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实施以来,这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三峡办共同组织的第三次大的督导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检查一期工程建设情况,评审“移土培肥工程”项目专项规划。几天来,检查组和专家组赴湖北省、重庆市有关县(区)实地检查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查阅了施工纪录、档案资料等文件,走访了项目区群众,听取了群众对“移土培肥工程”的意见;昨天,专家组对两省市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了认真评审,提出了科学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评审意见。大家在几天的时间,做  相似文献   

2.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对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作的重要批示,听取重庆市、湖北省关于"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交流和座谈.座谈会开得必要,开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对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作的重要批示,听取重庆市、湖北省关于"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交流和座谈.座谈会开得必要,开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精度空载/星载原子钟进行引力红移检验是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原子钟精度的不断提高,利用高精度时频信号检验引力红移和测定重力位成为可能。中国空间站二号实验舱预计于2022年10月在轨运行,并搭载高精度原子钟组,为高精度引力红移实验奠定了基础。利用中国空间站的一组上行微波链路与下行微波链路进行双向时间/频率比对,从而实现引力红移检验。由于两条链路的频率及路径相同且极化方向相反,可以极大地消除误差干扰。结果表明,当空间站搭载的原子钟稳定度为2×10-15/τ且长期稳定度约为10-18量级时,引力红移检验精度可达到10-7量级,比目前国际上最高的引力红移检验精度高1~2个量级。  相似文献   

5.
移轴相机由于其垂视摄影且视场可扩展的优势,已逐步开始应用于航空大面阵多相机系统中。针对当前航空移轴大面阵多相机系统未检校或由于检校精度不高导致几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移轴成像的数字相机几何检校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移轴影像像平面坐标系到基准像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移轴相机几何检校模型。本文以典型的单反移轴相机为例,利用室内三维检校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移轴相机进行检校是可靠的,并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7.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要求,提出了采用窄波束和限制船速的降低测深船移效应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中常使用TDICCD(时间延迟积分CCD)相机,为获取高质量遥感影像,在相机成像过程中须采用像移补偿技术,而目前大部分像移补偿忽略了高程的影响。基于参考椭球面下成像矢量模型,建立考虑高程的成像矢量模型及解算方法流程,精确地计算相机成像时像点对应地面成像点的坐标及像移补偿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高程对像移补偿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像移补偿参数精度对高程误差的要求、星上存储空间及高程查询速度,讨论星载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为星载DEM的使用及TDICCD相机高精度像移补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测绘手段难以满足日趋精细的土遗址保护工程测绘要求,采用无人机航拍、AGISoft photoscan及Smart3D软件对土遗址进行三维重建,辅以外业精确像控点生成文物精细三维模型、点云、DSM、DEM、DOM、DLG等测绘成果。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方便快捷,而且误差小精度可靠,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卫星通信多普勒频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普勒频移是卫星通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分析了目前计算圆轨道卫星星地链路多普勒频移的几种主要方法,指出了当前教材中引用较多的一个计算公式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其进行了重新推导与更正。随后给出了一种以链路距离变化率作为相对速度来计算多普勒频移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给方法更为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1.
在GPS导航定位系统中,多普勒频率偏移直接影响接收机性能。为了克服多普勒频率偏移的影响,提高接收机的GPS信号捕获速度,对多普勒频移估计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可视卫星的判定、Doppler频移计算方法,基于NewStar150GPS原理实验平台,使用C++语言编程,开发Doppler频移计算程序。实验结果表明,Doppler频移的大小与a有关。当a〈90°时,多普勒频移为正,用户接收机收到的频率比卫星发射的频率要低。当a〉90°时,多普勒频移为负;当a=90°时,多普勒频移为0。  相似文献   

