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对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技术)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基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引入了数学形态学中图像平移、反射、腐蚀、膨胀等运算方法,基于定义的兴趣域边界提取算法和形状因子实现了其几何测量和空间描述,定量分析了CT图像兴趣域的空间物理特性.该方法异于以往数学建模的思路,而是借用数学形态学中空间几何描述的思想,以实现对岩土体中的天然缺陷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合理刻画.该项工作对于推动岩土工程CT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微计算机上建立图象处理工作站,进行陆地卫星多光谱数据数字图象处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开发了磁带格式转换、图象显示、图象组合、边缘增强、图象变换等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I~2S101图象处理系统上实现的一种数字镶嵌处理方法。镶嵌中采用了“折线拼接”的技术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开发了有关数字镶嵌的新的应用软件.应用该方法获得的镶嵌图象,很好地消除了常规数字图象镶嵌中所常出现的明显接缝。这种高质量的图象可满足遥感信息应用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图象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直接映射法”。在这种方法中,陆地卫星图象资料的几何畸变是利用多项式求映射系数来消除的,这种系数是参照一帧图面中的很多地面控制点来决定的,在第二种方法中,则根据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卫星和地面坐标与输出图象坐标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关于深海洋底多金属结核照片的图象复原和图象处理方法技术研究结果。海底照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照分布不均匀、有时聚焦欠佳、常有铁丝影象、有时有泥浆局部干扰等。本文剖析了光照分布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倾斜相机系统和水平相机系统条件下的光照分布及感光光强分布公式。本工作利用图象处理系统研究成功了一套适用于海底照片的图象复原和图象处理技术,给出了详细流程图。做为实例本文附有六幅图片,说明所研究的方法在去除光照不均匀、铁丝干扰、提高反差、增强分辨率、自动分类、科学统计覆盖率等的显著效果,以及通过局部放大研究结核的结构和形态方面的可能性。本文所报导的方法是改善和研究珍贵海底照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KRSA—2系统是我所图象处理研究室于1982.1~1984.11自行研制的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该系统以ECLIPSE S140计算机为主机,通过接口(硬件和软件)与COMTAL图象显示设备联结,并纳入AOS操作系统,发展了各种图象处理应用程序,建立了数字图象分管系统,该系统便于使用、功能齐全,效率较高,是具有我国特点的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微型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上进行航空物探数据的数字图象处理方法与实距,介绍了TS2605H微机数字图象系统的功能开发,使之适应面向数据成象处理需要的问题;还介绍了LU85-Ⅲ区航空物探(电/磁)数据的成象处理过程及其地质效果,该系统在地学信息数字图象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了西藏阿里地区二叠纪几个筵及非(竹蜓)有孔虫化石作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再应用电子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新技术,对化石照片数字化,输入计算机作图象增强及信息萃取等处理,从而去掉原照片中的干扰因素,使原照片中的清晰度增强,突出化石某些重要鉴定特征。尤其是假彩色处理图象效果更加明显。它不仅可以提高化石鉴定的准确性,尤其建立新属、种时,可提高其可靠程度。此方法尚在尝试,但对微体古生物有孔虫类化石的鉴定,已显示了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地卫星数字图象各波段每个象元的亮度值,记录了地面57×79平米范围的平均反射率,是本波段单色波反射的积分。数字图象为图象的数学运算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能够逐点对图象进行几何变换、物理变换和数学处理,改变图象的外观结构;或者按某种有效的准则对图象信息分类,以及从图象中提取目标  相似文献   

