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豫南山区一般是指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大别山区。范围包括河南省信阳地区的信阳、潢川、光山、固始、罗山、商城、新县和信阳市;驻马店地区的确山、泌阳、驻马店市,南阳地区的桐柏、社旗、唐河,共涉及三个地区十四个县市,土地总面积2.61万Km~2,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15.6%。  相似文献   

2.
专家笔谈:科教兴国与区域发展朱友文(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教兴豫"是河南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现有人口在各省区中位居第二,河南也是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居中西部和全国各省区的第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省域中心城市(指17个地级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日渐增强,市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制约愈加突出。这在中部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研究河南省中心城市市区行政区划问题,对于培育中心城市,加快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河南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一)河南省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远低…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实力为权重,从综合影响的角度运用加权Voronoi图分析河南省1991-2010年间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且20年来郑州的城市影响空间在不断扩大;和郑州邻近的开封、新乡、焦作、洛阳等城市的影响空间在缩小;南部的南阳、信阳、周口由于发展较慢,城市影响空间也在缩小;北部的安阳、濮阳、鹤壁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及未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河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比较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相对较弱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导致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发展环境变化、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和历史遗留问题是河南省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本着提高河南区域竞争力的原则,提出了未来河南经济发展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80年代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总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 ,但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南阳的建制与变革、城廓变迁、战略地位、人才荟萃、经济繁荣等方面探讨了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演变过程,强调了两汉鼎盛时期。分析了南阳盛衰的历史原因。进一步论述了南阳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振兴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增长三角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自从出现就获得了迅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襄樊、十堰和南阳3市地处中部地区,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但经济水平仍显不足。同时也面临着周边武汉经济圈、中原城市群、成渝都市圈和关中城市群竞争,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襄十宛三角地区做为中部重要区域要想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必须要有所作为。正是这种目的,提出了构建襄十宛增长三角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ESDA的河南省入境旅游效率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价旅游效率对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价值。采用DEA模型测度,研究了河南省2010~2015年18个地市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利用ESDA对旅游效率的时空差异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河南省旅游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较低,且低于纯技术效率,说明旅游资源的生产规模和投入产出不匹配,需要调整规模。(2)河南省北部地区的郑州、开封和洛阳的旅游效率较高,而河南省南部地区的南阳、信阳和平顶山的旅游效率较低,整体呈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3)河南省旅游效率高-高集聚的地区主要为郑州、焦作和新乡,2015年旅游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较小,集聚特征不显著的数量达到了77.78%以上。(4)在资本投入要素中,平顶山、南阳和信阳的调整幅度较大,分别需要减少20个、63个、21个星级饭店和34.754、18.020、11.859亿元的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劳动投入要素中,周口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需要调整的幅度最大,分别需要减少27.077万人、23.028万人和19.850万人的住宿和餐饮业职工。(5)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信息技术和对外开放为河南省旅游效率的正向影响因素,其中信息技术的影响作用最大,而交通条件和化为反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的整体不均衡性、局部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研究。30年来,河南省人口-经济分布的整体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呈波动式缓慢变化;局部不均衡在1980—1995年持续加强,表现在人口-经济协调型县域数量持续减少而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人口超前型、人口极化型县域数量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呈波动式变化。人口-经济不均衡性的全局空间关联模式为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呈波动式增强的趋势;经济极化聚集区和人口极化聚集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空间上不断聚集,经济极化聚集区位于豫北、豫中和豫西的交界处,且有向豫中、豫西方向扩展、迁移的趋势;人口极化聚集区主要位于豫东和豫南地区,有向北迁移的趋势。分散模式中的经济孤立区和人口孤立区呈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三角洲一般人口密集.开发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往往是沿海国家的重要地区。但同时,遗里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在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研究如何协调好三角洲地区资源、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怎样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针。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南阳地区在总结乡镇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探讨发展乡镇企业的新模式。 一、发展的需要 南阳地区的乡镇企业中,手工业(如丝织、地毯和玉雕、烙花等),农副产品加工及矿产品开发占多数。由于厂小数多、人员分散、力量单薄、孤军作战、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有的因信息不灵、盲目生产,产品滞销、亏赔破产;有的因资金渠道不通而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13.
伏牛山地合理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牛山地是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的统称。它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接豫西黄土丘陵,东与嵩山山地相连,南邻南阳盆地,西抵陕豫境界。面积达2.4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8%;人口296.8万,占全省人口的4.3%。这里是河南省资源丰富、适合以林为主和开展多种经营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南阳地缘交通的古今变迁,总结地缘交通因素对南阳古城产生以及对南阳城市经济、人口、规模、形态、功能等方面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地缘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南阳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地缘交通对南阳城市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空间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对南阳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依次是晚清及其以前、民国时期、1949至1979年、1979年以后。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基于对中国发展中地区的河南省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对经济水平较低、受外部影响较小但增长迅速的内陆省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同,中国发展中地区的国有银行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其中,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城市的地位上升最为突出。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制度变化有关;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又是促进该趋势的直接诱因。这一观点通过混合OLS模型模拟得到证明。城市内部的银行业区位变化,具有一些与发达国家的不同之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心城市的迅速拓展。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又带来了城市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由此形成了银行业区位的不断扩散,新兴快速增长的地区,迅速吸引了一批银行的建立。对郑州市58家银行网点的调查表明,在1978年之前,银行网点设立十分遵循计划体制的安排;而在1979年以后,邻近地段“人均收入水平高:决定着相当一部分银行网点的布局。这从微观角度佐证了河南省的分析结论。金融系统的集中格局,为非中心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三门峡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地区相对,西连陕西的渭南地区及商洛地区,东接洛阳市,南与南阳地区为邻。现辖四县(渑池、陕县、灵宝及卢氏),一区(湖滨区,即三门峡区),一市(义马市),总面积9741平方公里,人口174.5万,其中市区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15万。该区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1921年发现于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公元前21世纪至18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域。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十有三年,封虢仲于此,称虢国。”战国时属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占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控制了地球上将近80%的财富、80%的贸易和90%的工业。而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享有地球上20%的财富、20%的贸易和10%的工业。在80年代的10年中,尽管东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但南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以非农业人口比例为主要考核指标,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城乡发展政策与体制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第二、第三产业产值,非公有经济比重等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城镇化水平有明显制约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控制人口规模,因势利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焦作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西背依山西高原,南临黄河,东连广阔的华北大平原。全区包括一市七县,即焦作市、辉县、修武、博爱、沁阳、济源、孟县和温县,总面积共706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54%,山地、丘陵占46%。共有耕地369.3万亩,人口313.3万人。 本区历史发展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即在此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开发航运,修建道路,使农业发达,商业昌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焦作市的前身为修武县的一个镇,1956年建市。解放后全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已成为全省重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洲60%以上的人口和主要工业都集中于水资源不足全洲5%的太平洋沿岸、巴西东北部和墨西哥高地等地区;相反,人口仅占全洲10%的亚马孙河等三大流域的径流量却占全洲70%。因此,一方面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区供水严重短缺,特别是随着都市迅速增长,工矿企业大批兴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不少地方为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而压缩或停止农业供水。目前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拉丁美洲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洲60%以上的人口和主要工业都集中于水资源不足全洲5%的太平洋沿岸、巴西东北部和墨西哥高地等地区;相反,人口仅占全洲10%呢的亚马孙河等三大流域的径流量却占全洲70%。因此,一方面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区供水严重短缺,特别是随着都市迅速增长,工矿企业大批兴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不少地方为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而压缩或停止农业供水。目前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