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报模式的改进、观测资料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这些资料的更有效利用 ,使得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稳步提高。这些改进对航空气象预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改进了高空风的预报以及积冰、颠簸等危及航空安全的危险天气的预报。但是 ,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业务应用中 ,统计方法仍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统计方法能充分发挥现有NWP指导报的优势 ,从而为预报员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本文对目前国外航空气象模式输出产品的统计处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1 统计处理方法  目前国外航空气象中模式输出产品的统计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非自适应方法 …  相似文献   

2.
降雪含水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锦  周晓珊  阎琦  张爱忠  李得勤  杨阳 《气象》2017,43(6):735-744
降雪深度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QPF)一样是冬季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而降雪含水比是降雪深度预报中所必须的重要参数,国外一般多将其称为snow-to-liquid ratio(SLR)。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SLR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预报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研究表明:SLR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并且存在季节和空间分布差异;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SLR的两个最重要气象因子,气压、垂直运动等气象因素,以及地表风、积雪自重、太阳辐射和积雪融化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SLR;随着预报技术的发展,SLR的预报方法可概括为气候学的、统计学的和基于物理基础的三类预报方法,气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SLR的预报能力,但仍无法摆脱统计方法自身的缺陷,比较而言,基于数值模式的瞬时预报更符合未来雪深预报业务的精细化发展趋势;目前,国内降雪深度观测资料较少、观测频率较低,有效开展地面降雪和探空加密观测,解决观测资料不足是今后SLR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探索气象因子对SLR的影响机理,建立适合我国冬季天气预报业务需求的降雪预报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建立的南海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MAMS)框架、系统中各模式特点以及针对模式所做的改进工作;并基于广东省沿海浮标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系统中各个专业模式预报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从给出的统计检验和技巧评分来看,区域海浪模式逐年改进,具有一定预报能力;区域海浪模式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海浪模式相比,前者预报技巧TS评分大于后者;(2)实测海表温度的同化明显改进了区域海洋环流模式对海表温度的预报,检验结果显示海表温度预报与浮标观测海表温度相关系数在0.7左右,通过了α=0.01显著性检验;(3)将基于广东茂名科学试验基地得到的拖曳系数计算方案引入风暴潮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风暴潮模式对强台风"威马逊"风暴增水预报,2013—2015年6个风暴潮模式预报检验显示,模式可以提前20 h以上给出最大风暴增水预报,而且最大风暴增水预报与实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大气运动过程的深入了解,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高分辨率的包含复杂物理过程的中尺度业务预报模式已成为1990年以来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预报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可参考的指导产品不仅有大尺度的天气形势信息,还包括各种中尺度及地面气象要素在内的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从而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释用水平也得以提高.这不仅使得预报员能更方便地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当地的各种天气及要素预报,而且使得气象服务更加准确及时.该文对武汉气象中心数值天气预报释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环境、特点、技术方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分辨率数值天气模式以及新一代地球观测系统的发展,气象领域的数据量在迅速增加,为天气和气候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天气分析和预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度学习具有从大量的高维时空分布气象数据中提取复杂时空特征的能力,且具备计算效率高、可迁移性强、协同性和灵活性优的特点。目前深度学习已经在对流短时临近预报、极端事件检测和改进数值天气模式及其预报误差订正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首先概述目前气象领域所应用的深度学习方法和模型,然后聚焦介绍和讨论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在理论驱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方面的应用。深度学习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资料同化、次网格物理过程参数化、数值天气模式后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改善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和不确定性量化问题。构建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和理论驱动的数值天气模式混合模型,发挥深度学习和数值天气模式的协同作用,将是进一步改善数值天气预报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1.引言 MOS(模式输出统计)方法,是用来预报那些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不直接表示的气象变量,它的基础是建立固定等压面分散网格点上高度、温度、湿度和风等直接表示变量的数值预报值和地面温度、云高云量及能见度等观测值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这种关系。 PP(完全预报)方法,是建立观测得到的大气变量和感兴趣的“天气”特征之间的关系,在预报时使用数值预报代替观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美国研究组进行了大量的MOS方面的工作,将这一技术方法应用于预报很多天气变量,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其中所设计的地面温度自动预报业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本文所描述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一、一般的情况 数值天气预报是近代科学技术和气象科学,特别是动力气象发展的产物。尽管早在本世纪初,V.Bjerknes已提出,要把天气预报作为数学物理问题来考虑,在1922年Richardson已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制作天气预报的尝试,但由于计算技术、观测资料和气象科学等发展的不成熟,人们并没有得到有用的预报;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8.
