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剥片高岭土的有机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醋酸钾进行插层形成高岭土—醋酸钾复合体。通过X射线检测,高岭土层间距明显增大。将此复合体通过水洗,除去醋酸钾,高岭土即被剥片。剥片后高岭土粒径变小,但保持了高岭土的基本层状结构。用偶联剂对剥片后高岭土进行有机改性,形成高岭土有机复合物。“有效活化指数”的测定实验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剥片高岭土有机改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解吸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高岭土对胡敏酸吸附形成稳定的有机一无机络合物,研究了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对Cu^2+、Cd^2+和Cr^2+的吸附。结果表明,胡敏酸对高岭土改性后能提高上述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都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还研究了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对上述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发现吸附过程可用Elov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3.
宜昌煤系煅烧高岭土表面改性及其在电缆胶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烷/脂肪酸复配偶联剂对煤系煅烧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实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活化率测定表明,硅烷偶联剂接枝到煅烧高岭土表面,改性的煅烧高岭土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实验中探讨了煅烧高岭土的粒度和填充量对电缆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表面改性的煅烧高岭土用于电缆胶料,能明显提高其物理机械性能,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有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有机改性对粘土矿物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环境材料、载体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粘土矿物的有机改性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插层、有机硅烷嫁接和原位合成改性。其中,有机硅烷嫁接(也称表面有机硅烷化)是近年粘  相似文献   

5.
铝钛柱撑改性膨润土处理两种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铝钛无机柱撑、铝钛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确定了改性膨润土的最佳铝钛比和铝土比,并将其应用于模拟废水、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处理。与原土进行比较,探讨了用量、pH值、搅拌时间等对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无机柱撑改性膨润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均明显好于原土,对废水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均大于93%;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比无机柱撑改性膨润土有较大提高,去除率最高达66.3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煤系高岭石有机夹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XRD和IR研究了丙烯酰胺和脂肪酸盐与煤系高岭石的夹层作用及稳定性。通过极性有机化合物作夹带剂,成功地合成了高岭石-丙烯酰胺、高岭石-脂肪酸盐有机复合体。夹层作用完成后,层面间距从7.18A分别扩大到11.22A和11.32A。有机化合物能在高岭石层间形成稳定的夹层主要与夹层分子和高岭石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高岭土的存在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接枝纤维素/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素与单体的配比、高岭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结果表明,高岭土在接枝聚合物中能较好分散,复合材料吸水率达1166,对生理盐水溶液的吸水率达86。  相似文献   

8.
张红红  徐会文  冯哲 《世界地质》2006,25(4):445-449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无机聚合物硅酸盐和有机聚合物聚乙烯醇(PVA)、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和非水解聚丙烯酰胺(PAM)的防塌能力;由试验得出吸附成膜的速度和保护膜的致密程度是决定钻井液体系防塌能力的关键因素;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是无机聚合物和有机聚合物协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较非水解聚丙烯酰胺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强。研制的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吉林农安、伊通、舒兰和梅河口4个矿区近3 000 m的钻探施工中,孔壁稳定,孔内事故少,岩芯采取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化学改性土的工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化学改性土的分类原则,并将其分为5类:即无机类改性土、有机类改性土、无机有机复合类改性土、化学物理类改性土和污染土;给出了各类土的定义,并对它们的成因、工程性质、机理、用途以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5类化学改性土具有各自的工程性质特点和形成机理,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用途;其改性效果取决于改性材料的性质、被改性土的性质以及改性工艺等,其中化学-物理类改性土的工程性质最具有优势,而污染土一般不能满足工程的环境和强度要求,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才能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化学改性土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改性纳米高岭土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沉降实验、容重对粉体的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与纳米高岭土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复配改性的效果最好;改性高岭土在液体石蜡中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沉降速度下降;颗粒之间的团聚减少,容重为原矿的一半左右,且改性后样品的白度提高了近5%。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合物在高岭石结构中的夹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远  陈开惠 《地质科学》1992,(4):356-362
详细研究了某些有机化合物在高岭石层间的夹层作用及其稳定性。极性化合物水合联胺与高岭石的夹层作用,其最大层间膨胀值可达11.33Å,且较稳定。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极性有机物对层间的OH基有扰动作用。脂肪酸盐和丙烯酰胺可分别通过水合联胺及甲酰胺做夹带剂与高岭石进行夹层作用,作用结果,其层间距可分别从7Å扩大到11Å及11.05Å,前者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后者在加热时是稳定的,但温度超过300℃,d001值又恢复到7Å。  相似文献   

