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定厚度的油膜对海浪的抑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海浪谱的作用量平衡方程,给出了一定厚度油膜对海浪的抑制模型,该模型不仅与油膜的物理参数有关,而且与环境参数有关。文中开展了抑制比对这些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力学粘性,表面/界面弹性、油膜厚度、油膜覆盖率等参数对抑制比的影响较大,但油膜的其他物理学参数如:密度、表面/界面张力,表面/界面粘度几乎对抑制比不产生影响;而且,文中还发现风速和风向对抑制比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油膜对雷达回波信号的抑制,只需考虑油膜对海浪的抑制作用;但对厚乳化溢油而言,还应考虑到介电常数的减小对雷达回波信号的抑制。将本文建立的抑制比模型所得结果与墨西哥湾溢油事故期间的15景ENVISAR ASAR影像所得抑制比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射频干扰的来源和特性构造出其基本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流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射频干扰在方位-距离-多普勒域的特性,得出了在不同距离上,射频干扰具有强相关性;而在不同方位上,射频干扰具有同频但不同幅的特点。基于此分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析常规射频干扰抑制方法的不足,为减少干扰抑制过程对目标信息的影响,提出了包括回波信号方向分解、射频干扰估计与抑制、幅值合成三个步骤。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抑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射频干扰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提高了被射频干扰覆盖的目标点的信干比。  相似文献   

3.
褐藻中岩藻聚糖和岩藻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褐藻中两种硫酸多糖——岩藻多糖和岩藻聚糖含量丰富。它们在结构上相似而不相同 ,都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病毒、抑制补体激活、抑制精卵结合、吸收重金属等功能。着重介绍了岩藻聚糖和岩藻多糖在抗凝血、抗肿瘤、抑制补体激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液舱晃荡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有效地抑制液舱晃荡、减小壁面冲击载荷关系着船体结构的安全。使用内嵌隔板是抑制舱内晃荡,减小壁面冲击载荷的有效手段。实际工程中,内嵌隔板的最优设计的前提是对隔板抑制晃荡的机理有深入了解。CIP法具有高精度、低耗散等特点,以THINC格式捕捉自由液面,可以再现液面破碎、翻卷、涡旋以及液滴飞溅等现象。基于此法,建立了数值液舱,对比了单一隔板和组合隔板抑制晃荡的效果。结果表明,内嵌隔板的安装在水平位置上应尽量靠近舱底中线,在垂直位置上应尽量靠近自由液面,且液面附近安装的双垂直隔板抑制晃荡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具有控制时滞线性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扰动抑制问题。首先利用模型转换将控制时滞系统转化为形式上无时滞的系统,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和Sylvester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扰动抑制控制律。然后构造能同时预估状态和扰动的降维观测器,不仅解决前馈控制和状态反馈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而且得到了近似于最优扰动抑制控制律的动态输出反馈扰动抑制控制器。仿真实例证明此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夏丽  陈贻竹 《海洋科学》1999,23(2):56-59
将盐藻(Dunaliellasalina1009)置于低温(10℃)下并同时给予强光照,以比较它在低温诱导下的光抑制以及从光抑制了恢复的能力,实验还检测了蛋白质抑制剂氯霉素(CAP)与低温光抑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低温和CAP均加深盐藻对光抑制的敏感属性,但CAP和低温的共同作用并不影响这种敏感性,与对照(25℃)相比,低温下的盐藻有更高的QA(PSⅡ反应中心的原初受体)还原态和q^N(非光  相似文献   

7.
