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与开发这一重大经济战略任务中,解决好黄河河海联运问题是其重要课题之一。黄河三角洲海岸是世界著名的泥质海岸,沿岸无良港,黄河口又无航运之利。笔者提出:首先开挖麻(湾)—羊(角沟)运河,开发整治小清河口及淄脉沟口,建设羊角沟—淄脉沟港群,以实现黄河与小清河、淄脉沟联通。其次,尚可开挖滨县圈里王运河,实现黄河与徒骇河联通,开发整治套儿河口,扩建东风港,以扩大黄河河海联运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河三角洲之一。其发展必须以海洋定位的战略思维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实施集成战略指导,树立海陆统筹和开放开发的指导思想,缓解发展的瓶颈制约,努力加强交通和园区等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实现战略、设施、产业、市场、政策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相对接。  相似文献   

3.
杨玉珍 《海岸工程》1992,11(2):38-43
论述了黄河流域经济带急需向东开发,现代黄河三角洲处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认为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有效方法是稳定流路,开挖拦门沙,以便使黄河航道通向大海。同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必须建设黄河海港,使海河相通。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平  李艳  李万立  张萍萍 《海洋科学》2004,28(11):33-38
在研究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演变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式和途径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遥感监测的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及水产养殖场面积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时相(间隔约5 a)的遥感影像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和水产养殖场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初期,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和水产养殖场面积增长缓慢,自80年代后期增长迅速,按照其与年份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和水产养殖面积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将达到352 km2和418 km2,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的治理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废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洪全 《海洋科学》2006,30(2):47-52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海北部,是由历史上黄河夺淮形成的。目前,废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沿海四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废黄河三角洲)中处于下游。在分析了废黄河三角洲资源优势与限制因素以后,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合理利用岸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打破行政界限,构建废黄河三角洲经济区。  相似文献   

7.
田旭日 《海洋信息》2003,(2):14-15,4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在对东营市海洋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海上风机新型吸力锚基础型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风力发电是未来风电产业的主要趋势,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地带风能蕴藏量丰富,多为风能富集型,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水下黄河三角洲地域条件复杂,广泛发育着不稳定地形地貌,加上波浪荷载和风荷载的联合作用,极易引起海床土体侵蚀液化,直接影响海上风机基础的安全稳定性。在分析了现有海上风电风机基础的优缺点后,针对现有风机基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伞式吸力锚基础,并对其结构优势和安装方法做了说明,该新型吸力锚基础独特的结构设计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风电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对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进行初步探索.设计了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与环境资产形成核算和流量核算框架,并分析其对资源环境经济管理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治理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对黄河三角洲实施大规模开发。随着黄河上中游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进入河口地区的水沙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防洪、防潮、水资源利用、滩涂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建议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夏涛  陈尚  夏飞  王翠翠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9):100-103,110
文章评估了黄河三角洲邻近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和2013年黄河三角洲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79.70亿元和149.35亿元,生态系统服务利用属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共同主导的综合开发利用类型。黄河入海口邻近海域为服务价值最高值区。2008—2013年间,养殖生产、捕捞生产和休闲娱乐3项服务价值变动较大。建议在黄河三角洲邻近海域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品种养殖;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提高捕捞生产价值;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高休闲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入海水沙减少、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和海洋动力作用等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凸显。基于实测地形和波浪资料,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过程及稳定性变化。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主要分布在近岸10 km内,2007—2015年距岸8 km区域内表现强烈侵蚀,堤前海床较2000—2007年时段侵蚀量增大,海床侵蚀向岸加剧。随着现行河口沙嘴的淤积延伸和孤东浅水区的不断侵蚀,孤东南大堤外海逐渐形成了"近岸区深,远岸区浅"的反剖面形态。随着工程防护区近岸持续侵蚀,等深线不断向岸移动,堤前海床不稳定性逐渐加剧,2015年84.20%的堤前海床处于强或极强不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新形势下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滨州地区濒临渤海,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是山东省七个沿海市地之一,拥有广袤的浅海滩涂资源、丰富而高品味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岸地下矿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滨州”,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及实现滨州地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几年来,滨州地区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把加快海洋开发列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点工程,“海上滨州”建设正逐步由以扩大外延为主,向外延与内涵并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关系到河口综合治理、国土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战略布局。已有研究采用的海岸线标准主要有:根据实测资料确定的高潮线、低潮线、黄海0 m线和黄海-2 m线以及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高潮线、低潮线和瞬时水边线。近代黄河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范围、清8汊河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海岸线标准得到的亿吨来沙造陆面积(造陆效率)成果存在较大差别。采用影像特征海岸线得到的部分时段造陆效率偏差较大,其原因主要与黄河三角洲沿岸发育的坡度平缓的广阔潮滩有关。从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特征出发,采用黄海-2 m线作为海岸线基本上包含了径流与海洋动力作用最强烈区域,适宜于研究海岸淤进和蚀退,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流路出汊、摆动和黄河下游的反馈影响。已有动态平衡沙量研究因采用海岸线标准不一致存在较大差别,而且三角洲长时期以淤进为主,蚀退时段的样本较少。在目前行河流路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的局面下,研究清水沟流路范围内海岸动态稳定的沙量更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处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其地下开发,至1986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9亿吨,天然气181.3亿立方,上交利税160.2亿元,相当国家投资的5.3倍;地上开发,胜利油田开荒种地17.2万亩,累计生产粮食4.37亿公斤,十几万农业户口的家属,已连续10年实现口粮自给有余,基本解决了职工、家属长期两地分居的难题。如今,石油的勘探开发伸向了浅海,滩涂的开发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发展对虾养殖已成为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滩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挖沙降河是减沙入海沉沙的治河方法,它可以充分开发黄河的水沙资源,改良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此方法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效益高,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良好决策。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规模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可垦荒地和滩涂面积大 ,开发条件优越 ,地下石油丰富 ,黄河口流路横贯三角洲 ,是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的宝贵水源。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的建设规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规划指标 ,平原水库规模的大小 ,对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具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从来水、需水以及可供水量等多方面考虑 ,综合分析和确定。通过方案计算和比较分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库容规模为 6641 0× 1 0 4 m3。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沿海三大三角洲之一,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水”、“沙”是宝贵的物质财富。而治好黄河,变水害为水利,是开发黄河三角洲,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对此,国内许多单位和专家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本期我们刊登了有关黄河三角洲整治的设想、未来展望及河口改道冲刷情况分析的文章。对黄河口的开发利用,根据现代技术和国力提出了“引黄放淤”和“机械清淤”等初步设想和建议,目的是希望广大科学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利用进行广泛讨论,为彻底改造黄河,开发这一丰富的国土资源作出贡献。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