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地矿所徐培苍副研究员与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经深入研究,发现华东地区古老变质岩系中存在有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填补了我国在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超高压的标志矿物——柯石英,1960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随后,法、日等国在金伯利岩和区域变质岩中相继发现。1988年以来,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和一些中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安徽、江苏、山东地区的高压  相似文献   

2.
周达人 《地质论评》1959,19(11):527-527
长春地质学院黑龙江区测大队第二分队在公司涼子实测剖面过程中,发现古植物化石数块。经长春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教研室鉴定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支脉蕨(Coniopteris sp.)和苏铁杉(Podozamites)。化石存在于黑色粉砂岩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泥盆系层序的新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吉林省泥盆系露头比较零星,地层资料也比较少。1966年李东津等在永吉县黄榆屯西王家街发现泥盆纪珊瑚,长春地质学院等命名为王家街组。分布在磐石县呼兰镇至黑石镇一带的变质岩系呼兰群经郭鸿俊的研究被划为志留—泥盆系,但至今仍有争议。笔者通过珊瑚化石的研究,肯定了原定为志留系的二道沟灰岩为早泥盆世早期地层,又在王家  相似文献   

4.
中天山变质岩系的成岩时代及演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天山隆起带属天山地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西起中苏边界,经天山主峰呈狭长条带向东伸展.带内变质岩系广泛发育,它们主要由片麻状花岗质混合岩、石英岩、各种片岩和大理岩等中深变质岩组成.由于缺乏化石依根和在很多地方它们与古生代地层呈断裂接触关系,所以对其时代尚有争议.为搞清其成岩时代并了解该区地质演化历史,作者于1984年对中天山艾肯达坂附近的变质岩系进行了较系统地采样,分别作了铀—钍—铅法及铷—锶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比较合理地确定了两次重要地质事件的发生时代—即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和距今最近的一次强烈(热)变质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湘西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特征性地质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西钨锑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不同元素(矿物)组合的金矿床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成矿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6.
胶南地区五莲群中管孔藻类的发现及其意义赵达,程立人,刘茂修(长春地质学院)本文所描述的红藻门、管孔藻科2个新属中的3个新种Shandongsolenoporaorientalis、Wu-liansolenoporaKunshanensis和Wulia...  相似文献   

7.
本会变质岩委员会在中国地质学会十一月在福州召开的福建中新生代变质活动带和变质岩现场会上已正式成立。主任委员程裕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任委员董申保(长春地质学院),沈其韩(地质部地质所),委员贺同兴(长春地质学院)、游振东(武汉地质学院)、赵宗溥(中国科学院地质所)、陈芸菁(北京大学地质系)、周世  相似文献   

8.
豫西太华群微体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莲芳 《地质论评》1996,42(5):459-464,T001
豫西太华群一名已沿用了30余年,在这套中深变质岩系中,过去从未发现生物化石,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及构造格架一直将其归入太古宇。笔者对小秦岭地区这套中深变质岩系的石墨片麻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及大理岩,采用浸解法,切片法研究,发现了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文中介绍了微体化石的赋存层位及岩性。  相似文献   

9.
在冀北新发现的15处含“清河镇动物群”的化石点中,“化石”有的产于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高于庄组内,有的产于前长城纪变质岩系中,在蓟县标准剖面的常州沟组和铁岭组内亦发现有“小壳化石”碎屑。笔者认为,即使它们确是化石,其繁衍的地质时代也绝不仅限于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在大多数化石点,“化石”产于角闪岩相变质岩中以及超糜棱岩和变质侵入岩中,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因此,笔者怀疑它们究竟是否真的是化石。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嘉荫县恐龙化石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其产地是我国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发掘地。嘉荫县恐龙产地位于喜荫县城南西9km处,渔亮子-小滚子沟之间。最早发现者是俄国人古洛夫。到目前为止已组装五具恐龙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委员会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化石主要产于晚白垩世晚期的渔亮子组砂岩、砂砾岩及含砾砂质 泥岩中。  相似文献   