鲢鱼ACE抑制肽的生化特性及其降压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系统,测定分析了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进行的降血压试验,检测了鲢鱼ACE抑制肽的降压活性,分析了其生化特性与降压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鲢鱼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6×103以下,其中10肽以下短肽所占的比率约为49.66%,这些短肽对ACE抑制肽的降压效果有显著影响;每百克ACE抑制肽样品中含游离氨基酸的量为8.8 g,含水解氨基酸的量为59.6 g,同时含与ACE受体紧密结合、维持其高活性所必需的疏水性氨基酸的量为24.86 g;按照3.0 g/kg剂量给SHR喂饲ACE抑制肽样品后,其血压在2~6 h内平均降幅为2.394~3.724 kPa(18~28 mmHg)(а=0.05),在喂饲6h时,其降压幅度达到最大值,为3.724 kPa(28 mmHg)。可见,从鲢鱼中提取高活性的ACE抑制肽作为治疗高血压症的药品原料,有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阻尼防振锤对深水导管架圆管风致涡激振动的抑制。建立了防振锤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防振锤的动力学特性;将在建深水导管架圆管简化为固支梁,建立了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瞬态分析计算了圆管的振动幅值;在圆管中部添加防振锤,分析了防振锤对圆管振动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比了数值模拟和实际测试管道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文中设计的防振锤可以有效地抑制圆管的涡激共振;数值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非常接近,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比较 2个螺旋藻物种 7个品系胞外和胞内核酸酶活性 ,确定了抑制胞外和胞内核酸酶活性的方法。用液体培养基清洗两次可消除胞外核酸酶活性 ,添加 EDTA(2 m mol L-1)可显著地抑制胞内核酸酶活性。高温 (6 5℃ )处理也能显著抑制胞内核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一种新型涡轮扰流抑振装置,并在风-浪-流联合水槽中通过试验研究了该抑振装置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抑制效果。在试验中,针对该新型抑振装置,提出了4种不同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了在不同外流速下各种参数工况的抑制效果及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轮扰流抑振装置不受来流方向的限制,有较强的适用性;同时,该抑振装置能明显降低立管由漩涡脱落引起的横向振动幅值,且流速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最大抑制效果可达80.2%;另外,试验结果还表明该抑振装置对立管振动的主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动物肌肉的生长发育.根据本实验室克隆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目的片段,构建MSTN-pET-28 a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上并用1.0 mmol/dm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该目的蛋白大小约为44 kDa,与理论值大小符合.用0.25 mol/dm3KCl染色后从凝胶中切取该蛋白且回收.该回收蛋白与弗氏佐剂等量混合后注射ICR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blot检测该抗体.免疫印迹结果在44 kDa的位置上出现棕色条带,表明大黄鱼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这为今后对肌肉生长抑制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赤魟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制备高纯度赤魟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纯化工艺,并通过胶原酶模型、CAM模型验证其生物学活性。正交实验确定了赤魟软骨组织抽提的最佳条件,抽提产率可达0.84%。丙酮分级沉淀对抽提产物进行粗分离,25~35%的丙酮分级产物的CAM血管生成抑制率达85%。优化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反相层析的条件,可进一步有效的获得高纯度的赤魟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I(DCAIF-I)。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为一条带,分子量为62 kDa。活性验证结果表明,DCAIF-I对胶原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36.3%,对CAM血管生成的抑制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硫酸锌、葡萄糖酸钙和 APG(C0 81 0 )复配的 3元缓蚀剂最佳复配比为4∶ 1∶ 2。用失重法测得该 3元缓蚀剂在 35 0 mg/ L时对碳钢缓蚀率为 92 .8%,但试样表面存在局部腐蚀。为了抑制试样局部腐蚀的发生 ,采用失重法从几种常用缓蚀组分中筛选出硅酸钠和钨酸钠作为 3元缓蚀剂的添加剂组成 5元缓蚀剂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组分间的最佳复配比。用失重法确定了5元缓蚀剂的临界浓度为 2 80 mg/ L ,此时对碳钢缓蚀率为 93.8%,并有效抑制了局部腐蚀的发生。从而得到了天然海水中 1种有效抑制碳钢局部腐蚀的低毒、高效复合缓蚀剂。据极化曲线分析可以确定该 5元缓蚀剂是 1种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侧扫声纳呯信号中的斑点噪声问题,采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对信号在各尺度分解,采用非极大值抑制技术平滑信号,并对各层小波系数模极大值进行阈值化处理抑制噪声,讨论了不同阈值对去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度因子和阈值的选择对原数据能量保持影响不大,但对噪声抑制效果影响大。文中算例均能较好地保持边缘,边缘保持指数均在0.