1.引言在过去25年中,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以及观测资料和分析系统的改进已使天气尺度环流的业务预报取得了稳定的改进(Shuman,1978)。但是,众所周知,在运动的尺度不能分辨(或不能观测)情况下,由于初始误差的增长,最终将影响所有尺度的运动,使大气运动的可预报性有一个固有界限。即使“完美(Perfect)”的数值模式也是这样(完美模式是指一种不增加预报误差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上海海洋区域中心海洋气象业务的需求,近十多年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和上海海洋气象预报台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上海市和气象部门的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技术研究方面的科研课题,在海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观测研究方面揭示了台风和海雾边界层大气湍流能量输送一些新的事实,通过合理地表达海洋飞沫对于动量和热量输送作用和改进海面拖曳系数方案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海气耦合模式对于台风强度的模拟和预报能力。研发了全球和西北太平洋风浪数值预报系统,特别是发展了包括波流相互作用等复杂物理过程的近岸高分辨率海浪和风暴潮数值预报系统,还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波浪要素研发了浅滩效应指数、波浪陡度指数、涌浪占比指数和谐摇指数等船舶风险指数产品,使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更有针对性,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年份r期数{页数 题目日本东京气象传真图的识别JMH/JMJ广播的几种气象传真图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业务使用性能如何应用数值指导天气预报资料世界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情况27 32 19 287八U nUO︺8 00 QO 80付刊用“模式输出统计法”傲局地天气客观预报日本气象厅广播传真的重要天气图日本广播传真500 mb环流型的分类使用日本气象传真图的我见关于日本气象传真图中垂直速度单位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统计天气预报的进展近年来动力学和统计学天气预报发展的回顾日本气象厅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与展望数值预…  相似文献   

11.
“00.7”北京特大暴雨模拟中气象资料同化作用的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2000年7月4~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24 h降水量达240 mm),文中利用MM5/WRF三维变分系统和MM5非静力模式,对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各种气象监测资料(地基GPS大气柱水汽含量、常规探空、高空测风、地面常规观测和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同化作用通过观测系统数值试验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客观分析方案相比较,MM5/WRF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可直接引入非常规地基GPS大气柱水汽含量监测资料,提供更好的大气初始分析场.在三维变分同化方案下,各种大气监测资料均对改进此次特大暴雨模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常规探空和高空测风监测资料对改进预报结果的影响最大,地面常规观测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作用次之,地基GPS大气柱水汽含量资料在与其他大气监测资料相互优势互补后,可很好地改善模式大气的分析质量,通过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在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初始场中引入地基GPS大气水汽监测网资料,使此次强降水个例的6 h和24 h测站降水预报的TS评分值在1,5,10和20 mm预报检验阈值下分别提高了1%~8%.研究结果对利用三维变分数值系统,评估气象监测网资料在改进高影响天气事件预报中的作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翔明 《气象》1982,8(2):14-14
MOS(模斯)预报即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一种动力-统计学预报方法。它将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资料样本和某一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样本用各种统计技术推导出预报方程,然后用数值预报的结果作预报因子,进行气象要素预报。就当前国内外预报技术水平来说,它是将大尺度数值预报转化为局地要素预报的较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它考虑了数值预报的偏差,以及地方性气候特点,而且对模式的更替也不太敏感。它可以吸取一些数值预报的物理量场作为预报因子,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近几年都已把它投入业务使用,用它来为地方台站提供“指导预报”,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研究。随着传真机的普遍使用,县站也有条件利用气象中心发布的数值预报资料来作局地天气预报,这促使县站预报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向客观化、定量化迈进。1981年我站开始接收日本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数值预报产品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计算手段的不断更新,利用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即MOS方法)来解决天气预报的客观化、定量化问题,越来越得到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重视。中期MOS预报较之短期相比困难要大一些,其主要原因在于预报信息量少和准确率低,台站一般都只能接收到中期形势预告场,而无各类物理量场。然而,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曾通过对欧洲气象中心发布的中期数值预告产品进行了统计检验,证  相似文献   

14.
