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文章主要描述了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大洋加铁实验的主要进展。其主要结论如下:铁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大部分以水合形式存在,因此大洋水体中具有活性成分的铁浓度偏低限制了高营养低叶绿素区生物量;大洋加铁实验证实了在该海区铁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大洋添加铁后,叶绿素的含量、初级生产力均有大幅增长,并致使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细菌拥有比真核生物更高的铁配额,铁对细菌也存在限制作用。大洋加铁实验可以提高生物泵的效率,并可能影响全球碳循环;因此大洋加铁实验对于深化认识大洋微生物环等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的诞生,以及海洋地球物理学及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对这场地球科学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洋技术飞速进步;战后,西方国家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利用这些技术在海上开展了广泛的地球物理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有了许多重要发现.大洋地震带原来是一条裂谷带;大洋地磁场存在以中脊为中心,向两边正负...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之旅     
我们的大洋航行船舶在大洋上航行,虽然每天有事可做,但总起来说大洋航行是枯燥的。你想,一艘船在大洋里孤零零地航行,四处远眺,海天相连,什么都没有,而且几天、十几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单调。大洋航行生活工作也有陆地生活所不能体味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每天享受的大洋赋予我们的新鲜纯净、带有海洋味道的潮湿的陆地鲜有的舒适新鲜空气;还有一种景象也是令人感到新奇,有时能看到成  相似文献   

4.
岳夫 《海洋信息》2002,(4):32-32,27
2002年6月28日,“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成立,并正式挂牌。“基地”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下称中国大洋协会)和海洋三所的相关研究方向基础上建立,目的是把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推向深入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国家海洋  相似文献   

5.
大洋环流对大气及海洋本身的状况有着巨大的影响.就西太平洋而言,起源于热带区域的南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形成强化的西边界流,并带着巨大的热量和水汽输送给亚热带的海洋和大气,影响着它们的热动力状况;强大的西向流使海水在西边界堆积,从而导致横贯大洋的逆流和赤道潜流.而东向流又将西部的暖水带往大洋东部,使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碳循环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是地球碳的最重要贮存库之一,是全球碳循环系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和大气CO2的汇.海洋碳循环过程不仅涉及海洋生物生产过程、化学能流与物流过程,还与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大气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大洋碳循环是海洋碳循环的主体.边缘海是陆地与大洋的连接带,虽然面积远比大洋小,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河流径流不断向其输入丰富的营养物质,致使其中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比大洋复杂,所以,探明近海碳循环过程是全世界海洋学家必须要面对而且是与大洋碳循环相比更为难解、更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1, 2].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 ,于 2 0 0 2年 6月 2 8日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下称海洋三所 )成立 ,并正式挂牌。该“基地”是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下称中国大洋协会 )和海洋三所在该所相关研究方向基础上建立的。其目的是把大洋深海生物基因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向深入并提高到一个创新水平。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倪岳峰、中国大洋协会陈炳鑫理事长和海洋三所郑连福所长等分别在成立大会上讲话 ,并参加揭牌仪式。大会由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毛彬主持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厦门市政府和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海…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一书于近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名录》由国家海洋局大洋办组织编写,大洋办李波副主任担任编写组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信息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北京大学等多位专家作为编写组成员,编写过程历时5年,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国际海域海底命名工作的空白,更直接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洋科学领域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江苏近海的激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洋激流,尽管已在1963年就由美国WoodsHole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家Hollister在旧金山召开的IUGG会议上提出,但几十年来,却因资料的缺乏而未能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一些国家的海洋工作者,在解释大洋海底一些沟渠的冲刷原因时,认为这是大洋海底激流所致[1~3].我国研究者修日晨在对海流异常观测记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不论在大洋或近海,均存在着一种急流”[4],讨论了海洋中存在的激流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主编手记     
有时候我们会好奇,动物们都是以何种状态在海洋里生活呢?它们每时每刻都是怎样在广阔的大洋中穿梭,又是怎样跨越大洋找到自己的伴侣?它们是独自出击还是结伴而行?其实,这些海洋动物的生活基本可以拿来与人类相比照。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从全世界的海洋来看,不同区域的环境状况差异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我国国土周边的海,离大洋还很遥远,所以从地理上先天就决定了其深度和流动性比不上大洋,因此在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环流等方面会比大洋差  相似文献   

12.
前言研究浅海水团的分布、消长与变化,不仅是物理海洋本身的内容,而且与渔业生产的关系极为密切。浅海水团的分析与大洋水团的分析有不同的特点,浅海水团缺乏大洋水团的保守、稳定  相似文献   

13.
海洋激流的若干观测结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最早指出海洋中存在激流的是美国WoodsHole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家Hollister.他早年在分析大洋海底岩芯时发现有波状结构,认为这种波状结构是由于在远古时代的高速海水流动的作用所致,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大洋海底存在着海底激流(又称海底风暴),并于1963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IUGG会议上提出了这个假说.遗憾的是在这次会议上这个假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被指责是“一派胡言”.  相似文献   

14.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就好象是在全球广阔的深海大洋中设置了3000多个"气球探空观测站",从而形成立体的全球大洋长期观测系统,为研究海洋提供前所未有的深广视角,使人类企图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尺度实时海洋的变化,提高天气和海洋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天气和海洋灾害的愿望终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深海大洋面积广阔,远离大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的讨论,试图获得话语权。我国也意识到深海大洋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文章从大洋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及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结合国际海洋数据共享情况,分析了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次重力波(infragravity waves)是频率范围介于局地平均Brunt-V¾is¾l¾频率和0.05Hz(涌浪频率)之间的一种海洋波动,其能量在深水大洋中一般甚低,但在浅海中却很强.该波动的研究对于浅海海洋内部混合、近岸海洋工程、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及军事海洋学均有重要的意义.Munk[1]很早就开始研究这类波动,然而主要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对于该类波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迟缓.  相似文献   

17.
继大洋多金属结核被发现之后,海底热液矿床又成为重要的大洋多金属矿产之一海底热液活动向大洋输送物质的通量及海洋物质收支平衡的研究成为当前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热点.东北太平洋是大洋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塑料污染与塑料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塑料垃圾在近海、大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均广泛存在,并不断累积,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重大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从环境生态和塑料降解微生物两个角度回顾了近几年相关方向上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海洋塑料特别是海洋微塑料在近海与深海等环境中的分布与丰度,以及近海、大洋等环境中降解菌多样性及其降解机制。总体而言,微塑料广泛分布在多种海洋环境,特别是在河口和近海的海水和沉积物,近岸沙滩,以及大洋环流中心;目前已报道的塑料降解菌及其降解酶主要来自陆地土壤和塑料垃圾处理环境,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降解菌和降解酶的研究最为深入。当前,中国科学家已在近海、大洋深海(深渊)以及极地等大洋环境中,开展了微塑料分布特征和丰度调查,并在生态危害方面开展了研究,但在海洋塑料降解微生物方面还鲜有报道。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最终归宿以及微生物在塑料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亟待评估,建议在大洋深海科考中整体布局、联合开展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精密的海洋观测手段,人们只是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发现了大洋中的表层环流,并建立起风生海流的理论。然而,根据这种理论,还不能绘制出准确的大洋海流图,对于具体海流的动力及能量交换关系,也难于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于是,人们开始借助新的探测手段,去深入研究认识大洋环流,由于海洋观测手段的逐步改进,特别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来观测海洋,使人们获得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届大洋地质勘查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在大洋协会理事长陈炳鑫和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建文的主持下于1994年2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来自海洋、地矿、冶金、有色,以及高校系统的代表6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炳熹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