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载金炭样品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克臣 《吉林地质》2011,30(3):91-93
建立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载金炭样品中砷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溶样,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载金炭样品中的砷。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流程短、精密度好、速度快等优点。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全谱直读ICP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载金炭中铜铁钙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珍珠 《岩矿测试》2012,31(2):263-267
样品经灼烧灰化后,用盐酸、硝酸溶解残渣,在稀王水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载金炭中的铜、铁、钙和镁。试验了烘样温度、灼烧坩埚的材质、温度和时间、测定介质及共存元素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载金炭的烘样温度宜选择150℃,石英材质的坩埚耐侵蚀性高于瓷坩埚,且空白值低、结果稳定,载金炭中共存元素不干扰铜、铁、钙和镁的测定。该方法用于样品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2.69%,加标回收率为97.1%~104.5%,各元素的测定值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痕量价态金的载炭泡塑吸附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熊昭春  彭振英 《岩矿测试》1993,12(4):255-258
研究了载炭泡塑对不同价态金的吸附选择性。当HCl溶液浓度1%-10%时,载炭泡塑对纳克量Au(Ⅲ)吸附率为96.3%-96.8%,而对Au(Ⅰ),Au(0)不产生吸附,分别在溶液和残渣中的Au(Ⅰ)和Au(0)经过滤分离,用王水处理后,由载炭泡塑分别吸附,其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8.9%。  相似文献   

4.
载金炭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提出了载金炭分析的样品采集方法,水份分析和金的分析。试验表明所拟定的样品采集方法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水份分析值RSD〈0.5%,Au的分析值RSD〈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Au的结果与容量法、火法分析结果上符。  相似文献   

5.
乙醇介质制备载炭泡塑及其在地质样品金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载炭泡塑相较于无负载泡塑,可有效提高泡塑对金的吸附能力,但现有制备载炭泡塑的方法制备效率不高。为了缩短制备载炭泡塑的时间,提高制备效率,本文采用活性炭-乙醇溶液制备载炭泡塑,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包括负载介质的种类、试剂浓度、浸泡时间,使得制备100个载炭泡塑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 min之内,并结合ICP-OES建立了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振荡时间可以缩短至20 min。金的质量浓度在0~100. 00μg/m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97,方法检出限(3σ)为0. 0066μg/g,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 81%~2. 11%(n=10)。该方法经4个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能够满足地质样品中金的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勤喜 《云南地质》2014,(1):114-116
在载金炭的解析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如解析柱的结构、解析温度等都会影响到载金炭的解析效果,把握并控制好这些环节成为解析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对解析柱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解析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兴龙 《城市地质》1999,11(1):28-32,F003
全泥氰化炭浆法提金冶炼工艺是指将金矿石全部磨碎泥化制成矿浆(-200目含量占90~95%以上)后,先进行氰化浸出,再用活性炭直接从矿浆中吸附已溶金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直接分离提纯熔炼的工艺方法。包括原料准备、搅拌氰化浸出活性炭逆流吸附、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分...  相似文献   

8.
载金炭样品中金分析数据的灰色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矿山生产中介产品载金炭样品均匀性差、金的分析数据易产生质量争议,并有在不等精度测量条件下难以确定最佳值等问题,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其权值,从而建立了确定其加权平均值的灰色处理方法。方法经实际样品验证以及与传统的统计方法比较,具有一定的精度,且易于操作和理解,尤其是在不等精度测量的条件下多个单值数据的加权平均值的权值确定等方面,克服了传统统计理论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和实用性,可以解决数据少和分布不明显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载炭泡塑吸附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达到简便、快速、准确测Au的目的,以泡塑为载体负载一定量的活性炭制成载炭泡塑,研究标准回收、酸度、流速及干扰试验结果,制定用载炭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Au的实验方法,对部级含Au标样进行精度分析,并将测定外检样品的结果与活性炭富集及泡塑吸附法的测定结果做对照,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为0.1ug/g,适合地质样品中A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载金(脱金)炭破碎后,灰化,王水溶解,水浴蒸干。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联苯胺作指示剂,氢醌滴定。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载炭泡塑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载炭泡塑从5%-30%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5-1000μgAu,经无臭灰化和王水浸提,Au的回收率大于99%。方法用于含Au量较高的矿石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Au6.80g/t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平均值为6.72g/t,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1%。  相似文献   