1天气预报的公众评价与发布形式的变革 《气象》2010年第1期杜钧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华盛顿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一位公众批评当地电视天气预报的事例,提出应该逐步改变天气预报制作和发布服务方式的问题。由于大气系统的混沌性以及观测和模式的不准确性,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确。因此,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这种方案有价值的特征之一是,一有所选站点的观测值,马上就可以作出预报。不象数值动力天气预报漠式那样需要3个多小时去收集和分析数据,把模式置于初始状态,然后才能作出预报。此外,象 MOS 一类可用的统计方法也需要首先完成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人们已经指出,马尔柯夫(MarKov)模式可以作为使用少量现有资料而迅速得到  相似文献   

16.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沙尘暴预报系统CUACE/Dusl与天气预报模式GRAPES实现了在线双向耦合运行。目前中国气象局业务运行的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ACE/Dust中的气象模式是MM5,大气成分中心利用我院自主开发的中尺度气象模式GRAPEs—Meso替换了MM5,建立了GRAPES_CUACE/Dust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同时把模式分辨率提高到0.5~0.5°,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大气分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重点开展了BECAPEX科学试验 (Beijing City Air Pollution Experiment)。BECAPEX试验同步进行城市边界层气象与大气化学观测, 通过卫星遥感、地面观测, 即城市空间和地面以及点与面结合的技术途径, 以揭示北京城市污染“空气穹隆”大气化学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为城市环境大气动力-化学模式提供基本科学参数, 给出城市边界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综合模型, 为提高城市环境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耦合模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揭示了北京城区和城近郊区城市边界层结构与湍流特征, 城市大气污染垂直结构特征; 发现了城市大气污染空间结构多尺度特征, 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源影响和城市热岛多尺度特征; 揭示了城市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 以及北京及周边地区气溶胶影响域和区域气候响应; 提出了北京市典型污染源排放清单; 发展了城市气象模式系统, 包括冠层模式、街谷环流和热力结构以及城市高大建筑群周围风环境数值模拟; 发展了空气质量模式技术, 包括二次气溶胶模拟试验、北京地区SO2污染的长期模拟及不同类型排放源影响的计算与评估、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输送模拟、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NOx和O3源示踪法, 城市尺度的大气污染CAPPS模式及统计模型的应用、大气污染及紫外辐射数值预报模式和CMAQ-MOS空气质量预报方法; 改进了美国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 建立了CMAQ-MOS区域空气质量动力-统计模型预报模式, 以及发展的源同化技术, 突破了当前空气质量模式技术“瓶颈”, 使模式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民用航空气象观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这一全球大气监测网中的重要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航空气象资料的特点及其在气象业务与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优势、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指出民用航空飞机观测这一常规大气探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气象部门和航空业的共同重视,航空气象资料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看法关于天气预报的发展,近年来国外也存在着不同看法。美国的C·S·拉梅奇(Ramage,1976,1978)认为,由于大气所固有的各向异性的湍流运动,现有的一些天气预报方法,如统计预报、动力预报等都已没有再改进的余地;他甚至认为,1976年美国的预报水平还不如没有卫星、没有电子计算机的1957年好,而且今后也不大可能使预报水平有所提高。日本也有人感叹,近九十年中,日本的天气预报水平只提高了5%左右。进展太慢。但另有些人则持不同看法。如R·J里德(Reed,1977)回顾近百年来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认为五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第3次发展浪潮并在多个领域大数据分析中取得巨大成功,这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值天气预报结合提供了契机.已有大量研究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值生成、预报和产品应用过程中,涉及观测资料预处理、资料同化、模式积分、后处理以及高性能计算,通过误差估计、参数估计和局部代理等手段使预报结果,得到改进且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