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以P-350吸附于DA_(201)树脂上,制得了P-350浸渍树脂,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树脂吸附和解脱Ag,Cd的条件和干扰离子的影响。建立了P-350浸渍树脂分离-富集Ag,Cd体系,并应用于岩石样品分析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 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 Cu同位素在矿
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 类 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 矿 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 及 主 要 矿 物(黄 铜 矿、辉 铜 矿、黄 铁 矿等)的 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 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 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 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 岩 型 铜 矿 床、热 液 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3.
样品用王水溶矿,制成10%HNO_3溶液,通过P-350色谱柱,富集铀分离干扰元素,而后用0.2%NaF解脱铀,衔接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铀。  相似文献   

4.
摘 要: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5.
为厘清鄂尔多斯盆地长8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综合运用铁氰化钾和茜素红混合液染色薄片、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砂岩储层主要发育3期碳酸盐胶结物,第一期(准同生期-成岩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δ13CPDB在-3.7‰~-2.4‰之间,δ18OPDB为-10‰左右,其成因与碱性湖水中碳酸钙的过饱和相关;第二期(早成岩 B期-中成岩 A 期)碳酸盐胶结物以铁方解石为主,δ13CPDB为-14.8‰~-4.1‰,δ18OPDB为-21.0‰~-13.2‰,其主要受有机质热催化作用形成的有机酸轻碳源的影响;第三期(中成岩 B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铁白云石和铁方解石,δ13CPDB为-9.5‰~-5.5‰,δ18OPDB为-25.7‰~-22.3‰,其可能受有机碳源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发生溶蚀形成的无机碳源的共同影响。理论计算表明,碳酸盐胶结物导致长8砂岩储层孔隙度降低了约5.06%,其孔隙度损失率为12.05%~12.95%。该研究对有利砂岩储层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取旱、涝、震灾害之间的一步转移概率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输入信息,建立了四川旱、涝、震的人工神经网络灾型预测模型。B-P网络模型应用于实例预测结果与用主分量分析法的趋势预测结果精度接近。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进行灾情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灾情的划分等级作为训练样本集,以指标的各级标准值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值,建立多参数的B-P网络灾情评估模型。该模型用于51个灾情个例评估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灾情评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与尾部元素呈正相关,与前缘元素呈负相关。首次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分带,从前缘到尾部为:金-铋-铜-钼-汞-锑-银-砷-铅-锌,从而确定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叠加模型:上部矿体的尾晕与下部矿体的前缘晕叠加到一起,形成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原生晕叠加形态。  相似文献   

9.
着重研究了红海湾养殖区底质水中NO3^--N、NO2^--N、NH4^+-N、PO4^3--P、有机质及c(NO3^--N)/cp和∑cn/cp(∑cn=c(NO2^-)+c(NO3^-)+c(NH4^+)比值的分布特征,并对该湾低质水中氮、磷及有机质的季节变化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春、夏、;冬三个季节中,NH4^+-N的浓度比NO2^--N及NO3^--N高,春季NH4^+-N平均浓度为92.60μmol/L,占总无机氮80.57%;夏季浓度为47.04μmol/L,占总无机氮61.64%;冬季NH4^+-N的浓度最低,为9.60μmol/L,占总无机氮45.76%;而夏季PL4^3--P浓度及有机质的含量比春、冬季高,分别为53.68μmol/L和1.362%。分析指出该湾底质水中无机  相似文献   

10.
阜新北部“瓦子峪组”中发现海绵骨针化石ADISCOVEROFSPONGE-SPICULEINWAZIYUFORMATIONOFJIANPINGGROUP,ARCHEAN,INTHENORTHFUXIN阜新北部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构造带与锦州-哈尔套...  相似文献   

