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粤西北煤矸石制备4 A。沸石分子筛的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北煤矸石制备4A。沸石分子筛的工艺实验研究曹俊臣彭金莲冉红彦李本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煤矸石4A。沸石分子筛工艺实验粤西北采用煤矸石合成4A。分子筛,既可清除污染,又能变废为宝。我们以广东粤西北煤矸石为原料,初...  相似文献   

2.
利用煤矸石合成4A分子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炳伟 《江苏地质》1997,21(2):90-92
利用煤矸石经煅烧后在强碱作用下制备成4A分子筛,这一实验室成果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适于洗涤剂配方用的合成沸石分子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小平 《云南地质》2012,31(4):471-473
杨梅村花岗岩(代长石)矿产于晋宁期九道湾花岗岩体南部边缘相,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物质可代替长石矿作为陶瓷、地板砖生产配料,产品质量上乘,极有工业用途前景。  相似文献   

4.
明矾石合成4A沸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矾石矿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物理化学性能较好的4A沸石。通过对4A沸石合成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和主要工作参数的研究,提供了合成4A沸石的新途径,丰富了明矾石矿综合利用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但仍有一定规律,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δEu介于0.44-0.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亦有部分为陆相,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毕舒  谢先德 《矿物学报》2003,23(3):228-234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岭石泥岩夹矸焙烧相变特征规律进行研究,阐述了深加工工艺方法,并重点研究了4A分子筛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性能。高岭石泥岩夹矸的脱羟温度大于600℃,说明其有序度高。高岭石在加热分解为偏高岭石的过程中衍射峰是逐步消失的。对高岭石泥岩深加工工艺包括超钦细和改性(包覆、接枝、乳液聚合)、化学处理等方法,焙烧工艺非常关键,先超细再焙烧,可大大降低了能耗。由高岭石泥岩合成4A分子筛,因其具多孔结构和特殊的晶体形态,可显著提高重质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具有固体分散剂的特征,故可用于塑料中以提高期料产品件能。  相似文献   

7.
岗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分布在胶南造山带的南段,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晓期在引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含有霓石、钠闪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等碱性矿物;K2O和Na2O的含量为8.4%-9.6%,H2O+少于0.16%,具有富碱,贫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及两侧的大别隆起带、扬子隆起带都是华北、扬子陆块中生代碰撞造山涉及的区域,它们可分成4个地块.对4个地块中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其他方面资料的共同限定,证明它们都是两个陆块碰撞后(postcolision)区域岩石圈物质调整阶段的产物.各岩带的花岗岩类可归入早、晚两个阶段,分别具有137Ma和123Ma的峰值侵位年龄.早、晚阶段花岗岩类都具有I型花岗岩类的成分特征,晚阶段花岗岩类还具有A型花岗岩类的成分性质;早、晚阶段花岗岩类之间具有不连续的成分演化关系.它们指示,本区早、晚阶段花岗岩类的形成是两陆块中生代碰撞后发生的两次有一定联系但又独立的岩石圈热-构造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潘玉启 《辽宁地质》1996,(4):284-292
建平八家子超单元花岗岩同位素年龄274.8~260Ma(U/Pb,K/Ar)属早二叠世,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可划分为4个单元,即杨树岭单元,紫杖子单元,套卜河洛单元和太平庄单元,主要岩石为中细粒-巨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位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上侵。  相似文献   

10.
赵仁夫 《甘肃地质》1997,(Z1):39-46
鲁西台背斜东缘沙沟地区深熔型花岗岩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体积守恒为限制条件,深熔型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带入1.90%~1.92%的质量,微斜长石花岗岩带入4.46%~4.55%的质量,深熔型花岗岩类有K2O、SiO2、Rb、Ba的获得,TiO2、Al2O3、FeO、Fe2O3、MnO、MgO、CaO、Na2O、P2O5及Cr、Ni、Co、Sr、Zr、Ta、Nd则损失(残留);(2)花岗岩类的质量等比线显示:母岩及深熔型花岗岩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而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微斜长石花岗岩则有明显的质量带入、带出;微斜长石花岗岩有K2O、SiO2、Rb、Nd、Ta的明显获得,其余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则损失;(3)深熔型微斜长石花岗岩是熔体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聚集结晶而成,但基本未脱离深熔地体体系的半原地花岗岩,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则是就地定位、基本没有运移的原地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是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较详细地探讨了青山口组泥岩异常高压裂缝的形成及其在目前地层条件下所保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异常高压与裂缝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是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较详细地探讨了青山口组泥岩异常高压裂缝的形成及其在目前地层条件下所保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安徽茅坦A型花岗岩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吴才来  黄许陈 《地质学报》1998,72(3):237-248
安徽茅坦花岗岩体是由4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各期次岩石具有高硅,富碱,富LREE、Y,Nb,Zr等大离子高电价元素及低Al、Mg,Ca、Ni、Cr,Ti,V的特点,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中副矿物种类聚多,以含碳硅石,磷钛矿等深源矿物为特征。锆石晶形以正锥面(111)和四方柱面(110)最为发育,与一般I型花岗岩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该复式岩体为  相似文献   

