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船史     
源尚浅 《海洋世界》2011,(12):14-17
卡巴利托芦苇筏这是一种由两捆圆锥形的芦苇束组成的芦苇筏,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船,但已经可以帮助古代秘鲁、埃及的人们渡河以及捕鱼了.芦苇被并排系紧并在底部削成方形,端部卷起形成船首.捕鱼时,渔夫跨坐在筏上用桨划行,面朝船尾撒线;鱼被装迸了在芦苇束中挖的槽里;翘起的船首迎向扑来的海浪,化解了海浪的力量,否则渔夫就会从他的"...  相似文献   

2.
韩国三星重工日前在巨济造船厂举行了世界最大规模的26.6×10^4m^3容量级液化天然气船命名仪式。该船以卡塔尔王妃的名字“Mozah”命名。  相似文献   

3.
爱美是人的天性。自从有了船,人们就开始寻求其美好的造型。但是,船舶造型艺术并不只是简单地美化和装饰船舶轮廓,而是尽可能将技术同艺术自然地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实用舒适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空间。就现代船舶的主要造型而言,船首、船尾、烟囱和上层建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形状和比例是船舶造型艺术的两大基础。前者能赋予船舶线形的美;后者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由于船舶是水上运输工具,必须要求船舶的造型在整体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绘》2016,(1):87-89
正艏向heading某瞬时的船首尾线所指的船首方向。导航线leading line又称"叠标线"。一条由连接两个助航标志一直延伸到航行相关水域的直线。航速speed船舶在单位时间内航行的距离。推荐航线recommended route在海图上用线条标出能确保水域安全航行供船舶参考的航线。航迹track船舶航行的轨迹线。叠幅overlap同比例尺航海图相邻图幅之间,为了航海换图方便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重叠部分。  相似文献   

5.
掷瓶礼     
正掷瓶礼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仪式。每当新船正式下水前都要举行下水仪式,其中"掷瓶礼"是下水仪式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新船下水前通常由船长夫人或是一位身份尊贵的女士(在西方是由女士执行,而在中国通常由男士来执行)将一瓶系着彩带的香槟酒在船头击碎,瓶子越碎也就意味着这艘新船在以后的航程中越顺利。香槟酒瓶被击碎后,全体到场人员面向新船行注目礼,鼓掌欢呼,仪式即完成。  相似文献   

6.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7.
石油部新从国外引进一艘新型海洋调查船(见图)。这艘船专供研究海洋地质水下取芯用。船的排水量为12,800吨,长68米,宽15米,已经运行了二年,证明性能良好。船的导航技术十分先进。它用雷达、劳兰、卫星相结合方式组成导航系统。船上所使用的探测仪器也都是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8.
1969年3月中旬,奉命去接“向阳红01”船的同志迫不及待地看到了躺在江南造船厂船台上等着他们接收的“海洋气象调查船”时不禁吓了一跳,这哪里是什么新造的海洋调查船,整个船身全是厚厚的黄锈,看不到一块新的钢板,看上去就是一艘报废的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新海洋研究船“MIRAI”号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研究船之一。该船建造于1997年,属于破冰船级,装备有许多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可用于未来全球延时海洋气象和海洋学观测及研究。其超常船体和专门设计的防摇装置,使它能够承担高纬度区和极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观测任务。船上还装有一套TRITON海洋观测浮标阵,这是它不同与常规海洋学研究船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FPSO甲板上浪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海宁  杨建民 《海洋工程》2005,23(3):119-124
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是当今海洋石油开发的主流设施。FPSO通常采用单点系泊系统,船首暴露在波浪作用下,定位于特定海域进行长达数年的长期作业,上浪的风险很大。甲板上浪及其产生的载荷已是当前国际FPSO工程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在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对FPSO甲板上浪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建议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海运业广泛采用高技术,加速了设备淘汰率,在船舶设计、船体结构、船型、船舶推进系统、通讯系统、船舶自动化及船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革,船用计算机及专家系统在海运船舶上得到推广应用;近些年建造的大部分新油轮和货船装备了多台计算机,辅助完成船舶操纵及调控的功能。一、船型继集装箱船、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滚装船、客运快船、水翼船、气垫船和核动力船等技术密集的船舶之后,近几年出现一些新型船舶,其中磁流体动力船、接触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5,(5):2
<正>挪威Lade AS公司新推出的Vindskip船是一艘已经获得专利的可持续海上运输混合动力商船"该船潜在的节油和减少排放的能力分别为60%和80%,其极不寻常的船体形状设计本质上作为一个空气箔"该船的设计师称"该船的设计满足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MARPOL)公约附则VI以及新的附则VI第4章能源效率的所有要求"Vindskip以船身为帆,靠风推动,不需使用燃油,十分环保节能。它的船体形状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14.
新年文告     
2006年末,我有幸登上停靠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正为新航次备航的“大洋一号”船。团岛码头停泊着数艘海洋局的名船,与“大洋一号”船头对头泊着的,是大名鼎鼎的“向阳红九号”;薄薄的海雾中,还有几艘中国海监船。走在码头狭长的船坞上,看着这些为我国海洋事业立下了汗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广州长洲码头正式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这是中国第二艘以"向阳红10"号命名的海洋科考船。37年前交付的老"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8年被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老"向阳红10"号船曾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  相似文献   

