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闽西南—粤东北地区为重要次生氧化锰成矿区,而优质氧化锰矿则主要分布于闽西南地区,其成矿在时空上、形成条件及产出规律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特征,据此总结出优质氧化锰6字(“盆”、“层”、“断”、“溶”、“体”、“盖”)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闽西南庙前氧化锰矿赋存的一个特殊的地体一古地滑.并通过地滑体的特征研究探讨其与锰矿的关系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闽西南地区中石炭世早期曾发生过一次构造运动,笔者命名为“闽西南运动”,本文就闽西南运动的表现型式及控矿等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闽西南地区位于武夷山成矿带西南部, 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 推覆(滑脱)构造广泛发育, 并对区内"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具有控制作用.通过对推覆构造特征、主要赋矿岩层和推覆界面的研究发现, 闽西南地区主要的赋矿岩层为C2+3-P1q, 主要沿AnD/C1l及C1l/C2+3+P1q这2个界面发生推覆, 以上2个区域性的推覆构造面可以作为成矿热液的地球化学屏蔽层位.通过地表地质对深部赋矿岩层及推覆界面的分布和构造格局进行解析, 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进行的深部探测剖面解译, 建立了闽西南推覆构造控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该地区深部矿产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介绍桂东北地区锰帽型氧化锰矿的成矿特征,对氧化锰矿床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该区锰矿床的产出受气候、层位、岩性、褶皱及地形等因素的控制,探采前景较好,以供资源开发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金阳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14-116
锰矿体产于二叠系当冲组地层中,受走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剥离带)控制,在与高角度(或近于垂直)断裂交汇处矿体较优、较富.据此,该区寻找优质氧化锰矿的思路应顺层位找矿、沿层间构造带找优质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含锰岩系出发,全面论述了广西氧化锰矿类型,在总体各类氧化锰矿成矿机理和主要特征基础上,综合归并三类七型氧化锰矿划分对比图,其中特别指出岩溶洼地锰矿是地方特色的新类型锰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意义,在分析广西氧化锰矿的原岩,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氧化锰矿成矿模式图,最后指出了广西氧化锰矿还有很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氧化锰矿是我国仅次于沉积型碳酸锰矿的重要锰矿床类型,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和福建等南方省区,但由于定年手段的限制,迄今对我国氧化锰矿形成时代的了解还极其有限.作者近几年利用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华南地区典型氧化锰矿进行了系统和精确的年龄测定,获得了一大批可靠的成矿年龄,年龄值介于23.64 ± 0.29 Ma和0.48 ± 0.17 Ma (2σ),表明华南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至少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就已开始并一直持续到更新世末期.基于多数氧化锰矿的上部矿石已被剥蚀或开采殆尽这一事实,可将华南氧化锰矿的成矿时间上溯到渐新世早期甚至始新世末期.研究发现,氧化锰矿的保存程度和年龄分布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如果剔除后期剥蚀程度和采样系统性的影响,可以认为华南氧化锰矿的形成在区域上具有同时性.本次研究还说明,次生氧化锰矿的成矿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形成一个具有工业意义的氧化锰矿可能需要上千万年的时间;这明显有别于多数内生热液矿床的成矿.本项研究为我国氧化锰矿以及其他类型的风化矿床(如红土型金矿和红土型镍矿)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锰矿体产于二叠系当冲组地层中,受走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剥离带)控制,在与高角度(或近于垂直)断裂交汇处矿体较优、较富。据此,该区寻找优质氧化锰矿的思路应顺层位找矿、沿层间构造带找优质矿。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下雷氧化锰矿床矿石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下雷锰矿床由原生碳酸锰矿和次生氧化锰矿组成.其中氧化锰矿石的矿物主要有软锰矿、钡锰矿、隐钾锰矿、锂锰矿、钙锰矿、褐锰矿、黑镁铁锰矿等,与之伴生的其他表生矿物主要有赤铁矿、针铁矿、石英、高岭石和蒙脱石.矿石结构主要有交代、隐晶和细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葡萄状、块状、晶洞状、网脉状和条带状构造.与原生碳酸锰矿相比,次生氧化锰矿的矿石品位明显提高,平均在44%以上;Co、Ni、Cu、Zn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化学分析和单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锰矿石和锰氧化物中的w(Mn)/w(TFe)值均较高(一般大于10),说明风化强度大,铁、锰分离显著.与铁的氧化物相比,锰氧化物中Si和P等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要低得多,因此,铁、锰分离是形成优质锰矿的重要条件.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受古气候、构造、含锰地层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东山下锰矿是舂陵水两岸风化淋滤型氧化锰矿的典型矿床之一,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是锰矿的赋存层位,SN向挤压破碎带是矿区的导矿和容矿构造,矿区的地层、岩性、含锰建造、地质构造、气候和地貌等条件均对成矿十分有利,分析研究此类矿床成因进而寻找类似锰矿床对缺锰地区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之一,查明的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一,且资源保障程度高、分布高度集中、开发潜力大.