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钧亨 《探矿工程》1985,(2):14-16,11
去年,我们承担了综合整治长江口、黄浦江的水上钻探,在比较复杂的水域条件下,完成了长江口大坝选址初勘工程及黄浦江整治工程的部份钻孔14个,工程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对水上钻探施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认识。现就钻探船的选择、船舶的定位与抛锚以及水文条件、钻探工艺方法等问题,简介如下。一、钻探船的选择合理选择、使用钻探船舶设备,是保证水上钻探作业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的水上钻探施工有较长历史,至今在地质勘探和水利电力工程勘察等方面,有钻探船舶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类型、规格  相似文献   

2.
激流环境下水上地震反射法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在河道穿越勘察工作中水上地震反射法的方法与技术,并讨论了在激流环境下,水上反射法的工作条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激流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工作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激流及其噪声的影响,达到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水上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或病害工程地基基础治理中,一般均设置施工围堰,将水疏干再加加设井点后进行干法作业,此法麻烦,耗资大、工期长。本文介绍的是在水面以上利用水上建筑或人工脚手架搭接的地板进行注浆加固地基的工程实录,只要掌握恰当的设计和施工技巧、合适的检测手段,可直接在水面以上作业。  相似文献   

4.
为在河上、海上及滨岸地带建设桥梁、码头、船坞、滑道、闸门、堤坝以至水下隧道、管线,航道改良等工程,需要了解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均需进行水上工程地质钻探.水上作业的钻机,需专门的载体(钻探船或钻探平台),且随载体在水上作三度空间的移动.这样就要有一套辅助设施及相应的操作工艺,以保证钻探顺利进行.江、河水与海水  相似文献   

