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青海钩虾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分析三种不同品级的青海钩虾,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并同两种鱼粉比较;第二,养鸡试验的结果表明,钩虾组在平均增量和总增重量等方面都优于鱼粉;第三,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Schlegel)的实验是按照逐次降低钩虾的含量的方法,分为4组。Ⅰ.钩虾:鱼粉=6:4,Ⅱ.钧虾:鱼粉=4:6,Ⅲ.钩虾:鱼粉=2:8,Ⅳ.钩虾:鱼粉=0:10。实验结果显示在其鲷的成活率、体长平均增长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含钩虾组较无钩虾(Ⅳ)为佳,而Ⅱ组具有最好的促增重效果和最经济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和实验结果,作者认为青海钩虾是一种可以代替鱼粉的新蛋白源,值得开发利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微咸水池塘河蟹仔蟹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4-5月在江苏南通微咸水池塘中进行了河蟹仔蟹温棚培育试验。本次试验仔蟹的成活率最高为56.0%,三个试验组仔蟹的平均成活率为35.6%。试验表明,仔蟹培育成活率的提高有赖于池塘水质、水温、透明度、溶解氧、盐度、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及水体天然饵料培育和人工饵料投喂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调控,其中大眼幼体投放密度以500-1000/1/米2为宜,盐度以4-7‰为宜,温度以22±2℃为宜。  相似文献   

3.
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俗称海蟹。属十足目,梭子蟹属。 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渤海产量高,质量好。在日本、朝鲜等地也有踪迹。 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塘沽区自1993年进行小面积虾蟹混养试验,到1998年,混养面积已达3200亩,总产蟹111吨,产对虾71.1吨,平均亩产蟹34.7公斤,产虾22.2公斤,亩产值2415元,亩纯益  相似文献   

4.
为综合评价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主的不同混养系统的生态经济性能。本研究通过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养殖实验,收集苗种投入、人工、电能、饵料投入、产量、风能、雨水能、太阳能等基础数据;利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蟹单养系统(C)、蟹虾二元混养系统的转换率(CS)、蟹虾贝三元混养系统的转换率(CSB)和蟹虾贝鱼四元混养系统(CSBF)4种三疣梭子蟹养殖系统的能流和物流特点;建立了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能值指标综合对比了4种养殖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研究表明:在太阳能值转换率方面,蟹虾贝鱼四元混养系统的转换单最低(3.65×106sej/J,P0.05),蟹单养系统的转换单最高(8.72×106 sej/J)。在产出能值交换率方面,四元混养系统显著高于其它3种养殖系统(P0.05),蟹虾二元混养与蟹虾贝三元混养系统之间无显著差异,蟹单养系统的转换单最低(1.34)。在环境负载率方面,四元混养系统略高于其它3种养殖系统(105.92),蟹单养系统最低(91.42)。在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方面,四元混养系统显著高于其它3种系统(P0.05),蟹虾二元混养、蟹虾贝三元混养和蟹单养3个系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表明,蟹虾贝鱼四元混养系统在环境负载率略高的前提下,获得了最低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和最高的产出能值交换率,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系统。因此,虾蟹贝鱼四元混养系统是经济效益相对高、环境污染相对小的养殖模式,应该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是、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长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哄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 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魏振禄  陈敏 《海洋通报》1996,15(1):61-66
以湛叉鞭金藻为主,盐藻为辅投喂虾夷扇贝的结果,使虾夷扇贝幼早浮期缩短了5-6d,日生长平均为10.6μm,最快时达到14.6μm,附着率达51.2%,育出壳高590μm稚贝,平均单位水位体育苗441万个/m^3,成倍提高了虾夷扇贝单位水体出苗量。  相似文献   

