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和二十碳五稀酸(EPA)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糖水偏好实验测定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测定不动时间,荧光定量PCR检测杏仁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和神经营养素(p75NTR)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糖水偏好度、BDNF和TrKB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不动时间和p75NT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给予DHA和EPA喂食治疗,可显著改善CUMS诱发的大鼠快感缺乏,绝望行为以及BDNF和TrKB的表达(P﹤0.05);DHA提高BDNF的表达作用显著优于EPA,而EPA对降低不动时间和p75NTR的表达作用显著优于DHA(P﹤0.05)。【结论】DHA和EPA通过调控不同基因表达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方法】于对虾养殖周期的前、中和后期对池塘沉积物采样,测定和分析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和磷含量。【结果与结论】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总氮质量分数(1131.36±349.00)mg/kg,有机氮平均占总氮的74.14%,养殖中期总氮及有机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无机氮主要为固定态铵,平均占75.71%,可交换态氮主要由硝态氮和氨态氮组成。总磷质量分数(854.17±254)mg/kg,主要磷形态为铁结合态磷(Fe-P)、自生钙磷(ACa-P)和闭蓄态磷(Oc-P),养殖周期内沉积物中Fe-P含量变化频繁,较活跃。垂直方向上,总氮及有机氮在次表层4~6 cm含量较高,总磷、Fe-P及Oc-P均有表层富集现象。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沉积物中的氮磷总量未见明显累积,生物活性磷(BAP)在总磷中比例增加,池塘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加重。氮和磷分别主要以有机态氮和生物活性磷形式存在,养殖过程使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潜力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近海短蛸(Octopus ocellatus)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不同海域短蛸的差异。【方法】根据2015年10~11月在东海和黄海采集的272尾短蛸样本,研究其胴长和体质量组成、性别比例、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等生物学特性。【结果】东海芦潮港海域短蛸的胴长范围为38~75mm,平均胴长为53.6mm,优势胴长组为50~70 mm;体质量范围为24~92 g,平均体质量为56.7 g,优势体质量组为50~90 g;东海舟山海域短蛸的胴长范围为30~75 mm,平均胴长为56.0 mm,优势胴长组为45~70 mm;体质量范围为27~123 g,平均体质量为68.9 g,优势体质量组为60~100 g;黄海青岛海域短蛸的胴长范围为36~90 mm,平均胴长为65.6 mm,优势胴长组为55~70 mm;体质量范围为23~276 g,平均体质量为111.2 g,优势体质量组为60~140 g。不同海域的短蛸性比不同,黄海短蛸雌性多于雄性,东海雄性多于雌性。【结论】不同海域的短蛸在胴长、体质量、性比、性成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肌肉的营养成分,并评价其营养品质。【方法】采集黑龙江干流抚远段野生大麻哈鱼及3龄养殖大麻哈鱼肌肉,测定二者的基础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成分,分析其营养品质。【结果】野生大麻哈鱼肌肉(湿基)中水分含量较高,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质量分数分别是33.07%和19.62%(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9.83和39.01%,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根据AAS和CS值,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和苏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1.31和40.82。野生和养殖大麻哈鱼肌肉中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2.48和3.47。大麻哈鱼肌肉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结论】野生大麻哈鱼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质量较高的特点。养殖大麻哈鱼肌肉脂肪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则低于野生大麻哈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脂肪酸组成特征,分析其食物组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方格星虫4个地理群体(福建漳州海澄镇、广东湛江东海岛和遂溪草潭镇、广西北海沙虫寮村)体壁肌肉的脂肪酸含量,脂肪酸标记法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4个地理群体方格星虫共检出30种脂肪酸。方格星虫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PUFA)较高,ΣSFA主要由C14:0、C16:0和C18:0所组成,ΣPUFA以EPA、DHA、C18:2n6和C20:4n6为主要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ΣMUFA)较低,其中C18:1n9和C17:1n7贡献最大。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呈现出多种饵料生物的脂肪酸标记物特征。【结论】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种类丰富,不同地理群体间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1龄刀鲚(Coilianasus)在池塘中不同养殖时期的营养价值和需求。