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震预警对社会的影响非常重要,但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尚不成熟!地震预警(EEW)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向可能受到特定震级的地震影响的社会群体发出警报,使他们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减轻地震造成的影响。例如人员受伤、基础设施损坏或情绪恐慌等。大多数EEW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快速确定地震的位置和震级水平,估计地震烈度,然后向潜在的可能受影响的群体发布警报。但是,EEW系统会受地震震级确定的速度以及地震破裂传播过程的细节、地震波传播路径和预警系统分布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台湾省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中央气象局(CWB)开发的地震速报(RRS)和地震早期警报系统(EWS)的最新进展。该系统利用的是自由场强地面运动仪遥测传输的信号。为地震速报之目的,中央气象局从1995年起在大地震(M> 4级)发生后一分钟之内提供地震烈度图、震中和震级参数,并以电子信息文件形式提供给政府机构和科学家,其可靠性近乎完美,特别是对破坏性大地震而言。利用1999 年集集地震期间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得出了一组经验关系式,以此中央气象局能够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通过速报系统发布计算出的PGA、PGV和可能的破坏分布情况。这种近实时的破坏评估对震灾快速应急响应和救助行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快速确定震级是根据自动生成的有效子台网的前10 s记录来实现的。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个监测软件,据此我们能够做出30 s之内的地震速报。这是向更实际的地震早期警报迈出的重要一步。从2002年起,该地震早期警报系统已经在中央气象局运行。综合的地震报告大部分能在地震发生之后30 s内发布,平均时间为22 s。当地震发生在距城市不足66 km时由于典型地壳剪切波速为3 km/s,现时的操作系统是无效的,而对于离震源的距离大于100 km的城市来说,前导时间会增加到10 s 以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几秒钟的前导时间将足以使预编程序的应急响应在破坏性强震到达之前启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85年设计了一个地震计算机警报台网(SCAN)模型,运用从现有各类仪器所获得的连续监测的地震资料,提供自动的、十分可靠的地震振动的早期警报。大地震时,离震中很远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相当大的破坏性地面运动。由于地震波的速度比较慢,因此有可能建立一个系统,一旦发生了地震,就可提供长达几秒的强地面运动的短临警报。  相似文献   

4.
经验和专家的分析告诉人们:即使在大地震前20秒钟发出警报,也可以大大减少人口伤亡。 本文讨论的地震警报系统,充分利用了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比破坏性地震波(主要是横波和面波)快得多的特点,当90公里以外发生大地震时,可以在20秒前发出紧急警报。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假如天津市已建立了这种系统,可在大震前24秒发出警报;而北京市,则可在大震前28秒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了苏联、日本和美国在西北太平洋测量地震波速度的地震试验结果,资料包括在井孔和海底记录的60个以上的地震.得到P波和S波的平均走时曲线.P波和S波速度分别由7.5km/s变化到8.8km/s和由4.3km/s交化到5.2km/s.综合资料显示出有两条不同的途径.其地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与方位有关.这证实了早先的结果,即该区上部岩石层有着显著程度的不均匀性.p和s波速度最大值(分别为8.6和5.1 km/s)是南北方向传播的地震波,而最小值(分另{为8.0和4.6 km/s)是沿东西方向传播的地震波.这些资料指出海洋岩石层的波导特性与方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学技术厅自1981年开始的六年计划中决定发展综合性地震防灾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在发展地震预报技术的同时,把可能造成的地震破坏限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其内容是: 1.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利用光通讯方式发出大地震的警报,使人们有可能紧急避难。 2.地震发生后,通过遥测技术捕捉次生灾害的扩大情况,进行适当的避难引导。 由于地震波速度大约每秒4公里,比之光速的每秒30万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谱勒效应,利用拐角频率的方位变化,用最小二乘法反演了抚松ML5.0级地震的破裂参数。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断层破裂方向为226°,与震源机制解WS向节面、余震分布和震中附近的断层走向基本一致。地震马赫数为0.62,破裂长度为2.82km,破裂自北东向西南方向传播。  相似文献   

8.
