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金希 《海洋世界》2014,(8):32-33
<正>"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波阔,不知领得几多秋。"这是清代诗人俞廷萱赞美平潭三十六脚湖的诗。平潭称岚,又称海坛,乃有海上仙坛之意。这座碧波万顷的东海麒麟岛,一直以海滨沙滩和海蚀地貌为两大特色,素有"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美誉。早在1994年,平潭就因此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区;在2006年,又列入了国家自然遗产名录。在海滨沙滩与海蚀地貌两大特色中,最为奇特的是独秀东  相似文献   

2.
陈方 《海洋通报》1994,13(6):60-66
海坛岛频临太平洋边缘活动带,晚三叠纪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奠定了其地貌发育的基础。以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和以流水、风以及海洋动力为主的外力的相互作用,塑了海坛岛的现代于貌景观。第四纪以来气候一海面的频繁变动对其地貌的发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海坛岛的地貌可划分为流水、风成和海成地貌三大类共10种地貌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3.
海岛岸线标志海岛的位置与大小,是海岛重要的自然要素。文章收集了1973—2015年间共5期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调查典型岸段的影像与位置信息,提取福建海坛岛岸线并分析其近40余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坛岛岸线类型包括人工岸线、基岩岸线、砂质岸线与红土岸线等4类,岸线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垂直于海岸方向的进退与岸线长度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岸线变迁产生显著影响。从维护海岸安全和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的角度出发,结合海坛岛不同类型岸线的演变特征,提出海岸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休闲渔业是海岛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潭作为我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在地,其自然条件禀赋,生态环境优美,渔业基础良好,政策优势明显。文章通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平潭发展海岛休闲渔业的内外部条件,提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政府引导,提升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竞争实力;开发特色资源,打造本土休闲渔业品牌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平潭海岛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平潭国际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平潭附着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平潭岛位于闽中沿海台湾海峡北口(25°29′N,119°41′E),隔海坛海峡与大陆沿岸相距约20浬。1963年至1964年在本岛西侧的竹屿口进行一周年附着生物挂板试验,着重研究逐月,逐季和一周年试板上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附着季节及其与海水温盐波动的关系。试板挂在浮码头侧面,分表、底两层,表层板悬浮在水面,目的是研究水线层的附着生物,底层板挂在水面下2.5米处,用以模拟船底和码头受生物污损情况。逐月初挂取试板,回收的试板泡在10%的福马林中带回试验室分析。这期间还调查了平潭海域五艘船只的附着生物,并对岛东北东庠的定置网设施受生物污损情况进行调查。竹屿口在海坛海峡中部平潭岛西侧,试验期间附近已经筑堤岸,所以水流较为缓慢,也  相似文献   

6.
利用Delft3D数学模型建立了平潭综合实验区近岸海域物质输运数学模型,模拟了澳前、海坛海峡北、海坛海峡南、流水、竹屿5个排污口在不同污水排放量下COD、无机氮浓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污水排放规模为3.0×10^4t/d时,竹屿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3.80、0.51mg/dm3,流水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3.60、0.42mg/dm3,都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表明这2个海域水动力条件较弱、污染物扩散缓慢,不是理想的排污口.在污水排放量为1.5×10^5t/d时,海坛海峡北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87、0.28mg/dm3,海坛海峡南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84、0.27mg/dm3;澳前排污口在污水排放量为5.0×10^5t/d时,其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48、0.28mg/dm3,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要求,表明上述海域水动力条件良好、纳污能力强、环境容量大,是较好的污水排放口.该研究可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域污水排放口选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该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文物开采力度的加大,作为自古以来沉船事故的高发区,平潭海域沉船海区的腐蚀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根据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海域海水及沉积环境要素的调查结果,分别进行灰关联分析及腐蚀性综合评分,综合评估了该海域对铁质文物的腐蚀性。结果表明,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海域海水腐蚀性为中等偏弱,沉积物腐蚀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可为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海域的沉船铁质文物挖掘和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维芳  陈峰 《台湾海峡》1999,18(3):278-282
海坛海峡海底光缆建设是一项加强海坛岛与大陆之间通信的工程。本文介绍了勘察的光缆路由区地形地貌及沉积结构,并分析了相应的水动力情况,在明该段路由区宜于埋设海底光缆,但不同地段的水动力和沉积结构等有异,光缆埋设的深度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保护修复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并识别其关键生态功能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选择海坛岛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信息源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辨识出区域潜在的生态网络功能结构.通过景观连接度的重要值评价,揭示海坛岛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陈方 《海洋通报》1996,15(5):53-60
通过对地层特征及其所含的孢粉,微古及测年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海坛岛的第四系划分为晚更新世期和全新世期共10种地层。它们分别代表了晚更新世以来海坛岛沉积相的发展顺序,为残积相-海陆过渡相,风积相,冲洪积相-浅海相-滨海相-海陆过渡相-滨岸相-风相,冲洪积相。  相似文献   