【方法】2018年7月18日投放刀鲚,于7月26日起至11月1日每约30d取样1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1龄刀鲚不同养殖时期鱼体的一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刀鲚鱼体水分质量分数为73.54%~80.5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42%~3.97%,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4.55%~16.13%,粗灰分质量分数为2.38%~2.99%。在不同养殖阶段的刀鲚鱼体中均检出28种C12―C24脂肪酸,分别为9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以C18:1n9c为主,其在总脂肪酸中占比均超过25%,PUFA以C18:2n6c和C18:3n3为主。SFA从53.98%逐渐降至32.65%,其中10月和11月SFA依次显著降低(P0.05)。PUFA在7-9月较低,10、11月分别显著增加至26.26%和28.71%。不饱和脂肪酸(UFA)从7月的45.86%依次显著增加到11月的67.35%(P0.05),主要与C18:3n3、 C20:2、 C20:5n3(EPA)、 C22:6n3(DHA)和C22:5n3(DPA)含量显著增加有关。∑n-3PUFA/∑n-6PUFA的比值先降后升,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2.55。SFA的逐渐降低和UFA逐渐升高导致SFA、UFA的比值从1.18显著降低到0.48。【结论】1龄刀鲚粗蛋白含量相对稳定,粗脂肪含量较低。建议在1龄刀鲚养殖中增加活饵料的密度和适口饵料的种类,在饲料研发中提高饲料配方中粗脂肪含量并优化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南海海域盛产的四种褐藻(海带、裙带菜、昆布和亨氏马尾藻)、三种红藻(紫菜、沙菜和江蓠)及来自南海三个不同海区(南沙、惠来和南澳)亨氏马尾藻的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干重,并重点比较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褐藻类海藻总脂质含量ω在1.81%~6.11%之间,红藻类海藻的总脂质含量ω在1.44%~3.96%之间;紫菜中含有7.548mg/g(干重,下同)的亚油酸(C182);海带含丰富C181,达5.592mg/g;花生四烯酸(C204)在裙带菜中含量为1.606mg/g;在供试藻种中,昆布的EPA(C20.5)和DHA(C226)含量最高,测定值为608μg/g和689μg/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下对攻毒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前后的仿刺参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平均体质量(6.16±1.86)g的仿刺参15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置于盐度25、27、29、31、33的海水中暂养,注射200μL 3.98×10~8 CFU/m L致病菌V. splendidus,在0、6、12、24、48 h采集体腔液,测定相关免疫指标。【结果】攻毒前,各盐度下仿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呼吸暴发力(RB)差异不显著(P 0.05)。仿刺参吞噬活力在盐度25、27、29、31条件下,随盐度的升高吞噬活力显著升高(P 0.05),盐度33条件下,仿刺参吞噬活力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仿刺参酚氧化物(PO)活力在盐度25、27、29条件下,随盐度的升高PO活力显著升高(P 0.05),盐度31、33条件下,仿刺参PO活力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攻毒后,仿刺参SOD活力变化明显,盐度25、27、33条件下,仿刺参SOD活力在48 h显著降低(P 0.05),盐度29、31条件下,攻毒后仿刺参SOD活力显著降低时间提前;仿刺参ACP活力变化明显,盐度25、27条件下,攻毒后仿刺参ACP活力在12 h显著升高(P 0.05),盐度29、31、33条件下,攻毒后仿刺参ACP活力在6 h显著升高(P 0.05);CAT活力无变化规律;盐度25、27条件下,攻毒后仿刺参吞噬活力在6 h显著升高(P 0.05),盐度29、31条件下,攻毒6、12、24、48 h后与0 h相比仿刺参吞噬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 0.05);盐度对仿刺参RB有显著性影响(P 0.05),但无变化规律;攻毒后,不同盐度下的仿刺参PO活力在不同时间点较0 h均有升高,但没有规律性。【结论】盐度对仿刺参的吞噬活力、PO的影响,可以为选择适宜盐度水域养殖仿刺参提供依据;仿刺参在攻毒灿烂弧菌后SOD、AC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对长江下游凤鲚、湖鲚和刀鲚卵巢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鲚属鱼类卵巢鲜样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含量(w)为5.36%~6.32%,占总氨基酸含量为:0.43%、0.41%和0.43%,均以亮氨酸含量最高而色氨酸最低,赖氨酸含量(w)为0.96%~1.04%;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差异较显著,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含量最高,EPA和DHA总量(w)为8.00%~11.81%;矿物质含量大多也存在显著差异,常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钾(16970~22220mg/kg),微量元素则为锌(262.0~277.0mg/kg);不同水域生长环境对鲚属鱼类卵巢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COD污染水平,研究区域COD浓度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分析。【结果】海南省近岸海域表层海水COD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75±0.43) mg/L,浓度范围为0.14~2.74 mg/L;COD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龙尾河口临近小海海域,枯水季研究海域表层海水COD污染水平高于丰水季节;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38.2%~69.7%,平均贡献率为(51.0±5.1)%,贡献率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3个季节COD与盐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COD时空分布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水动力过程的影响。COD是影响海南岛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但非决定性因子。