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隐藏式GPS汽车跟踪系统并不需要一根指向天空的天线,因为它集成了GPS隐藏天线,据报道,一根长达28英寸的天线隐藏在汽车中,而其效率损失仅为10%,将GPS跟踪系统通过磁性作用附着在汽车上,一旦启动,该系统就可通过口令保护网址进行实时跟踪。该网址可存储2个月时间的历史数据。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2):5-5
GPS Snitch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实时定位跟踪的GPS/移动电话车辆安全和跟踪系统。GPS Snitch是独立的、不需要安装,体积小的装置,能藏在任何小车、卡车、摩托车、沙滩车或雪地车。该设备通过公司的网站或发送到用户手机的短信进行在线跟踪服务,当车辆运行到所设定区域外时,该设备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3.
采用GPS定位与GSM网络场强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款公安专用跟踪系统。该系统比一些常规的跟踪系统更加具有精确性、实时性和不间断性。系统的跟踪终端主要包含了GPS模块、GSM功能单元和MCU控制电路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时间测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是通过测量同一水声信号到达不同浮标的时刻,计算水下收发机到各枚浮标的距离差,实现水下立体双曲线交会定位的。本文对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根据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要求对GPS接收机时钟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GPS接收机接口数据输出和支持的三种时间测量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时间延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动设备的定位跟踪系统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droid移动平台和百度地图API,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移动设备定位跟踪系统。该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内置GPS芯片采集定位数据,再通过GPRS无线网络通信传输至服务器,并在浏览器端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实时定位跟踪。系统运行稳定,定位快速准确,为GPS服务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水下差分GPS定位中,星形空间网具有良好的图形强度,可以快速得到一定精度的初始坐标解。本文研究了水下差分GPS定位模型及其算法,并提出了一种系统差自修正迭代算法,以提高水下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GPS导航软件     
为适应GPS各种功能,肚导航微电子技术公司推出一种Orion导航软件,这种软件可用于GPS信号捕获、跟踪、数据提取和GPS导航。该软件可与该公司生产的低功率GPS芯片一起使用,它可提供NMEA和肚导航二进制协议。GPS导航支持宽域增强系统(WAAS)和欧洲地球同步卫星导航系统(EGNOS)信号跟踪,它也支持如3GPP、3GPP2和IS801那样的系统自主操作或辅助操作,它还适用于GSM、WCDMA和CDMA蜂窝式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软件GPS静态接收机频域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江华  袁洪  宁百齐 《测绘学报》2005,34(4):312-316
设计一种基于FFT的软件GPS静态用户接收机频域跟踪方案.利用GPS导航电文调制周期为20个C/A码周期的特性,将块叠加(Block Addition)频域捕获的思想应用于GPS信号频域跟踪,从而大幅度节约计算量,为实时跟踪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包括GPS差分基准站、GPS浮标、水下收发机、船基控制中心四部分。差分基准站提供GPS差分改正,实现浮标内置GPS高精度实时定位。GPS浮标完成水上和水下的集成,检测水下收发机发射的定位信号并测量信号到达的时间,同时将各种数据发送到船基控制中心。船基控制中心接收各个浮标的数据后实时解算水下收发机的位置,同时将结果发送给水下收发机。本文首先对系统的总体构成和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推导了系统定位算法,最后结合系统试验情况给出了系统试验精度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0.
GPS+GLONASS+GALILEO三星跟踪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GPS、GLONASS、GALILEO将是未来用于导航定位的三大卫星星座,以拓普康公司的G3芯片为例,探讨了GPS+GLONASS+GALILEO三星跟踪技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已经在测绘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差分GPS的定位原理及测量特点,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介绍了由差分GPS SDH-13D(自动显示单频回深仪) 计算机 HYP-ACK(导航测量软件)组成的水下地形测绘系统的原理及其作业方法,水下及岸线电子地图的生成及精度评估等。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稳健性的GPS卫星接收机仍然是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在高动态条件下,GNSS接收机设计总是涉及到跟踪动态性能所要求的环路带宽和噪声所要求的环路带宽一对矛盾体。以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为实例,设计了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搜索算法和跟踪算法,同时为减少GPS接收机对惯性器件的性能的依赖,设计了基于MIMU辅助的最优GPS接收机的环路带宽。通过仿真和车载试验对所设计的方法进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动态性能取决于MIMU的性能指标和环路的带宽,而抗干扰性能至少有13 dB的提高;跑车试验中,商用GPS接收机和研制的GPS接收机精度大体相当。同时系统还能够提供姿态角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基于软件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GPS单频软件接收机的捕获和跟踪算法,并基于MATLAB平台在PC上仿真了GPS单频软件接收机样机。信号捕获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并行码相位搜捕算法;信号跟踪联合使用超前滞后非相干延迟锁定环和科斯塔斯环的跟踪环结构。采用实测数据对信号捕获、跟踪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的GPS单频软件接收机具备基本的基带信号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Geotechnologies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便携式GPS跟踪与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供配备有GPS设备的小汽车、卡车、舰船、飞机和外业人员使用。该系统通过电话、网络通信(CDMA、GSM和Sat)或其他通信设备向中心服务台发送信息的方式进行跟踪服务,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的地理详图和一个集成的GPS天线。通信设备通过微软窗口XP平台进行操作,并采用CDMA或GSM网络技术与因特网连接,每10秒钟或在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提供一次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车载GPS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载GPS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典型的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介绍,有代表性的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意见和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台湾拓普康(Topcon)定位系统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名为Paradigm G3 GPS芯片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可对GPS、GLONASS和Galileo卫星进行全球信号跟踪,它可接收GPS L1,L2和L5载波频率、C/A码和L2C民用码以及L1和L2频率的P码,它还可以接收GLONASS的L1及L2载波频率、L1及L2C/A码和P码,以及Galileo系统的L1、E1、E2、E5和E6信号。这种芯片接收机具有72个跟踪通道,以低功耗工作。它可用于测绘、建筑测量、商用测绘、民用工程测量、精准农业机械控制、陆基建筑物、摄影测绘和水文测量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台湾台北市的San Jose导航定位公司推出一种G-19型袖珍式跟踪装置,这是一种小型隐藏式GPS跟踪装置,可供车辆、人员或宠物跟踪使用。该装置装有一台16信道GPS接收收,该接收机具有一台无需外部天线的GSM网络系统发射机,G-19型装置在2至120分钟时间间隔内有规律地播发SMS信息来显示用户的ID及位置数据。  相似文献   

18.
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为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通常未对波束入射角进行直接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波束入射角的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采用搜索法确定波束入射角,通过对声线跟踪与定位解算的迭代计算,实现波束入射角和目标坐标的渐次修正。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迭代求解超越方程的解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声速剖面消除了声线折射效应的影响,且解算法计算效率优于搜索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PS无验潮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要点。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为例,对GPS潮位修正及多波束水深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运用GPS RTK和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宽水域水下地形测绘,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多径信号是GP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码和载波跟踪环是GPS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决定了接收机的性能,因此当前多径消除技术研究的核心即是从跟踪环内部着手研究。本文仔细分析了GPS接收机信号跟踪环以及多径信号对跟踪精度的影响,对伪距码与载波相位多径误差进行了比较,并且通过仿真结果和图表阐明了码和载波相位多径误差之间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