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文利  陈俊勇 《测绘科学》2007,32(4):12-13,7
大气垂直折光是影响珠峰高程测量成果和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实际数据详细分析研究了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计算原则、方法及其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结合同以往(1975、1992年)珠峰高程测量中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趋势的比较,得出气温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均存在周日变化并给出了它们的变化趋势,提高了珠峰高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左虎  范东明 《四川测绘》2007,30(3):99-102,108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大气折光改正方法,提出了在EDM三角高程测量中,不需要测定气象参数,利用观测双棱镜的垂直角和距离,从大气垂直偏角入手直接推算出大气折光系数公式的新方法。最后并对公式做了精度分析,计算的折光系数中误差能达到±0.05。此方法适用于测区气象条件复杂、不便于精确测定测线全程气象参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珠穆朗玛峰的高程计算中,必须精确的知道大气折光系数。在每一个测站上,对珠峰进行天顶距观测时,视线穿过三千米左右厚的大气层,而且是在海拔特高的地区,这样的气层,视线所受折光影响同一般地区是否一致,过去在三角高程测量中所采用的折光系数,是否能适应这个地区,应当如何求得可靠的折光系数,这些都要经过试验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较为精确地求得珠峰地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跨中位置处于百米高空,如何测得精确的垂度值,对主缆线形进行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悬索桥基准索股垂度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实时大气折光系数改正的单向三角高程的跨中垂度测量新方法。在桥址区建立高精度的高差基准,通过对桥址区的大气折光系数的测定及改正试验,证明该测量方法切实可行。基准索股跨中垂度采用双测站进行测量,当双测站所测同一点绝对垂度互差小于10 mm时,取双测站所测垂度均值作为该点的垂度值。该方法的测量结果达到设计精度要求,对同类工程测量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确定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垂直折光是限制现今所有外业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何确定一个地区的大气折光系数也就成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本文对精密测距三角高程的高差式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并以此为数学模型,以精密垂直角观测值为基础对全网进行平差,从而求得每个点上的大气垂直折光系数K。本文还讨论了清除或削弱大气垂直折光和垂线偏差对三角高程的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几年的测量数据统计出岔路河测区夏季垂直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并得到其平均值、同期变化幅度、年变化幅度、同一地区不同测线的变化幅度,从而为该地区的测量工作和气象地质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由此,也得出垂直大气折光系数差值对正反高差较差的影响,随边长的增大而增大,边长较长时必须选用接近实际的垂直大气折光系数.  相似文献   

7.
<正> 在建造稀有工程建筑物时,在特殊用途的工作项目和其它领域内,计入大气折光是提高控制网测角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用大地测量方法来研究大气折光差之值及其变化已被广泛应用。在某些测量实践中,对于测量过程及其以后的计算,必须事先给出折光差值。下面我们运用经验方法,以某地区一年期间的试验数据为基础来研究,求定垂直折光差角的可能性。确定垂直折光差的实验结果表明,它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嵩县山区大地控制网的测量数据,分析了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首先,分析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因素;其次,确定折光系数的取值范围,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推导其解算公式,并进行精度评定;然后,结合精密水准和三角高程的观测数据,计算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最后,总结嵩县山区的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相似地区的三角高程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气折光差在垂直面的投影,即垂直折光差。产生垂直折光差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它受地理,地貌、时间、气候等因素影响。三角高程测量作业过程中,正确选用大气折光系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  相似文献   

10.
珠穆朗玛峰高程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引言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位于伟大祖国和友好邻邦尼泊尔边界上,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屹立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上,是世界第一高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1966~1968年期间),和今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1975年上半年),我国测绘工作者两次进入珠峰测区作业,并从珠峰北坡对珠峰高程进行了测定。1966~1968年在珠峰测区所进行的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大气折光受热湍流和动(风)力湍流两方面影响的原理,提出了测定两个高度间的温差和风速差分层区计算折光系数的方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在垂直温差小而风速影响大的中性或近中性和稳定大气条件下的折光改正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激光准直系统垂直折光改正的数学模型。在温度梯度的精确值难以获得时,利用精密水准成果计算折光系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文中还以BEPC工程为例,讨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准折光的精确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折光误差是精密水准测量的一项系统误差。本文通过近地面大气层中温度垂直分布的观测试验,建立了比较理想的温度垂直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分析和几何光学的原理建立了水准视线的曲线方程。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折光改正的精确公式。文中还提出了改正折光误差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用电磁波测距仪传递高程的精度及最佳观测时间,本文用比较法和全日(8:00——19:00)观测进行试验,结合中国矿院77届学生所作的试验以及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的试验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用电磁波测距仪传递高程在最佳观测时间段(10:00——13:00)内,大气折光误差最小,观测精度最高,所测成果最可靠。  相似文献   

15.
近地层大气折光系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利龙 《东北测绘》1999,22(1):3-5,12
本文从大气垂直折光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导致近地层折光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折光系数的变化具有5个特征,即时间、气候、高度、土壤及均值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应用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气垂直折光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导致近地层折光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折光系数的变化具有5个特征,即时间、气候、高度、土壤及均值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应用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黄陵地区某矿井三角高程实测数据为例,用对向观测方法探讨了井下大气折光系数与相对高差之间的关系,得出井下高差对大气折光系数影响较大的结论,即当高差小于10m时,大气折光系数相对稳定;超过10m时,大气折光系数会激增;当高差达到20m后,大气折光系数又会趋于稳定。实验与分析表明:井下大气折光系数不宜都采用0.14,如在井下巷道相对高差较大时可考虑采用与实际情况更相符的1.55为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大气折光系数K值的测定问题,认为K值的变化除与观测时间等有关外,重要的是一定的高差误差对不同边长所计算的K值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建议在测定K值时应在1km以上的长边上进行。  相似文献   

19.
精密EDM三角高程测量中的折光改正实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利龙 《测绘科学》2006,31(6):129-130,132
大气折光是影响精密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其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必须通过利用折光系数进行折光改正的方式予以削减。本文介绍一种求折光系数的实用方法—综合反演法,可以直接利用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计算往测和返测的折光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激光准直系统垂直折光改正的数学模型。在温度梯度的精确值难以获得时,利用精密水准成果计算折光系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文中还以BEPC工程为例,讨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