长期以来,对矿床成因一直存在较多争论,主要观点有热液接触交代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说和火山沉积变质说等。在火山沉积变质说中,多数人认为矿质来源于远源火山。 近年来我们在多次野外观察基础上,综合运用偏、反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岩石矿物光  相似文献   

19.
“新余式”铁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余式”铁矿是华南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硅-铁建造型铁矿之一。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和空内调研基础上,阐述了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及矿石的组成、组构等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远源火山,其成矿作用为沉积的(后期受变质),因而确定其为一种“远火山-沉积变质铁矿”。  相似文献   

20.
矿床产于中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组合的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地层中,矿体呈似层状,两条矿体平行或近于平行产出,矿体产状总体呈走向北东25°,倾向北西,倾角60°但局部产状受构造及变质作用影响尚有一定变化,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矿床成因类型属变质铁硅建造铁矿(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