11.
样品经碱熔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应用ICP-AES法,于同一试液中,同时测定矿样中ZrO2、HfO2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3.
变偏移距VSP方法以其独特观测方式及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而倍受人们关注。变偏移距VSP正演模型是理论研究、波场识别的得力工具。本文以射线理论为基础,研制了变偏移距VSP射线追踪模型程序,它既可以单独模拟P波、S波,也可以模拟P、P-SV波的复合波场,可以适应复杂介质情况。给出的几个例子,说明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活、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醋酸-醋酸钠-铜铁试剂一二苯胍体系中对微量铀进行极谱测定。在峰电位为-1.17V,铀浓度在0.05μg·mL ̄(-1)-2μg·mL ̄(-1)之间时铀的浓度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本方法选用碳酸铵小体积沉淀分离干扰元素,直接取其清液测定微量铀。最低检出限为0.02μg·mL ̄(-1)。  相似文献   

15.
岩体变形模量是表征岩体变形特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其获取手段有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法、经 验 关 系 法、数 值 模 拟法、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等。人工智能预测方法中常用的是神经网络方法,但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过学习而导致低精度,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神经网络的以上缺陷,并在小样本、非线性预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目前 SVR 应用于岩体变形模量预测的研究较少。以某水电站坝址区英安岩的试验数据为依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与变形模量最相关的纵波波速作为输入变量。在此基础上,以3个国内的水电站为例,分别建立相应的以实测纵波波速作为输入变量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变形模量预测模型,同时,通过与 BP神经网络(BP-NN)、RBF神经网络(RBF-NN)2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SVR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较好,说明 PSO-SVR方法更适用于岩体变形模量预测。   相似文献   

16.
辽北晚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展布于建平—北票一带。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单斜辉石岩等高压变质基性岩组成。这些岩石遭受了从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连续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榴辉岩相变质反应条件为:T=800℃±,P>1.5GPa;麻粒岩相的温压条件为:T=800~900℃,P=0.9~1.15GPa,属中高压型;晚期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变为:T=570~650℃,P=0.60~0.75GPa。变质反应的P-T-t轨迹呈现出顺时针演化。结合辽北造山带其它的标志判断,这些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抬升与中、新元古代时期洋壳俯冲消减和陆块碰撞,并伴随快速构造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自柞水银铅矿地表径流6个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提取了金属元素的5种化学相态(可交换相、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物结合相,有机质-硫化物结合相及残渣相),测定了各相中铜铅锌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河流沉积物中,铜主要以残渣相和有机质相存在,铅、锌主要为铁锰水合氧化物相和碳酸盐相。在此基础上,对矿山开采中环境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梨树断陷深层砂岩中广泛分布着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胶结作用对梨树断陷深部储层的致密化有着重要影响。以苏家屯-皮家地区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相学特征,包裹体测试和碳、氧 同 位 素 分 析,查明了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储层砂岩类型为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长石砂岩。方解石胶结物碳同位素δ13CPDB为-16‰~-0.4‰,平均值为-6.67‰。氧同位素δ18OPDB为-23.2‰~-13.2‰,平均值为-20.1‰。通过对碳、氧同位素数据计算分析,得到碳酸盐的相对古盐度值(Z)介于83.48~117.61之间,表明其形成时的古流体具有淡水的特征。方解石的形成温度为94.06~179.43℃。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与有机酸脱羧作用有关,可能来源于有机碳。   相似文献   

19.
第一年-纸婚 第二年-棉婚 第三年-皮婚 第四年-花果婚 第五年-木婚 第六年-糖婚 第七年-毛婚 第八年-铜婚 第九年-陶婚 第十年-锡婚 第十一年-钢婚 第十二年-丝婚 第十三年-花边婚 第十四年-象牙婚 第十五年-水晶婚 二十年-瓷婚 二十五年-银婚 三十年-珍珠婚 三十五年-珊瑚婚 四十年-红宝石婚 四十五年-青玉婚 五十年-金婚 五十五年-绿宝石 婚六十年-金钢钻婚 七十年-白金婚  相似文献   

20.
石柱子-东北沟铜(金、钼)矿床、矿化点,产于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中。对其大面积取样,并测试了247个石英热发光样品,发现其含矿石英热发光曲线主要为单峰型,温度一般为260℃±20℃之间的中温区。这两个特征可作为该地区成矿石英热发光的主要特征。另外还对东北沟铜(金、钼)矿床DZK5钻孔样品进行了连续测试,认为矿体深部仍有潜力,不至于马上尖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