12.
宽视场遥感相机在轨成像期间,受地球自转、卫星颤振、姿态机动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像移,导致成像质量降低。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视场遥感相机的像移速度模型,并考虑了离轴角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推导了离轴三反相机像移速度和偏流角解析式。以某卫星为例,仿真分析了3种典型成像模式下像移速度和偏流角在焦面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像移速度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侧摆兼具俯仰成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像移补偿策略。补偿效果表明,卫星侧摆35°兼具俯仰35°成像时,采用全局优化偏流角匹配策略能保证整个焦面区域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均大于0.95(16级);采用局部优化偏流角匹配策略能保证焦面重点观测目标的MTF大于0.95(96级);采用提出的像移速度匹配策略在分11组调节行周期情况下,能保证整个焦面区域的MTF均大于0.95(16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像移补偿策略能有效解决侧摆兼具俯仰成像时的像质下降问题,可为宽视场遥感相机像移补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推导了利用伪距观测值获取多普勒频移的公式,并利用导出的多普勒频移来确定载体的速度。实测数据表明,利用伪距导出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可以达到dm/s级的水平。在没有原始多普勒观测值或者相位观测出现了频繁周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伪距导出的多普勒频移获得载体概略的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4.
DEM中顾及方向的单点移面内插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EM是现代测量的重要成果形式之一 ,高程内插是 DEM必须面对的技术问题。研究了顾及方向的单点移面内插法 ,构建了更为合理的权函数式 ,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利用动态搜索圆确定移面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武  窦昊  殷那政  程意清  张双成  张勤 《测绘学报》2022,51(10):2083-2092
膨胀土边坡具有吸水剧烈膨胀、失水剧烈收缩及反复胀缩形变的特性,工程中与外界接触极易引发膨胀土滑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缓解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线总干渠约有1/3段穿越膨胀土区域,增加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边坡失稳的可能性,亟须开展膨胀土边坡形变监测和特征分析。基于此,本文收集了112景Sentinel-1A升轨SAR数据,采用时间序列InSAR技术获取了中线某渠道沿线2017年3月12日—2021年4月8日的时间序列形变,并基于奇异谱分析(SSA)对时间序列形变进行分解提取膨胀土边坡形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干渠挖方膨胀土边坡由于卸荷回弹作用表现为抬升形变,最大年抬升速率约为18 mm/a;填充膨胀土边坡由于土体固结作用表现为下沉形变,最大年下沉速率约为15 mm/a;膨胀土形变量大小与填挖深度正相关,挖方越深抬升形变越大,填充越高下沉形变越大;降雨和温度是影响干渠膨胀土边坡形变的主要外部因素,其造成的形变会时滞2~3个月。本文研究将为南水北调工程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无人机航空摄影航向像移角度入手,分析航向像移对航测高程量测精度的影响,提出在利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测绘航空摄影时,利用对快门速度的控制,尽量减少航向像移,以提高固定翼无人机航空摄影的量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GPS多普勒频移观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文中先给出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GPS多普勒频移测量载体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相对测量模式下,讨论各种误差对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GPS多普勒频移测量速度模型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GPS多普勒频移观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文中先给出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GPS多普勒频移测量载体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相对测量模式下,讨论各种误差对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光谱“红端”红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字微分法对冬小麦的高分辨率多时相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出了冬小麦光谱红端红移的特征。分析了红端红移的幅度与光谱分辨率、冬小麦的生长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覆盖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冬小麦红端红移特征遥感的最佳时机。本研究使用的光谱数据取自安徽光机所的光谱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字航测相机像移补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测相机像移补偿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相机的焦平面上 ,使感光平面沿飞行方向 ,在曝光瞬间作一微小位移 ,以改正因摄影平台相对于被摄目标的运动引起的像点位移 ;二是在曝光瞬间 ,使相机作一微小的俯仰角旋转 ,以改正因摄影平台相对于被摄目标的运动引起的像点位移。前者简称为焦平面平移改正法 ,后者可称为俯仰旋转改正法。本文中研究了这两种像移补偿方法的差异和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