5.
郭培国 《探矿工程》2012,39(Z1):80-82
水上勘察相较一般工程勘察有着诸多复杂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单地介绍了水上钻探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谢勘 《福建地质》2004,23(2):100-103
通过对上海救捞局福州救助站码头迁建工程水上施工大口径砂桩的实践,阐述了使用砂桩改善软弱粘性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总结水上施工大口径砂桩的工程质量控制,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气管道的建设施工有时必须穿越河流,本文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于水上油气管道工程勘察。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水上施工的注意事项;讨论了数据预处理及反演过程,实现了长剖面数据的一次性反演;实际工程实例介绍了水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拉萨河水上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拉萨河水上工程地质钻探施工工艺,充分说明无泵孔底反循环钻进工艺适合于卵砾石层钻进,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水桩基础施工是桥梁建造的重要环节,而进行深水桩基础施工则必须先行搭建水上施工平台。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采取正确可靠的施工工艺方法,对保证水上施工平台在建造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营运安全非常重要。以南阳市宛坪高速公路重阳水库大桥钻孔灌注桩水上施工平台为研究背景,运用ANSYS软件进行钢管桩支撑固定式水上施工平台力学行为分析,研究水上桩基施工平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且探讨平台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局地质工程公司于1989年承担了江苏省境内长江第二通道水上工程地质勘察钻探施工,完成黄山港、澄西船厂和西山三条地质勘探剖面线的7个水上钻探孔,共计工作量824.78m,孔斜不超过3°/100m,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南汇大型海上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工程实例,基于现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并结合海域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海上风电场风机基础受力、变形特点,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探讨我国沿海地区开展海上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降解原油中吡咯氮化合物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域地区近50个原油样品中性氮组分的GC/MS定量分析资料表明,油藏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的吡咯氮化合物含量和分布有明显影响。经与同源未降解原油比较,各种烷基咔唑和苯并咔唑在3。4级中轻度降解油中就出现明显降解迹象,随生物降解程度增高其含量逐渐减少,在6—8级严重降解油中它们的总含量降低到原有的五分之一左右。在3—4级中轻度降解油中,裸露型甲基咔唑异构体更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代谢,抗生物降解能力按1-甲基咔唑〉4-甲基咔唑〉2-、3-甲基咔唑顺序递减;当降解程度更高时,这些化合物降解速率相当,1-/4-MCA等比值相对稳定。低-中等降解阶段,不同类型二甲基咔唑异构体的抗生物降解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呈屏蔽型〉半屏蔽型〉裸露型降低;在生物降解水平进一步增高时,这些异构体之间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生物降解作用对苯并咔唑系列化合物分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且随降解程度的增加变得更为显著,降解油中【a】/[c】苯并咔唑比值或增高或降低。生物降解原油中吡咯氮化合物的组成变化,使降解油的二次运移示踪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SIG的证据权法矿产资源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基于SIG的证据权法矿产资源评价体系结构和方法,并以西南三江成矿带为示范区进行了铜矿资源预测评价。示范区分别设置一个主结点和三个省级结点,并在结点服务器上进行了相应的数据与服务的部署。评价结果表明,基于SIG的矿产资源评价很好地解决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问题,提高了评价效率,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熊康宁  刘琦  肖时珍 《中国岩溶》2011,30(3):243-247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把毕生的精力奉献在岩溶地质事业上。他对岩溶发育的规律及溶蚀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碳酸盐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岩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潜心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参加了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许多流域,包括三峡、乌江渡、新安江等百多座水利枢纽;他指导有关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他提出多种水动力条件、三相流的作用机理与混合溶蚀作用等问题;他提出地质—生态环境的新概念,提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概念并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探索,积极开展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了一套有关岩溶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为岩溶地区的开发及灾害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upon slopes in limestones and in volcanic rocks in the Benson River valley,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Postlogging soil erosion and vegetal regeneration success were assessed by measuring soil depth, percent bare rock and moss cover, and the numbers and diversity of trees, shrubs, and plants on 25 sampling sites, each containing ten measuring quadrats selected at random. Sixteen sites were on the Quatsino Formation, a well-karstified limestone, and nine on the Karmutsen Formation of basaltic lavas. Eight sites were of virgin forest, 16 were logged between 1970 and 1983, and one (on limestone) was logged in 1911. Both bedrock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utting. There was greater loss of soil and an increase in bare rock on the limestones. Eros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burning on the limestones but not on the volcanics. Within-group comparisons on the limestones determined that steeper slopes and harder burned areas suffered the most and are slowest to regenerate. Volume of timber on the 1911 site was 19 percent of that in similar uncut forest sites. It appears that complete recovery on the barren limestone slopes will require at least som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干层发生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土壤物理学和生态学及其交叉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回顾土壤干层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土壤干层的概念与特征、评价指标、形成原因与危害、不同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及调控对策等,针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和植被退化现状,提出土壤干层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建立统一的土壤干层动力学量化指标、干层内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性、土壤干层强度对土壤—植被—大气传输体(SVATs)中水分运移的影响、土壤干层发生发展过程和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干层预测模型及其调控机制。此外,土壤干层的研究应结合当前植被恢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在气候变化和剧烈人类活动背景下,开展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与土壤水资源影响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将是水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长期面临的科学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温度场与凝结水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山北麓平原细砂、砂砾石、粉质轻粘土等三种代表性岩性的地层进行了凝结水的观测试验,分析研究了土壤剖面温度变化特征、凝结水形成的水汽来源、产生凝结水的深度和时间、积雪期雪面的水汽凝结、冻结层水汽凝结、蒸发作用和潜水埋深等因素对水汽凝结的影响、凝结水的数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成果对西北干旱地区耐旱植被的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古生界有利暗色页岩发育,但现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南方暗色页岩与碳酸盐岩间互发育,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复杂的碳酸盐岩地质问题。文章从国外勘探经验及近年来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实践中总结并详细分析了碳酸盐岩发育对页岩气成藏和开发控制的5大问题:(1)地表或近地表岩溶地质问题对开采的影响;(2)页岩目的层顶底板及其内部碳酸盐岩层对成藏和开采的影响;(3)页岩中碳酸盐类矿物含量对开采压裂的影响;(4)页岩层中天然裂缝被方解石充填对成藏的影响问题;(5)常规碳酸盐岩储层与非常规页岩共同成藏问题。建议在南方古生界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把碳酸盐岩本身储集成藏和碳酸盐岩对页岩气成藏、开采、钻井施工等的影响综合考虑,以总含油气系统的思路,综合选井,以促进南方古生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锦屏一级水电站煌斑岩脉化学复合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抗力体发育有f2、f5、f8、f42-9断层、煌斑岩脉及深部裂缝等软弱带,需采用相应的工程方法对这些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化学复合灌浆是在水泥灌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处理方法,从化学浆材的选择、灌浆参数的确定、灌浆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了化学复合灌浆在左岸抗力体煌斑岩脉加固处理中的试验情况。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区煌斑岩脉的可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岩心观察、岩体透水率、岩体声波和孔内变形模量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对灌浆效果进行了检测评价,评价表明化学复合灌浆对煌斑岩脉的加固处理效果明显。最后根据本次灌浆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Microbial biofilms are ubiquitous in aquatic and terrestric ecosystems as well as on man-made material. They are initial colonizers on all surfaces and take part in biogenic weathering on natural rocks as well as on building ston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biofilm matrix, mainly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EP), is documented for biofilms on stone surfaces: the hydrated gel acts as glue between the organisms and the material surface. Besides EP, living cells, cell debris and mineral particles are embedded in the matrix. These particles appear to b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s of cell walls and interfaces in the biofilm matrix. 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matrix, EP stabilizes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against periodic desiccation.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in several polymers (alginate, dextran, levan and others) a typical extracellular enzyme, the alpha-amylase, develops enhanced resistance against desiccation stress. Consequences of EP production and biofilm development on surfaces are discussed.Special issue: Stone decay haz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