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利用石阡国家气象站2019年1—12月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简称自动观测)和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简称人工观测)的日照资料,对比分析时、日、月、年日照时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日、月日照时数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自动观测年日照时数低于人工观测值,自动观测有日照天数和早、晚日照时数明显多于人工观测值,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分辨率更高和灵敏度更好,更客观反映日照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佳木斯基准气候站是使用聚焦式日照计进行日照时数观测的台站.聚焦式日照计由固定在弧型支架两端的实心玻璃球、金属槽、纬度刻度或底座等构成.它是利用太阳光经玻璃球聚焦后烧灼日照纸留下的焦痕来记录日照时数的.通过对OSSMO2004版软件审核日照时数提出的日照时数偏小问题,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对黑龙江省2019年1-4月84个国家气象站暗筒式日照计(人工观测)和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自动观测)的日照时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自动观测达到分钟级。自动观测的日照时数高于人工日照0.1 h,数据完整率达到96%以上,24 h日照时数一致性均值较高,一致率在71%-83%之间。中午时段的一致性好于早晚。  相似文献   

4.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目前全省大多数台站均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时数的观测,本文从暗筒式日照计安装、使用维护,日照纸的制备,日照记录的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取得准确日照时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9年1—6月杭州地区日照时数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对比了期间6个台站DFC1型光电式日照计与暗筒式日照计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1)自动与人工观测日照数据一致性高,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日照数据大小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与天况(中、低云量)密切相关。2)在日照时数超过10 h的晴空天况下,二者差值最小,表现为自动观测值略大0.3 h/d;3)在日照时数不足10 h的有云天况下,二者差值较大,各站人工观测累计值较自动数据平均偏大48.9 h。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种日照计测量原理及记录方式的不同是造成差值出现的主要原因。光电式日照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在晴空天气里测量到了略多的日照时长;而暗筒式日照计受测量精度和"光斑效应"的影响,使得在有云天况下获取的日照时数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6.
正确安装、维护和使用暗筒式日照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筒式日照计是气象台站测定地面日照时数的仪器。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日照计应安置在开阔的、终年从日出到日没都能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地方,通常安置在观测场内或平台上。我们在业务检查工作中经常发现台站未能正确安装暗筒式日照计。那么台站如何正确安装日照计?日照计安装不正确其感光迹线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判断日照纸涂药的优劣?下面具体予以介绍。1正确安装暗筒式日照计的三个要点a)仪器安装水平:首先日照计支柱底座要调准水平,同时日照计也要调准水平。b)筒口对准正北:台站应用北极星法、日中线法等方法精确测定本站子午线,…  相似文献   

7.
刘娜  任芝花  余予 《气象》2015,41(1):68-75
随着自动化气象资料业务的发展,直接辐射表自动跟踪太阳位置观测日照时数逐渐在业务中使用,那么直接辐射表与传统日照计观测资料的差异如何,需要对两种资料定量评估。文章选取我国15个气象辐射一级站的直接辐射表与日照计平行观测日照时数资料,探讨了两种观测日照时数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差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直接辐射表比日照计观测记录平均偏低0.51 h·d-1(8.30%),两种资料差异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区域变异,在夏季和春季较大,冬季最小,在西北及海南地区较大,东北、黄淮地区及四川盆地最小;(2)日出时段直接辐射表较日照计观测记录低0~0.3 h·h-1,日落时段直接辐射表较日照计观测记录高0~0.3 h·h-1,其他时段直接辐射表与日照计观测差值在±0.2 h·h-1;(3)受观测仪器和天气条件影响,在晴空、多云和阴天条件下,直接辐射表较日照计观测记录分别平均偏低0.17 h·d-1(1.88%)、0.64 h·d-1(9.08%)和0.62 h·d-1(26.73%);(4)两种观测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在0.88以上。  相似文献   

