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哈尔滨市地下水污染特征与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污染较重,是否可能通过入渗补给影响哈尔滨市区地下水的水质?为此,分别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和哈尔滨市地下含水层的污染特征与各自的净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净化能力均很强,并可不断地得以自然恢复。净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稀释、吸附、过滤等.保持这种自然净化能力,对保护哈尔滨市地下含水层的优良水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松花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江段水体总汞与甲基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主要工业汞与甲基汞污染源的治理和根治,该江段江水、表层沉积物和鱼类的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逐年下降,目前已基本降到轻度污染水平,而且各江段之间和年际间的差异已不显著,说明该汞源对江段水体的影响越来越小,目前对该江段(鱼和水)汞污染影响较大的是沉积汞。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水体总汞与甲基汞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松花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江段水体总汞与甲基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主要工业汞与甲基汞污染源的治理和根治,该江段江水、表层沉积物和鱼类的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逐年下降,目前已基本降到轻度污染水平,而且各江段之间和年际间的差异已不显著,说明该汞源对江段水体的影响越来越小,目前对该江段(鱼和水)汞污染影响较大的是沉积汞。  相似文献   

4.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横越北北东方向的吉林东部山地,于吉林市西北流入东北平原。研究区恰处于松花江出东部山地进入东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衔接的山麓平原地带。1960年,区内榆树土桥子曾发生5(3/4)级地震;红旗一带一千年来竟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抬升。另外,著名的北东向伊——舒断裂带的一段——舒兰断裂带位于区内。  相似文献   

5.
2010年松花江洪水过后,吉林市江段出现了部分时段总铁超标现象,吉林市环境保护局协调有关部门相继开展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总铁检测分析及综合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吉林市松花江段总铁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将含铁量较高的土壤带入地表水,造成松花江悬浮物浓度升高,致使吉林市江段总铁超标。研究成果反映了治理水土流失与城市饮水安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王凌 《吉林地质》2020,39(2):105-114
以京杭运河镇江丹徒段辛丰镇、王家桥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面所在区域的水环境状况评价和区域污染源特征分析,确定超标污染物因子氨氮、总氮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生活源,并识别得到造成水污染的几大主要问题。同时,通过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和分配,与运河该段的排污量对比,得到现状污染源排放量的需削减量和整治方案,实现断面水质达标,为地方环保管理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京杭运河水环境的根本化改善。  相似文献   

7.
王宏  刘硕  万鲁河  孙夕涵 《冰川冻土》2015,37(5):1275-1282
受春季冰雪消融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河流会形成桃花汛期,期间河流的水位、水深和流场较其它季节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利用产生影响.为科学地对松花江哈尔滨段在冰雪消融期水动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利用ArcGIS 10.0对DEM影像进行矢量化,在Delft3D-RGFGRID中创建正交曲线网格,基于EFDC模型建立松花江哈尔滨市段二维河流数值水动力模型.模拟了2014年1月-10月间的整个河段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水动力变化情况,根据哈尔滨市水文站2013年、2014年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和模拟结果进行率定和验证,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最大相差0.33 m,相对误差<10%,吻合度高.模拟结果表明:整个江段平均水位在桃花汛期可达116.38 m,丰水期进一步上升至116.54 m,枯水期为115.64 m,平水期为116.23 m.朱顺屯和阿什河口断面水深在丰水期都明显大于桃花汛期,呼兰河口和大顶子山断面两汛期的水深几乎持平,大顶子山断面水深在各时期都较浅,附近易发生冰塞.朱顺屯、阿什河口、呼兰河口大顶子山桃花汛期流速分别为0.55、0.61、0.43、0.57 m·s-1;丰水期流速分别为0.59、0.66、0.47、0.63 m·s-1,各断面桃花汛期的流速与丰水期流速相当,略小于丰水期,流向平稳无涡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河道水力要素随时间及空间演变规律,以便在不同典型水文年进行水力模拟和预测,可为松花江冬春季通航管理、水资源配置、水质模拟、水质目标管理、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煤心煤样的分析结果,对贵州盘县谢家河沟煤矿可采煤层煤中硫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可采煤层从特低硫煤-高硫煤均有,龙潭组下段煤层为高硫煤,龙潭组上段下部为低硫-特低硫煤,龙潭组上段上部为中高-高硫煤;研究区煤中硫主要与硫的来源和沉积环境有关,龙潭组早期以泻湖-潮坪沉积体系为主、晚期以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为主。  相似文献   

