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副热带逆流二十年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副热带环流系统(或副热带流涡,Subtropical Gyre)是世界大洋总环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一个由单一的顺时针转动(北半球情况)的环流系统(即“单涡”)所组成,其西边界海流(如黑潮或湾流)强而窄,东边界海流(如加利福尼亚海流或Canary流)弱而宽,内区则为微弱的西向流且少变化。70年代发现大洋内区存在着强有力的中尺度涡这一现象剧烈地动摇了人们对大洋环流结构的传统认识。这确实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黄海、东海地区的海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当然,由于海洋的复杂性,这些建立在传统观测手段基础上的了解还不能说是很完善、详尽的,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卫星红外遥感图象,对这一海域中海流作更为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从卫星红外遥感图象看黄、东海冬季的海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黄海、东海地区的海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当然,由于海洋的复杂性,这些建立在传统观测手段基础上的了解还不能说是很完善、详尽的,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卫星红外遥感图象,对这一海域中海流作更为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等密度面P矢量方法在南海环流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华  许建平 《海洋学报》2002,24(1):124-128
海流的直接测量困难而又昂贵,而采用一些数学模式间接获取流场信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初始场、边界条件和黏性参数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然而,随着海上现场观测资料的增多,近年来利用温盐资料诊断环流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例如采用β螺旋方法[1]、P矢量方法[2]和改进逆模式方法[3]等等;这些诊断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洋环流研究中,由于海流观测资料不足而带来的缺陷.在众多诊断环流计算方法中,近年来用得较多的是P矢量方法[2,4,5],1).  相似文献   

5.
随着观测海区的不断扩大和观侧数据的不断积累,再加实验室的模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人造卫星的遥感,70年代里对构成大洋环流的总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大洋风生环流及大洋热盐环流的机理,已较以往年代又有更多、更细致的了解。现今关于大洋环流动力学理论的研究,集中反映在如下的几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江苏近海的激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洋激流,尽管已在1963年就由美国WoodsHole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家Hollister在旧金山召开的IUGG会议上提出,但几十年来,却因资料的缺乏而未能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一些国家的海洋工作者,在解释大洋海底一些沟渠的冲刷原因时,认为这是大洋海底激流所致[1~3].我国研究者修日晨在对海流异常观测记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不论在大洋或近海,均存在着一种急流”[4],讨论了海洋中存在的激流现象.  相似文献   

7.
1观测温度剖面和水深的光纤传感器(FOODPADS:Fibre-Optic Observation of temperature Profilr and Depth at Sea)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海洋(著如大洋环流)中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海(简称印尼海)位于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的海域,是全球最大的内潮生成海域。内潮耗散导致强烈的潮致混合,一方面将温跃层以下的海水卷入上层,降低印尼海海表温度,之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显著的天气和气候效应;另一方面对穿越印尼海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物质与能量输运也有着重要影响。自Arlindo计划以来,人们对印尼海潮致混合的认识不断深化,并通过在海洋环流数值模式中考虑印尼海强潮致混合过程,提升了对印尼海和全球大洋环流的模拟效果。但由于缺乏现场观测资料和针对性的潮致混合参数化方案,印尼海潮致混合特征的定量描述及其在海洋环流与气候模式中的表达尚未完全解决。本研究对印尼海潮致混合及其在海洋环流和气候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和展望,并对未来该海域混合观测方案和潮致混合参数化方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海上层海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太平洋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太平洋的上层海流.太平洋海域大的海流流系,如黑潮、亲潮、北(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加利福尼亚海流和东澳大利亚海流等都再现在模拟结果之中了.本文只给出了南海四季代表性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南海黑潮分支是南海北部最重要的一支海流,它不仅是南海暖流的水体来源,而且构成了南海环流重要的一翼.除了个别月份外,终年都有一支较强的NE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进入东海.这些计算结果有的已被观测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东海黑潮区域水位的低频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举平 《海洋与湖沼》1984,15(3):230-239
在世界大洋的海流观测中,黑潮是取得资料最多的区域之一。但是,一旦涉及其时间变化时,仍感资料缺乏。为补充水文观测资料的不足,不少科学工作者对海流附近沿岸水位资料进行了分析、利用。通过研究,初步确认海流的变化与沿岸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这就为研究海流变异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南海十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环流及其与世界大洋的联系带来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南海十个近期值得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季风控制南海的通风问题、水团的形成和变性、海洋热盐及其质量平衡、环流能量学与海洋混合、中尺度涡、台风的海洋效应、深层海洋环流与古气候记录、南海与邻近大洋的相互作用、上升流与生态系统、以及对南海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正确掌握大洋上的波浪状况,对于船舶的安全、经济航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获取大洋上波浪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海洋船舶测报,其状况仍然是航行在世界各大洋上的船舶驾驶员以目视观测为主而得到的波浪数据,这种目测数据的精确度因人而异,很难被认为是一种正确的数据而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为了获取正确的大洋波浪观测数据,人们进行了多种尝试。例如,利用人造卫星遥感观测波浪,作为船用的波浪观测仪器已经投入实用的有 Ducker 式波高计,此波高计的原理是通过测定航舱水压的变化换算而得到波高,必须在停航状态下才能进行观测,所以难以  相似文献   