随着富营养化程度增加,来自营养盐对富营养化贡献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腹部肌肉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用常规分析法检测鱼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含肉率达到71.03%±3.88%,鱼鳞与皮质量分数高达9.60%±1.67%。背、腹部肌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85.19%和77.47%,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6.44%和12.0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为0.45;背、腹部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6和81,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0.06和72.61,均为赖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156和140;背部肌肉中5种鲜味氨基酸总量(7.26%)较腹部(7.09%)略高,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60.11%和45.54%,EPA+DHA的含量是腹部肌肉的11.5倍,质量分数达20.42%,ω-3/ω-6 PUFA为9.56;背、腹部肌肉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0与52种,腹部肌肉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60.25%,其不饱和醇类与醛类对其肌肉的总体风味起重要贡献。【结论】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赖氨酸、精氨酸、EPA和DHA的优质海产经济鱼种,其背部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腹部,是优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背、腹部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腹部肌肉的鲜味优于背部肌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4.5)g的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下称"珍珠龙趸")60 d,放养密度2 000尾/池,以相同放养量相同养殖池的流水养殖系统作对照。监测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挂膜效果,测定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流水养殖系统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需氧量、悬浮固体粒子等指标,测定珍珠龙趸的生长状况。【结果】循环水养殖系统生化过滤器内部滤料出现附着菌膜,水质变化趋于稳定,挂膜状况良好,养殖期系统出水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固体粒子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流水养殖池(P 0.05),去除率分别为65.93%、48.51%、39.92%、80.61%;经60 d养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9.25%,养殖密度达35.10 kg/m3,体质量(491.7±16)g,增重率62.23%,特定生长率0.82%,饲料系数1.16,而流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8.15%,养殖密度为32.16 kg/m3,体质量(446.4±19) g,增重率48.48%,特定生长率0.71%,饲料系数1.27。【结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效果显著,珍珠龙趸养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以罗非鱼为主多品种混养池塘氮磷收支和氮磷利用。【方法】应用营养盐收支法检测分析罗非鱼单养(T组)、罗非鱼-家鱼混养(TD组)、罗非鱼-家鱼-对虾混养(TDP组)池塘氮磷的输入与输出、氮磷利用率及产污系数。【结果】饲料是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饲料氮输入以TD组占比最高(92.63%),其次为T组(91.92%)、TDP组最低(89.22%);饲料磷输入以TD组占比最高(93.73%),其次为T组(92.31%),TDP组最低(90.94%);渔获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渔获物氮输出占比以TDP组最高(45.45%),其次是TD组(43.94%);而T组最低(42.34%),渔获物磷输出占比以TDP组最高(28.61%),其次是TD组(43.94%),而T组最低(23.41%);底泥沉积氮输出占比则以TDP组最低(35.25%)、其次是TD组(37.00%),而T组最高(42.04%);底泥沉积磷输出占比以TDP组最低(59.29%),其次是TD组(61.13%),而T组最高(64.31%)。TDP组和TD组的氮磷利用率均显著高于T组(P<0.05),池塘和沉积物总氮产污系数也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以罗非鱼为主的多品种混养模式比罗非鱼单养模式优势突出,有效提高池塘氮磷利用率,降低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乌苏里白鲑(Coregonusussuriensis)肌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品质。【方法】2016年11月2日于黑龙江干流抚远段采集乌苏里白鲑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成分,并分析其营养品质。【结果】乌苏里白鲑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6.96%±2.29%、20.44%±1.48%、1.28%±0.23%和1.19%±0.1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鲜样中质量分数是7.12%±0.58%,占氨基酸总量的37.39%,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根据AAS值乌苏里白鲑肌肉中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2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0.36。乌苏里白鲑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中EPA、DHA含量分别为6.31%、13.86%,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经济鱼类。