日本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提出一种新的警报系统的初步设想,它能在大地震发生时迅速测知,并能以比地震波还快的速度发出警报。这个新警报系统以作了预报部署的东海地震为假设条件,用专用线路将设置在骏河湾周围的地震仪群与首都圈连接在一起。再用电子计算机依次处理地震仪的数据,并输出与地震大小相应的信号。据计算,这种警报可在东海地震的地震波到达首都圈的20~30秒以前传到,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采取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制出一种在大地震发生之前数秒钟能够对地震发生做出早期警报的系统。我们假定宽带P波波形的垂直位移是地震的远场震源时间函数。基于地震矩与震源持续时间的关系,当初始P波震相持续时间超过3 s时,我们就可以发布发生了一次震级大于6级地震的早期警报。我们已把这种算法应用于日本宽带观测台站记录到日本近期发生的大地震的宽带地震图。我们发现,真的可能在P波到达后3 s内判断震级超过6级的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预警系统中确定震中位置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确定震中后就能确定震中到接收预警的点的距离:震中距△,从而确定地震波传播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知道震中距就能计算震级公式中的起算函数R(△).当系统估算出地震震级后,就能对预警点估算地动振幅大小,LogA=M- R(△).地震预警系统中,首先是要尽快发出预警信息,至于精度相对来说要求并不高,并且还可以在整个预警过程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1.
震中和震级的快速确定是进行地震预警、震后快速救援及海啸预报等应用的基础.目前,利用高频GPS数据可获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表位移时间序列和地震时期完整的地震波信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高频GPS数据记录的地震波形确定大地震(胗7)震中和震级.基于1Hz高频GPS数据反演了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的震中和震级.将反演结果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震中相差约12km,震级相差约0.1个震级单位.初步验证了高频GPS能成为一种观测手段独立或者辅助地震仪实现大地震震中定位和震级确定.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时,位于距震中约286km外的固原地区的两个地点正在实施大地电磁测量,对这两个测点电磁仪器记录到的电磁场时间序列和邻近固原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岷县漳县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震电场理论数值模拟研究等结果,探讨了震电磁信号的激发机理。结果表明:大地电磁仪器不仅记录到了该次地震的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地震波驱动同震电磁效应”产生的同震信号波形,而且记录到了地震破裂过程中所激发的震电磁信号波形;岷县漳县地震震源区和震中到观测点一线区域中下地壳存在的低阻层,构成了震电磁信号传播的“导电通道”;岷县漳县地震电磁震电磁信号早于地震P波38s左右到达,且持续了4s左右,如果能捕捉到震电磁信号并用于地震预警,将可以大大减少因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台湾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台湾中心气象局遥测地震台网(CWBSN)的实时强震监测。该项工作旨在大震发生后迅即速报。如果速报能在强振动到来之前完成,那么地震早期警报将成为可能。CWBSN已能在大震发生后一分钟内给出强度图、震中和震级。速报和早期警报主要适用于大震(M>>5);不限幅波形记录的需要促使CWBSN在1995年将强震探测仪(如力平衡加速度计)并入其遥测地震监测系统中。将时间域递归处理应用于多道输入地震信号,通过一组联网微机生成强度图。通过等值线,能迅速识别出位于强度图最大等值线(通常为100gal)中央的有效震中。有效震级也能迅速由最大等值线(通常为100gal)覆盖的表面积确定。对于具有有限破裂面的大震,如此得出的震中和震级是更适当的震源位置和破坏强度的估算值。有效震中给出了破坏区域的中心,与传统的震中定位比较,后者仅给出了破裂形成的初始位置。有效震级所反映的更接近地震破坏的潜能,而不是强调总能量释放的传统震级。CWBSN已能在一分钟内获取上述震源的关键信息。这一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至30s以内,如本文中举例描述的那样,地震早期警报的确是一个可能达到的目标。速报和早期警报信息将电传给用户,以采取人为或无人干予的快速反应行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w7.9(MS8.1)地震发生后的破裂过程快速反演工作,以及后续开展的地震波与少量GPS资料的初步联合反演工作.两项工作得到的反演结果尽管在最大滑动量估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别,但都一致地显示此次地震是发生在低倾角俯冲断裂上的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主要朝东南方向传播;断层滑动主要发生在震中至加德满都一带.在加德满都附近区域,其下方破裂与朝东南传播的地震波的多普勒聚焦效应可能造成较强的震感和较大的破坏.对比历史大地震发现,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的浅部破裂紧邻1934年Mw8.2地震的地表破裂,余震分布与1833年M7.6地震的宏观震中基本重合,其破裂填补了前两次地震破裂以西100km左右的空区,表明此次地震是1934年Mw8.2地震与1833年M7.6地震向西继续延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一年大约发生大小地震500万次,人们能感觉到的约5万次,其中1000次能造成轻微的破坏.大地震每年约10次,如发生在人烟稠密地区将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所幸这种地震并不多,比1975年海城和1976年唐山地震破坏力更大的地震,每年全球仅发生约1次.利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情况,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但一般人们更为关心的则是地震能否预报.预报地震首先要观测研究地震,弄清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一般认为,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下的岩石受到挤压造成断裂错动所引起的,以内因为主,潮汐力等外因只能起触发作用.