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外源性蜕皮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实验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1%、0 .2 %、0 .4 %的两种市售蜕壳素产品 ,制成 6种外源性脱壳素配合饲料 ,不添加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 ,试验在 2 6 0L玻璃钢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每个剂量组设 3个重复 ,8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市售蜕壳素产品能有效地促进对虾生长 ,试验结束时 ,试验组虾体增重分别较对照组增加 16 .8%、7.5 2 %、5 .9%、11.4 %、2 9.0 7%、16 .5 3% ,但是凡纳滨对虾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地提高 ,凡纳滨对虾对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推算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最佳蜕皮酮添加量为 6 0mg/kg。  相似文献   

2.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不同量微生物植酸酶(0,500,1000,2000U/k),观察虾的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虾体和虾壳成分,研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8周后,饲料中添加500-2000U/kg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存活率和饲料利用元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脂肪、灰分、总钙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虾壳中粗灰分和钙含量在500和1000U/k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0U/kg组(P〈0.05),虾壳磷含量在各饲料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磷浓度在对照组和2000U/kg组显著高于500U/kg组(P〈0.05),血清钙浓度在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500和1000U/kg组。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虾壳和血清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对幼虾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机体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g/kg抗菌肽制剂喂养体重0.10±0.01g、体长2.17±0.11cm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30d,进行10d的水浴攻毒(鳗弧菌10~8/mL),探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凡纳滨虾生长、成活率、免疫保护率,以及肌肉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相对增重率、成活率和对致病菌的免疫保护率(P<0.05),但对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未受外界微生物刺激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总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P<0.05),受外界微生物刺激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喂养凡纳滨对虾可提高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因此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喂养凡纳滨对虾可提高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4.
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蜕(脱)壳促长素,喂养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Fabrici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DeHaan),观察其促进蜕壳、生长的作用。试验证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0.5‰。、1.0‰、1.5‰)的蜕壳促长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对虾的蜕壳和生长。添加浓度为1.5%。效果最为明显。值得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蛋白棉粕(High-protein cottonseed meal,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6.25%、9.375%、12.5%、18.75%的HPCM,分别替代饲料中质量分数0%、20%、30%、40%、50%和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0.38±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和40%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系数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水平高于40%替代组时,蛋白质效率降低(P0.05);对凡纳滨对虾全虾体成分含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中的水分、粗脂肪含量有升高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粗灰分有降低趋势(P0.05);HPCM替代鱼粉对血清酚氧化酶(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毒试验表明,随着HPCM替代鱼粉比例及攻毒时间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以对虾增重率为判据,在鱼粉质量分数为25%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HPCM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7.44%。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不同量微生物植酸酶(0,500,1000,2000 U/kg),观察虾的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虾体和虾壳成分,研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8周后,饲料中添加500~2000 U/kg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存活率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脂肪、灰分、总钙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虾壳中粗灰分和钙含量在500和1000 U/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0 U/kg组(P<0.05),虾壳磷含量在各饲料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磷浓度在对照组和2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血清钙浓度在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500和1000 U/kg组。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虾壳和血清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对幼虾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2.5%、5.0%和7.5%酵母培养物(记为Y0、Y2.5、Y5.0和Y7.5组),分别替代质量分数0、10%、20%和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体质量0.70±0.03 g)56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酶指标;用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攻毒,测定对虾累计死亡率。【结果】Y2.5和Y5.0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Y0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摄食率显著高于Y0和Y2.5组(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Y0组(P0.05),Y7.5组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Y0、Y2.5组(P 0.05),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Y0、Y2.5组(P 0.05);酵母培养物替代饲料中20%和30%的鱼粉可显著提高对虾攻毒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 0.05),Y7.5组对虾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后显著低于Y0组(P 0.05);攻毒7 d后,Y7.5组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Y0组(P0.05)。