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维生素E作为脂肪可溶性抗氧化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预防细胞和亚细胞膜中瞵脂和胆固酵的多种未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在鱼中曾观察到缺乏维生素E的主要特征是营养肌肉萎缩、脂肝变质、贫血症和受精率降低等。都是和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有关。合成抗氧化剂如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就是通常使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华绒螯蟹正常血糖水平和摄食、饥饿条件下的血糖变动范围[(0.43±0.06)—(0.73±0.08)mmol/L],选择不同浓度葡萄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观察葡萄糖对中华绒螯蟹眼柄分泌CHH细胞高电压激活钙电流(ICa)的调控作用,探讨眼柄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生物物理机制。通过实时监测细胞膜电容的变化,观察去极化电压诱导的分泌CHH细胞ICa对细胞分泌的影响,发现ICa的大小与细胞的分泌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灌流正常中华绒螯蟹生理浓度的葡萄糖(0.3、0.9、1mmol/L)对细胞ICa无明显影响,高浓度葡萄糖(3、10mmol/L)灌流10—20min,对细胞ICa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细胞膜通道的激活、失活电压等电生理特征无明显的影响。这表明血糖水平通过抑制细胞ICa对中华绒螯蟹眼柄CHH神经多肽激素分泌活动产生快速的负反馈调节,以维持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理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靶器官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病毒传播途径,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对患淋巴囊肿病毒病的牙鲆和鲈鱼的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并对病毒感染的靶器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鲆体表皮下结缔组织中,当大量成纤维细胞膨大、变圆,大小为10~18μm时,细胞膜外未出现囊壁,少数细胞的细胞质中观察到嗜碱性物质;18~20μm的膨大细胞在细胞膜外出现囊壁,细胞质内出现嗜碱性物质;>20μm的细胞具有了淋巴囊肿细胞的典型特征。另外,在牙鲆鳃、肠上皮下结缔组织和粘膜下层中,脾、头肾边缘组织和表面系膜、肝表面系膜,以及鲈鱼的鳃等部位均观察到淋巴囊肿细胞,并在牙鲆和鲈鱼脾内观察到膨大细胞。因此,淋巴囊肿病毒的靶器官主要是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其次是鳃、体腔膜、肠、脾和头肾。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是淋巴囊肿病毒病的检测、检疫和早期诊断的最佳样品。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利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生长、细胞大小、细胞膜完整性、酯酶活性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nutum)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期6 d生物培养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表现出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检测显示,其能刺激细胞体积的增大,导致部分藻体细胞膜受损,酯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增强,随后受到显著抑制。而提取物对盐藻的生长抑制并不明显,盐藻细胞体积没有受到影响,细胞膜保持了高度完整,酯酶活性在第6天时才受到抑制作用。以上分析表明,东海原甲藻对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更加敏感,特殊的细胞内部结构特征有利于化感物质进入东海原甲藻的体内,直接导致藻细胞的死亡。化感物质引起的不同的生理响应中,酯酶活性指标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是在环境压力下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复眼的研究 Ⅰ.解剖与组织结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对虾具一对有眼柄的复眼,复眼约由55000个小眼构成。每个小眼由角膜,成角膜细胞、晶状体、晶状体束、小网膜细胞及其细胞膜突出的微绒毛汇合而成的感杆束等部分组成,在复眼中还有起调节进入小网膜光量的远端色素和近端色素。小网膜细胞形成轴索,穿过基膜上的网眼,联系神经节瓣。  相似文献   

6.
某些种类的海洋多核绿藻的原生质被挤出后,其细胞器在人工海水中可立即发生聚集,随后其细胞组分发生重建,形成新的细胞膜与细胞壁,这些重建的细胞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最多有40%能够发育成成熟藻体。细胞骨架系统是细胞内有序性的维系者,也是细胞及细胞器运动的动力源,这些过程都涉及细胞骨架的解聚与重聚合的动态过程。本文利用微丝解聚剂细胞松弛素B及微管阻断剂秋水仙素对藓羽藻(Bryopsis hypnoides)细胞重建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器聚集及聚集体变圆的动力不来自于细胞骨架系统,而原始微丝体系的解聚是细胞器高效聚集的基本条件;细胞松弛素B及秋水仙素都显著抑制细胞膜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有序性重建等后继发育过程,表明细胞骨架系统在这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作物的设想由来已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因为1000千克的海水中平均含有35千克的盐,用它来灌溉绿色植物,那不是在“腌咸菜”吗?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植物细胞中的主要成分是淡水,约占整个细胞体的85%~90%,细胞膜具有逆向的阻挡作用,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差6—8个大气压。浓度压力差促使细胞膜内的水分逆向交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体积。如果用浓度和渗透压都很高的海水浇灌庄稼,就会破坏细胞膜的逆向阻  相似文献   

8.
日本沼虾鳃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本沼虾鳃的 3种细胞的超微结构。鳃丝角质层下的上皮细胞层比较薄 ,其近角质层侧细胞膜具有微绒毛。位于鳃丝中隔表面的上皮细胞 ,为假复层状结构 ,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颗粒细胞内充满了丰富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大型的球状分泌颗粒。其颗粒内含有絮状物质或斑纹状物质。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鳃轴内血管腔的表面 ,其细胞膜内陷形成许多足突及过滤孔 ,细胞质中充满了各种大小的泡、包被泡和管道  相似文献   

