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型最重要,其主要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分布在古老地台周缘的元古代地层中,分布广、规模大;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带,与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分布在岩体外接触带,品位高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并不常见,以产于碱性花岗岩中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最为典型。各种类型石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2.
滇西昌宁-孟连缝合带铜厂街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莉  王立全  王保弟  刘函 《矿床地质》2015,34(3):617-631
铜厂街矿床位于昌宁-孟连缝合带北端,是一个以铜为主的小型矿床。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平掌组下段一套变质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海相火山岩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网脉状矿化发育于块状矿体之下。矿区含矿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N-MORB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主要落入岩浆热液型黄铁矿区;磁铁矿主要落入岩浆岩磁铁矿向沉积变质磁铁矿过渡区,且不同晶型、粒度的磁铁矿及其中心和边部在成因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和规律性。矿区石英和方解石中气液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均一温度范围131~362℃,盐度w(NaCleq)为2.07%~9.34%。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铜厂街矿床为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VMS矿床,后经历了喜马拉雅期的变质改造。  相似文献   

3.
泉眼沟硅灰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矿床,区域上与吉林省大顶子、北崴子等矿床同处于吉黑褶皱系构造隆起带的南缘,是我国硅灰石矿最重要的成矿带和主要产区之一.该区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古生界富拉堡子岩组硅质大理岩中.硅灰石矿体主要有4种矿石类型,即方解石-硅灰石型、硅灰石型、石英-硅灰石型和方解石-石英-硅灰石型.矿物组分有硅灰石、方解石、透辉石、钙铝榴石、石英,少数样品含黄铁矿、金、钼等.经研究和分析认为,区内硅灰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与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层控接触热变质型.  相似文献   

4.
中立方解石矿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磨盘山组(CPm)地层中,是产于大理岩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接触变质型矿床。它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大理岩,古生代二叠纪酸性岩浆岩侵入导致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矿体。该文对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方解石矿床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世界石墨矿产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概括,并对中国石墨矿床的成因类型、赋矿层位、变质时代、地理分布以及大地构造背景等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石墨是具有战略价值的非金属矿产。中国石墨矿产储量大、产量高、品种全,是世界石墨供应大国。中国石墨资源分布具有"分布广泛、东多西少、个别富集"的特点。中国石墨矿产类型包括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三类。区域变质型矿床分布广、规模大,以产出晶质石墨为主,是最重要的石墨矿产类型;接触变质型矿床品位高但规模较小,以产出隐晶质石墨为主;岩浆热液型矿床分布较少,多分布于新疆地区。中国石墨矿产勘探前景广阔,佳木斯地块南北两缘、华北板块北缘及东缘是目前石墨找矿突破潜力最大的区域。建议重视古老变质岩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开展成矿潜力区的多方法综合研究,加快勘查技术创新,以推动石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辽北法库城子山—带硅灰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忠林 《辽宁地质》1999,16(3):218-221
法库城子山一带硅灰石矿床分布在吉黑地槽南缘调兵山背斜,赋存于早古生代富拉堡子岩组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属接触变质型矿床。区域上构成了东,西上硅灰石矿带,矿石类型有:致密块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型,硅灰石-石英型,巨晶硅灰石-方解石型等三种类型,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灰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角岩化,局部见矽卡岩化,富硅灰岩-三叠世侵入岩-构造裂隙系统是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该区石墨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叠系上统大酱缸组地层为赋矿岩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同时伴随岩浆及断裂活动,引起了岩层和煤层的变质,经过变质作用进而形成了石墨矿床。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等。石墨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碳质板岩型,工业类型为隐晶质石墨矿。马鞍山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叠加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8.