13.
方国洪 《海洋科学》1995,19(4):43-48
作为世界两大洋流,黑潮和湾流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异,其中之一是这两支强流的西侧陆架特征基本上是相反的。在湾流的离岸点——哈特拉斯角以北,陆架比较宽而离岸点以南则很窄。相反,黑潮离岸点——犬吠角以北则陆架很窄,而其南方,从台湾到九州这一段的西侧则有着很宽广的东海陆架。故对于位于副热带大洋西边界流西侧宽陆架上的这一流系的研究,在世界海洋的陆架环流研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基于实际观测到的海流和水文资料,管秉贤[14]指出,在我国东南近海存在着自海南岛以东海区向东北流经台湾海峡,穿过东海陆架并流向…  相似文献   

14.
冬、夏季渤海平均海面风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早在五十年代初,表面风应力的空间变化,已被作为基本量,讨论风生大洋环流。近来,海面风应力对海洋动力要素(海流、海浪、风暴潮等)的影响,更进一步引起了海洋学家们的重视,研究和计算风应力的文章也日益增多。 M·Peter(1976)利用1941—1972年累积的一百万次船舶报告资料,计算了北美东大陆  相似文献   

15.
浙江近海存在沿岸上升流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海洋中的垂直环流过程——上升流是海水运动的特殊形式之一,也是整个海洋总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升流能把海洋次表层(浅海区为近底层)冷而营养盐丰富的海水带到表层,从而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资源、特别是海洋生产力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近十几年来,沿岸上升流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它已作为“沿岸上升流实验”(CUE)的课题而被列入“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中。自从人们发现上升流以来,普遍认为,沿岸上升流仅仅是大洋东边界的独特现象。但近几年来,随着大洋西部上升流的相继发现,这一看法已经开始动摇。R·博吉和M·托姆克  相似文献   

16.
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海洋中尺度涡的能量输送及生成与耗散动力过程一直是世界大洋能量循环中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而中尺度涡在海洋中又广泛存在,它不仅占据海洋表层动能的绝大部分,而且是能量级串中连接大尺度和小尺度的中间环节,在大洋能量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中尺度涡场机械能的大小、分布、源汇为主线,结合作者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当前对中尺度涡机械能及其源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局地风对黄海和东海近岸浅海海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保仁 《海洋与湖沼》1982,13(6):479-490
在我国沿岸广阔的浅水海区,局地风对海流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岸线及海底地形的影响,风与海流的关系也很复杂。 我国浅海的风生流曾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较早的如管秉贤、沈凌云曾明确指出风生流的存在及其对我国浅海环流系统的影响。沈凌云和我所海流组曾分别根据长江口北部海区的某站及青岛近海的长期观测资料求出了表层海流同局地风的相关关系,并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地球碳的最重要贮存库之一,是全球碳循环系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和大气CO2的汇.海洋碳循环过程不仅涉及海洋生物生产过程、化学能流与物流过程,还与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大气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大洋碳循环是海洋碳循环的主体.边缘海是陆地与大洋的连接带,虽然面积远比大洋小,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河流径流不断向其输入丰富的营养物质,致使其中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比大洋复杂,所以,探明近海碳循环过程是全世界海洋学家必须要面对而且是与大洋碳循环相比更为难解、更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1, 2].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环流的一次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对渤海湾的环流形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渤海湾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海流调查。这次调查以Lagrange观点为指导,采用3种方法:海流计在固定站位连续测流;漂流板轨迹观测和“人工水母”测底层流。本文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及观测过程,并分析得出了渤海湾Lagrange余环流型大致是顺时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海洋水文观测中对实测流的定点观测,一般采用双联浮筒测表层流(0~2米层的流);用印刷式海流计或直读式海流计测表层以下的海流,如何对海峡、河口及海角附近的强流区测流?海洋水文调查规范中还没有明确规定。为开发利用成山头海区的潮流能,我们采用表层浮筒、HLS-1型声学多普勒海流计、LS25-A型旋浆式流速仪(河道流速仪)和ZD-3型直读式海流计进行了尝试。成山角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其尖端伸向黄海,此海区由于海底地形复杂,又离北黄海无潮点较近。因此,这里的潮汐、潮流特征是潮差小,潮流大。实测流速有时可达四节以上。由于海底石棚较多,流大水急,涡旋多,锚泊测流船只会出现走锚现象。在这样海流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