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鸡山造山带的蛇绿岩套及古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传统认为蛇绿岩套由超基性岩,含枕状构造的基本熔岩和硅质岩组成,是大洋岩石圈的碎片,具有完整的5个或4个层序,但经深入研究发现,蛇绿岩有不同的类型,可产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区。从层序,岩性、岩性组合特征来看,拉鸡山存在蛇绿岩套。拉鸡山蛇岩套厚度小,层序不全、岩性变化大、不是大洋中脊产物,其岩石学特点与初始洋盆蛇绿岩套相同。拉鸡山 绿岩套是中寒武世陆间裂谷拉张到最宽时的小洋盆中形成的,属于陆间裂谷型小洋盆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西段中元古代早期蛇绿岩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祁连西段朱龙关河—托来山北坡一带,希罕地保存着中元古代早期蛇绿岩带。该蛇绿岩带形成于下元古界北大河群古陆壳结晶基底上,由裂陷到裂谷,尔后演化为小洋盆所残留下来的洋壳残片。根据采自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的3 颗单颗粒锆石年龄测定值(1.7~1.8Ga)信息,表明洋盆发育于中元古代早期。同时它还经历了沟、弧、盆体系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北山蛇绿岩特征及构造属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概述了北山地区4条蛇绿岩带的岩石类型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认为: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洋盆环境,特征最接近现代洋壳蛇绿岩,在该带北侧保存有标志活动陆缘的公婆泉-东七一山岛弧火山岩带,南侧保存有标志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的浅海—次深海形成的寒武纪含磷钒铀锰沉积岩系地层,说明该蛇绿岩带指示南北两个板块间裂解与聚合的位置。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分布于公婆泉-东七一山岛弧与星星峡-旱山地块之间,形成于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岩带和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晚古生代裂谷拉张最大化至初始小洋盆出现的阶段,即类似于"红海型"海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北山月牙山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定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青叶  王忠  刘金宝  王瑾  李大鹏 《现代地质》2012,26(5):1008-1018
北山造山带是天山—兴蒙造山带的关键枢纽地带,该地区蛇绿岩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探讨中亚造山带的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报道了月牙山蛇绿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Hf同位素组成及SHRIMP年代学研究成果。蛇绿岩套中斜长花岗岩的精细SHRIMP锆石U-Pb年龄为(536±7)Ma,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早寒武世晚期。月牙山蛇绿岩中蚀变橄榄岩、变基性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其应形成于与岛弧无关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它应形成于板内深大断裂—初始裂谷演化至陆间有限小洋盆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哈萨山蛇绿岩位于东昆中缝合带中部,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三大核心地质遗迹之一,蛇绿岩出露较为完整,通过对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年龄值为438.5±2.6 Ma,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蛇纹岩的原岩为橄榄岩类,蛇纹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呈右倾斜的配分曲线;辉长岩显示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具有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配分曲线较为平缓,略呈右倾型;玄武岩具有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呈平坦型,Nb、P轻微亏损,各样品配分曲线大致平行于E-MORB谱线,显示为同源岩浆,主要表现为E-MORB特征,并具有洋中脊向洋岛过渡的特征,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应属初始小洋盆,可能为原特提斯洋洋壳残迹,形成于洋陆转换早期。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红石山蛇绿岩位于中蒙边境附近,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最西段。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石山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皆显示类似MOR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Na2O+K2O(2.99%)和P2O5(0.08%),中等含量TiO2(1.46%);L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型式具平坦型和轻稀土略微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的特征,HFSE变化相对较为稳定。红石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46.6±2.8Ma,代表该蛇绿岩形成时代,即为早石炭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红石山蛇绿岩可能为石炭纪大陆裂谷向大洋转化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初始小洋盆,其向西可与新疆境内的巴音沟蛇绿岩对比,二者同属“红海型”洋盆初始洋壳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7.
新疆蛇绿岩就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绿岩是古代大洋岩石圈的残片 ,但它并不代表正常的洋壳 ,也不能无条件的与现代大洋进行对比。因为蛇绿岩形成环境具有多样性 ,既可以形成于大洋 ,也可以形成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岛弧、被动大陆边缘或小洋盆等。蛇绿岩可以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 ,在就位机制上也应存在多样化 ,依据新疆实际 ,将蛇绿岩分为 5种就位机制即 :克拉麦里型 (特提斯型 )、特克斯型 (环太平洋型 )、阔克萨勒型 (底辟型 )、唐巴勒型 (过渡型 )、西昆仑仰冲型 (特罗多斯型 )等  相似文献   