9.
以野外剖面、岩心观察描述、薄片和古生物鉴定为依据,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对贵州大方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确定该地层单元属于三角洲和滨岸沉积环境,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和泻湖等5种沉积亚相和众多微相类型。以单井沉积相分析和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为基础,编制沉积相平面分布图,显示龙潭组中西部为三角洲沉积,东部为滨岸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
早更新世晚期松花江水系袭夺:地球化学和沉积学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系演化重建是恢复区域构造历史及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松花江作为中国七大水系之一,其水系演化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第四纪松花江中- 上游是否存在流向反转尚无准确结论。沉积物是河流地质过程的直接产物,是水系演化研究的关键。为此,本研究对哈尔滨荒山钻孔岩芯(HS)进行了磁化率、古地磁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岩芯62. 3 m(0. 94 Ma B. P. )处,沉积物的岩性、磁化率及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岩芯沉积物岩性在62. 3 m上下发生明显变化,是河流沉积两个沉积旋回的转折点。62. 3 m以下地层的磁化率极低,基本为0,且变化幅度极低,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则急剧波动,并表现出与现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下游水系(岔林河、蚂蜒河和牡丹江)相近的地球化学组成;然而,62. 3 m以上地层的磁化率突然升高(99. 673×10-8 m3 kg-1),并具有周期性的高低变化。元素组成呈现稳定的小幅变化,并表现出与拉林河、嫩江和松花江吉林段相近的地球化学组成。0. 94 Ma B. P. 沉积物物源的变化表明河流流向发生了显著变化,松花江中上游河段流向曾在此时发生反转。地球化学记录的水系反转也得到了河流阶地地貌和沉积学证据(砾石的粒径和排列方向)的支持。早更新世早- 中期,以佳- 依分水岭为界,松花江中上游(肇源- 依兰河段)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松嫩湖盆,松花江下游向东流经三江平原;早更新世晚期,受构造- 地貌- 气候耦合作用的影响,佳- 依分水岭持续抬升,而三江平原一侧不断下沉,佳- 依分水岭两侧河流发生溯源侵蚀,最终导致佳- 依分水岭在0. 94 Ma B. P. 被切穿,松花江中上游水系被下游水系所袭夺,河流流向发生反向,自西向东流经依佳峡谷进入三江平原,现代松花江水系逐渐建立。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松嫩平原水系演化的理解,为探索东亚水系演化的一致性和区域差异性提供研究证实,同时对松花江流域自然资源禀赋的调查乃至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研究其底泥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花江(哈达山至松花湖段)底泥(表层沉积物)中元素As、Hg、Cr、Cd、P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这些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几乎未受到As、Cr和Pb的污染,但多数地段内出现了Cd和Hg的污染,尤其是元素Hg,在个别地段的污染程度达到了极强;与10年前相比,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吉林市区段内Hg的污染仍非常严重。污染样品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可能有来自工农业废水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吉林市铁合金厂排污口下游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研究江段,分段、分层取样。通过野外与室内实验,分析研宄了江水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对NH4^ 的纵向、横向、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污染物扩散可以瞬时完成,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能达到完全混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岸边排放污染物一般只在近岸扩散,污染范围一般也只在靠近排污口一带;随着离排污口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降低,横向变化率较纵向大。本研究为排污口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松原段沿岸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松花江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DRASTIC模型,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对松花江松原段沿江两侧5~10 k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污染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通...  相似文献   

16.
何磊  陈圣波 《世界地质》2004,23(2):163-168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水资源网络化管理系统既是一个基于3S技术和网络技术集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也是一个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它的三维环境可视化功能可显示河流地形和走向,公共信息交互式操作能方便用户查询各种空间信息和数据,网络化管理职能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参考。本文对这项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和运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金矿开发影响的黄河二级支流太峪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层采集垂向剖面10件水库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Hg、Pb、Cd、Cr、As、Cu和Zn的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和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矿业活动是太峪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因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和最高污染系数均反映Hg、Pb、Cd是太峪水系沉积物的特征污染重金属元素,Cr和As的质量分数接近地区背景值;太峪水系表层沉积物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山区段污染较山外更严重;整个流域的Hg、Pb、Cd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Cr、As、Zn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太峪水系沉积物垂向各层沉积物都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生态问题以Hg、Pb、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主,其污染和生态危害程度都高于流向上的沉积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突出了不同元素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而污染负荷指数法侧重于样本空间上的污染程度,二者互补使用有利于实际问题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8.
Selecting the Liuyanghe River watershed as an example, using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of nearly 10 years and the improved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 method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the research studi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a typical basin in the red soil hilly region, and analyzed reasons for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chan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improved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 had a better serviceability than other methods, such as, Pollution Index method,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Grey-System method etc. As for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 because of no-point source pollution, the water quality of Liuyanghe River watershed had become a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over a ten-year perio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indicated that the pollution degree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 downriver. Water quality upstream was better, and the content of the heavy metals was higher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and the pollu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tensified downriver. The result suggested the improved universal pollution index could be used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底积物中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松花江底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底积物中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PAHs全被检出。16种PAHs总含量范围226.86~10079.68 ng.g-1,平均含量为2230.04 ng.g-1。其中,4环和5~6环PAHs的相对丰度为61.6%,2~3环PAHs的相对丰度为38.4%,研究表明松花江底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化石燃料燃烧,仅支流嫩江齐齐哈尔下游段、干流肇源县西段主要体现为石油类输入。就松花江PAHs生态风险而言:在第二松花江吉林市上游、吉林市下游段,PAHs遍及低环、中环、高环都超过了生态效应警戒值低值(ERL);嫩江支流泰来东南段PAHs组分萘(Nap)、苊(Ace)、芴(Fl),松花江干流巴彦段二苯并[a,h]蒽(DBA)也超过了生态效应警戒值低值(ERL)。这说明这些超ERL值的河段底积物中PAHs对裸露生物体的毒副作用风险率大于10%,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概念性水文模型在水文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讨SIMHYD模型在松花江流域应用的适应性,为其汛期的防洪控制、水库调度提供依据,本文选择嫩江流域上游石灰窑断面和第二松花江流域白山断面汛期(6—9月)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SIMHYD模型在松花江流域的应用中存在区域性差异:在嫩江流域上游石灰窑汇水区,率定期的纳什系数为0.501,验证期的纳什系数为0.158,模型应用的适应性较差;在第二松花江流域白山汇水区,率定期的纳什系数为0.777,验证期的纳什系数为0.729,模型应用的适应性优良。模型对于洪峰处的模拟存在较大误差,主要原因在于该模型没有考虑到产流时空分布不均及河道汇流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