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紫云县内方解石矿床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发现的14处矿床中,每个矿床分布数个规模不等的矿体,矿体数量合计36个。褶皱、断裂构造及地层对矿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以似板状、脉状及透镜状充填于断裂构造带内及地层中。方解石矿床(段)分布具有范围广、单个矿点规模不大、具有矿床分布稀疏、矿物成分简单、矿石质量较好的特点。矿物组成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的萤石。区内方解石成矿与黔西南大规模低温热流体运移有着密切关系,热液流体因温度骤降引起Mg沉淀,是形成低Mg方解石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紫云地区方解石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在矿区范围内及其外围沿着断裂构造方解石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牟定县戌街石墨矿矿体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前震旦系苴林群普登组第二段第三层(Pt p2-3)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工业类型为细鳞片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属区域(沉积)变质型矿床,地层层位和特征变质矿物组合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朝不楞铁铜锌铋矿床位于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其矿化蚀变沿着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分布。在外接触带,大理岩热液蚀变形成了进化矽卡岩,由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和方解石组成,泥质砂岩蚀变成角岩,由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石英组成。矽卡岩或角岩经退化蚀变形成了铁氧化物矿化,由磁铁矿、磁赤铁矿和镜铁矿组成,伴随有绿帘石、方解石、萤石和黑云母蚀变;晚期热液退化蚀变形成了硫化物,由黄铜矿、白铁矿、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辉铋矿和自然铋组成,伴随有透闪石、绿泥石、萤石、石英和方解石蚀变。在内接触带,花岗岩的热液蚀变形成了钾化,由钾长石、黑云母和少量石榴子石组成,随后被退化绿帘石、方解石和少量磁铁矿交代;晚期退化蚀变形成了硫化物脉,伴随有黑云母、方解石、石英和萤石蚀变。流体包裹体爆裂温度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浅成(1.7~3.5 km)、高温环境,成矿热液具有从高温向低温多阶段演化的冷却史。矿床的地质、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显示出该矿床属于浅成、高温、近端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脉侵位序列与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型再到方解石型的先后结晶顺序和演化趋势。碳酸岩脉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表明,随着碳酸岩脉中方解石矿物组分的增加,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呈明显富集趋势,而长期的结晶分异作用正是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在晚期岩浆中强烈富集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湖南香花铺钨矿床含钙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香花铺矿床是湘南地区唯一的萤石-白钨矿型矿床。本文利用高精度LA-ICP-MS对该矿白钨矿和方解石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的白钨矿表现为LREE富集和正Eu异常特征,方解石则具有LREE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两种稀土配分模式,且均呈现负Eu异常特征。该矿属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在还原环境下的运移过程中,首先结晶出白钨矿和LREE富集型方解石,而后沉淀形成了具有相对平坦型REE模式的方解石。此外,稀土元素在该区矿物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一现象,在不同微区REE的含量、配分模式以及分异程度等均可能存在差异,其原因除了结晶过程中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还可能与矿物结晶后颗粒外表层受流体作用的改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西藏仲巴县天公尼勒铜金矿床为一小而富的铜金矿床,矿化体赋存于早白垩世闪长岩体外接触带NE—NNE向断裂及其层间破碎带中,控矿岩体的外接触带发育的NW向韧脆性剪切断裂带控制着矿区断裂系统,已知的铜金矿体特征相似,均产于灰黑色结晶灰岩与灰白色大理岩接触部位的断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辉铜矿、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和绿帘石等;成矿经历了岩浆热液期(包括中高温热液阶段和中温热液阶段)和次生氧化期;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的侵入、NW—NNE向断裂和层间破碎带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其工业类型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新疆恰尔墩巴斯希铁-铜-金矿矿床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10,29(2):229-242
新疆恰尔墩巴斯希铁-铜-金矿床中磁铁矿化和铜矿化与中基性侵入岩体密切相关。磁铁矿化在辉长岩体与中基性火山岩的内外接触带发育,由内带的磁铁矿+透辉石组合变化到外带的磁铁矿+石英+钙铁榴石+方解石组合。辉长岩和闪长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为3.19~7.8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具岛弧岩浆岩特征。辉长岩氧逸度较高,明显富钾。铜矿化主要集中于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大部分铜矿化充填在热液角砾岩中。可划分出4个铜矿化阶段:①钠长石-石英阶段;②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绢云母-石英阶段;③黄铜矿-黄铁矿-绿帘石-葡萄石阶段;④闪锌矿-方铅矿-石英-方解石阶段。自然金主要出现在糜棱岩化之后的黄铁矿-石英脉中。  相似文献   

16.