11.
风对福建中部沿岸春、夏季水文结构和上升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冠惠 《海洋科学》1991,15(4):48-53
本文对台湾海峡西侧海坛岛附近海域风情与附近岸站的风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风情和岸站风情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不同季风的作用下,海域温、盐度呈现不同类型的分布。风情的短期变化对上升流的强弱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型对平潭竹屿湾水交换能力和溢油扩散开展了数值模拟。水交换能力计算表明,竹屿湾大部分水域水体半交换时间小于1.0 d,平均滞留时间约3.0 d左右,水体冲洗时间为15.0 d,水交换能力较强。48 h溢油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油粒子扫海范围及运动路径与油粒子的释放时刻及风的作用紧密相关。静风条件下,溢油运动主要受当地潮流影响,呈南-北往复运动。不利风作用下,竹屿水道的溢油可以扩散至平潭坛南湾、平潭草屿岛、塘屿岛及高山湾等海域,最远可到南日岛西北海域。  相似文献   

13.
海坛岛海岸风沙特征及其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方 《海洋科学》1994,18(6):46-50
论述了海坛岛海岸风沙堆积物的沉积特征,对风沙地貌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其发育的基本条件和触发因素,研究其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14.
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方  李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4):385-392
本文对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坛岛风沙沉积物主要是由海岸带基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闽江南下沿岸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堆积于海滩上,而后在强劲的NNE向向岸盛行风作用下,海滩沙向陆搬运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中沙,平均粒径为1.73Ф;分选较好,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68,偏差多近于对称,偏态平均值为-0.02;峰态窄,峰态平均值为1.21。其搬运方式单  相似文献   

15.
海浪的杰作     
大海与礁石,犹如高山与树木。礁石,是海之风帆,海之碑石。看吧,排空涌浪拍打着礁石,激起万斛碎玉,宛如海龙女挥撒万朵琼花。礁石给大海增添无比的壮美,礁石又是大海的雕塑。千层涌浪经久不息拍打礁石.将礁石雕塑得千姿百态。来到福建海坛岛,真正欣赏到大海这个雕塑家的杰作!在海坛岛西北端的石牌洋海面上,雄踞着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两块碑形海蚀柱石。这两个石柱均是灰白色的花岗岩质,东侧的一个高达30米,胸径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径宽15米,也厚8米。远远望去,整个礁石像一艘大船,两块巨石宛如两面鼓起的风帆,驱使着大船乘风破浪向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处理人-地关系、实现海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重要的海岛研究课题。《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形成以海岛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在生态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2种需求。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海岛而言,生态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岛生态旅游就是海岛地区生态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文章考察鸟岛、克里特岛、海龟岛和博基萨岛等海岛生态旅游的国际范本,以我国三大国际旅游岛之一的平潭国际旅游岛为例,说明其生态旅游“工笔画”仍有待临描;以鸟类生态旅游点选划为示例,阐明平潭国际旅游岛观鸟点的选划方案;最后建议推动海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并建立国际知名海岛生态旅游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7.
海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制约了植物的生长,但同时也自然筛选了一批适应能力较强的海岛植物种类。文章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潭岛群中的塘屿、东庠岛、大练岛等海岛临海荒坡山地植被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了解平潭周边典型海岛的植被种类、分布及群落结构,分析平潭典型海岛的植被特征,指出风、干旱、盐害及土壤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平潭周边典型海岛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几个制约因素,结合调查结果从植物品种筛选、植被配置、修复技术等方面提出困难立地条件的海岛植被修复对策,为相近区位的植被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福建海坛海峡是闽江和浙闽沿岸流南下物质向兴化湾及福建中南部沿海输运的重要通道。本文运用GIS手段对海坛海峡近50a来的地形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964—1975年, 闽江流域性洪水导致海坛海峡表现为较强的淤积; 1975—1990年受闽江上游水土保持和大量水库建设的影响, 海峡经历了较强的冲刷过程, 此后冲刷速率逐渐降低, 以轻微冲刷为主; 2007年以后由于大规模人工采砂影响, 海坛海峡北部出现大范围侵蚀。2007年以前, 闽江来沙量是海坛海峡地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 其流域洪水、采砂和水库修建等都对海峡内的地貌演变产生直接影响; 而2007年以后, 海峡内大范围的人为采砂活动和围填海工程逐渐成为影响其地貌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温、盐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荣祥 《海洋科学》1989,13(6):33-38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海水温、盐度分布随季风进退而异。东北季风期(10月—翌年5月),进入调查海域的浙闽沿岸水(低温、低盐)顺海域西岸海区南下的同时,在海坛岛外有一分支向东南扩展,其扩展范围随浙闽沿岸水强弱而异,而且在24°30′N,119°30′E附近有海峡暖流水(高温、高盐)向北伸展,它随西南风增强而向北推移。海域温、盐度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西南季风期(6—9月),调查海域基本上为海峡暖流水所控制。在6—8月,海域西岸海区有上升流产生,上升流中心在海坛岛附近。海域盐度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而温度分布趋势与盐度分布相反。 温、盐度的垂直分布大致分均匀型、正梯度型和负梯度型三类。  相似文献   

20.
杨慧辉 《台湾海峡》1997,16(4):371-378
本文对海坛岛海域33个表层沉积物9个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含量变化和区域平面分布了描述和分析,主量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的Q型和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可分为三个地球化学分区,元素聚集为三类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