【结论】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比例小于20%时,不会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替代比例为30%时,生长受抑制。当替代量比例为30%时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式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组织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氨基酸鳌合钴对凡纳滨对虾的营养效果.在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5、10、15mg/kg的氯化钴和蛋氨酸钴。饲养8周.4周末(饲养中期)称重.8周末称重并采集对虾肝胰脏和肌肉.测定肝胰脏和肌肉中的钴含量。结果表明: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对虾0~4周增重率.15mg/kg蛋氨酸钴显著提高了对虾0~8周增重率,且两种形式的钴之间差异显著(P〈0.05)。5、10mg/kg的蛋氨酸钴和5、10、15mg/kg的氯化钴不影响8周末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肌肉中的钴含量。15mg/kg的氯化钴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蛋氨酸钴各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无显著差异;钴的添加形式不影响肝胰脏中钴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促进生长方面,两种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钴的营养效果好于氯化钴。饲料中蛋氨酸钴的添加量为15mg/kg时.对虾生长最快.5mg/kg时.可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大黄0、0.5、1.0、5.0、10.0和20.0g/kg,研究大黄对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0.34±0.004g)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累积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全虾和尾肌肉的灰分、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全虾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1.0g/kg组最高(P<0.05),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以及血清总蛋白量等的影响显著,溶菌酶活性以1.0g/kg组最高(P<0.05);细菌感染实验中以1.0g/kg组存活率最高(P<0.05)。以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指标及感染实验存活率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大黄的适宜添加量为1.0g/kg。  相似文献   

11.
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芽孢杆菌制剂;将芽孢杆菌制剂与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益生菌制剂;将分别用3种芽孢杆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将分别用5种益生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分别添加4种益生菌制剂(活菌为2×10~7 cfu/g),研究4种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组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组,以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促生长效果为最佳(P0.05);2)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维持对虾养殖水体p H值、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稳定(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P0.05);3)用1×10~8 cfu/m L的哈维氏弧菌(Vibro harveyi)菌液浴浸泡凡纳滨对虾10 d,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1.11%)、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5.56%)、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组(37.78%)、芽孢杆菌制剂组(44.44%)、对照组(93.33%)。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和0.30%的酵母培养物,配制2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记为Y0、Y0.3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56 d。提取凡纳滨对虾肠道总DNA,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比较样品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Y0.3组对虾肠道分类单元(OTUs)数量、丰富度指数(Chao1、ACE值)、多样性指数(Shannon、np Shannon指数)与Y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物种分类树发现,两组的主要细菌类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γ-变形菌纲是对虾肠道的最主要菌群,所占比例达69.48%;从科分类水平看,Y0.3组对虾肠道菌群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比Y0组提高4.98%;从优势属水平来看,Y0.3组对虾肠道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高于Y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0.3组对虾肠道的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低于Y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30%酵母培养物可改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解单宁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胁迫24 h后的生理响应,初步探究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0.05%、0.10%、0.15%和0.20%的水解单宁(HTs),饲喂凡纳滨对虾60 d。对对虾注射0.2 mL的副溶血弧菌(2.5×10~8 CFU·mL~(-1)),感染24 h后,分析血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ROS)、一氧化氮含量(NO)、酯酶活性、Toll样受体(TLR)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结果】在感染副溶血弧菌24 h后,实验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ROS、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的AKP、ACP、SOD活性,T-AOC和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虾血细胞TLR和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5)。【结论】饲料中添加水解单宁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氧化功能,阻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清除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ROS和NO,增强酯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氨基酸螯合钴对凡纳滨对虾的营养效果,在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5、10、15 mg/kg的氯化钴和蛋氨酸钴。饲养8周,4周末(饲养中期)称重,8周末称重并采集对虾肝胰脏和肌肉,测定肝胰脏和肌肉中的钴含量。结果表明: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对虾0~4周增重率,15 mg/kg蛋氨酸钴显著提高了对虾0~8周增重率,且两种形式的钴之间差异显著(P<0.05)。51、0 mg/kg的蛋氨酸钴和5、101、5 mg/kg的氯化钴不影响8周末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肌肉中的钴含量,15 mg/kg的氯化钴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蛋氨酸钴各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无显著差异;钴的添加形式不影响肝胰脏中钴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促进生长方面,两种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钴的营养效果好于氯化钴。饲料中蛋氨酸钴的添加量为15 mg/kg时,对虾生长最快,5 mg/kg时,可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5.