12.
载炭泡塑吸附法对金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只能用于抽滤吸附不能振荡吸附,分析手续繁杂。本文以载炭泡塑振荡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矿石的金量。样品在650℃高温灼烧2 h,用50%王水和10%氯化铁加热溶解,溶液冷却后加入5%高锰酸钾氧化,用中密度规格的载炭泡塑两次振荡吸附溶液中的金,然后于580℃高温灼烧后以50%王水溶解灰分,直接用ICP-OES测定金量。方法检出限(3σ)为0.002μg/g,精密度(RSD,n=11)小于3.7%。本方法对金的吸附率大于99.9%,测定范围为0.01~90μg/g,对不同类型金矿石的适应性强,解决了以往泡塑吸附法吸附率较低、标准系列与样品需同时预处理的问题,对低含量和高含量样品均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用载炭泡塑从5%~30%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5~1000μgAu,经无臭灰化和王水浸提,Au的回收率大于99%。方法用于含Au量较高的矿石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Au6.80g/t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平均值为6.72g/t,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1%。  相似文献   

14.
载炭泡塑动态吸附光度法测定矿石中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泓  张春燕 《地质实验室》1999,15(3):174-176
研究了载炭泡塑动态法富集的条件,并采用硫代米酮比色法测定矿石中的金。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不污染环境,方法检出限为0.1μg/g。  相似文献   

15.
罗荣根 《岩矿测试》2016,35(4):420-424
载金炭对汞有较强的吸附性,易造成黄金生产工艺污染及活性炭吸附金的活性降低,需测定载金炭中的汞含量以监控汞的危害。应用目前测定汞的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要高温去除基体炭,但容易造成汞的挥发损失。本文采用固体测汞仪在不需样品前处理及不加入其他试剂的情况下实现了载金炭中总汞的直接测定,载金炭最优热解条件为空气流速0.8~1.2 L/min,蒸发温度680~740℃,汞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样品在热解过程中基体炭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干扰可由仪器自动消除,所以基体炭对汞的测定无明显影响。全流程的管道不足50 cm,且整个管道处于较高温度之下,通过加大空气流速可快速消除管道上残余的汞,减少了记忆效应的影响。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测定下限为0.014μg/g,汞的测试结果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曹晓武 《青海地质》1998,7(2):41-44
青海省都兰县开荒北金矿含金石英脉型矿石,采用全泥氰化,混汞-全泥氰化,混汞-炭浸法等提金工艺,都获得较好指标,但采用混汞-炭浸法工艺,金的浸出率可提高1.61%。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金矿化探遇到了一个特殊的难题,即地球化学样品中颗粒金的存在造成的取子样代表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金分析的重视性,而且还影响到对金异常的解释与评价。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为了探索解决这一问题长期努力的一部分。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了金颗粒分布与取子样误差的关系。发现金分析误差(主要由取子样引起的误差)在低含量和高含量的样品中小,而在中等含量的作品中分析误差大。这是由于(1)低含量(<10ppb)的样品中金的颗粒非常小,都是显微和越显微金,分布就均匀,故取子样误差小,分析的重现性好。(2)中等含量的作品,不仅有小颗粒的金,而且还有大颗粒金的存在,但由于金的含量不是很高,所以大颗粒金数目并不多,分布也就极不均匀,取子样代表性就差,分析误差也就大。(3)高含量的作品,由于金含量高,大颗粒金相对数目也较多,金颗粒在样品中分布就必较均匀,取子样误差小。通过几个实例的研究证明尽管单个样品金分析的重现性可能很差,但异常的整体可比性还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化学光谱法测定痕量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凹电极为上电极,BeO+ZnO+石墨碳粉为缓冲剂提高了金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泡沫塑料吸附中杂质、吸附条件等进行试验,选择了较好的仪器及工作条件。经国标样检验、日常分析监控,其准确度为15.0%,满足了化探痕量金分析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金矿样品采样—加工—化验质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索明源 《岩矿测试》2001,20(1):60-64
对不同类型金矿石取样方法和加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对于任何一个新矿区金试样的加工制备,应查明矿石类型、主要万分、赋存状态,查清自然金粒度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加工流程,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GOLD型载金炭无氰解吸回收系统载金炭的解吸设备是黄金生产过程中炭吸附法提金的关键设备。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即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张晨等人研制出的新型高效能GOLD型载金炭解吸塔(1993年已投产),达到了载金炭淋洗及金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