9.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丝状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到丝状体的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色素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淀粉粒和液泡等构成.细胞之间有栓子状的孔状联系存在.并对色素体的存在部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 ,通过监测细胞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测定去极化电刺激诱导的单个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甲壳动物高糖激素 (CHH)的胞吐分泌活动。结果表明 ,膜电容检测法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胞吐分泌活动的监测 ,在细胞的分泌过程中清晰地记录到膜电容的增加。膜电容的增加与去极化时间相关。去极化2 0ms,细胞的膜电容开始增加 ;2 2 0ms的去极化诱导细胞分泌CHH达到饱和 ,膜电容增加约(5 2 1± 3 6 )fF(n =5 )。不同幅值去极化电压诱导细胞分泌活动监测结果表明 ,只有当去极化电压超过钙离子通道激活阈值才会引起细胞膜电容的增加。这一结果提示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为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分泌。  相似文献   

11.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酶技术,对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在孵卵前后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抗菌酶的比活力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口腔粘膜的上皮中,杯状细胞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它随着雌鱼的生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雄鱼、雌鱼和孵卵期的雌鱼口腔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数量上的差别显著。孵卵期的雌鱼口腔粘膜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子宫粘膜也是受性激素影响的靶器官。该种鱼的口腔粘膜中存在着两种抗菌酶;蛋白质水解酶和壳多糖酶。孵卵前后,这两种酶的比活力分别提高1.4—2.03倍。说明孵卵时,口腔粘膜为使卵及仔鱼健康的发育,增强了抗菌能力。研究结果证明:抗菌力的增加与口腔粘膜中的杯状细胞的大量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海太平洋鲱受精前后卵膜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亚微水平上对黄海太平洋鲱鱼(ClupeapalasiCvv,&Vol.)卵黄膜和受精膜的结构以及皮层小泡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过程中的作用,受精卵新质膜的形成及其细胞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太平洋鲱鱼卵黄膜由5层组成,皮层小泡参与了受精膜的形成,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的过程中,5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的变化。另外发现太平洋鲱有3种皮层小泡存在。在皮层反应中,第一种皮层小泡在受精后3min内迅速破裂,未受精卵尚含有PTA染色的小颗粒从小泡中泌出,其界膜形成了质膜的一部份。受精后,此质膜与皮层小泡形成的质膜相同排列构成卵子新的质膜。另外,还发现第一小泡顶部,与卵子质膜相接触的卵子表面有富含糖蛋白的泡状结构。卵子质膜表面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溶藻弧菌外膜蛋白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溶藻弧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注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注射OMP0.5、1.0和1.5mg.ml-1后3个实验组的凝集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血清溶菌活力在注射后急剧上升,在6h时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6h时基本恢复正常。0.5和1.0 mg.ml-1OMP组的抗菌活力在12h时达到最高值,且在12—72 h之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5 mg.ml-1组(p<0.05)。血清溶血活力在注射后3h达到最高值,在1—96h内,实验组的溶血活力维持较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5、1.0和1.5mg.ml-13个OMP实验组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5.9%、75.6%和70.7%。  相似文献   

15.
16.
锯缘青蟹皮层反应与受精膜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成熟卵子排出时具有两层卵黄膜,卵子排出后形成壳膜,与卵子附着有关。成熟卵子具有两种皮层颗粒,精子入卵后,皮层反应开始,两种皮层颗粒相继胞吐。首先由致密颗粒胞吐,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性结构,接着环形颗粒大量胞吐,其内含物融合,并与外面薄层融合为受精膜。卵子质膜由于皮层颗粒胞吐作用形成镶嵌膜。  相似文献   

17.
从南极超微细菌ANT52(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提取粗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和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不同处理(OMP、LPS、OMP+LPS)免疫注射黑鲷,在免疫后的第1、7、14、21、28、35天时检测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抗菌活力以及酚氧化酶活力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南极超微细菌ANT52提取的LPS及OMP 均能够显著提高黑鲷的白细胞吞噬活性(P<0.05),增强黑鲷血清中的抗菌活力、溶菌酶的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P<0.05).各免疫处理对黑鲷免疫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LPS、OMP单独注射的免疫促进效果优于组合注射(LPS+OMP);且LPS、OMP单独注射的黑鲷各免疫指标基本上在接种后的第28天时最高,而组合注射LPS+OMP在接种后的第21天最高.上述物质表现的免疫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起源于台湾东南和非律宾东北海域的黑潮,在沿台湾东岸北上的过程中,其表层流轴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异。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GEK资料),粗略分析了台湾以东及东海南部海域黑潮表层流轴的季节变异,并对引起变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季风和海底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海域中黑潮特有的路径特征,而季风是引起黑潮表层流轴季节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实验提取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鳃细胞膜并采用2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Tween-20增溶鳃细胞膜,通过ELISA方法证实增溶后的对虾鳃膜蛋白与WSSV有结合活性,对其中1种鳃膜蛋白BP53进行了MALDI-TOF-MS-MS质谱测序,并且经BLASTP对其保守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53鳃膜蛋白与ATP ase-β-subunit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一种改进的膜盐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一种可用于现场及实验室使用的新的浸入式电池膜盐度计的设计与结构。该膜盐度计传感器由下列电化学电池组成,用此传感器与微机或pH/离子计配合组成了膜盐度计。该仪器可用于近岸河口地区表层海水盐度监测并用于有潮河口底栖动物生态现场研究。仪器现场条件使用准确度约为盐度测量值1%。同时能用于Cl~-及其他离子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