14.
漳州地区白垩纪花岗岩由I型和A型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地区两类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矿物物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存在重大差别,如A型花岗岩中黑云母更富铝、铁、氟及水而贫镁、硅,形成温度及氧逸度较低等。在A型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穆期堡尔谱也与I型不同,四极分裂(Q.S.)较高,且Fe^2+在M2位,Fe^3+在T位占位率也较高。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化学成分随岩浆演化  相似文献   

15.
漳州地区白垩至纪I型和A型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地区白垩纪花岗岩由I型和A型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地区两类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矿物物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存在重大差别,如A型花岗岩中黑云母更富铝、铁、氟及水而贫镁、硅,形成温度及氧逸度较低等。在A型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穆斯堡尔谱也与I型不同,四极分裂(Q.S)较高,且Fe ̄(2+)在M_2位,Fe(3+)在T位占位率也较高。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化学成分随岩浆演化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可提供花岗岩成因类型的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6.
华南铀矿类型、特点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良 《矿产与地质》2011,25(4):265-272
华南是我国重要产铀区,铀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斑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文章认为,花岗岩型是指与花岗岩体有关的一类热液铀矿床的代称,斑岩型是指与各类斑岩体有关的一类热液铀矿床的代称,碳硅泥岩型是指与碳硅泥岩层有关的层控铀矿床的代称,砂岩型是指与中新界砂岩层有关的层控铀矿床的代称.总体看,从华南西部向东部,铀矿...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作者6年来应用费氏台改进双晶法测定广西、新疆等地各种花岗岩不同结构中斜长石成分与结构态之若干实例,得出相同的结论:根据斜长石成分和结构态特征,可以区别同造山、后造山、非造山等不同类型的花岩,同时还能鉴别A1、A2型不同成因类型的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I-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岩浆物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苏州地区I型和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I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火山弧压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深;而A型者为A2型花岗岩,为早白垩世造山后张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浅,具晶洞构造.A型比I型花岗岩以酸度、碱度、Al,F含量高而H2O+含量低,以REE及不相容元素丰度高,负Eu异常强,而w(LREE)/w(HREE)低为特色.A型者矿物结晶顺序先浅色后暗色,暗色矿物以富铁贫镁、REE分配系数高及负Eu异常明显及长石富碱贫钙,而与I型花岗岩不同.A型者副矿物40余种,属锆石-褐帘石-萤石型,锆石结晶温度高,(110),(111)晶面发育;而I型者仅10余种,属榍石-锆石-磷灰石型,锆石结晶温度低,(100),(311)晶面发育.I型花岗岩为幔源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及AFC作用产物,而A型花岗岩为残余下地壳(麻粒岩相)熔融后分离结晶产物,二者并非同源岩浆演化关系.A型比I型岩浆来源浅,酸度大,含水少;故岩浆密度小,粘度大,上升慢,冷凝长.受密度筛影响,A型花岗岩岩浆房及侵位深度小于I型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中部白垩纪碱性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飞  罗照华 《现代地质》1995,9(2):203-211
作者通过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深成侵入岩类同源岩浆演化系列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典型的碱性花岗岩杂岩体.在详细的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解体,并对该碱性花岗岩超单元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对杂岩体的成因性质及岩浆起源的物化条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沙尔塔拉碱性花岗岩超单元是形成于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是该地区造山期后陆壳整体抬升过程中拉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的发现将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发展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仁夫 《甘肃地质》1997,6(A00):36-43
鲁西北台北斜东缘沙沟地区深熔型花岗岩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体积守恒为限制条件,深熔型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带入1.90-1.92%的质量,微斜长石花岗岩带和4.46-4.55%,的质量,深熔型花岗岩类有K2O、SiO2、Rb、Ba的获得,TiO2、Al2O3、FeO、Fe2O3、MnO、MgO、CaO、Na2O、P2O5、及Cr、Ni、Co、Sr、Zr、Ta、Nd则损失;92)风岩类的质量等比线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