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riefIntroductionofthe4thEditorialBoard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94年1月22日通过第四届《海洋与湖沼》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由33人组成,其中主编一人,副主编2人,委员29人,另预留一名。编委简介如下。主编秦蕴珊男,60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亚太地区副主席。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负责多项全国及国际合作海洋学综合调查研究。对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对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3.
前言     
我国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至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缺少深海钻探的岩芯和测井资料,对许多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推测的水平上。与国际水平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1968年~1983年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通过“格罗玛·挑战者”号的钻探调查,证实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理论,创立了古海洋学,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固体地质学的发展。1985年新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付诸实施,ODP的钻探船“决心”号已完成了60多个航次的钻探作业,航迹遍及世界各大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水野笃行博士,于九月廿六日至十月七日,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讲学,并召开了三次技术座谈会。参加听课与座谈的有,中科院所属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二海洋研究所,部属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同济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以及本所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共五十余人。 水野笃行博士是日本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一九五一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地学院科学系,一九六二年获东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部部长。他长期从事海洋地质、特别是深海锰结核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海锰结核和海洋沉积学方面造诣较深。此次主要是据其专长,重点讲授了以下内容: 一、日本地质调查所对海洋地质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海洋人物     
图雷J.O.(Jullien Olivien Thoulet,1843.2.6~1936.1.2)法国海洋学家。生于阿尔及尔。早年学习矿物学。他从沿岸海底地质专业转向海洋学研究。1882~1913年任南锡大学矿物地质学教授,1894年在索邦大学讲授海洋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定居,在巴黎大学海洋研究所中继续从事海洋研究。1886年乘《克劳林德》号在纽芬兰航海调查,1897年前后作为摩纳哥大公阿尔贝特的密友,随同乘《艾利斯公主—Ⅱ》号到各海域考察。其在海洋学上的贡献是:以摩纳哥大公提供的底质标本为基础,绘制出法国近海底  相似文献   

6.
詹滨秋 《海洋科学》1986,10(3):69-70
加拿大海洋学研究所是由联邦政府渔业和海洋部,环境部和能源、矿产与资源部共同管理的多学科的海洋研究所。作者在该所进行访问研究的两年中,目睹她在海洋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该研究所承担和参加全国,世界性的研究计划。不仅开展长期的海洋基本资料调查和地球循环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进行短期的具有任务性的研究,以及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海洋资料、情报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应用海洋学学报》自创刊以来已走过40个春秋。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和编委会向广大读者、作者、中国海洋学界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对本刊的支持、关心、帮助以及历届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应用海洋学学报》是自然资源部主管,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学会、福建省海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海洋科学期刊。本刊原刊名《台湾海峡》,创刊于1982年,初创时为半年刊,1987年发展为季刊,2013年更名为现刊名(国内统一刊号:CN 35 1319/P,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 4972)。 《应用海洋学学报》主要报道国内外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侧重于报道应用海洋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及其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反映各相关学科前沿最新研究动态的综述文章,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环境科学等领域。本刊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美国、英国、日本以及联合国等十几个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从创刊至今,本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7期,共发表海洋科学研究论文和综述2980篇。本刊早期刊发的稿件聚焦台湾海峡,发表了大量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各海洋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我国台湾地区海洋学家发表的有关台湾岛及其周边海域研究成果。本刊关于台湾海峡的部分研究论文,是原创性的、基础性的和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科学的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加大对海洋的投入,实施诸多重大专项、重点计划项目,海洋科研院所纷纷成立,海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适应新形势,本刊更名为《应用海洋学学报》,由海内外杰出华人海洋科学家组成编委会;刊发论文的研究区域跨出台湾海峡,涵盖我国管辖海域、五大洋和南北极;刊文内容从区域海洋学拓展为基础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研究。论文投稿作者也由原来的主要来自福建省,拓展为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及埃及、丹麦、荷兰、英国等国家的上百家单位,读者分布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本刊办刊质量持续提升,影响因子稳步上升,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国家海洋局优秀科技期刊奖、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等诸多奖项,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好评。 40年来,本刊是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我国海洋科技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本刊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以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使命,总结40年来的办刊经验,借鉴国内外其他科技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加强编辑部能力建设,把握海洋科技前沿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力争成为应用海洋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海洋科学学术交流,为科技兴海、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应用海洋学学报》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军事海洋学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茂常  朱海 《海洋科学》2000,24(9):23-25
1军事海洋学的概念与意义军事海洋学是研究海洋自然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对海上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的作用与影响的学科 ,是军事学与海洋学的交叉科学。它涉及海洋学范畴内的海洋气象学、海洋水文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水声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诸多学科 ;同时 ,它也与海军战略学、海军战役学、海军战术学、海军装备发展理论等有着必然的联系 ,并对这些军事学科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海战史雄辩地证明 ,人类对海洋环境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海上军事活动的范围、规模与成败 ,甚至相应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三…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十多年来,我系先后承担了近二十项有关海岸带的地质、地貌、工程、水文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任务,除山东沿岸地区外,足迹还遍及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等省。  相似文献   