10.
航空彩红外遥感及物探技术与周城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应用航空彩红外遥感和物探新技术探测局原夯土古迹、古墓的过程。阐明了遥感物探新技术应用于考古的依据。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遥感图象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地表下夯土的分布形态和规模。图象数据处理技术是解译和显示地表下“夯土”的重要手段。通过钻探和试掘验证,发现了光周周城,证明其图象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微型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上进行航空物探数据的数字图象处理方法与实践,介绍了TS2605H微机数字图象系统的功能开发,使之适应面向数据成象处理需要的问题;还介绍了LU85-Ⅲ区航空物探(电/磁)数据的成像处理过程及其地质效果,该系统在地学信息数字图象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在盐的成岩转变及其后期构造变动中,岩盐盖层可能产生一系列微小而特殊的裂隙,以及这些裂隙的型式和它们演变形成的影象图案。根据TM图象高分辨率、多波段成象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能够突出这种影象图案的特殊处理功能,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来增强找矿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图象上对矿体进行识别和预测,使直接应用TM图象找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运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和广西公司272队共同协作进行的“综合地学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的科研专题所取得的广西平桂锡矿区的物化探数据图象进行矿产地质信息分析,旨在以这类采用直观影象方式传送的各种物化探异常图象,研究平桂锡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环境和讨论平桂地区的找矿方向问题.关于物化探数据图象库的建立本文从略.  相似文献   

14.
“图象分析”是从空间结构这一侧面来定量研究各种不同本质的对象的一门新学科,其任务是要定量地,或多或少自动化地把一个图象中所包含的一部分信息提取出来。这一新技术是从60年代开始在英国诞生,并在英、法两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电算技术和电视录象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它还依赖于一个新的理性认识的工具——数学形态学。  相似文献   

15.
徐成彦  孟宪国 《地质论评》1986,32(5):481-488
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地区的数字图象处理为例,讨论了遥感图象复合功能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其在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过复合功能处理的图象在反映构造信息上的优越性。同时,在讨论了同态滤波处理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幅构造层次清楚、信息丰富的同态滤波图象。  相似文献   

16.
重大工程地下环境信息系统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下环境信息系统(GIS)是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产物,是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数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以GIS技术为基础,结合数据库处理、C++语言编程、OpenGL编程、三维图象处理技术建立了对地下环境信息进行数据管理和模型分析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介绍了地下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特点、数据特点、功能特点及操作应用特点,对其主要技术创新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多光谱扫描仪(MSS)所得到的计算机兼容磁带(CCT)记录着丰富的地表信息,对其进行数字图象处理,可以获得多种极为有用的资料,因此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拟通过笔者的理解,结合上机进行西北某些地区的图象处理实践,对其在解决构造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一) 陆地卫星CCT的特点及其在西北地区的适用性由于多光谱扫描仪的地面分辨率(79m)和波段数(MSS4、5、6、7)有限,再加上我国所得到的基本都是单时相图象,以及所记录光谱的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致使陆地卫星  相似文献   

18.
法国GUERET花岗岩内黑云母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形态数学、图象分析及立体学原理,通过岩石薄片研究,对Gueret花岗岩内黑云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黑云母矿物粒子在花岗岩中的密度、粒径、形状及空间分布的规律。根据岩石薄片上黑云母的灰度特征,应用直接成象方法获得其灰度图象,用自动阈值方法可用来提取黑云母粒子从而构成二值图象。借助MIPS图象分析系统,可以评价花岗岩薄片样本图象中所有黑云母粒子的参数,包括面积、周长等。花岗岩内黑云母矿物的密度、粒径 形状及空间分布的分析,揭示了其各向异性特征;同时,威布尔、正态及泊橙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黑云母矿物的粒径、形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遥感图象的典型变换方法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建立典型变换矩阵的两种方法:(1)从野外地物反射波谱数据的典型分析求出;(2)直接从遥感数字图象的亮度值数据求出。文中还讨论了地面反射波谱的典型分析结果与多光谱遥感图象亮度值典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将地面波谱典型分析结果用于数字遥感图象处理的可行性。简述了在101图象处理系统上实现典型变换的步骤。最后给出两个用于岩性识别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钱德科 《地层学杂志》1994,18(2):102-109,T003
采用遥感技术及其图象资料,对地层影象进行系统解译、调绘验证,达到划分对比地层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芜钢地区1/1.4万航片、1/20万TM卫片数字图象处理的地层影象解译调绘的成果、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