11.
冀北“清河镇动物群”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勤  张江满 《中国区域地质》1993,(4):364-370,T001
在冀北新发现的15处含“清河镇动物群”的化石点中,“化石”有的产于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高于组内,有的产于前长城纪质岩系中,在蓟县标准剖的常州沟组和铁岭组内亦发现有“小壳化石”碎屑。笔者认为,即使它们确是化石,其繁衍的地质时代也绝不仅限于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在大多数化石点,“化石”产于角闪岩相变质岩中以及超糜棱岩和变质侵入岩中,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因此,笔者怀疑它们究竟是否真的化石。  相似文献   

12.
东大山磁铁矿地处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P-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西缘,属于产在前长城系龙首山群一套变质岩中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分析其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同类型矿床勘查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基于在矿区及周边开展的1∶5万航磁测量及异常查证情况,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标志,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13.
徐惠芬 《地质论评》1987,33(2):201-202
全国变质地质及变质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日—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的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及山西省地质学会共五个单位发起和联合召开的。大会由山西省地质研究所冀树楷总工程师代表五个发起单位和东道主致开幕词。北京大学董申保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张贻侠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游振东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区北缘的构造演化与古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别山区北缘的构造演化与区域古生物学的研究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不断在浅变质岩系中发现的古生代生物化石以及对晚古生代生物地层的系统研究表明:区内浅变质岩系所包含的古生代地层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系统的生物地层、生物古地理、古生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D-C期间是区域重要的构造变动期之一。早期海西运动是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质事件,对这一事件的详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中发现微古植物化石赵成峰(云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分布在腾冲县界首以东的寺山大寨—单龙河—带,其原岩为一套含中酸性火山岩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地层,长期以来一直将其划归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之上段。19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描述的遗迹化石系笔者于1980年夏,随同长春地质学院的老师赴黑龙江省参加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专题研究时,在密山地区过关山附近上侏罗统云山组中所发现的。化石保存在一层巨厚的滨浅海相黑色泥岩里。经研究,确定它是一个新遗迹属。在研究过程中,承蒙门凤岐和杨式溥老师在百忙中给予了亲切的指导和帮助;我所照像室陈殿丰技师摄制图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米家山隆滑构造的发现及地质意义(摘要)冯秦阳(甘肃省地勘局区调队兰州730050)米家山隆—滑构造由米家山序列深成岩体和早奥陶世阴沟群变质岩系组成,出露于1∶5万老龙湾幅和赵家水幅相邻的部位,深成岩体呈椭圆形东西向展布,产于米家山背形褶皱的核部。岩体...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朱夏断裂北侧大理岩系中微古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王涛丁莲芳李伍平(西安地质学院区调所西安710054)东秦岭朱夏断裂北侧分布有一套以大理岩为主体的中浅变质岩系,西起双槐树西侧,东至军马沟一带,长约60km,宽2~4km。南以断裂与秦岭杂岩相邻;北以...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遥感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85年11月5日在长春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吉林省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交流会。与会代表22人,分属十五个单位,并且邀请了辽宁、黑龙江两省遥感站的代表。吉林省地质学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允良对遥感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及其任务做了全面汇报,并介绍了中国国土资源卫星的概况。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煤地质局长春科研所、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六○八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核工业部东北勘探局二四四地质大  相似文献   

20.
    
杨振升教授,任教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学院),长期从事区域构造、构造地质、变质岩构造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专长于早前寒武纪构造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进行早期地壳复杂构造的高级变质岩区填图理论与方法的实践与研究;从国内长期大量实践及与国外对比的综合分析研究中,发现与提出了新认识,新观点,发表诸多论文,出版多部专著,特别是多年负责具体指导高级变质岩区的填图,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化推动了我国早期地壳构造与区域地质填图研究与工作;是一位有坚实实践基础、有创新理论探索研究、有突出成果的构造地质学家,特别是高级变质岩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