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中国煤炭核测井技术发展历程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庆生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68-70,108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采用电测井方法确定煤层有一定的局限性。核测井技术的应用,使测井解释煤层与岩层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扩大了测井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了钻孔的地质效益,促进了无岩心钻进的开展,对提高勘探质量和速度、降低勘探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核测井方法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测井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多,提供的地质资料愈来愈丰富。其中自行研制的高分辨率中子俘获伽马能谱测井系统可以直观地提供地层中常见的10多种元素及其含量,这是测井由定性定厚向定量解释发展的一个飞跃。这项高新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核测井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
东北煤田预测的实践和认识 东北煤田地质局 刘世昌高分辨率中子俘获伽玛能谱测井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浙江煤田地质局 韩长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四十年—四川煤田地质研究所的发展道路 四川煤田地质研究所 杜春芳奥灰岩岩溶发育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水文局物测队 张延忠中国煤田的空气潜孔锤钻进 北京煤田地质队 李士民中国疆域板块构造的演化与煤盆地的分布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景玉龙T.K区煤层宏观结构的综合解释 山东煤田物测队 杨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散射伽玛和自然伽玛的薄层响应,并探讨这两种核测井曲线理论上可解释的最小厚度,估算不同厚度薄地层的解释误差,提供新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共同研制成的高分辨率中子俘获伽马能谱测井系统,于1992年7月31日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它标志着我国又一项核测井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这种系统,是在钻孔中用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使地层中产生中子俘获反应,放射出伽马射线。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锗半导体,探测这种俘获伽马射线。通过对特征伽马射线的能谱分析,得到地层中与之相对应的元素及其含量,据此来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有关的地质问题。目前,只有美国PGT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在开发这种技术,我国是第二个研制开发成此类核测井系统的国家,是我国核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散射伽玛能谱测井仪的组成工作原理、探测系统、探测技术、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技术,能谱探测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及编制实时数据采集程序。并针对散射伽玛能谱测井在解决复杂岩性地层地质问题,确定空隙度、解释煤层气、裂隙带等方面的独具特点以及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开展散射伽能谱测井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煤炭资源中,中生代陆相煤田所蕴藏的煤炭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早—中侏罗纪陆相煤田,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占我国探明煤炭资源总量的63%,煤田规模大都为大—超大型,煤质优良。该类煤田沉积环境复杂,具有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煤层稳定性和连续性差、合并及分叉点多,勘探难度较大。为此,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西部勘探项目中采用了包括钻探、二维地震、综合测井、VSP测井、地质与水文工程地质填图等在内的综合勘探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其中VSP测井在该勘探区的应用,不但准确提取了二维地震资料的时~深关系,提高了时—深转换精度,而且使声波测井资料得到了有效校正,地震带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处理更合理,解释结果更可靠。综合利用VSP和声波测井资料进行交互速度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对目的层的解释精度,为大型陆相沉积煤田的岩煤层对比解释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7.
一种有用的解释参数——航空伽玛能谱变异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航空伽玛能谱变异系数(包括总计数率及钾、铀、钍含量变异系数, 简称伽玛能谱变异系数)的计算、变异系数图的编制方法以及它们的地质应用。伽玛能谱变异系数是一种反映放射性元素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地球化学活动程度的参数。变异系数图具有信息丰富、用途较广泛的特点。结合其它物化探资料, 可用来进行地质填图和找矿远景评价等。研究表明, 伽玛能谱变异系数可做为航空伽玛能谱资料解释一种很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章晔  陈天友 《现代地质》1994,8(4):497-502
航空伽玛测量作用带的理论研究,将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航空伽玛测量合理地选择飞行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对保证测量质量和成果解释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从定义、计算及应用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煤田勘探使用的核测井仪器,线性范围较窄,易造成非线性记录,影响定性定厚解释的精度。测定非线性误差的公式校正法的主要优点是标定工作量小,使仪器的检修与调校变得更为方便。但是,如掌握不当,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与日本国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合作编制的“刘庄区精查地质报告”,综合地反映了日本的煤田地质工作方法和我国有关的技术要求。报告充分分析利用地震勘探成果,并将其作为有效工程点,初步用于构造解释煤层稳定性的评价和某些地层层段的划分。编制报  相似文献   