8.
青海祁连县大红沟蛇绿混杂岩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红沟蛇绿岩是北祁连山露最为完整的蛇绿岩,不仅变质超基性岩、超镁铁-镁铁堆积岩系、辉绿岩墙群及熔岩出露齐全,而且混杂岩带内弧前海沟复埋石堆积、浊流-滑塌堆积在空间上有序递变,构成蛇绿岩底部的变质超基性岩-超镁铁质堆积岩系沿断裂呈脉状底辟式侵入海沟地带的红色浊流-滑塌堆积内。该蛇绿岩具有N型MORB特征,形成于类似红海向大西洋过渡的狭窄小洋盆,其形成机制为:在斜向汇聚阶段,尚未冲下去的洋壳在海沟地带的软碰撞触点附近断裂成两部分,下部随柴达木板块继续向下俯冲,上部残留洋壳南北两端则分别向南部的被动陆缘和北部的岛弧仰冲,并整体发生反时针旋钮。志留纪末,强烈的侧向挤压抬升,造成蛇绿岩片向上逆冲推覆。  相似文献   

9.
江南造山带北缘鄣源构造带主要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鄣源构造带现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混杂新元古代早期基性岩块以韧性变形构造为显著特点,并强烈叠加印支—燕山期逆冲-走滑脆性断裂的区域性超壳断裂带.构造带历经多期构造变形,主期构造变形以晋宁期弧-陆(扬子陆块)碰撞在地壳内部层圈结构相对薄弱部位形成的向南逆冲式韧性变形为特征.鄣源构造带中的蚀变枕状—块状基性熔岩、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块在空间上紧密相伴,形成于低速扩张的陆缘小洋盆扩张脊环境,具初始洋壳基性岩特征,属皖南伏川蛇绿岩西延组成部分.鄣源构造带及其两侧广布的新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建造体形成于大陆边缘与板块构造体制相关的构造-沉积环境,鄣源构造带南侧为裂解海盆沉积体系,北侧属于与大陆边缘火山弧有关的盆地沉积体系,鄣源构造带内显示深海—半深海沉积特征.鄣源构造带北东、南西向延伸分别与皖南伏川蛇绿混杂岩带及景德镇-宜丰深断裂带相接,是江南造山带北缘以皖南伏川蛇绿岩为代表的新元古代早期陆缘小洋盆俯冲-碰撞拼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西藏泽当蛇绿混杂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泽当蛇绿混杂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结合带,它与国内、外某些典型的层序性蛇绿岩能够对比,形成于板内拉张裂谷,属边缘海或小洋盆的产物,是跨越三叠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1.
泽当蛇绿混杂宕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结合带。它与国内、外某些典型的层序性蛇绿岩能够对比,形成于板内拉张裂谷,属边缘海或小洋盆的产物,时代跨越三叠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2.
西藏班公湖蛇绿岩组合层序、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班公湖蛇绿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蛇绿岩均遭受了强烈挤压构造变形而形成蛇绿混杂岩带.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蛇绿混杂岩片按正常蛇绿岩层序重新组合排列,恢复后的蛇绿岩层序综合剖面可与典型洋壳剖面对比,自下而上层序为:①变质橄榄岩,主要为强蛇纹石化斜辉橄榄岩和纯橄岩;②堆积岩,由层状辉长岩和层状橄榄岩组成;③辉长辉绿岩岩墙群;④镁铁质熔岩,可分为块状熔岩和枕状熔岩;⑤深海-半深海沉积,岩性为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灰岩等.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蛇绿岩主要形成于中特提斯洋中脊、洋岛环境,中特提斯洋可能为比较成熟的大洋盆地,而不是发育不完全的陆间小洋盆或边缘海盆地.  相似文献   

13.
蛇绿岩是刻画造山带洋—陆演化格局的标志性证据,由具有成因联系的超基性—基性岩和上覆远洋—深海沉积物组成,是一种理想剖面,非实际的野外露头表现.蛇绿岩分为MOR型和SSZ型两类,前者形成于洋中脊、洋盆宽度足够的弧前/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后者形成于洋壳初始俯冲阶段的弧前环境.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可以通过古生物和同位素测年方法获...  相似文献   

14.
南天山库勒湖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年龄   总被引:38,自引:24,他引:38  
南天山库勒湖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时代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蛇绿岩基性熔岩的主量、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库勒湖蛇绿岩具N-MORB特征,推测其形成于小洋盆环境。基性辉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的研究表明425±8Ma古亚洲洋南缘南天山一带存在一小洋盆。  相似文献   