Batu Hijau is a world-class gold-rich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situated in Sumbawa Island, Indonesia. Deep drilling indicates that several intervals of calc-silicate rock were intersected, where they are apparently interbedded with volcaniclastic rocks. The calc-silicate rocks occur at the contact with copper-gold-bearing tonalite porphyries. The rocks are fine-grained and granular with green, reddish-brown and white layers. The green layers consist mostly of fine-grained clinopyroxene (diopside and hedenbergite) and the reddish-brown layers consist mostly of garnet (andradite), whereas the white layers are commonly composed of calcite and zeolite (chabazite). The calc-silicate rocks were formed by contact metasomatism of andesitic volcaniclastic rocks, as it is calcic in composition. Paragenesis study reveals at least two stages of calc-silicate mineralization. Stage 1 (prograd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garnet (andradite), clinopyroxene (diopside and hedenbergite), anorthite and quartz at 340–360 C (high salinity 35–45 NaCl wt percentage eqn.). Stage 2 (retrograde) is characterized by chlorite and rare epidote at 280–300 C (low salinity 1–10 NaCl wt% eqn.). Late calcite ± quartz veinlets and calcite + chabazite veins/veinlets 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is stage and cross cut the oldest mineral assemblages. Mineralization (magnetite,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may occur during the retrograde stage. Clinopyroxene and garnet were modified by Fe-rich hydrothermal fluid (oxidizing condition) indicated by increase of Fe from core to rim of both the cogenetic minerals. The presence of the calc-silicate rocks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magnetite-chalcopyrite-pyrite assemblage indicates the occurrence of calcic-exoskarn surrounding the Batu Hijau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17.
滇中荒田铅锌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接触界面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组合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表明荒田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CO_2的碳具有多元性,主要来源于幔源与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碳;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表明荒田铅锌矿床硫以岩浆硫为主,可能混有其他硫源(可能包括地层硫酸盐),铅同位素表明赋矿围岩、玄武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均有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是多源混合后的产物;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3.2±3.4)Ma,指示荒田铅锌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荒田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右江褶皱带在中生代末期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有关。而晚二叠世海相喷发火山岩对矿区铅锌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盖层、赋矿层及矿化作用。综上,荒田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不同组分来源不同,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吉林抚松西林河银矿床是吉林东部近期发现和评价的产于太古宙古花岗岩和元古宙大理岩接触带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位于龙岗断块北东端韧性断裂带中,矿体产状受韧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并具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变化.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压碎结构、内部解理结构、乳滴结构、侵蚀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辉银矿、锑银矿、自然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锑矿等.矿石中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及方解石、绿泥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岩石地层和岩浆岩.  相似文献   

19.
陈振强 《矿产与地质》1996,10(6):412-416
在测试锡铁山铅锌矿中石英、方解石热发光的基础上,结合石英、方解石中微量元素特征,研究其热发光曲线特征和参数特征,并对比其它铅锌矿区石英、方解石热发光的资料,认为锡铁山铅锌矿中石英的热发光强度愈大,反映的含矿性愈差;方解石的热发光受其方解石中Mn^2+(Fe^2+)和REE^3+的影响,靠近矿体的方解石热发光强度降低,为进一步扩大矿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石英、方解石热发光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拉曼光谱仪等测试对广西大化玉的宝玉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化玉主要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组成,并含有方解石、透辉石、磷灰石、石英、绿泥石、蛇纹石、滑石、石榴石和褐铁矿等次要矿物。对其硬度、密度、折射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韧性等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野外考察以及对室内成矿温度、氢氧同位素、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化玉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性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矿床,根据辉绿岩中锆石U-Pb法测年,确定其成矿年龄为2.6亿年左右,并建立了对应成矿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