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剧冲式高速滑坡及滑坡坝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冲式滑坡是具有剧动启程、高速运行,碰撞解体及冲击成坝的高速岩质滑坡。本文以川西青衣江上游宝兴河大板桥滑坡为典型研究对象,论述了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地质特性及滑坡坝的形成演化过程,为利用滑坡体构筑大坝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滑坡坝及形成的堰塞湖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山区一带广泛分布。它能够形成天然水库 ,在发生溃坝和洪水漫坝的情况下 ,造成的灾害损失很大。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天然滑坡坝 ,有些很快发生溃坝 ,有些存在时间很长。存在时间较长的滑坡坝 ,它周围风景秀丽 ,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同时也可开发其水资源。滑坡坝的形成有滑坡堵江、崩塌堵江和泥石流堵江 3种形式 ,它的形成机制对于滑坡坝的存在时间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和利用滑坡坝时 ,它的成因机制需要分析评价。本文对某滑坡坝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某滑坡坝时发现 ,它由左右两岸的滑坡共同作用形成 ,这种形成模式在国内外报道很少 ,对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典型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改变传统滑坡遥感技术方法效率低、调查精度难以提高的状况,经多年实践与探索,笔者于 1999 年提出了“数字滑坡”概念。该概念使传统的“地学滑坡”拓展为能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具有三维空间、“多维”时间信息的,由“多元”要素组成的“数字滑坡”。数字滑坡技术系统由滑坡解译基础技术、遥感识辨滑坡技术、滑坡数据库及滑坡模型4部分构成。多年来,数字滑坡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山区交通线建设、区域开发环境治理以及抗震减灾等领域,也用于大规模个体滑坡调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服务于国家防灾减灾战略。该文主要以西藏帕里河及川东天台乡2个典型滑坡调查为例,阐述数字滑坡技术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型滑坡,弄清其复活变形机制,消除或削弱不利于稳定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抗滑能力进行分期整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某滑坡应急防治的背景和工程概况及效果,实践证明,分期整治大型滑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滑坡与滑坡物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世界滑坡目录工作组建议的滑坡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滑坡目录工作组建议的描述滑坡特征,量度、活动状态,活动型式和类型等的基本滑坡术语。  相似文献   

8.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王治华 《现代地质》2005,19(2):157-164
“数字滑坡”技术,就是以遥感(RS)和空间定位方法为主,结合其他勘探、试验、调查手段获取数字形式的、与地理坐标配准的滑坡基本信息;并利用GIS技术存贮和管理这些数字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滑坡地学原理进行空间分析,研制各类模型,并服务于滑坡调查、监测、研究、滑坡灾害评价、危险预测、灾情评估、滑坡防治等。通过金龙山三维数字模型,卫星监测易贡滑坡、三峡库区重点城镇滑坡及千将坪滑坡等地的遥感调查说明数字滑坡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型滑坡》是一本以照片形式反映我国典型滑坡的画册,包括了顺层滑坡、第三系泥岩滑坡与崩塌、黄土滑坡、风化层与堆积层滑坡、地震与冰雪滑坡及堰塞湖、水库滑坡、矿山滑坡与崩塌、城市建筑和道路滑坡等八大滑坡类型。通过精选照片的展示形式,以简要文字阐述了滑坡所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稳定性、灾害评估以及防治工程等。  相似文献   

10.
大型个体滑坡遥感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治华 《地学前缘》2006,13(5):516-523
个体滑坡遥感调查是“数字滑坡”技术的一部分,其需要有更高地面分辨率的图像并与中等分辨率图像相结合,需精确的空间定位及与GIS技术相结合,以易贡滑坡及天台乡滑坡遥感调查为例说明其应用。采用RS+GIS技术对易贡滑坡形态结构进行的最新研究证明高速滑体是飞行越过峡谷并在沟口碰撞解体后转变为碎屑流的,首次揭示了高速碎屑流的堆积结构,并由滑前块体及碎屑流堆积体计算证明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在天台乡滑坡遥感调查中提出了“滑坡特征点”法。由滑坡特征点的分析确定了滑坡边界及影响范围;计算了滑坡各部分的滑动距离、滑动方向和滑坡速度,滑坡规模。分析研究认为在2004年9月5日滑坡前,天台乡义和村总体上为一稳定斜坡,2003年开挖的新公路是该滑坡的潜在诱发因素。2004年9月3—5日的连续强降雨直接触发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明荣  朱春林 《云南地质》2007,26(2):213-218
经对多个滑坡体勘察实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滑动带(面)的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稳定性计算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影响滑坡稳定性。采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坎儿井"式排(截)水工程治理,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元(江)—磨(黑)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条件极为脆弱,修建时诱发大量滑坡,尤以岩质滑坡为主,可划分为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两大类。选取典型滑坡实例对其破坏模式进行剖析,为类似公路边坡的设计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余莉  潘江涛 《云南地质》2021,(1):122-126
云南红河县龙然村滑坡为—浅层牵引式破碎松散层滑坡,连续的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该滑坡的治理应采用“挡+排”的综合治理,“档”即在滑坡上缘设置抗滑桩、档板和毛石混凝土挡墙;“排”即沿滑坡顶、滑坡体两侧分别设置截水和排水沟,将地表水及雨水排出滑坡体外,以保证该滑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拉乌滑坡在不同工况下采用剩余推力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认为持续降雨或暴雨对滑坡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提出了滑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师宗县高良码头公路西侧古滑坡为一中型推移式土质滑坡,滑坡体规模30.8万m3.该古滑坡曾造成南盘江短期堵塞,之后古滑坡堆积体处在临界稳定状态.由于修建的省道S207公路从滑坡下部通过,古滑坡堆积体开始蠕动,2013年8月滑坡堆积体加剧蠕动变形,后缘弧状拉张裂缝及错台变形强烈.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激发古滑坡堆积体蠕动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剩余推力法的地震滑坡永久位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剩余推力法思想 ,结合Newmark有限滑动位移法 ,考虑了由于动力作用造成的孔隙水压力变化 ,对一种最为常见的边坡灾害滑坡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估算地震动力永久位移的方法。对一实例用该法和快速拉格朗日元 (FLAC3D)进行对比计算 ,结果表明两者的结果基本接近 ,前者要保守一些。这就使得应用剩余推力法这一常规方法对滑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时程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利用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可确定滑坡体的覆盖范围及基岩埋深,是高效、经济探查、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邱业惠  陈雅娜 《湖南地质》2002,21(3):217-220
崩塌与滑坡是耒阳市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通过对其发育特征及成生因素的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该市崩塌与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针对具体事例论证了以暴雨为主要诱发因素导致的崩滑现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活性,提出了今后有效治理崩滑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可供地方防灾减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