12.
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胺在熔融状态下直接插层高岭石,产物经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纯净的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XRD结果显示高岭石层间距从0.721nm膨胀到1.102nm。插层作用使得高岭石内表面羟基伸缩振动峰由3651cm^-1。移动至3647cm^-1。处,变形振动峰由911cm^-1移动至907cm^-1处;乙酰胺3211cm^-1和3390cm^-1处NH2基伸缩振动峰消失,并在3478cm^-1处产生一新的振动峰,这些表明原高岭石层问氢键的损失及与乙酰胺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高岭石内羟基的吸收峰由3616cm^-1移动至3611cm^-1处,以及其硅氧面的骨架振动峰变化表明乙酰胺的甲基中CH嵌入到高岭石的复三方空穴中。进而构建高岭石/乙酰胺插层复合物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重金属镉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差、毒性大,因此,寻找镉离子的高效吸附材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开展巯基硅烷对高岭石的嫁接改性研究,经红外光谱测试证实,成功将巯基引入到高岭石表面。同时,硅烷改性对高岭石晶体结构没有产生影响。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高岭石和巯基硅烷改性高岭石(K-SH)对Cd(Ⅱ)的吸附特征,主要探讨了p H值、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矿物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方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并估算的K-SH的最大吸附量是4.375 mg/g,比高岭石的大近20倍。改性高岭石表面嫁接了巯基后,可为高岭石吸附Cd(Ⅱ)提供大量的新吸附位点,通过配位复合作用显著提高对镉离子的吸附固定能力。因此,巯基硅烷改性高岭石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高岭石有机插层纳米复合材料领域中有机插层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插层剂在纳米层问的形态及结构、插层过程中水的作用、吸附与插层、脱嵌过程等方面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相似文献   

15.
金洋、蒙西和雪纳高岭土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K、Na、Ca、Mg含量低,而Fe、Ti含量较高;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还含有少量一水软铝石、石英、蒙脱石等。XRD和IR分析结果表明,金洋和蒙西高岭石的有序度较高,HI结晶指数分别为1.19和1.23,而雪纳高岭石的衍射峰峰形弥散,对称程度差,HI结晶指数仅有0.56。二甲基亚砜和甲酰胺与煤系高岭土相互作用后均能进入高岭石层间并撑大其晶面间距,其中金洋高岭土的插层率最高,雪纳次之,蒙西高岭土的插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厦华  佟健  侯常娥 《矿物岩石》2001,21(4):7-10
作者通过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对高岭石/DMSO(二甲亚砜)、高岭石/乙酸铵等中间复合物的置换反应,成功地将丙烯腈单体引入高岭石层间。XRD谱表明高岭石层间被插入有机分子后,其层间距增大;IR谱显示有机分子与高岭石的外羟基可能以氢键的形式相互作用。在有引发剂的存在下,实现了丙烯腈单体在高岭石层间的聚合。  相似文献   

17.
浙江方家山高岭土矿床中高岭石亚族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珍珠陶石、地开石和高岭石是高岭石亚族矿物的三种多型。其中高岭石最常见,地开石较少见,而珍珠陶石是十分罕见的多型。本文作者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醋酸钾夹层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了浙江方家山高岭石矿物特征。研究表明,用醋酸钾为夹带剂形成的珍珠陶石夹层化合物具有14.0的特征衍射峰,经水分子取代后形成8.35特征的珍珠陶石水合化合物,而高岭石仅部分形成7.30水合夹层化合物。从而确定了方家山高岭土矿床是以高岭石为主含珍珠陶石的矿床,其珍珠陶石主要赋存于粗粒级的高岭土中。高岭石与珍珠陶石晶畴呈消长关系可能说明珍珠陶石是后期较强应力下由高岭石转变来的。  相似文献   

18.
红壤中矿物表面对腐殖质吸附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矿物表面可改变土壤腐殖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结合能力。采用红壤和高岭石分别与胡敏酸结合制备得到的两种复合体对萘的吸附等温线非线性显著,其n=0.76或0.74,并且有机碳归一化吸附分配系数的实验值Koacds是采用Kow计算得出的理论值Koc的5倍以上,表明红壤、高岭石均对腐殖质吸附萘有强化作用,且红壤较之高岭石对腐殖质吸附萘的影响稍强些。主要原因是,红壤中除了高岭石外,还有与腐殖质结合力很强的铁氧化物,而且很可能是吸附态腐殖质组成结构形态发生了有利于对萘吸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球粘土应成为独立矿种,湖沼球粘土中含“内胶体”的自生高岭石是生物有机质作用造成,水云母、I-M间层粘土矿物及有机质会增加可塑性、粘结性及干燥强度,钾、钠的增加可降低烧结温度。沉积球粘土与残积成因高岭石为无序或较无序,古生代煤系高岭石为有序和高度有序,岩浆热液成因的高岭石常为有序或高度有序;北方古生代软质粘土(紫矸)为规模较大、较为均匀稳定的高度有序高岭石,应积极开发。硬水铝石岩溶铝土矿应属于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的沉积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