肌肉中富含K、Na、P、Mg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结论】乌苏里白鲑肌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脂肪质量较高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对野生多鳞鱚(Sillago sihama)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野生多鳞鱚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为77.91%、19.80%、0.51%和1.49%。多鳞鱚肌肉中检测到18种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83.79%,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占干样质量分数34.33%,占氨基酸总量的40.98%,4种鲜味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为32.9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多鳞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Trp),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含蛋氨酸和胱氨酸(Met+Cy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90。野生多鳞鱚中检测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8.39%;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5.51%;多不饱和脂肪酸5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3.42%;EPA+DHA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7.45%。多鳞鱚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较浓郁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鲈鱼保鲜加工技术及高值化加工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对鲈鱼的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和副产物(鱼油、鱼骨和胶原蛋白)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单一保鲜技术作为鲈鱼主要的保鲜方式,保鲜效果较差,加工技术研究仍存在问题,加工产品种类单一,且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不足,对鲈鱼加工中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还不够透彻。【结论】不同技术的协同效应具有高效保鲜的特点,特别是复合生物保鲜剂与低温保鲜的结合在今后鲈鱼保鲜中极具发展前景。应注重不同保鲜技术的复合保鲜,不断改进鲈鱼加工技术,开发及运用现代化加工新技术,优化养殖环境,开发多元化鲈鱼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鲈鱼产品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光周期和维生素对巴夫藻(Pavlova sp.)生长和物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巴夫藻的培养效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维生素浓度和光周期的双因素实验,培养巴夫藻14 d,测定藻细胞中色素、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并分析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柴油性能的变化。【结果】最适合巴夫藻生长的光周期是16 h∶8 h。在1V 16 h∶8 h的条件下,巴夫藻的生物量干质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501.50和55.54 mg·L-1。在8V 8 h∶16 h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21 mg·g-1和2.60 mg·L-1。在8V 24 h∶0 h和8V 16 h∶8 h条件下,脂肪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30.18%和123.87 mg·L-1。最适合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生产的光周期为8 h∶16 h,在1V 8 h∶16 h的条件下,EPA占比达15.46%。在4V 24 h∶0 h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CN)达到53.98,不饱和...  相似文献   

19.
南海海域数种海藻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海海域盛产的四种褐藻(海带、裙带菜、昆布和亨氏马尾藻)、三种红藻(紫菜、沙菜和江蓠)及来自南海三个不同海区(南沙、惠来和南澳)亨氏马尾藻的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干重,并重点比较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褐藻类海藻总脂质含量w在1.81%-6.11%之间,红藻类海藻的总脂质含量w在1.44%-3.96%之间;紫菜中含有7.548mg/g(干重,下同)的严油酸(C18:2);海带含丰富C18:1达5.592mg/g;花生四烯酸(C20:4)在裙带菜中含量为1.606mg/g;在供试藻种中,昆布的EPA(C20:5)和DHA(C22:6)含量最高,测定值为608μg/g和689μg/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姜黄素(50 mg/kg)、复方中草药Ⅰ(板蓝根、大黄,5 g/kg)、复方中草药Ⅱ(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5 g/kg)、复方中草药Ⅲ(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5 g/kg),连续饲喂初始体质量(19.53±5) g大口黑鲈幼鱼60d,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2次。【结果】饲料中添加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Ⅱ显著提高血浆SOD活性(P0.05),复方中草药Ⅲ显著增高肝脏中脂肪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不造成不利影响,复方中草药Ⅱ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但复方中草药Ⅲ会加大幼鱼肝脏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