当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震波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台站用灵敏的地震仪把地震波记录下来.一般用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的地震波到时,或用一个地震台站所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时,就可算出震中的位置;再根据震波的振幅以及震中到地震台站的距离,便能估算出地震的震级(即地震的大小).地震观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建立固定地震台站、加宽测震仪器的频带和建立流动台站等3个方面.最初人们是把单个的地震台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安静地区,有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地震预警系统(SASMEX)于1993年开始投入使用,是首个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现今,SASMEX由97个几乎跨越整个墨西哥俯冲带的监测台站组成。系统还包括监测俯冲科科斯板块地震活动的强震仪。这些地震都发生于内陆,靠近墨西哥主要人口中心。监测台站与控制和分配中心相连,通过一个多重手段的远程通信网络接收、处理和发布警报。预警信息通过低成本的无线电接收器、付费电视和广播电台以及墨西哥城内安装在整个城区街道的市政喇叭系统进行发布。从1993~2017年,台网已记录到6 896次地震,共发布了158次地震预警。最近的地震预警成功案例是2017年9月发生于墨西哥的两次地震。在2017年9月7日特旺特佩克大地震(MW8.2)中,SASMEX在强烈震动的地震波到达墨西哥城前提供了近2min的预警时间。第二个案例是2017年9月19日莫雷洛斯地震(MW7.1)。震中距离墨西哥城约120km,较短的震中距使得在S波到达墨西哥城前仅有几秒的预警时间。  相似文献   

17.
凯撒效应当材料受到外力或内应力时,其内部或表面产生缺陷的地方往往成为声源,发出较强的声波,就象地壳内部的震源一样;这产生的声波先在材料的内部向四方扩散传播,当到达表面后,再沿着表面向前传播。如果我们有一个能测量微小表面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的仪器,我们就可以测量这声波的特性,就如同地震仪侦测地球表面的地震波一样。假如我们有数个地震观测站,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到达时间的不同来确定地震的震中,进而可以了解地震的大小和频度分布,于是可以对地震活动性进行定量的描述和研究。采用同样的原理,我们可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地震精定位及b值随深度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利用安徽及邻省50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76年到2008年的551次M_L≥2.3地震,其中初始定位有205个无深度数据,包括数字化资料和传统的模拟资料,共5464条P波走时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468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本地区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6—10km,平均深度为10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且在地壳10km左右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表明江淮地区的地壳分层结构相对明显,在地壳浅部(0—10km)以小震为主,大地震较少,故b值高;而在深处(10—25km),大地震相对较多,b值减小。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推测江淮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10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9.
据路透社墨西哥城1993年8月1日电,一种新型电子警报系统已在墨西哥城投入使用,该城的居民将在大地震发生前1分钟得到警报。据认为,这种计算机化的无线电系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官员们说,在测到里氏6.0级以上地震来临时,该系统就会自动向该城的电台和电视台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20.
朱守彪  袁杰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1):4063-4074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极其发杂,向东北方向的破裂距离长达300 km,而向西南方向的破裂长度很小,呈现出单侧破裂的主要特征.尽管汶川地震破裂呈单侧传播的现象引起许多地震学家的关注,但其物理机制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利用有限单元计算方法,模拟了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模型中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两侧(东南侧为四川盆地,西北侧为川西高原)实际的地震波速度来确定模型的介质物性参数,利用目前观测的应力环境来选定初始应力条件.模拟结果表明:破裂在汶川地震的震中处成核后,先向断层两侧自发传播,但向东北方向的传播距离明显大于向西南方向;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在东北方向(破裂的正方向)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位错速率随着破裂的传播距离而越来越大,其脉冲变得越来越尖锐,即产生了Weertman脉冲.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这种脉冲的出现,破裂在正方向上(东北方向)能够自己放大、自己愈合、自行维持,摩擦热极小,所以破裂能够沿着东北方向一直传播,直到应力场方位发生变化,不利于破裂时才最后终止.但在西南方向,破裂过程中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增大,阻碍破裂继续扩展.最后就出现了汶川地震中破裂朝东北方向单侧优势传播的基本格局.模拟结果还表明:若断层面两侧介质均匀,则破裂向两侧是对称传播,且破裂距离很短,因此这种情况无法产生像汶川大地震那样的特大地震.因此,文中的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物性差异是造成汶川大地震单侧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断层两侧物性差异(bimaterial contrast)影响断层破裂过程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地震动力学过程、地震灾害预测及评估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