11.
用伽玛能谱测量找金,主要是通过研究铀、钍和钾3种元素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配、分布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近矿围岩蚀变的关系,总结出作为间接找金的伽玛能谱标志,用来进行同类地质条件地区的找金预测.通过对伽玛能谱测量的物理学和地质学阐述,解释了能谱比值参数的地质意义、总结了在团山子地区预测隐伏金矿体的复合参数特征,并通过矿点外围的钻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查、生产勘查和煤矿开采的基础地质工作。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是根据煤岩层的物性特征,利用数字测井中的视电阻率、自然伽玛和密度曲线的异常特征和异常组合规律,凭借其良好的连续性以及高分辨率,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的煤层对比方法。本文讨论了测井曲线在雷公山某井田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羊草沟煤田距长春市仅20km,交通方便。近年来,在该区开展煤田测井工作时,采用伽玛伽玛法(FGG)、视电阻率(电位)法(DZW)及自然伽玛法(FG)相互配合,在校正钻探剖面、确定煤层的深度及厚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淮北煤田航磁异常的分析、解释,得出了煤田中隐伏构造带和隐伏火成岩分布等方面的地质信息,验证了已知地质体的存在,并预测出未知地质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对淮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煤田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测井解释最优化方法中的误差和约束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优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进行岩生分析和煤层分析中技术较先进,应用效果较发了的一种方法,,煤田测井的CASSAY程序所采用了最优化方法,其目标函数中引入了误差和约束项,但由于煤田测井方法的特点以及其数字,物理和地质意义不明确,给实际应用该程度带来许多困难,当解释模型确定后,测量误差,响应方程误差和约束误差的取值是最优化结果的关键。本文将就煤田测井解释的最优化方法中有关的误差,误差取值,约束条件和约束误差进行讨论,并给出适合于煤田测井的民化解释流程。  相似文献   

16.
声波测井     
声波测井是利用各种岩层对声波的传播速度及其他声学特点(如声波幅度的衰减、频率的变化等)的不同来研究钻井剖面的测井方法。它是五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方法,现在已和电测井、核测井一起构成了测井系列的三大类别,而且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声波测井已在石油勘探中普遍使用,成为石油测井的常规方法之一。在国外煤田测井中,声波测井也是重要的测井参数,并且和中子测井、密度测井一起构成了数字解释的主要依据。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实现数字化,有必要增加新的测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对复杂构造、下组煤层和灰岩探测的精度不高,很难满足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对地质条件透明化、精准化探测的需求,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中国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2005—2007年,探索与试验阶段;2008年—2014年:试验与示范阶段;2015年至今,推广与应用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显著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探测精度,在解决特殊地质问题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与勘探实例,对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环节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面向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小、微构造解译和岩性精准识别的迫切需求,提出地震观测系统的优化技术、连片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OVT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人工智能处理解释技术等,将是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田测井技术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田测井在确定煤层空间位置、研究沉积环境、解释煤岩力学性质、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煤田地质很重要的一种勘探手段。通过回顾煤田测井技术及测井专业队伍5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煤田测井技术所取得的成绩和应用前景,以此纪念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50周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田地质学》是一部着重论述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聚煤规律的著作,是在1961年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煤田地质普查勘探和全国范围的煤田预测成果而写成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当前的研究程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煤田地质基础理论,吸收了近期国内外的新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成煤作用、煤的物质组成、聚煤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构造  相似文献   

20.
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油气水层的方法基础及油田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廷栋 《物探与化探》1990,14(5):346-356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一种探测地层化学指示元素比值的核测井方法。根据测量的碳氧比(C/O)和硅钙比(Si/Ca),可以确定套管井地层含水饱和度及其产水率。从80年代起,我国大庆、胜利、辽河、大港油田先后开展了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套管井地层中找油找气,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本文论述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油气水层的方法基础及油田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