8.
温丽华 《广东气象》2007,29(3):59-59,63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观测项目。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仪器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和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应注意事项:正确安装日照计、正确涂刷日照纸、正确整理日照迹线和正确维护日照计。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川温江站日照计观测日照时数与其一级辐射站的直接辐射表观测日照时数资料,对二者观测结果的差异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各项目的日照计观测比直接辐射表观测值偏高。日合计值平均偏高0.22小时,月合计值平均偏高6.3小时,年合计值平均偏高78.8小时。两者观测日照时数月平均差值夏半年相对较大,冬半年相对较小,夏半年各月差值的离散情况大于冬半年。两者观测日照时数值线性相关显著。两种观测方式测得的日照时数有差异主要是由于观测原理、技术方式的不同引起,但操作不规范、设备安装不当、天气影响等因素也会导致观测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局用来观测日照的仪器设备是FJ-2型日照计。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日照计开关难、易进水。FJ-2型日照计是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开合形式为直接掰按的“按扣式”。该日照计在刚使用时还好,但时间稍长,盒盖或暗筒发生形变,开合便很困难。我局观测员在每次换纸时,不得不带上夹组等敲撬工具.这样一是影响操作,二是常摇动底盘和经纬器,影响仪器精确度。另外,该日照计在大雨时易进水。因为大雨点‘’砸”在暗筒上,水便会直接从盖子与暗筒间的小缝隙里溅入简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将FJ-2型日照计的“按扣式”改为“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湖北省武汉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直接辐射表与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的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差异特性。结果表明:直接辐射表观测日照时数比日照计观测日照时数偏低,日合计值平均偏低0.87h,月合计值平均偏低16.3h,年合计值平均偏低195.6h。两种观测值的月平均差值夏季差异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春夏季的相对偏差程度和离散程度均大于秋冬季。在晴天、温度0℃、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直接辐射表观测值高于日照计,在多云、阴天、温度0℃、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直接辐射表观测值低于日照计。两种观测数据线性相关较显著。仪器观测原理、天气条件影响、观测习惯等因素,造成了观测数据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日照是气象台站的基本观测项目之一。目前气象台站所使用的日照计多为暗筒式日照计,它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上留有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因此,日照纸的涂药质量,直接关系到日照记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日照观测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的观测经验,探讨如何取得暗筒式日照计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问题,从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仪器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以及进一步提高日照观测的内在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一般情况地面气象台站测量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世界气象组织l971年颁发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指南》(第四版)中,推荐了四种日照观测仪器:(a)康培司托克(聚焦式)日照计,这种日照计是利用太阳  相似文献   

15.
张晓娟  李娜 《气象科技》2019,47(6):912-915
利用1998年6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国产直接辐射表、芬兰Milos500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与国产人工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两套仪器观测的日照时数与人工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的日照时数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暗筒式日照时数与Milos500双金属片日照时数日差值的平均值为1.6h,国产直接辐射表与Milos500双金属片日照时数日差值的平均值为2.1h,Milos500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观测数据明显小于人工暗筒式和国产直接辐射表的数据,其差值通过95%的T检验,差异显著;人工暗筒式日照计与国产直接辐射表观测的日照时数日差值的平均值为0.2h,两套仪器观测数据差异不显著,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引 言暗筒式日照计是利用阳光透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药液的日照纸上留下感光迹线,通过计算迹线长度来测定日照时数的。该仪器若设计合理,安置(水平、方位、纬度)准确,则具有使用方便、记录精确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安置不水平而造成记录失真等现象常有发生,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不正常记录,就显得非常重要。1 技术思路和数学方法日照计不水平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四型”,即:南北向不水平类(南高北低型、北高南低型);东西向不水平类(东高西低型、西高东低型)。此“两类四型”的差异对记录的影响在日照纸…  相似文献   

17.
延长暗筒式日照计使用寿命的方法宋学义暗筒式日照计(见图1)是台站普遍使用的一种常规仪器。很多台站都将该仪器安装在楼顶平台上,使用时要求日落后换纸。观测员在换纸时一手拿手电筒、日照纸、筒盖,另一只手换纸、对线,稍不注意,简盖易落到地面上,造成边沿变形,...  相似文献   

18.
日照时数和雨量自记观测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冬梅  王增连 《气象》2001,27(11):57-57
笔者从事地面观测近二十年 ,并长期负责报表预审 ,发现许多同志在一些项目的观测中存在误区 ,如日照记录的统计、降水记录的统计等 ,下面是自己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供测报同行参考。1 日照时数观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目前 ,各基层气象台站所使用的日照计为暗筒式日照计 ,该仪器是利用太阳光对涂有感光药剂的日照纸感光留下感光迹线这一原理来测量日照时数。笔者在统计日照记录时 ,有时会发现当天的天气状况与实有日照记录不符。这里在假定仪器安装正常情况下 ,仅从观测员在日照观测中的操作规范出发 ,指出准确观测日照时数应…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的因素,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找出对策,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弥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日照时数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现在,自动站虽已投入正常业务运行,但日照的观测仍为人工观测。 目前,台站观测日照时数采用的仪器大多是暗桶式日照计,它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桶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上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