恩诺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代谢和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6±2℃水温下,每天投喂含有恩诺沙星药物的饲料,研究恩诺沙星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肌肉、肠和肝胰脏组织中的代谢和残留消除规律。残留药物用乙腈提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对虾体内同时有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两种药物残留;环丙沙星在肌肉、肝胰脏和肠组织中的消除时间分别为6、8、10 d,而恩诺沙星在这三组织中的消除时间则为12、14、16 d。建议把肠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凡纳滨对虾的休药期不少于16 d。  相似文献   

16.
在异育银鲫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1%、0.02%、0.03%、0.04%的地衣芽孢杆菌,测定了鱼体的生长及食糜植酸酶活性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0.01%、0.02%、0.03%组的增重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2.46%、18.59%、18.84%:添加量0.02%、0.03%组的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63%、35.03%(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0.52、0.57(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0.03%组食糜植酸酶活性提高50.79%、0.04%组肝体比降低20.91%(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异育银鲫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提高了机体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17.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进行90 d的混养试验,研究点带石斑鱼混养密度、规格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混养密度、规格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率和平均产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混养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混养小规格点带石斑鱼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比混养大规格点带石斑鱼提高15.1%~23.2%,平均产量比混养大规格点带石斑鱼提高19.0%~40.6%。随着点带石斑鱼混养密度增加,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小规格点带石斑鱼混养密度分别为0.4尾·m-2时,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平均产量最高,分别为66.25%%±7.24%、(1 181.0±101.8)kg,较单一养殖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提高5.46%,平均产量提高16.2%;大规格点带石斑鱼混养密度为0.2尾·m-2时,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平均产量最高,分别为(52.04±6.11)%、(959.8±89.1)kg,但较单一养殖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下降8.75%,平均产量下降5.8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水解物对干露胁迫下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为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基础饲料(鱼粉质量分数17.7%)中分别按质量分数0%、0.3%、0.5%、0.7%、0.9%、1.1%的比例添加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配制等氮等脂饲料6组(分别记为G0、G0.3、G0.5、G0.7、G0.9、G1.1),饲喂初始体质量(0.24±0.01)g凡纳滨对虾4周,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对对虾进行干露胁迫30 min,测定对虾肝胰腺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结果】各处理组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 0.05)。干露胁迫后,G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果糖磷酸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 <0.05),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基因显著下调(P <0.05),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毒性注射实验,探究微囊藻毒素(MC-LR)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MC-LR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组织的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酶活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在对虾注射MC-LR 4 h后达到峰值,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5.62%、18.76%和32.86%,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而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酶活力在对虾注射MC-LR 2 h后即显著增加,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02%和37.99%,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溶菌酶在对虾注射MC-LR后8 h达到最大值,比对照组增加了33.57%,随后酶活力逐渐减小。MC-LR能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相关酶活力(P0.05),引起凡纳滨对虾的应激反应和抑制它们的免疫相关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东湛江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烂尾病主要病原及其药敏特征。【方法】从对虾病灶部位分离纯化细菌,用2株代表菌株对健康虾进行创伤浸浴感染试验,分析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和HSP60基因序列,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坎氏弧菌(V. campbelli)溶血素基因特异引物扩增菌株基因组DNA,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菌株对17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患病亲虾和养殖对虾分别分离获得编号2018B22和2018MZ1的代表菌,两株菌16Sr RNA和HSP60基因序列均与哈维氏弧菌最相似,且均可被哈维氏弧菌溶血素基因引物特异扩增,表型特征亦与哈维氏弧菌相近;两株菌均可引起凡纳滨对虾烂尾病,其中菌株2018B22的致病力较2018MZ1更强,而后者的耐药谱更广。【结论】湛江地区凡纳滨对虾烂尾病主要病原为哈维氏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