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59年9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史称“第二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视和期待。随后的几年间,中国科学院治理沙漠科学考察队和相关省(区)防沙治沙部门,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试验、研究和实践工作。本文围绕着定位和半定位的综合治理沙漠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引种及合理配置、机械固沙、流动沙丘的水分状况与固沙造林、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强度、流沙自然固定的土壤形成过程、沙丘土壤微生物等进展和影响;围绕着防沙治沙中的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讨论了沙漠的成因、沙丘移动规律和防风固沙关系、飞机播种的评估、沙区植被类型和演变规律以及沙生植物特性、沙区草地的合理利用、戈壁的分类及改造利用、水利资源及其利用等进展和作用;扼要阐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间的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形成了开拓奉献的精神和有效实用的方法,以防沙治沙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团队和平台建设的水平,奠定了中国沙漠科学的初创和开拓的基础和条件,使之顺利进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报道:在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对宋任穷同志关于防沙治沙调查报告的批示。批示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那样的地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人掉队,应该说这些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加上领导以身作则”。陈俊生同志在讲话中也高度赞扬了这一批长期投身于治沙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中国沙漠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为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铁路、公路防沙、农田防治及沙地开发利用等具体方法与措施的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兰州沙漠研究所在治沙事业上立下了功劳,对他们的成绩应该肯定。在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期间,与会全体代表参观访问沙漠所后,也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支为防沙治沙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队伍,也是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先进群体,他们的治沙业绩无愧于“全国治沙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 一、防沙治沙,发挥科技的主力军作用 内蒙古林科院沙漠防治研究所的前身是治沙研究室,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沙漠治理研究开发机构,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望。治沙所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以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等现有  相似文献   

4.
甘肃治沙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1428.9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81%,风沙线长达1600km,并仍以543hm2·a-1的速度扩展。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给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严重的破坏或威胁。40多年来,经几代人的长期不懈努力,甘肃的防沙治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于1991年被我国政府授予"全国治沙先进省"称号。从资源环境考察、治沙技术措施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治沙技术推广、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对甘肃的防沙治沙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与思考,提出了甘肃今后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并成  贾富强 《地理学报》2014,69(11):1718-1724
侯仁之先生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深入沙漠地区进行历史地理考察,对沙区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在学科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及其演变规律,而且也为今天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以及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历史借鉴。他的学术思想及业绩,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吉兰泰盐湖沙漠化及其治理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陆地卫星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图 ,研究了吉兰泰盐湖地区沙漠的分布、形成和运移规律 ;探讨了进行吉兰泰盐湖治沙、防沙的重点地段。遥感监测了吉兰泰盐场 1988— 1997年 9年间对吉兰泰盐湖治理沙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理》2007,30(3):342-342
全国防沙治沙大会2007年3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温家宝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在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防沙治沙岗位上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流域防沙治沙生态效益现状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秀丽  严平 《中国沙漠》2012,32(6):1773-1778
本研究选择了青海湖周边沙漠化防治区,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和植被指标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周边农牧户基本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调查,建立了青海湖沙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模糊评价的方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最终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专家系统打分建立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生态效益各指标权重,明显看出,植被在青海湖沙漠化防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根据模糊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内目前防沙治沙生态效益差,说明青海湖防沙治沙工程生态恢复还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治理生态系统建设未达到标准,生态系统仍非常脆弱。③通过农牧户基本情况及生态意识调查,发现研究区的农牧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生态环境了解及认识程度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农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文明 《中国沙漠》1994,14(1):97-98
关于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区建设的设想《1991—2000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提出,“为了实现科学治沙,达到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目的,需要分不同类型区进行科学试验,建立试验示范区。”今后在9大试验示范区建设20个试验示范基地。近两年来我多次深入...  相似文献   

10.