15.
西藏西南部与蛇绿岩伴生的硅质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存在一条蛇绿岩带,与蛇绿岩伴生的中生界硅质岩分布广泛。其中与拉昂错蛇绿岩体伴生的硅质岩,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以及地球化学环境判别图,显示其沉积于大陆边缘盆地的构造环境,其形成包括生物作用和热液作用两种因素。含硅质岩的地层剖面自下而上岩性为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杂砂岩→放射虫硅质岩,形成环境是从三角洲或浅海过渡到大陆边缘,再到边缘盆地。硅质岩中含有大量放射虫,放射虫组合显示硅质岩的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含硅质岩地层和蛇绿岩都是印度大陆北缘小洋盆的组成部分,两者因洋盆碰撞闭合而汇聚在一起。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反映了该陆缘小洋盆在晚侏罗世所处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校培喜 《西北地质》2003,36(2):20-29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与洋内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源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暗示早古生代研究区曾出现过小洋盆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大陆碰撞构造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青藏高原分布的蛇绿岩带的地质特征进行剖析,认为这些蛇绿岩是陆内裂谷环境产出的初始洋壳而不是大陆缝合线。然后对喜马拉雅山系的构造特征及其造山体制加以讨论,认为以喜马拉雅山系作为碰撞造山的样板并无地质事实的根据,而是一种想当然的臆说,后来也得不到参验。结论:碰撞造山带在大陆是不存在的,是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18.
甘肃北山牛圈子蛇绿岩铷—锶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甘肃北山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受阿尔金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影响,被分割成白云山-洗肠井蛇绿岩段、通畅口-牛圈子蛇绿岩段、白玉山-红柳河蛇绿岩段.牛圈子蛇绿岩属洋壳型蛇绿岩,蛇绿岩各单元岩石发育齐全,与东部洗肠井洋壳型蛇绿岩和西部红柳河洋壳型蛇绿岩相似,牛圈子蛇绿熔岩Rb-Sr同位素年龄为463±18Ma,与洗肠井蛇绿熔岩夹层中放射虫时代一致,为中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红柳河蛇绿岩尚无可靠时代依据.通过构造恢复,上述3条蛇绿岩段在早古生代为统一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带,这条早古生代蛇绿岩带属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间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19.
张旗 《岩石学报》2021,37(4):957-973
"双沟蛇绿岩"是笔者最早研究的蛇绿岩之一,位于云南哀牢山带。双沟出露的岩石有二辉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斜长花岗岩、玄武岩、硅质岩等。辉长岩亏损LREE,锆石U-Pb年龄为362~328Ma。玄武岩具N-MORB和E-MORB的特征,锆石U-Pb年龄为249Ma。研究认为,"双沟蛇绿岩"可能产于陆间小洋盆或裂谷或裂陷槽背景。但是,双沟没有可信的深海沉积和混杂堆积的记录,虽然岩石组合类似蛇绿岩,地球化学也具有MORB的特征,暗示双沟可能不是一个典型的蛇绿岩。如果双沟不是蛇绿岩,则晚古生代的哀牢山带就不存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洋盆,也不可能存在大陆碰撞的记录。双沟不是蛇绿岩是什么?可能是造山橄榄岩(Orogenic peridotite)。造山橄榄岩与蛇绿岩的岩石组合类似,蛇绿岩的橄榄岩产于洋壳之下;造山橄榄岩产于陆壳之下。检讨双沟蛇绿岩的研究,反思蛇绿岩的概念。笔者认为,斯泰因曼的"三位一体"概念是合适的,1972年彭罗斯会议的决议是正确的,1996年怀柔会议构造学家对蛇绿岩概念的理解是对的。考虑到混杂堆积对于蛇绿岩的重要性,建议将混杂堆积也作为与蛇绿岩相伴的一个重要指标加进来。如果这个想法合适,则一个完整的蛇绿岩组合将由三个要素组成:1)岩浆岩(包括地幔岩、堆晶岩、侵入岩和火山岩,代表大洋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2)深海沉积(代表洋盆顶部的物质组成); 3)混杂堆积(代表洋盆消失、陆块碰撞的构造产物)。蛇绿岩不同于其他岩浆岩,其研究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思路,明白这一点,蛇绿岩研究才能走上正轨。双沟蛇绿岩研究遇到危机,中国其他一些蛇绿岩也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因此,检讨双沟蛇绿岩,对反思蛇绿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托莫尔日特似蛇绿岩岩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加里东裂谷带东段托莫尔日特地区的一套酷似蛇绿岩的岩石组合 ,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并不具备洋壳性质 ,而应为形成于陆壳内的 ,即没有洋壳出现的陆缘裂谷环境下的一种似蛇绿岩组合。提出了与蛇绿岩不同的动力学形成模式 ,所讨论的似蛇绿岩可能是并无洋壳出现的陆缘裂谷的较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