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三根附属控制杆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制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会严重影响立管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室内水槽实验研究在立管模型周围等分布置三根附属控制杆来减小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的新型抑制措施.实验中观测了0.24 m/s、0.31 m/s、0.37 m/s以及0.44 m/s四种均匀流和两个极限来流方向下的涡激振动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根附属控制杆抑制措施可明显降低立管模型的横向振动幅值,但对主管的振动频率改变不大;同时,这一抑制措施对来流方向有较强的适应性,避免了以往单根控制杆在流向发生改变时可能加剧立管涡激振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螺旋列板——深水立管涡激振动抑制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管是海洋油气开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流体输送和钻探的重要功能。深水立管在来流作用下容易产生涡激振动,涡激振动是造成立管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加速立管的疲劳破坏,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深水立管涡激振动。海洋工程中涡激振动的削弱方法多是在立管外侧添加抑制装置,螺旋列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深水立管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在墨西哥湾、北海、西非等深水项目中有多年的应用。文中介绍了螺旋列板的设计、加工制作及安装方法,着重阐述了列板形状尺寸、海洋生物、包覆比例等对其抑制效率的影响,最后对螺旋列板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污水排放对长江口泥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时,泥砂表面有机物的弱酸基团解离度极小从而抑制了对Zn(Ⅱ)的吸附;高pH、高有机物浓度时,由于液相形成大量ZnL络合物而大大抑制了泥砂对Zn(Ⅱ)的吸附,故有机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底质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
在添加浒苔和紫菜干体的条件下,通过测定藻细胞数量,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海藻干体对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半抑制和完全抑制浓度以及半抑制和完全抑制浓度有效作用的起始藻细胞数量范围,研究了浒苔和紫菜干体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定海藻干体的添加量为其完全抑制浓度,通过监测微藻培养液中总氮(硝酸态氮、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和总磷等变化,分析海藻干体添加对培养液营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浒苔和紫菜干体浓度分别大于0.8 g/L 和1.0 g/L 时,海藻干体能显著抑制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它们对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超过60%(第12 d).(2)浒苔和紫菜干体对3种实验微藻的半抑制浓度(IC50)接近,在0.71~1.22 g/L 之间;但完全抑制浓度(IC10)差别较大,浒苔干体对3种赤潮微藻的完全抑制浓度在2.4~2.8 g/L 范围,其数值约为紫菜干体对它们的完全抑制浓度的2倍.(3)3种赤潮微藻起始藻细胞数量不超过40伊104·mL-1(对于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来说,起始藻细胞数量可增大至60伊104·mL-1),海藻干体对3种实验微藻的半抑制浓度和完全抑制浓度均有效.(4)添加海藻干体的实验组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含量.其中,实验组培养液中总氮浓度为382滋g/L,总磷浓度明显低于100滋g/L.综上所述,浒苔和紫菜干体具有强烈的抑藻作用,且不会造成培养液营养加剧现象,可尝试应用于赤潮微藻的控制与治理中.  相似文献   

19.
赵业  杨红生  李秉钧 《海洋科学》2018,42(4):120-126
夏眠是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应对夏季高温低氧等不良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而抑制高耗能的蛋白合成则是夏眠期机体有效降低能耗的重要环节。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是启动蛋白翻译的关键因子,在蛋白合成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分析了刺参翻译起始因子eIF2α亚基(eif2s1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结构特征,并测定了其在夏眠期间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刺参eif2s1基因序列较保守,与紫海胆该基因同源性最高。同时,刺参eif2s1基因在深度夏眠期组织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抑制,可能参与了刺参夏眠蛋白抑制调控。  相似文献   

20.
赵立强  许晨  叶本兰  张业  洪专 《台湾海峡》2007,26(3):410-414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4种不同浓度的高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μmol/dm3TTX在给药后7 min能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上相幅度(P<0.05),但在给药后10 min才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下相幅度(P<0.01);20μmol/dm3TTX在给药后3 min内能完全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1μmol/dm3TTX在给药后1~5min对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5μmol/dm3TTX在5min时可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而10μmol/dm3TTX在2min时便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纯河豚毒素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