沙埋是沙漠铁路的重要病害形式之一。它是沙漠铁路在运营中造成缓行、停车甚至脱轨的重要原因。我们采用过多种防沙措施, 积累了许多经验, 如: 覆盖沙面、设置沙障、挖截沙沟、固沙造林等。在这些措施中, 以固沙造林效果最好, 具有长期效益, 是治沙的根本途径, 而其它措施只不过是临时性办法, 且要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朱震达 《地理研究》1984,3(1):30-33
沙漠科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回顾沙漠研究所25年来的历史,从它的诞生、成长到发展,竺可桢教授无论在学术上,科研组织工作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沙漠研究所的前身)的每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竺老都亲自参加进行指导,而且还多次亲临沙漠现场考察。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无论在茫茫沙海中考察或在炎日风沙中定位观测或在国际沙漠学术活动的讲台上,总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竺可桢教授。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这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三次治沙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治沙工作非常关心,非常重视。1989年,宋任穷同志对我国防沙治沙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写了一份调查材料,对治沙工作提出了建议。江泽民、李鹏、陈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五十年(Ⅰ)   总被引:60,自引:33,他引:27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05,25(3):293-305
2005年中国沙漠研究已经走过了50a的历程,作为沙漠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风沙物理学研究在中国亦有50a的历史了。本文较为详细地全面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之前我国风沙物理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以期对相关的研究者有所帮助。这一时期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为理论准备和野外观测积累阶段,引进西方和前苏联在风沙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配合我国防沙治沙实践的需要开展野外观测研究。研究手段以大面积考察、半定位试验观测和定位试验为主。研究成果体现在风沙移动规律的初步认识、沙丘移动规律、中国沙丘活动的总体规律、防沙措施的布设原则和风沙运动理论的初步探讨等几个方面。1967年我国第一个风沙环境风洞建成使用,使风沙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时向微观领域深入和向宏观领域扩展,风沙颗粒运动学、风沙流、风沙地貌动力、土壤风蚀和防沙原理等风沙物理学的主要领域得到了全面发展,在一些前沿探索领域亦有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杨萍  李森  马金辉 《中国沙漠》2005,25(1):129-133
 基于西藏自治区沙漠化普查数据库和图库,研制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图形-属性”、“属性-图形”双向链接互通功能。系统具有主视图、属性表、统计图表、和图版等功能。利用GIS的存储、查询和地理分析功能研究沙漠化的现状,了解沙漠化危害程度,预测沙漠化发展趋势及规划防沙治沙措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GIS应用于计算机制图、荒漠化指标体系的建立、荒漠化监测等工作中,将西藏沙漠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颖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中国沙漠》2020,40(3):106-114
中国深受荒漠化危害,长期以来把防沙治沙作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发展战略。北方沙漠化地区现已形成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但是对于具有共性特征的模式类型,缺少系统地分类归纳与特征提炼,研究多关注点上的治理,缺乏从宏观战略层面上的整合与梳理,导致分类结果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性不强。我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基于国家防沙治沙战略重点及沙产业发展目标,将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划分为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固沙措施与节水农业技术结合型模式、特色沙产业与林果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农-林-牧-草多元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生态经济与生态庄园开发模式等五大类型,详细阐明不同模式的技术要点、基本特征、产业结构及实施效果,指出传统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未来应理清不同模式分类研究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细化防沙治沙治理模式的定量化分类的研究方法、凝练与总结区域适宜的沙漠化治理模式类型与路径特征,为完善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向经济建设是沙漠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震达 《中国沙漠》1991,11(3):17-19
中国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及风沙化土地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5.9%。但旧中国在沙漠科学领域里完全是一片空白, 解放以后, 结合造林固沙, 在科尔沁沙地东南、陕北及冀西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研究, 结合包兰铁路的建设在宁夏中卫沙坡头进行了一些观测和防沙试验, 但这些研究的规模都很小, 专业也较单一。至于大规模的有系统的研究还是在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和国务院七办在呼和浩特召开的西北内蒙六省区治沙会议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等级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闫德仁  杨文斌 《中国沙漠》2006,26(5):698-703
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级评价指标研究就是对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分等定级,进行质与量的界定,为科学治理、评价、合理利用和监测提供标准,同时,也是建立防沙治沙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植被覆盖率为主导因素,以主要建群种的生活型、结构配置、生物结皮和土壤发育等作为辅助性指标,分别制定了我国不同气候区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指标。体现了指标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对评价我国防沙治沙成果和监测沙漠化土地动态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瞩圈 贺中国沙漠创刊十周年 安秀扬 会围怯的丁作垒柳在兰州胜利召开 JV”-”\WWj?jwewfiW、、,j 国务委员陈俊生为兰州沙漠研究所题词—— 沙中摄 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代表参观兰州沙漠研究所 沙中摄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剪影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50a治沙措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思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常兆丰  刘虎俊 《中国沙漠》2001,21(Z1):87-91
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在我国西北沙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0a的防沙治沙也是对所采用治沙措施的检验。50a来河西走廊沙区采用的治沙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以及营造沙区护田林网等。治沙措施的应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①植物治沙的适用范围不清,提取地下水造林成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因素之一;②造林密度过大,导致人工固沙植被大面积衰败死亡;③机械沙障的应用受到限制;④封沙育草的预期结果不明,实际应用存在盲目性;⑤措施的选用和措施之间的搭配凭借主观经验,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⑥打井开荒大量提取地下水,是治沙进一步生态环境退两步的最主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综合治沙。综合治沙是防沙治沙的唯一正确之路,是今后治沙科技进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干旱区沙漠戈壁广布,沙漠面积居世界第三,是受风沙和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为了了解中国干旱区各主要沙漠的基本情况、编制防治规划并探索治理沙害的途径与措施,1959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治沙队,对中国的沙漠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