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海洋信息》2012,(4):62-6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释况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同本、夯实当下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2006年5月20日,舟山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舟山锣鼓音响宏壮,旋律奔放,气氛热烈,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舟山锣鼓艺术是舟山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舟山渔区人民生活的折射,凝结着舟山渔区劳动人民的智慧,渗透着舟山渔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舟山渔区劳动人民朴素、鲜明的市美观念。本期我们将重点推介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锣鼓。  相似文献   

2.
寒冷 《海洋世界》2021,(1):50-55
2020年12月17日,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漫长的海岸线与岛岸线、广袤的近海领域和远海辐射海域、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以及不同海域多元化生态,使我国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而厚重,旅游价值极高.然而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坚持"保护第一,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努力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针灸学》,已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成为世界认同的文化符号。目前《针灸学》教学发展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与国际接轨,而基于网络的雨课堂教学模式蓬勃发展,颇受学生的欢迎。如何将针灸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理念、新途径、新模式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建昌帮”是中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结合传播学主体、客体、介体的三个维度分析“建昌帮”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在传播主体上紧扣政策,多方齐头并进;在传播客体上合理优化,明确传播内容;在传播介体上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短视频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海洋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经济、文化、政治或社会方面价值的涉海历史遗存物,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沿海社会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基础薄弱、认识不足、制度缺失等问题。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海洋保护区管理范围,依托保护区管理体制开展信息普查、完善评估工具、健全管理制度,能够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保护体系。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提出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示范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是国家海洋活动历史及其海洋文明的重要见证,对其进行保护是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海洋开发背景下保护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亚史前文化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是海南海洋文化的源头。从落笔洞遗址到仙郎洞遗址再到英墩遗址,反映三亚史前人类向海而生的史前海洋文化发展历程。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海南史前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三亚史前文化遗址研究进行梳理与展望,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史前文化遗产提...  相似文献   

9.
海洋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经济、文化、政治或社会价值的涉海历史遗存物,海岸带是海洋文化遗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欧盟十分重视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和海洋空间规划(MSP)框架内对海洋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海洋文化遗产评估机制和合理划定文化保护区两个方面,进一步促进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更好地融入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我国应当借鉴欧盟经验,从普查文化遗产、规划保护区、明确管理主体、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和文化大省,其沿海地区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各地海洋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因此要研究探索一条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路子,切实服务于山东海洋强省和文化强省的建设。文章立足山东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海洋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现状,结合山东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探索山东省海洋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布局、模式和重点产业,并从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对于促进山东省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其他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9月底,国家海洋局"海疆生态行"考察团来到年度考察的最后一站——"湿地之都"盘锦市,考察盘锦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和辽河口受损滨海湿地植被修复情况。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总面积8万公顷的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位于全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丹顶鹤、黑嘴鸥等260余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因而盘锦又有"鹤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海洋自然保护区作为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一种特殊保护和管理手段,对于日益受到开发和污染损害的海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海洋,尤其是海岸区域生态系统是比较脆弱的,为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和生态系生产力能力,需要运用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强化对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富有成效的保护.1990年国务院首次批准建立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在内的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后的几十年里又相继建立了多个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建立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基地;保留了海洋自然条件的天然"本底"和"原始"风貌;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场所,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全球自然和区域海洋自然保护中,在对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在对人类维系、改善生存条件中均已成为一项战略性的措施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全球海洋开发的浪潮中,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是迫切和急需的。文章概述世界上传统海洋大国对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经验,分析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查清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数量和特征等信息,了解海洋水下文化遗产分布区的地质地貌环境、水动力环境和保存环境条件,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档案馆和数据库系统;完善与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等,提升执法效率,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协调工作;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和弘扬蓝色文明,实现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社会利用和可持续保护。  相似文献   

14.
海岛旅游的发展使岛上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旅游型海岛文化的原真性可能会被淹没。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挖掘海岛文化内涵,完善海岛文化研究理论,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保护海岛文化并实现文化传承。文章以大连市广鹿岛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将广鹿岛文化资源划分为文化遗址遗迹、文化建筑景观、原始景观与人文传说、海岛民俗文化4种类型,并从海岛自身影响、旅游业发展影响和人为影响3个方面分析制约旅游型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因素。最后,从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旅游者和海岛居民、客体——海岛文化、媒介——海岛旅游3方面提出旅游型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更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2011年4月12日,国家集中公布了第一批开发利用176个无居民海岛名录,青岛开发区的牛岛名列其中,如何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实现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岛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水下文物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历史、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无价瑰宝。拖网捕捞作为最为广泛的渔业活动,会威胁和影响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因而有必要研究水下文物遗址与拖网捕捞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关系,以及寻求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利益之间的平衡。我国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包括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研究亟须加强,相关保护管理有待完善等方面。通过注重教育、文旅协调、强化监管、夯实研究等措施,可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红树林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类型,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草、珊瑚礁一道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拥有红树林湿地约2.2万公顷,其中广西约占38%,位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目前建立了32处国家级红树林和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8处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上各省区市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全国约80%的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北海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1997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CBR)网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文章从海洋公园建设角度概述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海洋公园的数字化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是典型的北方海岛生态保护区域,对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海洋公园当前在管理制度、监视监测技术、科技支撑能力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应加强物联网监测体系建设、数字化评估建设、科研和人才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历史证明,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着一种先进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开创意识和冒险意识,含有不畏艰险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论述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形成条件,分析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探测现状,阐述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指出当前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探测的展望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