10.
浩翰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要研究利用海洋,离不开对海洋进行观测。随着海洋调查活动的不断加强,外国对海洋调查装备十分重视,已把不断完善调查装备和不断改进观测技术作为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课题来对待。谈到海洋调查装备,包括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个方面。海洋调查船只、观测浮标和沿海台站属于水面调查装备,而水下居住实验室、深水潜器和飞机卫星则分别属于水下和空中调查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十年来,这些调查装备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海洋调查中,人们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深潜技术和空中遥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改变了海洋学研究的概况。目前,国外正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共有地方和国家级的航运公司3 100多个,拥有远洋、沿海及内陆航运船只40.8万多艘,其中中国远洋总公司拥有600多艘远洋船只,总装卸能力超过1 500万吨。1990年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是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现在该公司拥有5座海上钻井平台、12艘三用工作船和2艘从事海洋物探工程调查的专用船,以及一艘17万吨级具有海上处理和储存石油能力的浮式装置,还有能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的计算中心、现代化的通讯系统以及支持海上作业的一系列配套服  相似文献   

13.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海洋学专业是全院中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除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和应用方面,如海浪、海洋环流、潮汐、风暴潮、水团及水温预报、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工程、温盐结构以及内波等。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1月5日—12月8日,我受联邦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研究所之邀和海洋局二所的委派,有幸参加了该所在北大西洋区域执行的佛得角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船只试航;第二阶段为物理海洋学调查。因为前者主要为检验调查船性能和各种船装新型设备的工作情况,故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所在物理海洋学调查方面的一些概貌。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古海洋学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已成为海洋地质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之一。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与地学上实验技术与理论的重大突破密切相关。做为古海洋学本身主要是以大洋沉积物作为研究依据,研究大洋体系中水团和相关的生物圈、岩石圈的历史。这就必然涉及到有机物质的生物化石和无机物质的矿物沉积两方面。但沉积物中记录的古海洋学信息很多,而解释这些信息的手段又是各有所长,其中微体古生物的化石形态学分析是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古专家以此做为确定微体古生物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的依据。在大洋…  相似文献   

16.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2020,51(4):684-69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从一个海洋生物实验室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生物海洋学的理念、科学内涵、科学视野、生物海洋学对海洋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在海洋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完美体现,生物海洋学也一直伴随整个研究所的壮大而不断发展。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之际,从生物海洋学角度回顾研究所发展历程,将会加深我们对海洋科学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关系、相互配合、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意义的理解,对海洋科学未来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际海洋物理科学联合会(IAPSO)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本计划、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地质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于1988年2月6号在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60余人,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市地质矿产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13个单位.青岛市地质学会,是我国市级地质学会成立最早的学会之一,创建于1965年.青岛是我国海洋地质科研、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云集了一大批高、中级海洋科技人材,为发展我国海洋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孙孚,男,出生于1941年7月21日,山东青岛人,汉族。1961年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85年于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专业获我国授予的第一个海洋学理学博士学位。此后曾以高级学者身份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院长兼国家教委物理海洋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海浪理论与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10余年在《中国科学人《科学通报人《海洋与湖沼人《海洋学报人忡国海洋湖沼学报》(英…  相似文献   

20.
莫是龙 《海洋与湖沼》1959,2(2):109-110
(一)苏联的水下科学实验室 全苏海洋渔业及海洋学研究所的水下科学试验室——潜水艇第一次出航。该艇是为了研究海水、海底、海洋动物区系及植物区系而专门改装成的。学者们借助该艇将研究各种条件下鱼群的组成及鱼的习性,研究渔捞作业,并进行海洋学的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