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DC通讯软件在CS-1型串行接口转换器的支持下,用IBM PC/XT或其他兼容机,不论远近凡有电话通讯的地方,都能与CR 21气象仪通讯,并接收其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自行研制的恒流式静态应变仪(中国专利号:88212764.0)为主机的HP-2型滑坡遥测系统,用作测值远传和分散设点集中遥测数据。本系统配接PC-1500A或IBM PC/XT计算机,可构成滑坡监测系统;它既能控制多点巡回检测、定点检测和通道号显示,亦可控制应变仪作半桥或全桥测量,又能控制采样时间等。1987—1990年运行结果表明,本遥测系统相当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共享交互频率,引进数据挖掘技术,开发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将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支撑,使用数据仓库,设计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架构;将网路RS422协议作为基础,利用RS422通信传输接口布置网络传输链路,选型系统硬件设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最小二乘计算法,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线性函数模型,转换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格式;将Web服务部件部署到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服务器上,按照OpenGIS中的OGC Web服务规范传输测绘地理信息属性数据,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属性数据共享与场景漫游。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性能良好,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交互共享频率,还可以保证共享中信息传递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新疆果子沟区域是我国与中亚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以及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沿途滑坡灾害频发,威胁人类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但该区域针对滑坡灾害的研究程度较低,需借助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与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指导防灾减灾。本文基于GF-1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滑坡解译,选取地层岩性、断层密度、坡度、坡向、地表高程、植被指数等6个评估因子,探讨运用GIS、RS技术及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与建模。基于频率比法分析各因子敏感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灾害易发性分析,将研究区滑坡灾害风险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五个等级。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历史滑坡信息进行比较,并借助ROC Curve检验模型准确性,AUC为0.844,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因此建立的分析模型可以满足新疆果子沟区域滑坡灾害分析与评估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重大线型工程保护、边坡加固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P书82侧侧旧3193,集成地质、力学伯息和监测数据的滑坡动态模型=伪1腼ielandsliding 11Kdd诫th int铭rationof~toring info忱nation阴d~抽nie inforrnation/朱建军,丁晓利…//测绘学报一20()3,32(1)一261一266 先假设边坡滑坡体为刚体,建立边坡滑坡的动态模型,由此建立卡尔受滤波的系统方程.边坡的力学状态通过卡尔受涟波与边坡变形观侧的数据联系起来了.模型的不确定性(模型误差)是通过建立的虚拟观侧方程来考虑的.与已有的方法不同的是,所建立的方法不仅利用包含在观测中的统计信息,而且能利用边坡滑坡的有关力学状态和地质条件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6.
房毅卓  陈亮 《盐湖研究》2022,30(3):107-111
介绍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在地下盐湖遥测系统中实现远距离温度检测应用的关键编程、传感器铠装壳体的封装工艺2个方面的改进与实施方法,实现了DS18B20在地下盐湖遥测系统中卤水温度参数的长距离、低成本、高质量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7.
1998-7-11由于石油调查需要,江汉油田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垭镇黄官塔村唐家坡组与蔡家坡组 进行了地震物探,同年12月唐家坡组发生坡体蠕滑拉裂,造成21间房屋被毁,幸无人员身亡。本文从滑坡的机理对 唐家坡滑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与成因。  相似文献   

8.
GM(1,1)优化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灰色模型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斜坡(滑坡)地质灾害研究方面,灰色模型多用于斜坡(滑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且精度较高;但对滑坡短临预测预报精度较差,甚至不能适用,有待改进。滑坡变形预测预报的实际算例表明,以优化灰色模型背景值为基础的优化GM(1,1)模型。具有对建模结果进行优化的能力,即能用于斜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又能适于滑坡短临预测预报。且都能获得较高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应用传统线性GM(1,1)模型和非线性Verhuls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优化GM(1,1)模型的正确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的降水量检验分析,发现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对青藏高原天气系统活动造成的四川盆地降水预报明显偏弱,且雨区偏北、偏西。我们使用风场资料对高原天气系统作自动识别,进行了对高原天气系统影响降水的强化与雨区漂移的处理,研究得出了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释用强降水预报方法。通过对1991-2001年四川盆地发生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气象成因(强降水)分析,研究得出了四川盆地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泥石流、滑坡预测雨量标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产生的强降水预报方法。经2003-08-09业务试运行,效果较好,较成功的预报了四川盆地西部、西南部3次大暴雨过程触发的多处泥石流、滑坡灾害,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3S高新技术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三项技术为一体,是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它能较精确地实现对资源与环境状况的调查、监测、评估,现已广泛应用在资源、农业、林业、交通、环境、测绘  相似文献   

