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矿工程》1977,(3):24-28
许昌铁矿是一九七四年下半年投入钻探工作的,现将会战区两年来在攻克厚覆盖层钻进方面的几点做法扼要介绍如下。一、地层特点和施工情况矿区上部为新生界第四、第三系冲积覆盖层,厚度250—350米,最厚处可达700米左右,主要由粘土、粉砂质粘土、姜石层、泥灰岩和由泥质或钙质胶结的砂岩、砾岩、砂砾岩等组成。基岩接触带一般有20—40米的风化破碎斜长片麻岩,下部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脉岩、石英岩等,厚度400—600米,可钻性7—10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与乐安油田油气形成有关的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的特征,分析了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不整合改善了油气的储集空间,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不整合面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指出在乐安地区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面上部是泥岩,下面是灰岩的地方寻找潜山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在乐安地区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是截超关系,岩性是上泥下砂的地方寻找地层不整合遮挡油藏。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高平  李坤白  曹龙 《地下水》2013,(3):248-249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油藏的发现,表明盆地第三系具有形成大型油田的地质条件。在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等等效深度法恢复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和相应的油势,分析产生过剩压力的主控因素,认为第三系的过剩压力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并结合油势预测出有利目标区,为寻找油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天然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层上,探讨了同位素方法在顶山地区局部排泄源水文地质属性研究中的应用。氢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盐池和二连洼地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和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基底裂隙含水带共同排泄;黄花沟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排泄;公安农场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和第四系含水层的混合排泄。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盆地油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盆地系浙江地区唯一有第三系分布的沉积盆地,含第三系、白垩系及古生界三个找油层系。钻井揭示长河凹陷下第三系储层中存在高成熟液态烃现象。热模拟试验证实下第三系暗色泥岩具有生气能力。长河凹陷杭19井周围浅层低幅构造及杭17井附近老新街构造是有利油气聚集部位。平湖凹陷杭4井周围有10km~2的白垩系储气层。桐乡凹陷中部重力高、王盘洋凹陷次隆部位等可能是寻找古生界油气藏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凹陷区气源岩分布图、母质类型分布图以及成熟度分布图,编制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图,并预测了各层段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范围及其变化规律。上第三系油型气主要分布于茫崖凹陷东部、阿尔金斜坡和柴西南断陷区;上第三系煤型气主要分布于一里坪凹陷、三湖凹陷和鄂博梁—伊克雅乌汝构造带。下第三系油型气主要分布于茫崖凹陷西部和阿尔金斜坡;下第三系煤型气主要分布于茫崖凹陷东部、一里坪凹陷和鄂博梁—伊克雅乌汝构造带。将不同时代的天然气成因类型预测图叠置后发现,茫崖凹陷的东部和一里坪凹陷是高熟过熟阶段煤型气分布的主要区域。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天然气成因类型预测图为柴西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和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振江  黄多成 《地层学杂志》1993,17(2):148-153,T002
<正> 安徽淮北平原西部地区上第三系研究程度较差,安徽省燃化局石油勘探处于1974年  相似文献   

8.
景谷盆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盆地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3.5—5.5千米,为第三系张性断陷盆地。盆地内上第三系湖泊、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沉积不整合于下第三系红层之上,分布面积约90平方千米,保留厚度达2400余米。(图1) 景谷盆地是世界上已知最小含油盆地之一,也是滇黔桂地区第三系盆地中至今已发现的两个含油盆地之一(另一个为百色盆地)。据统计,中国南方十省区约有第三系沉积盆地100多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石油勘探领域,然而,它们的含油性却有着非常悬殊的差异,相当一部分盆地因各种原因不产油气。因此,研究景谷盆地的含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下第三系珲春组为一套含煤沉积,由砾岩、砂岩、页岩、凝灰质砂页岩夹煤层组成。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粗碎屑岩,局部夹煤层,其厚度和粒度变化较大;上段为砂页岩夹煤层。总厚200—960m。与下伏白垩系下统泉水村组为不整合接触,有些地区被第三系船底山玄武岩或第四系覆盖。哈达门下第三系珲春组实测剖面(图1)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地区指宝成铁路以西的秦岭山系,大地构造归属秦岭地槽系的次级构造单位——中秦岭海西地向斜。本区碱性超基性火山活动主要与第三纪开始的喜山运动有关,野外见碱性超基性火山岩切割第三系红色粉砂岩,或者不整合覆盖在第三系红层之上,推测其为晚第三纪产物。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北地区铜矿床主要类型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北地区铜矿床已发现有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那林卡拉-喀拉通克铜镍矿带受控于海沟岛弧盆地内基性岩带的控制,岩浆分异程度对铜矿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相火山岩铜矿受火山机构制约,常产出于海底火山喷发中心及附近洼地,将准北地区划分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阿舍勒铜锌,额尔齐斯铜(镍)金-萨吾尔-加波萨尔铜(钼)和谢米斯台-阿尔曼台-北塔山铜等五个具找矿前景的成矿  相似文献   