文章根据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广西锰矿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对锰矿资源的需求及保障程度进行研究.为保障广西锰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出对锰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延长锰产业链;对氧化锰矿的开采进行宏观调控,开展资源富集区深部碳酸锰矿勘查,加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适当增加进口优质锰矿与国产锰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地洼成矿作用看中国某些优质锰矿的成因与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中国某些优质锰矿,属复成矿床,它们都是地洼成矿作用的产物。福建连城锰矿就是典型实例,类似矿床特别是复成风化锰矿,还见于闽西南-粤东北及湖南。滇东南一些锰矿,例如著名的斗南锰矿与白显锰矿的成因,也可能与地洼成矿作用有一定联系。分析对比了一些优质复成锰矿和一些较贫的复成锰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从地洼成矿作用可以看出中国某些优质锰矿的成因与远景。提出在中国东南地洼区、南北地洼区南端及云贵地洼区某些地方,寻找优质复成风化锰矿与复成菱锰矿—硫锰矿矿床是较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中三叠统法郎组锰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地层中的锰矿床,锰矿石出现氧化锰矿与碳酸盐锰矿混合存在现象,没有明显的变质现象,为沉积成因。矿石中一般都含有生物碎屑。我们对采自这一地区的斗南、岩子脚、老乌,土基冲等典型矿床的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同时应用X射线衍射对矿石矿物成份作了相应分析。观察到这些矿石中的鲕、豆状结构是由蓝绿藻类微生物凝聚作用形成的显微叠层构造,具有核形石特有的核心和包壳,其明—暗纹层相间的显微结构特征可以与现代深海大洋铁锰结核相类比。本文通过对核形石显微结构特征的观察和对锰矿物生成时介质环境的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形成可能位于古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该区锰的富集可能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湖南桃江一带的奥陶纪锰质碳酸盐岩,具有清晰的内碎屑结构和一些粒度递变沉积构造。锰质岩或锰矿层呈薄层或条带夹在含有笔石的黑色泥页岩中,表现出它们在成因或沉积环境方面的极不协调。以砂屑和藻屑为主组成的白色、灰白色锰质碳酸盐岩是清洁、浅水、碱性环境中的产物;以细粉砂级颗粒为主并含有硅质、碳质的泥页岩则是污浊、深水、酸性环境中的沉积。这种不协调的沉积组合是由于浅水锰质碳酸盐沉积物以重力流方式进入深水盆地与黑色泥质沉积物混合、交互沉积结果。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是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下,茅口组第二段锰矿层与硅质岩和含锰灰岩关系密切,通过对该区锰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岩相古地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主要含锰岩系第二段为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第一段局部可见少量零星锰矿体,多无工业价值,根据锰矿富集成矿地质特征,该区找矿标志主要有岩相古地理、地层、岩石及露头。  相似文献   

17.
彭加强  江映  潘仁凯 《贵州地质》2009,26(2):112-116,148
通过对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区菱锰矿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分特征和矿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特征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总结该矿区锰矿石的物质组分特征,为该地区锰矿找矿、成矿规律研究和锰矿石的选冶工艺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杜建文 《福建地质》2012,(2):107-114
天堂铅锌锰多金属矿地处闽中裂谷带北段、武夷山成矿带东缘,矿体明显受南北向断裂带及其派生的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发现铅锌锰多金属矿体3条,均产于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在矿体空间分布上分带明显,具有上锰、下铅锌(银)的特点。初步研究认为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马面山群变质基底,深部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最近新疆西昆仑地区锰矿勘查实现重大突破,伴随大型优质锰矿的发现和勘查,锰已成为新疆区域优势金属矿种之一。通过系统收集资料,总结新疆锰矿成矿类型及区域时空规律。指出寒武纪、二叠纪、石炭纪是新疆锰矿成矿的3个重要时代,西昆仑-昆盖山裂谷带、塔里木陆块北部边缘活动带是新疆锰矿成矿的重要构造单元,以海相沉积型锰矿为主要成矿类型。同时,对比中国南方重要锰矿成矿特征,指出新疆奥尔托喀讷什、穆呼锰矿与广西下雷超大型锰矿在地质构造背景、成矿时代、含矿建造、矿石类型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在成矿空间上具某种“亲缘性”。新疆西昆仑穆呼-玛尔坎苏锰矿带具超大型锰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富锰渣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各种元素在冶炼过程中还原温度的不同,使各种有益、有害组份相对分离富集,但该方法对矿石的成份有一定要求,硐沟锰矿石为低磷,高铁、锰、银共生矿石。经过计算可知,矿石的物质组份适合火法选矿,矿石可选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