7.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水草(喜旱莲子草)、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系中华绒整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中共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出比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雌雄隔离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3亩池塘中开展三疣梭子蟹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对比试验。其中雌雄分养面积93亩,亩产商品蟹182公斤,平均壳宽12.6厘米,平均个体重230.1克,成活率40.2%。与雌雄混养相比,亩产量提高了53.6%,成活率提高了1.51倍。专家鉴定认为,梭子蟹雌雄分养,方式新颖,效果明显,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9.
1993年,苍南县水产局从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 Miers)幼蟹开始,经苗种培育和养成两个阶段,完成整个池塘养殖试验过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场地苍南县沿浦镇沿浦村对虾场1号塘,面积10667m2(16亩)。设闸门一处,大潮汛直接进、排海水,小潮依靠抽水机改善水质。水位可保持1~1.5m。在该塘内侧原高坡面修建一口长38.6m,宽12.15m大规格蟹种养成塘,编号为2。塘水进出通过1m宽的缺口,与大塘相通。水位达0.6~0.7m。又在大塘中,以网片围成无底…  相似文献   

10.
用静水式试验方法比较了消油剂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裸项栉虎鱼Ctenogobiusgymnachen和红剑鱼Xiphophorushelleri4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并观察了消油剂浓度与水体溶解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氧与消油剂浓度明显呈负相关。消油剂对斑节对虾仔虾、红剑鱼、罗氏沼虾仔虾和裸项栉虎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4.9,1725.0,2238.0和5861.4mg·L-1。对消油剂的敏感顺序由大至小为斑节对虾仔虾,红剑鱼,罗氏沼虾仔虾,裸项栉虎鱼。班节对虾仔虾和红剑鱼是监测消油剂生物毒性较为适宜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个对虾养殖防病新模式,并进行了小规模试验,获得初步成功。在4个30~40m^2的露天水泥池中,各放入3cm的大苗500~700尾(每亩约10000尾),经90余天的养殖,对虾成活率80%左右,个体10cm,平均体重80尾/kg,饵料系数约1.5。新模式的立足点是防病,特点是设置一蓄水沉淀池,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养殖用水,配备充气增氧设施,选择优质配饵,合理投喂,使各种水质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尽量  相似文献   

12.
李宏宇  陈波 《海洋科学》1987,11(5):48-49
为了探讨网箱养虾的可行性,研究网箱养虾技术,1986年我们在普陀县六橫岛进行了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网箱养殖试验,并在1只9m~2的网箱里养成对虾45.2kg。即5.0222kg/m~2。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盐田制卤区改建对虾养殖池,进行大面积养虾和小面积精养高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1) 小面积精养中国对虾,取得了平均体长12.09cm、亩产605.45kg的高产新记录,达全国先进水平; (2) 从换水率为20%、25%、30%的三个试验池的对虾产量看,日换水率以选择20%较为经济;(3) 对虾养殖分批收获试验和大面积养虾均取得了丰收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于1984年秋至1986年春在胶州湾西部进行了两次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利用同一组养殖筏,夏秋养殖海湾扇贝,冬春养殖海带。1985年平均亩产海带1000kg及海湾扇贝2700kg,盈利3732.6元;1986年平均亩产海带1400kg及海湾扇贝3300kg,盈利4850.7元。轮养能降低养殖成本,从而使胶州湾的海带养殖变亏为盈。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4—1986年烟单14号玉米田间试验的大量数据,作者在引进弹性系数概念后,建立了烟单14号夏玉米产量的非线性模型: Q=Ay~α_1y~β_2y~γ_3e~ε通过对模型中弹性系数的统计分析,提出大面积烟单14号玉米不同产量水平增产的途径,低产水平区(<250公斤/亩),着重提高亩穗数:中产水平区(250—400公斤/亩),在一定亩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穗粒数;高产水平区(>400公斤/亩),提高粒重对产量的增产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 (一)饵料配方的来源与饵料加工 这些对比试验配方征集标准为:饵料原料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加工工艺简单。喂养过程中不再投喂鲜活饵料。试验共选用七个饵料配方,其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个,青岛海洋大学两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两个,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两个;另用  相似文献   

18.
Seven different preparations of compound feed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prawn cultur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No. 3 compound feed has the best effect compared with that of all others and the control. An average increase of 36.8 kg per mu (0.15 hectre) and a reduction of feed cofficient by 1.63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缩短栉孔扇贝养殖周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被人们誉为海珍品。据我们试验,缩短栉孔扇贝养殖生产周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选择好的海区 通过六个养殖周期的实践证明,栉孔扇贝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海区环境条件有重要关系。理想的海区包括: 1.海区潮流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少,流速选择在0.25—0.5米/秒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