12.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华南一样,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增生带也有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产出。矿床的生成总是与张裂型沉积盆地有关。根据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特征各异的金属成矿省:1)华北克拉通北部元古代金.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内部,边缘元古代裂谷增生期生成沉积喷流型硫多金属矿床和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2)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锡.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北缘早/晚古生代增生带的张裂型沉积盆地内分别生成各具特征的铅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李振华  王涛 《云南地质》2011,30(2):222-225
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块烃源岩成熟度指标(主要是Ro值和Tm ax值)有较大差异,烃源岩成熟度也各自不同,但侏罗系烃源岩热成熟度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故生油能力都较低。  相似文献   

14.
田景春 《矿物岩石》2001,21(3):56-63
本文以胜利油区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冲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等5类砂体的沉积学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讨论了各类砂体的时空演化与展布规律。进而论述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砂体发育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MAGNETOSTRATIGRAPHIC DATING:IMPLICATIONS FOR TERTIARY EVOLUTION OF THE HOH XIL BASIN, NORTHERN TIBET1 BGMRQ (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ofQinghai) .RegionalgeologyofQinghai(inChinesewithEnglishab stract) [M] .Beijing :ChinaGeolPress,1991. 2 CowardWP ,KiddWSF ,Pang,Y ,etal.Thestructureof1985TibetGeotraverse ,LhasatoGolmud.In:Sino BritishComprehensiveGeologicalExpeditionTeamoftheQinghai TibetPlateau.ThegeologicalevolutionoftheQin…  相似文献   

16.
新疆侏罗纪原型盆地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工作新疆中生代盆地取得了大量物化探资料和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深入探讨新疆中生代盆地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丰富信息.应用含能源盆地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对盆地中生界格架、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盆地的充填样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新疆侏罗纪盆地具有许多类似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张性构造背景条件下的盆地类型.这些盆地已成为残留盆地,原始沉积物源离目前盆地边界较远,大部分边缘相已被天山隆起过程中剥蚀,而非因天山逆冲掩覆.新疆侏罗纪呈现三隆四坳的古地理格局.分别为塔北、南天山、北天山隆起带和托云-和田、库车-焉耆、伊犁-乔尔玛、准噶尔-吐哈沉积坳陷带.各盆地沉积环境基本类似,多为浅水湖盆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郭清海  阎世龙  蒋方媛 《地球科学》2005,30(2):245-249,254
太原市深层孔隙水具有明显的水化学分带性,具体表现为由山前到盆地依次分布硫酸一重碳酸型水、重碳酸一硫酸型水、重碳酸型水,且各类地下水均大体在南北向上呈条带状展布,这与补给水的水化学状况密切相关.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建立一系列地下水混合模型对深层孔隙水的水化学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盆地北部的深层孔隙水受到北部边山岩溶水、盆地北部浅层孔隙水、汾河水的补给,其中北部边山岩溶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源;盆地西部的深层孔隙水由西部边山岩溶水与盆地西部浅层孔隙水混合而成;盆地南部的深层孔隙水则由盆地北部与西部的深层水混合而成.混合作用是控制区域水化学状况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托莫尔日特似蛇绿岩岩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加里东裂谷带东段托莫尔日特地区的一套酷似蛇绿岩的岩石组合 ,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并不具备洋壳性质 ,而应为形成于陆壳内的 ,即没有洋壳出现的陆缘裂谷环境下的一种似蛇绿岩组合。提出了与蛇绿岩不同的动力学形成模式 ,所讨论的似蛇绿岩可能是并无洋壳出现的陆缘裂谷的较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藏羌塘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内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复合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中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和新生代抬升剥蚀阶段 ,形成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和北羌塘弧后盆地以及晚侏罗世之后的构造地貌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 ,盆地从北向南形成了北缘冲褶带、北羌塘变形带、中央碰撞隆起带、南羌塘变形带和南缘冲断带五个构造单元。变形由坳陷边缘到中心逐渐减弱 ,侏罗山式褶皱样式 ,反映出盖层浅层滑脱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李勇  王成善  伊海生 《地层学杂志》2002,26(1):62-67,79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内 ,夹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 ,是一个与两侧缝合带逆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 ,由羌北盆地 (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 )、羌南盆地 (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和中央隆起带构成 ,其中中央隆起是北部前陆盆地和南部前陆盆地共有的前陆隆起 ,显示为对称型复合前陆盆地 ;该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 ,并持续发育至早白垩世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复理石和磨拉石 ,具有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 ,以不整合面可将其划分为 5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其中晚三叠世诺利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晚三叠世瑞替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 ,早侏罗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初始逆冲推覆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中白垩世构造层序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与金沙江缝合带冲断抬升的产物 ,为中生代羌塘盆地关闭后的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