11.
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多灾种复合为背景,选取沿海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港口为研究区域,包括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从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等方面选取指标,探讨构建了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评价结果为:沿海港口的灾害风险指数相差较大,风险值在空间上表现出长江三角洲沿岸>珠江三角洲沿岸>环渤海沿岸:评价结果可以为沿海港口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香港港口的发展与粤港港口衔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群亮 《热带地理》1997,17(2):139-148
本文在宏观上论述了香港港口具有典型的山地溺谷湾形态特征和潮流强、波浪弱、泥沙淤积少的动力特性,指出过量的围海造地威胁天然良港的永续利用。文中从港口的历史发展阐明香港港口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根据货运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隐优和挑战、未来运输量增长的预测,讨论了香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港址,提出屯门龙珠岛-青山电厂煤码头,赤Lie角新机场以东的大屿山岛北岸两处深水岸段作为新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周边港口的航运网络及其临港产业的建设对推进跨区域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海南洋浦港与中国华南地区9个典型港口的航运网络特征及其临港区产业类型可以发现:(1)洋浦港目前的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少,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01.93万TEU,仅占整个华南地区10个典型港口比重的1.25%,并且仅与地区内的钦州港、新加坡港、胡志明港有较高航运频次。洋浦港在航线布局上,亟待向香港港、广州港和深圳港靠齐,提升中国在环南海区域的“近洋”布局并不断推动洲际“远洋”航线地开通;(2)洋浦港临港区域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326个增加至1461个,在区域港口中总占比由2005年0.18%提升至2015年0.47%。但各企业分布密度均较其他港区小。其中直接涉海的海运装卸业与跨境物流产业数量都较少;依存产业建设方面目前主要依托于渔业的发展,其他船舶制造业、建筑工程业也较少;与港务相关的服务业中,洋浦港提供的服务类型也较少,主要集中为零售业,缺少海运保险和海洋金融等服务业类型。因此,海南港口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从业务“多元化”向区域“基地化”实现转型发展,即要注重与华南地区典型港口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港口与临港区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互动,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沿海港口群体。  相似文献   

14.
张耀光  刘锴  郭建科  马慧强 《地理研究》2013,32(6):1095-1102
我国海岛众多,具有丰富港口资源,其中一些港口深水岸线逼近岛岸,适宜发展大型深水集装箱港。目前海岛港口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在海岛上已开发的大型港口仅有上海洋山港,多数海岛县为规模不大的地方小港。对中国海岛县的港口吞吐量、港口用地等应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分析集聚状况,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港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海岛港口规模、区位、腹地、港口“代际”以及海岛与大陆连通等指标,对中国海岛港口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划分的洋山港、舟山港以及地方小港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港口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当前国际海运业的要求与建造大船舶以适应大型深水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发展海岛深水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彭兴智 《热带地理》2022,42(7):1158-1168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海南岛的岛屿特征、海洋属性与离岛空间特质以及自贸港的特殊制度安排,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海南—南海的经济地理新概念,构建由空间理念、空间机制与空间行为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并探讨自贸港发展推动海南—南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前景。结果表明,空间理念、空间机制、空间行为在自贸港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理念动力、规则制度动力、行为利益动力的作用。在空间理念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应落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在空间机制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海洋治理;在空间行为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构建海南—南海空间内的循环经济圈,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总体而言,面对国际体系转型与贸易保护主义,把握自贸港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Port commodity specialization i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economic functions, but also by unique geographic considerations. A port system's evolution is dependent upon a complex mix of both physical and human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Chilean ports examines their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containerized traffic. By applying indices of port commodity specialization and national commodity specialization to maritime transport data, a series of working hypotheses pertinent to specialization is tested.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developing a port system to accommodate container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le shoul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regional port subsystems.  相似文献   

17.
王成  王茂军  王艺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485-1498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提出,疏通了东西方经由航运往来,实现全要素“流动”的海上通道,拓展了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新型贸易之路。本文基于航运往来关系,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外整体航运网络空间结构及核心—边缘构局,结合嵌入广度、嵌入深度和网络中介功能,类比不同地区航运网络嵌入模式差异;综合考量中外港口节点的网络中心地位和现实航运能力,识别航运网络中的功能节点。研究发现:①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镐头”状空间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②过滤得到关联骨干网络和核心网络,并识别出关联广度和强度差异的海外港口特殊节点和核心节点;③港口嵌入航运网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中国和东南亚港口为代表的(广度、深度、中介功能)层级嵌入模式和以非洲、南西亚—中东、南亚和欧洲地区为代表的均质嵌入模式;④中国港口外向关联强度层级特征明显,识别出潜在复合型枢纽港、外向干线港、内向直挂港、中介支线港和边缘喂给港五种类型的港口节点,并明确分工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有效协调港口组织格局和节点功能互补共进,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relaxation of U.S. transport regulations have encouraged ocean carriers to rationalize their port schedules. Container shipping is therefore believed to concentrate shipping at a few large ports. Port traffic analysis, using the 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 reveals, nevertheles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U.S. port system is actually becoming less concentrated. The challenge of secondary ports and chang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explain this de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9.
张小刚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Z1):139-142
友谊桥滑坡位于中尼公路樟木口岸至国界友谊桥之间,中尼公路(中国境内)最末尾一段。友谊桥滑坡每年雨季时常造成断道,严重地威胁公路的运营和口岸通道的开发。根据地貌形态、坡体结构以及坡体稳定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友谊桥滑坡为一处巨型的古滑坡。首次古滑坡活动后,在该区域又多次发生次级的滑动,友谊桥现代滑坡病害发育在古滑坡的背景中,具有多期、多层、多条、多块、多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立足当今中国的现实,从现代经济学观点与港口地理学原理相结合的新视角,对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进行理论探索,揭示出竞争与合作机制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形成演化的内在动力,并归纳演绎了由低级均衡→非均衡相对集中→非均衡高度集中→高级均衡的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一般演化模式。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正处于由非均衡相对集中向非均衡高度集中阶段演化的过渡时期,其动力机制主要有:转型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行为的调控作用和中心枢纽港的极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