16.
一、沉垫结构简介及密性试验要求上海船厂在建造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上石油钻探船“勘探三号”主要由一个平台,六根立柱和二只能潜浮的沉垫所组成(图1)。沉垫作为船体主结构,既要承受宠大的平台和立柱的垂直载荷,又要抵御海上作业的强大风暴(设计风暴为100节)。因此设计沉垫时,无论对强度或密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沉垫结构主尺度为90米(长)×14米(宽)×6米(高)。一只沉垫的排水量约为1240吨。除了在船首、船中、船尾处有泵舱和液位仪舱与立柱相接外,其余深舱都是封闭的。沉垫内部共有14个深舱,其中一个深舱的容积最大达513立方米(见图2)。按美国船舶检验局(ABS)的《近海活动式钻井船建造和入级规范》第8.7节要求:“液舱应在溢流管的水头  相似文献   

17.
经常出没于澳大利亚港湾的一艘命名“坦葛罗阿号”的科学考察船,现在正横跨塔斯曼海域,向它今天的目的地——诺福克岛驶去。很快,他们便驶抵目的地,并将声纳仪器置入海面2000米以下的海底。  相似文献   

18.
台风是舰船的大敌,系船水鼓(即浮筒)是海军舰船与台风搏斗的主要武器。目前,海军舰船系水鼓在近百个锚地上附设有近千只,水鼓由船环、鼓体、锚链和锚体四部分组成(图1)。系船环位于水鼓顶部,是舰船系缆装置,它将系船力传至锚链。锚链是水鼓的主要部件,它连接系船环与锚体,将系船力由海面传至海底的锚体上。锚体是固定于海底一定位置的锚碇物,为水鼓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海浪,人们总是想到海面上那波涛汹涌的景象。可是海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人们不易发现的波浪,这就是发生在海水某一深处的“波动”,因而有“内波”之称。第一个发现海洋内波现象的人是南森。在1893年,他在北极探险。当船行驶到挪威海上时,他发现海面有一层冰块融化,产生的很淡的海水,他的船航行到这里,就好象被海水“粘住”一样,几乎不能前进。后来人们又在其他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规则波生波技术模拟珠江三角洲快速客船实测船行波,分别在波浪水槽和波浪水池中进行了船行波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不同波要素、不同入射角以及不同护岸坡比、平台宽窄、护面层结构等对船行波在斜坡护岸上的爬高影响,取得了船行波在斜坡式护岸上爬高的经验关系式。为珠江三角洲内河航道快速客船船行波作用下护坡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